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国际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路径研究——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媛 唐其展 +3 位作者 吕荣华 周行 黄智 邓慧灵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124-132,共9页
通过数据统计和实证分析,主要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际合作的重点指标数据为基本依据,从国际合作项目、引智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平台、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对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的国际科技合作情况进行实证... 通过数据统计和实证分析,主要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际合作的重点指标数据为基本依据,从国际合作项目、引智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平台、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对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的国际科技合作情况进行实证论证,从而得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指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对农业科技创新存在正向驱动作用。在“十四五”新时期,面对疫情和世界格局重大变化,广西农业科学院应从顶层设计、定位细分、资源开拓、机制创新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聚力,以求通过国际合作新突破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7
2
作者 周行 李小红 +3 位作者 刘忠 唐其展 吕荣华 刘淑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8-2102,共5页
【目的】对广西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现状,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 【目的】对广西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现状,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的重点放在热带亚热带农业生产国家,并通过国际糖业学术研讨会平台、举办各种培训班、与热带亚热带国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影响力。广西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走出去"方面具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平台和合作渠道优势,以及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开展农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总体有利等机遇。然而,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仍面临缺乏总体规划、与外界信息交流不足及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做好广西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总体规划、完善农业科技"走出去"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新的农业科技"走出去"方式,以加快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走出去” 现状 优势 机遇 建议 广西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冠玉 思利华 +5 位作者 兰宗宝 李云祥 钟翠 李宇翔 邓慧灵 于平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分析2008~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的发表情况,评价其科研产出及学术影响力,为科学评介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农业科技文献范畴分类表》对发表论文进行学科分类及数量统计的方法,对2008~201... [目的]分析2008~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的发表情况,评价其科研产出及学术影响力,为科学评介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农业科技文献范畴分类表》对发表论文进行学科分类及数量统计的方法,对2008~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的科技论文总数、各层次期刊收录情况及主要农业学科发文情况进行整理。[结果]2008~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发表科技论文2250篇,其中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69篇,占科技论文总数的3.07%;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219篇,且以2012年的最多(271篇),占该年度发文量的64.99%。从学科分类来看,以农作物学科论文数量最多(753篇);其次是园艺学和植物保护两个学科,分别为481和265篇;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农业应用微生物类也有一定数量(171、155和100篇);而其他学科的论文数量较少。[结论]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但顶层科技论文比例偏低,且学科分布不平衡,主要侧重于农作物学科,因此今后应进一步整合广西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成果形成顶层科技论文,使其国际化;在稳步推进农作物学科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学科,尤其应倾向于农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通过各种措施调动科技人员写作积极性,推动科技论文写作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发表情况 SCI收录 学科分类 广西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科技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孔令孜 宁夏 +3 位作者 黄艳芳 容建波 白先进 李小红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128-134,共7页
基于广西1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79份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品种需求、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小微企业的科技需求表现为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 基于广西1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79份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品种需求、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小微企业的科技需求表现为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品种需求;受教育程度、产业类型、企业规模、是否进行品牌注册、是否进行产品认证、是否获得技术支持是影响农业小微企业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经营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大小表现为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规模较大、未获得技术支持、对品牌建设较为关注的农业小微企业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提出了提高经营主体整体素质、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培育品牌、扩大脱贫地区科技服务覆盖面、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创新科技服务提供方式等建议,以期推动科技服务与需求精准匹配,为促进脱贫地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地区 农业小微企业 农业科技需求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30个省级农业科学院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传喜 徐顽强 +2 位作者 孔令孜 李小红 张俊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目的】对30个省(市、区)级农业科学院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判别其发展类型,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促进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发展。【方法】通过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使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曼... 【目的】对30个省(市、区)级农业科学院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判别其发展类型,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促进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发展。【方法】通过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使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曼奎斯特指数方法测算省级农业科学院2003~2011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分析其变动趋势。【结果】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出现增长趋势,以2.1%的年平均速度递增,技术进步变动率的提升是推动省级农业科学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技术效率的相对作用较小。60%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运行效率处于增长型。【建议】开展针对性强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根据科技运行效率类型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曼奎斯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繁基地信息化建设研究
6
作者 周保吉 容建波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加强种业基地建设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必然要求。广西南繁基地是国家南繁基地核心区建设的重要部分,然而,其信息化建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育种生产、管理服务和专家远程办公的主要障碍。为提高基地育种科研及管理效率,构建由数据中心、智... 加强种业基地建设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必然要求。广西南繁基地是国家南繁基地核心区建设的重要部分,然而,其信息化建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育种生产、管理服务和专家远程办公的主要障碍。为提高基地育种科研及管理效率,构建由数据中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和展示终端组成的基地综合性信息化平台系统,并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和开展技术培训4个方面提出保障基地信息化顺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繁基地 信息化 种业振兴 管理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综合评价
7
作者 陶伟 李英华 +1 位作者 钟翠 黄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基于2020—2022年认定的46个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年度绩效评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为优化园区科技成果转... 基于2020—2022年认定的46个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年度绩效评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为优化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与提升整体转化水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总体不高,整体分布也不均衡,各园区在科技成果转化不同环节上的表现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坚持因园施策,促进园区均衡发展;聚焦发展瓶颈,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强化生态体系建设,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以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成果转化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议
8
作者 周保吉 崔茂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192-195,共4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广西加大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拓宽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园区的推广应用,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在分析广西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模... 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广西加大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拓宽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园区的推广应用,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在分析广西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模式基础上,剖析了广西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广西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技术应用的建议,以期为提升广西现代农业园区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广西现代农业园区 应用模式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永清 宁夏 +2 位作者 孔令孜 李小红 韦志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76-1784,共9页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明确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方向及重点,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统计资料,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现状、主要模式及特点...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明确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方向及重点,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统计资料,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现状、主要模式及特点等;设计调查问卷,系统调查近年来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困难;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创新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征集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议;组织召开座谈会,与专家及专业人员一起研讨优化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措施。【结果】广西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但在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重点是:(1)深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及管理机制,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切实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需求信息反馈机制及国内外合作机制。(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及创新转化方式,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跟踪管理服务。(3)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激发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议】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稳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保障,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支撑,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而有效地转化,最终实现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现状 机制创新 对策建议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韦志扬 蒙福贵 +7 位作者 李思源 孔令孜 李小红 兰宗宝 阮晓静 陆杰思 罗丽 覃泽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8-905,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 【目的】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结果】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实施、科技兴县(市)和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科技投入保持增长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村的经营机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应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和现代育种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十三五"广西农业科技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主要成效 经验做法 存在问题 挑战 发展路径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与重点任务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韦志扬 秦媛媛 +6 位作者 韦昌联 孔令孜 梁毅劼 阮晓静 郭宇 徐有海 覃泽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0-365,共6页
【目的】为制定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研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采用研讨法邀请专家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论证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结... 【目的】为制定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研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采用研讨法邀请专家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论证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与重点任务。【结果】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成。重点任务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向基层转移聚集。【结论】总结提出的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与重点任务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为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体系 框架结构 重点任务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广西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兰宗宝 孔令孜 +1 位作者 韦志扬 陆宇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97-200,共4页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析了加强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广西农业信息人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的素质培养,构建合理队伍结构;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使用水...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析了加强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广西农业信息人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的素质培养,构建合理队伍结构;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使用水平;"村+校"联袂,大力发展乡土信息人才;"校+研"合作,培养科研型农业信息人才等一系列发展对策,以期加快广西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农业 农业信息化 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人才 信息化人才 素质培养 信息化发展 使用水平 人才培养 发展对策 队伍结构 存在问题 长效机制 科研型 增强 意识 乡土 文章 农民 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广西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慧灵 于平福 +2 位作者 钟翠 阮晓静 梁毅劼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81-85,共5页
通过调查广西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合作组织的状况,分析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生产、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广西农业组织运行的新模式,即科研院校依托型、农技推广部门推动型、科技型企业引领型、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型... 通过调查广西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合作组织的状况,分析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生产、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广西农业组织运行的新模式,即科研院校依托型、农技推广部门推动型、科技型企业引领型、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型等4种模式。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三个体系、一个平台"的建议,即通过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新型科技培训体系以及完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西农业组织制度的创新。该研究可为科技支撑推进广西农业组织制度变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组织 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14
作者 李英华 钟翠 +1 位作者 黄智 卢庆南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61-167,共7页
以广西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园区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2022年广西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大部分处于基本协调阶段,但园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耦合协调... 以广西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园区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2022年广西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大部分处于基本协调阶段,但园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产业异质性,种植类园区>加工类园区>养殖类园区;高质量发展子系统中资源与环境对综合耦合协调度起正向推动作用,其他子系统和乡村产业振兴子系统起反向制约作用;从时间序列对比来看,2020—2022年,首批认定的园区耦合协调度呈小幅上涨趋势。当前园区耦合协调度有所优化,但耦合协调关系仍处于较低水平,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协调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广西农业科技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多媒质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钦洁 杨景峰 +5 位作者 苏晓波 陆光顺 韦志扬 周主贵 黎丽菊 陆宇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94-96,共3页
阐述了多媒质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农业多媒质资源的发展现状,指出农业多媒质资源整合要实现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提高科技工作效率及拓宽农民获取信息范围等,并针对农业多媒质资源整合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农业多媒质资源整合... 阐述了多媒质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农业多媒质资源的发展现状,指出农业多媒质资源整合要实现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提高科技工作效率及拓宽农民获取信息范围等,并针对农业多媒质资源整合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农业多媒质资源整合的途径和措施:要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快推动农业媒体的市场化、努力破解信息资源整合的机制约束及统筹规划,逐步推进信息资源整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质资源 农业 信息传播 整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昌联 陆宇明 +5 位作者 杨景峰 吴坚新 蒙福贵 覃泽林 于平福 韦志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提出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的对策措施,为加快广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广西农业转型对科技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的对策措施。【结果】... 【目的】提出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的对策措施,为加快广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广西农业转型对科技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的对策措施。【结果】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进步加快了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但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有效供给不足;成果转化渠道不畅,成果转化速度不快;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科技应用能力不强;科技管理水平不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保障条件不足等问题。【建议】应加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优化农业科技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和适用性;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能力和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对科技的吸纳接收能力;突出现代农业科技理论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原始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增强创新保障力;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及转化推广服务两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以促进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支撑 农业转型 主要成效 存在问题 科技需求 对策措施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保吉 兰宗宝 +3 位作者 屈婷婷 汪羽宁 卢庆南 黄智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97-3506,共10页
【目的】测算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推动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及赋能农业强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21年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 【目的】测算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推动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及赋能农业强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21年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析其时空变化情况,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从时间趋势来看,2005—2021年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步增长,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且形成了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驱动”模式。从空间分布来看,广西14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较明显,其中,有11个市实现增长,增长最多的是南宁市,增长最少的是贺州市。从影响因素来看,农村人力资本、农业生产规模、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是影响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从与周边省份对比结果来看,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速度落后于广东省2.3%,落后于云南省0.9%。【建议】建议广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以生产需求为导向,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以协调发展为导向,合理布局创新资源;以优先发展为导向,强化支农强农措施,从而加快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助力农业强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农业强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化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孔令孜 李小红 +1 位作者 兰宗宝 麻小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目的】探索信息化助推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为广西农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6-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算信息化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信息化助推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为广西农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6-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算信息化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信息化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22%,仅次于农林牧渔业投资的贡献率;但由于农业信息化投资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极不稳定。农业信息化投资、农业网站数量、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在5%或10%水平上显著;每百户农户计算机年末拥有量和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劳动力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呈负向作用,并在5%或10%水平上显著。【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信息化投入机制、严格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实施、根据主体性质明确农业网站分工与职责、构建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渠道、加大信息化技能培训力度,以提高信息化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经济 增长 贡献率 影响因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韦志扬 陆宇明 +3 位作者 韦昌联 覃泽林 于平福 陆定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对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广西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访问座谈、现场考察、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广西农业... 【目的】对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广西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访问座谈、现场考察、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研发取得新成效、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自主创新环境继续改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主要做法与经验为重点建设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技术开发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科技知识与技术传播体系、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农业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和农业科研基础设施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等。【建议】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引导企业建设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建设新型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团队建设,营造宽松的自主创新环境,以推动广西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自主创新体系 建设现状 发展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对农业技术偏好与信息需求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韦志扬 程二平 +3 位作者 甘立 李云祥 韦燕萍 邓世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8-1183,共6页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价的调查方法,研究农民对农业技术偏好与信息需求特点,对象为南宁市江南区乡土人才、上思县和凭祥市的部分农民。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是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产栽培新技术,其次对养殖技术、信息...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价的调查方法,研究农民对农业技术偏好与信息需求特点,对象为南宁市江南区乡土人才、上思县和凭祥市的部分农民。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是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产栽培新技术,其次对养殖技术、信息技术也较为关注;②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最大因素是新技术产生的效益,其次为户主文化程度,第三为技术服务,影响最小的是户主性别;③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主要依靠农业技术部门,其次为邻居亲戚朋友,再次为专家;④农民最关注的农业信息为实用技术信息、优良新品种信息、市场信息、高产栽培技术信息、病虫害防治信息,其次对农资供应及价格信息、政策信息、养殖技术信息也较为关注;⑤电视等大众媒体、村能人、农技员、邻居、技术示范等仍是目前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重要渠道,计算机网络、电话等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农业信息传播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技术偏好 信息需求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