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莫郡兰 胡辛志 +2 位作者 张卫 郑宇翔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了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79属143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1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38属7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8.10%和51.05%。姑婆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洋种占比最... 研究了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79属143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1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38属7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8.10%和51.05%。姑婆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洋种占比最高,达66.43%,其次为广布种,占22.38%。研究结果为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 寄主 地理分布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淮山产业发展综述——产业概况与技术创新
2
作者 宋霜 盘来生 +1 位作者 何龙飞 肖冬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10-115,共6页
近年来,广西淮山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种植面积有所下滑,产业发展处于转型期,面临挑战。文章介绍了广西淮山的主要产区种植情况、经营主体概况、加工和销售情况及广西淮山技术研发(包括种植采收、化肥施用等研发)现状。对... 近年来,广西淮山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种植面积有所下滑,产业发展处于转型期,面临挑战。文章介绍了广西淮山的主要产区种植情况、经营主体概况、加工和销售情况及广西淮山技术研发(包括种植采收、化肥施用等研发)现状。对淮山产业发展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品质不稳定、缺乏影响力品牌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技术研究、加强农业保险宣传、深化产业链发展、做强地方品牌等发展建议,为广西淮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 产业发展 产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首次发现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锦 王小云 +4 位作者 张艳军 刘红梅 王慧 张宏斌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2年第4期9-13,共5页
2021年5月,广西东兴市马路镇竹围村和马路村发现一种严重危害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和茄瓜Solanum melon⁃gena L.的粉蚧,形态学鉴定为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Williams&GranaradeWillink),且得到了2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 2021年5月,广西东兴市马路镇竹围村和马路村发现一种严重危害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和茄瓜Solanum melon⁃gena L.的粉蚧,形态学鉴定为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Williams&GranaradeWillink),且得到了2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的证实。这是广西首次发现世界危险性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文章介绍了该虫自然条件下的为害状、形态特征、分子鉴定结果,并讨论该虫可能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 危害 形态特征 28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改水型耕地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袁鹏丽 覃佳宇 +3 位作者 周雨茜 龙新路 周勇 江立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7,共11页
为探究南方红壤地区旱地改水田(旱改水)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广西典型旱改水地区选取传统旱地(HS0)、旱改水1 a稻田(HS1)、旱改水5 a稻田(HS5)和当地传统稻田(CK),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对比分析耕层土壤团聚体性状。结果显示:传统... 为探究南方红壤地区旱地改水田(旱改水)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广西典型旱改水地区选取传统旱地(HS0)、旱改水1 a稻田(HS1)、旱改水5 a稻田(HS5)和当地传统稻田(CK),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对比分析耕层土壤团聚体性状。结果显示:传统旱地和实施旱改水后,HS0、HS1、HS5和CK处理下机械团聚体和水稳团聚体中>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R_(>0.25))分别为90.0%、94.0%、95.8%、98.1%和81.0%、70.6%、76.0%、95.4%;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Φ_(MWD))分别为3.35、3.63、3.69、4.73 mm和2.25、0.94、1.54、4.63mm。与HS0相比较,HS1处理的水稳团聚体中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Φ_(GMD))降低了68%。与HS0相比较,>0.25 mm团聚体的破坏率(percentage of aggregate destruction,r_(PAD))随旱改水年限先增长后减小,HS1和HS5分别增加61%和34%,而CK显著降低76%。结构方程模型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全氮含量是影响旱改水农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稳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改水 红壤 耕地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种质资源形态和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
5
作者 王雅芸 莫常涛 +6 位作者 陆静芳 罗方煦 黄春娇 王爱勤 詹洁 何龙飞 肖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9-200,共12页
为了筛选综合性状较好的种质,于2021—2020年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详细记录了山药生长期、成熟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基本形态、植物学特征、生长性状及收获期山药块茎的长、粗、重量等经济性状,对27个表型指标、病害情况、测产结果等观测... 为了筛选综合性状较好的种质,于2021—2020年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详细记录了山药生长期、成熟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基本形态、植物学特征、生长性状及收获期山药块茎的长、粗、重量等经济性状,对27个表型指标、病害情况、测产结果等观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新复极差法对地下部特性指标的基本参数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对山药地下部相关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山药可聚为三大类;第1类具有较直的卷须和根状茎,薯类块茎较长;第2类的叶翻卷情况弱,块茎表现为多分枝;第3类山药植株均无托叶,蔓盘绕习性均为逆时针;部分地上部生长表型如卷须、叶型和地下部性状显著相关,反映了山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块茎长度的极差、标准偏差最大,而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在山药块茎长度指标中,WM-1、TZ等具有极显著差异,在山药块茎宽度指标中,野生种1与平淮等有极显著差异,在山药块茎重量中野生种1、平淮等具有极显著差异。对产量性状相关指标进行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WM-1、桂淮5号、TZ、上思那琴乡种质在产量性状方面得分最高,上思那琴乡、WM-1、XLS-3综合得分最高,综合性状良好,具有一定的引种价值和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种质 性状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条拂粉蚧为害番石榴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苏静惠 吴宗震 +3 位作者 李界秋 刘家勇 胡锦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2022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沙井村和温泉镇四良村发现一种严重为害番石榴(Psidi⁃umguajava L.)的粉蚧,形态学鉴定为双条拂粉蚧[Ferrisiavirgata(Cockerell)],且得到了2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的证实。为广西首次发现该... 2022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沙井村和温泉镇四良村发现一种严重为害番石榴(Psidi⁃umguajava L.)的粉蚧,形态学鉴定为双条拂粉蚧[Ferrisiavirgata(Cockerell)],且得到了2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的证实。为广西首次发现该外来入侵害虫。介绍了该虫自然条件下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分子鉴定结果,并讨论该虫可能的来源,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外来入侵物种 危害 形态特征 28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喷施硒肥对杧果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浩 李伏生 农梦玲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针对“台农一号”杧果,设置花期、幼果期和膨果期3个喷施时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溶液分别采用0.4%、0.2%、0.1%3个浓度,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共10个处理,分阶段采集叶片及果实样本,测定硒含量,并待杧果成熟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 针对“台农一号”杧果,设置花期、幼果期和膨果期3个喷施时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溶液分别采用0.4%、0.2%、0.1%3个浓度,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共10个处理,分阶段采集叶片及果实样本,测定硒含量,并待杧果成熟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比较分析“台农一号”杧果在不同生长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后其硒含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杧果果实中硒主要以有机态存在,有机硒约占果实总硒量的95%。叶面喷施硒肥后杧果果实与叶片中硒含量显著上升,喷施浓度越高,含量越高;不同部位喷施硒肥后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皮>果肉。随喷施后时间推移,杧果花期和幼果期喷施硒肥的果实硒含量下降,在膨果期喷施则无显著性变化。收获时不同时期处理的果实硒含量表现为膨果期>花期=幼果期。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均有改善杧果果实品质的效果。说明膨果期叶面喷施0.4%有机硒肥是生产富硒杧果的较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农一号”杧果 硒肥 硒转运系数 膨果期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虫生真菌对朱红毛斑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学敏 王小云 +1 位作者 陆温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0年第2期1-5,共5页
以朱红毛斑蛾幼虫为研究对象,研究1株自朱红毛斑蛾幼虫僵虫上分离得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PfBb,与3种常用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afz01、卵孢白僵菌B. brongniartii 400和球孢白僵菌B.bassiana DSXJ... 以朱红毛斑蛾幼虫为研究对象,研究1株自朱红毛斑蛾幼虫僵虫上分离得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PfBb,与3种常用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afz01、卵孢白僵菌B. brongniartii 400和球孢白僵菌B.bassiana DSXJ-07)进行致病力比较,以期筛选出高效的虫生真菌用于朱红毛斑蛾的生物防治。采用浸虫法,测定4种虫生真菌不同浓度下朱红毛斑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及僵虫率。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Mafz01、卵孢白僵菌400、球孢白僵菌DSXJ-07和球孢白僵菌PfBb对朱红毛斑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3.1×10~8、1.1×10~8、1.9×10~7和2.8×10~5孢子/mL;1.0×10~9孢子/mL浓度处理下的僵虫率分别为52.5%±6.45%、52.5%±6.45%、73.75%±6.29%和97.50±2.89%,且球孢白僵菌PfBb处理后的朱红毛斑蛾幼虫僵虫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虫生真菌。4种虫生真菌对朱红毛斑蛾幼虫毒力大小依次为球孢白僵菌PfBb>球孢白僵菌DSXJ-07>卵孢白僵菌400>金龟子绿僵菌Mafz01。推荐使用浓度大于1.0×10~7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PfBb防治朱红毛斑蛾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绿僵菌 生物防治 毒力测定 僵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一) 被引量:3
9
作者 谭柳苏 陆温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2年第1期22-26,共5页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目前,针对甘蔗螟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成本高,降低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推广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是甘蔗螟虫种群可持续治理的理...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目前,针对甘蔗螟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成本高,降低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推广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是甘蔗螟虫种群可持续治理的理想措施。本文综述了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Bjojer)]、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ta(Snellen)]、黄螟[Argyroploce schistaceana(Snellen)]、台湾稻螟[Chiloa uricilius(Dudgeon)]、甘蔗木蠹蛾[Phragmataecia(sp)]、美洲条螟[Diatraea saccharalis(Fabricius)]8种主要螟虫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其44种寄生性天敌、9种捕食性天敌和9种病原微生物主要种类的应用现状及防效;其性诱剂有效组分、配比、应用现状及防效;RNAi技术的应用和防效。提出了甘蔗螟虫生物防治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生物防治 赤眼蜂 寄生蝇 性诱剂 RNAi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二)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柳苏 陆温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2年第2期25-30,共6页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目前针对甘蔗螟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成本高,降低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推广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是实现甘蔗螟虫种群可持续治理的...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目前针对甘蔗螟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成本高,降低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推广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是实现甘蔗螟虫种群可持续治理的理想措施。本文综述了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Bjojer)]、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ta(Snellen)]、黄螟[Argyroploce schistaceana(Snellen)]、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us(Dudgeon)]、甘蔗木蠹蛾(Phragmataecia sp.)、美洲条螟[Diatraea saccharalis(Fabricius)]8种主要螟虫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其44种寄生性天敌、9种捕食性天敌和9种病原微生物主要种类的应用现状及防效,其性诱剂有效组分、配比、应用现状及防效,RNAi技术的应用和防效,提出了甘蔗螟虫生物防治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生物防治 赤眼蜂 寄生蝇 性诱剂 RNAi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氏杆菌37-1中群体感应淬灭内酯酶AiiS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饶荣华 张俊威 吴小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7-837,共11页
许多植物病原细菌通过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相关毒性因子的表达,而群体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QQ)是通过干扰QS系统,达到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利用原位培养法分离得到2000多株不同菌株形态的植... 许多植物病原细菌通过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相关毒性因子的表达,而群体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QQ)是通过干扰QS系统,达到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利用原位培养法分离得到2000多株不同菌株形态的植物根围细菌,结合QS系统信号分子检测平板筛选到7株具有QQ活性的候选细菌,其中菌株37-1可完全降解信号分子。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37-1属于Shinella sp.。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菌株37-1中存在一个可能的QQ降解酶编码基因aiiS(autoinducer inactivation gene from Shinella s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iiS属于α/β水解酶家族蛋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进一步表明AiiS可水解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类QS信号分子中的内酯健,生成酰基高丝氨酸,因此AiiS属于AHL内酯酶。将aiiS基因导入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 Z3-3中,可显著降低该菌AHL信号分子和果胶酸盐裂解酶的产生及其在白菜、马铃薯和胡萝卜上的致病性。以上结果表明菌株37-1中AiiS蛋白是一种AHL内酯酶;病原细菌中异源表达aiiS基因可有效干扰相关病原细菌中QS系统的调控功能,表明AiiS蛋白具备开发为潜在新型生防制剂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系统 群体感应淬灭 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 内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三)
12
作者 谭柳苏 陆温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2年第4期21-26,共6页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目前,针对甘蔗螟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成本高,降低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推广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是实现甘蔗螟虫种群可持续治理...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目前,针对甘蔗螟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成本高,降低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推广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是实现甘蔗螟虫种群可持续治理的理想措施。文章综述了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Bjojer)、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ta(Snellen)、黄螟Argyroploce schistaceana(Snellen)、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us(Dudgeon)、甘蔗木蠹蛾Phragmataecia sp.、美洲条螟Diatraea saccharalis(Fabricius)8种主要螟虫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其44种寄生性天敌、9种捕食性天敌和9种病原微生物主要种类的应用现状及防效,其性诱剂有效组分、配比、应用现状及防效,RNAi技术的应用和防效;最后提出了甘蔗螟虫生物防治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生物防治 赤眼蜂 寄生蝇 性诱剂 RNAi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