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1
作者 罗琴琴 李凤 +6 位作者 黄莉雅 罗敦 蒋燚 黄俊才 梁晨 岑高旭 林婧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5期42-50,共9页
以2004—2019年广西国有博白林场4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分析法结合ArcGIS软件,从林地类型、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质量等方面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9年间,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活立木蓄积量和单... 以2004—2019年广西国有博白林场4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分析法结合ArcGIS软件,从林地类型、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质量等方面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9年间,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活立木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至2019年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0.56%,森林资源实现量质双增;2019年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占比为24∶21∶25,乔木林龄组结构趋于合理;杉类、松类树种种植面积增加,但桉树化趋势仍较突出,树种结构失衡、林分健康问题凸显、林地利用率有待提高,急需调整相应森林经营措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针对林场出现的问题,提出可持续经营策略,以助推林场实现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变化 可持续经营 广西国有博白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主要用材林产业发展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章旗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410,共6页
推动广西主要用材林产业可持续发展,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确保国家木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广西主要用材林的发展进程,对主要用材林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产业发展优势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 推动广西主要用材林产业可持续发展,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确保国家木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广西主要用材林的发展进程,对主要用材林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产业发展优势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广西主要用材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人工林定向培育及其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材林 产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子梅 杨章旗 +4 位作者 冯源恒 覃富健 胡拉 梁永海 符韵林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5,共8页
为探究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情况,以广西横州市镇龙林场36个马尾松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材性性状及化学成分,筛选出优良纸浆材家系。结果显示:(1)除纤维特性在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都达到了差异显... 为探究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情况,以广西横州市镇龙林场36个马尾松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材性性状及化学成分,筛选出优良纸浆材家系。结果显示:(1)除纤维特性在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都达到了差异显著以上水平。(2)各家系生长、材性和化学成分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66%~42.04%,家系遗传力为0.31~0.95,具有较大的的选育空间。(3)对各家系生长、材性和化学成分指标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生长性状间相关性较强,材性性状间相关性较弱,除干物质产量外,生长、材性、化学成分三者间相关性较弱。(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以15%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家系筛选,最终选择9号为优良纸浆材家系,入选家系胸径、晚材率、干物质产量、综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遗传增益分别达到6.86%、1.26%、15.04%、2.64%、-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子代 遗传参数 优良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广西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制浆造纸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智 胡拉 +8 位作者 应广东 徐慧兰 吴东山 陈虎 颜培栋 王跃 何水淋 陈杏娟 杨章旗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以5~15年生米老排、黑格和大叶栎为研究对象,7年生尾巨桉为对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树种和林龄样木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形态、制浆特性及造纸性能,综合评价了不同原料的制浆造纸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坐标综合评定法获得的3个速生阔叶树... 以5~15年生米老排、黑格和大叶栎为研究对象,7年生尾巨桉为对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树种和林龄样木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形态、制浆特性及造纸性能,综合评价了不同原料的制浆造纸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坐标综合评定法获得的3个速生阔叶树种纸张物理强度得分值(0.59~19.91)小于桉木(21.25),均为较优的制浆造纸原料。不同树种相比,米老排的纤维长度(1.53~1.70 mm)较大,但纸张整体强度指标未表现出明显优势;黑格的木材基本密度(0.442~0.586 g/cm3)较大,残碱量(10.0~13.8 g/L)和卡伯值(18.0~21.4)较高;大叶栎的木浆黏度(1 066~1 237 m L/g)较高,纸张整体强度指标也较优。不同林龄样木相比,5年生和12年生米老排、6年生黑格以及6~13年生大叶栎的制浆造纸综合性能较优,而13年生米老排、10年生黑格以及15年生大叶栎的纸张整体强度指标较低,表明3个速生阔叶树种适于培育短轮伐期纸浆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黑格 大叶栎 林龄 制浆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特色大横枝杉优树选择
5
作者 程琳 戴俊 +1 位作者 陈代喜 陈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广西特色大横枝杉展开调查,探索大横枝杉的生长特性,初选优树35株,优势木17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大横枝杉优树选择范围:胸径和材积分别是优势木均值的207%和569%,树高大于优势木均值。根据该范围,对35株候选优...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广西特色大横枝杉展开调查,探索大横枝杉的生长特性,初选优树35株,优势木17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大横枝杉优树选择范围:胸径和材积分别是优势木均值的207%和569%,树高大于优势木均值。根据该范围,对35株候选优树进行复选,获得大横枝杉Ⅰ级优树19株,Ⅱ级优树6株,入选率分别为54.29%和17.14%,可为大横枝杉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提供优质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横枝杉 优树选择 变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南国外松优良家系早期选择
6
作者 周怀勋 张明慧 +5 位作者 银彬吾 张日华 卢开成 李子成 陈虎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00-409,共10页
为给国外松优良种质资源选育与利用提供依据,以6年生16个国外松家系[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全同胞家系、母本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半同胞家系和父本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hondurensis)半同胞家系]... 为给国外松优良种质资源选育与利用提供依据,以6年生16个国外松家系[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全同胞家系、母本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半同胞家系和父本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hondurensis)半同胞家系]为研究材料,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1代种子园混系(CK1)和湿地松1.5代种子园混系(CK2)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分析和增益估算,对早期生长性状和亲本贡献进行评估,筛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16个家系间生长性状均差异显著,变异丰富。13个家系的单株材积均高于CK1和CK2。湿加松全同胞家系表现出显著杂种优势。父本效应显著提升子代生长性能,父本与母本交互作用使全同胞家系产生显著杂种优势。以单株材积为评选指标,初步筛选出7个优良家系。7个优良家系平均单株材积为0.0556 m^(3),比CK1和CK2分别高出47.48%和46.32%;PEE1×PCH2为最优家系,其平均单株材积比CK1和CK2分别高出76.60%和75.16%,单株材积平均杂种优势为88.14%。初步筛选出31株优良单株,其平均单株材积比CK1和CK2分别高出178.30%和17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园 子代测定 家系选择 早期评价 国外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恩慧 王晓云 +3 位作者 覃子海 赵文东 韦长江 王鹏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6-811,共6页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分布最广、产量最多的山茶属中一个重要油料树种。广西是普通油茶的重要分布区,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为深入了解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服务于种质保存和品种选育,该研究首先对已开发的SSR...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分布最广、产量最多的山茶属中一个重要油料树种。广西是普通油茶的重要分布区,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为深入了解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服务于种质保存和品种选育,该研究首先对已开发的SSR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筛选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97份广西有代表性的普通油茶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已开发的10对油茶SSR分子标记中,7对能稳定扩增且表现为共显性,2对扩增不稳定,另外1对无法扩增出产物。(2)7对共显性SSR标记总共检测到3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检测到等位基因数目的变化范围为3-6个,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4.714 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目的变化范围为2.084 2-4.314 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28 8;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520 2-0.768 2,平均每个位点基因多样性为0.628 1。(3)参试群体中绝大多数位点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存在遗传结构;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3 0-0.670 1和0.523 3-0.772 4,其平均值分别为0.569 8和0.631 6。(4)种质资源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5-0.791 7,平均遗传距离为0.354 5;UPGMA聚类显示相同来源的种质资源无法聚成一类,在同一聚类分支上混有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这表明已开发的油茶SSR分子标记适用于广西普通油茶,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拥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结果为广西普通油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复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木材防蓝变药剂实验室筛选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媛 罗建举 +2 位作者 项东云 陈健波 符韵林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3,共3页
为开发低毒、高效的马尾松木材防蓝变药剂,以18年生马尾松边材为试材,采用14种复合药剂对3种木材变色菌进行实验室防蓝变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延长、药剂质量分数增加,处理材的防治效果增强;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 为开发低毒、高效的马尾松木材防蓝变药剂,以18年生马尾松边材为试材,采用14种复合药剂对3种木材变色菌进行实验室防蓝变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延长、药剂质量分数增加,处理材的防治效果增强;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混合配制的药剂,对3种变色菌的防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防蓝变 杀菌剂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良种杉木组培育苗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蔡玲 吴幼媚 +4 位作者 黄金使 黄艳 黄宏喜 韦理电 蒙江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35-39,共5页
以广西良种杉木优良无性系—柳327幼林萌芽条为外植体,通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培养基激素组合、培养室光照强度和温度等杉木快繁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继代丛芽转接时,丛芽中高≥1.3cm的单芽全部切除,接种于改良1/2 MS+6-BA 0.7m... 以广西良种杉木优良无性系—柳327幼林萌芽条为外植体,通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培养基激素组合、培养室光照强度和温度等杉木快繁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继代丛芽转接时,丛芽中高≥1.3cm的单芽全部切除,接种于改良1/2 MS+6-BA 0.7mg/L+KT 0.3mg/L+IBA 0.1mg/L培养基内,培养35d,芽增殖系数达5.2,有效芽38株/瓶(500mL三角瓶);将高≥1.3cm的组培单芽扦插于改良1/2 MS+KH2PO4100 mg/L+IAA 3mg/L+IBA 2mg/L+ABT60.8mg/L培养基内,然后置于温度20~25℃,光照2500~6000Lx的培养环境条件下,培养45d,平均生根率达98.3%,根系数量为5.6条/株。经过优化的杉木组培育苗体系达到了产业化生产的需求,为广西良种杉木的快速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良种 组培苗 继代培养 有效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荣林 蒋燚 +1 位作者 刘菲 刘雄盛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优树选择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岩溶地区5种用材树种生长差异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远瑞 凌福诚 +3 位作者 杨秀昕 黄小荣 申文辉 庞世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对岩溶地区翅荚木(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等5种用材树种的9年生试验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材... 对岩溶地区翅荚木(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等5种用材树种的9年生试验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差异极显著。其中翅荚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1.88 m、12.74 cm、0.090 66 m^3;其次是柚木,分别为11.21m、10.52 cm,0.056 29 m^3;初步认为翅荚木和柚木早期速生,可作为用材树种在广西岩溶地区推广造林,快速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5种用材树种中,翅荚木、柚木冠幅较大,其次是海南蒲桃、秋枫,顶果木冠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材树种 岩溶地区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型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选择及种质资源分子鉴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子海 唐庆兰 +4 位作者 梁忠云 肖玉菲 张烨 张晓宁 刘海龙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39-45,共7页
通过初选、复选、决选获得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7株,单株得油量均大于10 g(11.30~26.58 g),含油率为1.00%~1.46%,精油中4-松油醇含量为38.04%~40.27%,1,8-桉叶素含量为1.09%~2.21%;获得1,8-桉叶素行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22株,单... 通过初选、复选、决选获得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7株,单株得油量均大于10 g(11.30~26.58 g),含油率为1.00%~1.46%,精油中4-松油醇含量为38.04%~40.27%,1,8-桉叶素含量为1.09%~2.21%;获得1,8-桉叶素行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22株,单株含油率>1.5%(1.521%~3.329%),精油的特征组分为1,8-桉叶素含量>60%(63.04%~69.61%),4-松油醇含量>1.0%(1.051%~2.528%),α–蒎烯:1%~5%,苧烯:5%~10%,α–松油醇:6%~15%。同时,本研究选取28份不同化学型的互叶白千层材料,采用SSR引物进行引物筛选和分子鉴别,获得多态性谱带64条,多态率为94.12%。遗传一致度为0.3035~0.8971;遗传距离为1.0075~9.4128。其中SSR标记将14个桉叶素型与9个4–松油醇型区分开。本研究结果为互叶白千层种质资源分子鉴别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优良单株 4-松油醇 1 8-桉叶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翅荚木优良种源与家系早期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远瑞 钟瑜 +2 位作者 黄小荣 申文辉 庞世龙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种源与家系早期选择是林木育种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速生的翅荚木(Zenia insignis)优良种源和家系,对5年生翅荚木4个地理种源和105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差异及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和家系间林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极... 种源与家系早期选择是林木育种的重要措施,为筛选出速生的翅荚木(Zenia insignis)优良种源和家系,对5年生翅荚木4个地理种源和105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差异及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和家系间林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以材积为评价指标对种源进行选择,初步选出忻城和平果种源两个优良种源,其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5.97%和11.43%;以育种值综合评分法,初步选出11个优良家系,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6.07%、22.99%和78.90%。结果可为翅荚木初级种子园建设及进一步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选择 翅荚木 种源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广西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信息平台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维 梁星星 +5 位作者 何应会 蒙芳 杨丽萍 刘晓蔚 陈健武 李军集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林木种质资源库信息平台设计方案,分析了平台的建设特点和应用价值。结合移动互联、传感器、二维码、视频监控和北斗等技术,研建具备智能管理功能的种质资源信息平台。该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服务技术实现... 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林木种质资源库信息平台设计方案,分析了平台的建设特点和应用价值。结合移动互联、传感器、二维码、视频监控和北斗等技术,研建具备智能管理功能的种质资源信息平台。该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服务技术实现种质资源数据从现场实时监测到云端数据管理,再到应用设备的一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种质资源 物联网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国有雅长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建议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风 文仕知 +4 位作者 李松海 王斌 许春林 段萍果 韦铄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23-127,135,共6页
根据广西国有雅长林场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林地、林木蓄积、森林类别和森林质量等方面研究了雅长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4年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比较,从森林起源、林种、龄组和优势树种(组)等方面对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 根据广西国有雅长林场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林地、林木蓄积、森林类别和森林质量等方面研究了雅长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4年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比较,从森林起源、林种、龄组和优势树种(组)等方面对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高价值森林培育、多功能森林经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建议,为实现林场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长林场 森林资源 评价分析 可持续经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及SWOT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申礼凤 韦海航 +1 位作者 蒋燚 韦铄星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以广西高峰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对研究区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公园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经营对策,为广西高峰森林公园今后的旅游开... 以广西高峰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对研究区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公园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经营对策,为广西高峰森林公园今后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SWOT分析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干热河谷不同林龄香合欢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志锋 高风 +3 位作者 钟萍 欧汉彪 韩俊学 韦铄星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31-39,共9页
为探究香合欢林分在不同林龄中植物群落、土壤理化及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在广西雅长林场以不同生长阶段香合欢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香合欢林分群落、土壤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探究香合欢林分在不同林龄中植物群落、土壤理化及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在广西雅长林场以不同生长阶段香合欢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香合欢林分群落、土壤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大,土壤pH呈逐渐下降趋势,为偏酸性;土壤养分含量随林龄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中龄林土壤养分含量积累较高;成熟林C∶P、N∶P显著最高;幼龄林ACP活性要显著高于成熟林;乔木层成熟林Shannon指数要显著高于幼龄林和中龄林,草本层幼龄林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最高,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最低。土壤理化性质与Simpson指数、SAC、CAT和ACP多呈显著正相关,与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URE多呈显著负相关,酶活与化学计量比多呈显著负相关。林龄对香合欢林分植被群落、土壤影响显著,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之间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合欢 次生林 群落多样性 土壤 酶活性 理化性质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年生台湾桤木木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玲 禤示青 +3 位作者 曹艳云 陈桂丹 黄志玲 陈松武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8,共7页
针对生长迅速且易加工的台湾桤木,以10年生树木为样本,深入分析其木材纤维形态在纵向与径向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台湾桤木的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较纵向更为显著。随树木高度的增加,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呈现波动性下降,而纤维宽度... 针对生长迅速且易加工的台湾桤木,以10年生树木为样本,深入分析其木材纤维形态在纵向与径向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台湾桤木的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较纵向更为显著。随树木高度的增加,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呈现波动性下降,而纤维宽度、腔径、双壁厚和壁腔比增减幅度不大。自髓心向外,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和双壁厚均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异规律,且南向心材优于北向心材,而过渡材和边材的结果与之相反。此外,各纤维形态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长度与长宽比、纤维宽度与腔径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纤维宽度与双壁厚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纤维壁腔比与宽度、腔径则呈现了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0年生台湾桤木木材纤维形态变异规律为其合理加工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桤木 纤维形态 纵向变异 径向变异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花粉超低温保存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分析
19
作者 张晓宁 张烨 +5 位作者 徐展武 覃子海 魏秋兰 林东 肖玉菲 刘海龙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16-1925,共10页
为初步解析马尾松花粉对超低温保存的生理响应及相关代谢机制,该文以马尾松花粉为研究对象,在-196℃液氮进行超低温保存并分析冷存过程中[冻存前(CK)、液氮冻存后(LD)、化冻后(HD)]与活性氧(ROS)相关的生理指标及转录组数据。结果表明:... 为初步解析马尾松花粉对超低温保存的生理响应及相关代谢机制,该文以马尾松花粉为研究对象,在-196℃液氮进行超低温保存并分析冷存过程中[冻存前(CK)、液氮冻存后(LD)、化冻后(HD)]与活性氧(ROS)相关的生理指标及转录组数据。结果表明:(1)马尾松花粉超低温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3.96%,该含水量下将花粉直接投入液氮保存至少48 h,冻存前后花粉存活率分别为78.54%和73.80%。(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GSH),谷胱甘肽(APX),抑制羟自由基能力4个指标在冻存前后差异显著。(3)转录组测序共获得65.60 Gb过滤数据,有38505个基因比对到参考基因组(47.84%),CK vs LD、CK vs HD、LD vs HD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数量分别为232个、268个、218个)。GO和KEGG分析表明,应激响应(response to stimulus)和抗氧化活性(antioxidant activity)等GO term显著富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MAPK信号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果糖和甘露醇代谢、过氧化物酶体等KEGG途径显著富集,从这些途径中进一步筛选到10个可能与冷冻保存过程中损伤和修复有关的基因。该研究结果为马尾松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保存提供了技术手段,也为进一步解析冷冻保存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花粉 超低温保存 生理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皮柠檬桉新芽枯萎病病变过程的转录组动态分析
20
作者 甘春雁 唐庆兰 +3 位作者 朱慧 邓紫宇 李昌荣 陈升侃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4,共10页
【目的】研究斑皮柠檬桉新芽枯萎病病变过程的转录组动态,解析发病过程的防御应答规律,为伞房属树种的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斑皮柠檬桉发病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RSEM软件计算基... 【目的】研究斑皮柠檬桉新芽枯萎病病变过程的转录组动态,解析发病过程的防御应答规律,为伞房属树种的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斑皮柠檬桉发病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RSEM软件计算基因表达量(TPM),通过edgeR和STEM软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并进行病害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结果】从病害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D5、D7、D10和D14)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16、334、1437和24个,病害发展前期(D5阶段)的DEGs较少,D10阶段的DEGs最多,D14阶段与D10阶段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不大;GO功能富集的DEGs主要集中在代谢过程、细胞进程、刺激响应、催化活性、结合和转录调节因子活性等。DEGs的表达模式分析获得5个显著富集的模式,其中4个模式的基因均在D10阶段高表达,模式16基因随病害发展表达量上升,与病害密切相关。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MPK3基因(Cocit.L1842)、WRKY家族转录因子编码基因(Cocit.H3601、Cocit.K0371)及水杨酸信号途径的TGA转录因子编码基因(Cocit.H3839)上调表达,通过调控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的表达、乙烯生物合成、植保素生物合成等过程,进而调控斑皮柠檬桉对新芽枯萎病的防御反应。【结论】斑皮柠檬桉抗病相关基因对新芽枯萎病的响应较迟缓;病菌侵染后第10天的防御响应最激烈,是整个病害发展过程的关键阶段,与病害的进一步传播相关;MAPK信号通路和水杨酸信号通路是斑皮柠檬桉防御反应的重要途径,MPK3基因、WRKY及TGA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在防御反应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皮柠檬桉 新芽枯萎病 病害发展 转录组动态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