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市售辣椒重金属特征分布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时鹏涛 张莉娟 +4 位作者 吴静娜 蓝唯 邓有展 罗景文 杨秀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果显示,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分别为0.018 0、0.031 0、0.002 2和0.020 7 mg/kg。辣椒中仅出现Cd超标情况,整体超标率为13.6%;其中指天椒和线椒Cd超标率分别为36.5%和9.4%,其余品种辣椒不超标;表明Cd是广西市售辣椒主要污染因子。辣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Cd>Pb>Cr>As,均小于0.7,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463,表明广西市售辣椒总体上处于安全级。但指天椒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达1.126,综合污染指数为0.797,处于警戒级;说明指天椒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其余辣椒品种尚处于安全级。单一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THQ)和4种重金属的复合健康风险指数(TTHQ)排序均为:Cd>Pb>Cr>As,均小于1,表明食用广西市售辣椒对居民没有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辣椒中Cd的THQ值最高,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儿童的THQ值和TTHQ值均略大于成年人,儿童的风险略高于成人。总体而言,食用广西市售辣椒的膳食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安全级;但需加强对辣椒中Cd的风险监测,尤其是指天椒和线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重金属 污染指数 污染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特性分析
2
作者 罗义灿 李今朝 +6 位作者 邓有展 姚金洁 刘力 王运儒 林鹰 韦再行 马晨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5-1847,共13页
为探究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差异,以广西百色、南宁、玉林、钦州4个区域的金煌、贵妃、台农、桂热82号(桂七)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芒果品质,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系统... 为探究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差异,以广西百色、南宁、玉林、钦州4个区域的金煌、贵妃、台农、桂热82号(桂七)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芒果品质,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金煌品种单果质量(748.86 g)、果皮厚度(2.30 mm)、果核质量(98.37 g)、可食率(89.91%)、果形指数(1.92)、硬度(10.53 N)、固酸比(52.73)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品种,桂七品种色差值(19.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67%)、维生素C含量(52.73 mg/100 g)、总糖含量(52.73 mg/g)、β-胡萝卜素含量(39.30 mg/g)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区域同一品种芒果果实果皮厚度、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核质量、可食率、果形指数呈强正相关(r=0.78),色差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呈强正相关(r=0.75),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呈强正相关(r=0.81),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呈强正相关(r=0.87),果形指数与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呈强负相关(r=–0.85),可滴定酸与固酸比呈强负相关(r=–0.80);聚类分析将13项指标分为4类,分别为外观形态描述、皮层描述、理化性质描述、营养品质描述。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41%),能够代表原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品种品质得分排序为:桂七>金煌>台农>贵妃,区域品质得分排序为:百色>南宁>玉林>钦州。综上,不同品种之间具有显著的品质特征,桂七较甜,贵妃偏酸,桂七在营养品质及综合表现上具显著优势,百色桂七、南宁金煌、南宁贵妃、玉林台农果实品质特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不同区域 品质特性 主成分分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抗性种质筛选
3
作者 莫干辉 覃爱颖 +5 位作者 陈善锋 韦广谭 谭奕为 苏文潘 张莉娟 张英俊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2-1405,共14页
为明确广西百香果茎基腐病主要致病菌并筛选抗性种质,本研究采用常规植物病原菌分离法对源自广西南宁、玉林和贵港等6个市的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测定其致病性,并挑选34份百香果种质进行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 为明确广西百香果茎基腐病主要致病菌并筛选抗性种质,本研究采用常规植物病原菌分离法对源自广西南宁、玉林和贵港等6个市的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测定其致病性,并挑选34份百香果种质进行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病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对及柯赫氏法则鉴定共获得23株病原菌,并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tef1-α和tub2基因的序列进一步验证可知,除玉林市外,其余5个市均检测出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该菌在广西分布较广,其菌株BXG 2-2的发病潜伏期最短,为4.00 d,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00%和100,表现出最强的致病能力。此外,在对34份百香果种质的感染试验中,鉴定出免疫种质1份、高抗种质3份、中抗种质8份、感病种质10份和高感种质12份,黄果种和紫果种在抗性评价上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可可毛色二孢菌是广西百香果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JTN、花J、绿皮和钦州砧木1号是本地百香果抗茎基腐病病原菌的优势种质。本研究结果可为广西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科学预防及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茎基腐病 病原菌 抗性种质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番莲产区东亚西番莲病毒的发生情况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张莉娟 时鹏涛 +2 位作者 丁孝宇 宋奇琦 莫干辉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6-756,共11页
【目的】调查广西西番莲产区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EAPV)发生情况,分析病毒种群遗传结构特征,为明确该病毒在田间的流行规律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13个市的西番莲主产区采集187份疑似被EAP... 【目的】调查广西西番莲产区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EAPV)发生情况,分析病毒种群遗传结构特征,为明确该病毒在田间的流行规律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13个市的西番莲主产区采集187份疑似被EAPV感染的西番莲样品,利用RT-PCR和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对样品进行鉴定。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EAPV阳性样本,基于完整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序列,分析其序列相似性、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种群结构等特征。【结果】经RT-PCR验证,共有132份西番莲样品为EAPV阳性,检出率为70.6%。从EAPV阳性样品中测序获得23株EAPV CP基因序列,上传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23株EAPV分离株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0.9%~100.0%和83.4%~100.0%。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23株EAPV分离株分别属于AO株系(8个分离株)和IB株系(15个分离株)。IB株系CP蛋白编码区第87~95位核苷酸比AO株系多9个核苷酸。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EAPV两个株系间遗传分化显著。基因交流结果显示,2个株系间基因交流频率低,株系间易发生遗传漂变。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AO株系和IB株系的基因进化主要受负选择压力,2个株系处于扩张趋势。【结论】EAPV在广西西番莲主产区发生普遍。本研究获得的23个EAPV分离株包含AO株系和IB株系。遗传漂变和负选择压力是影响EAPV遗传变异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EAPV 遗传多样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和研究概况
5
作者 黄国弟 李日旺 +4 位作者 陈永森 罗世杏 李翔 苏美花 郭丽梅 《南方园艺》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本文从种质圃建设、种质资源数量和保存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广西芒果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总体情况,将广西在芒果种质鉴定评价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和显现。从芒果种质资源在常规育种中的利用、分子育种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广西芒果种... 本文从种质圃建设、种质资源数量和保存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广西芒果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总体情况,将广西在芒果种质鉴定评价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和显现。从芒果种质资源在常规育种中的利用、分子育种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广西芒果种质资源利用创新的成果和现状,同时,从全国芒果品种育成情况对广西芒果种质资源保存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利用创新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锌指蛋白基因MiZFP11响应干旱和高温胁迫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祥燕 蔡元保 +5 位作者 曾黎明 杨为海 林玉虹 巫辅民 赵渊 胡玲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3,共10页
CCCH型锌指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澳洲坚果JW和桂热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获得澳洲坚果锌指蛋白基因MiZFP11,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和亚细胞定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 CCCH型锌指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澳洲坚果JW和桂热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获得澳洲坚果锌指蛋白基因MiZFP11,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和亚细胞定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以及干旱、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RT-PCR克隆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澳洲坚果锌指蛋白基因MiZFP11(GenBank注册号为MT332641),与CCCH型锌指蛋白基因较高同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澳洲坚果MiZFP11蛋白相对保守的C端含有LCCL结构域,属于C3H13亚类锌指蛋白。蛋白基本性质分析表明,MiZFP11蛋白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和非分泌非跨膜蛋白,且以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为主。蛋白高级结构分析表明,MiZFP11蛋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交错组成。烟草叶片的瞬时表达和共聚焦显微分析显示,MiZFP1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与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澳洲坚果JW和桂热1号品种的MiZFP11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小花和小果中也有较高的表达量,在茎中的表达量则最低。干旱胁迫1~36h,叶片中的MiZFP11基因在JW品种中表现出“升-降-升-降”的表达模式,在桂热1号品种中表现出“升-降”的表达模式,2个品种整体上均受诱导上调表达。高温胁迫1~36h,叶片中的MiZFP11基因在JW和桂热1号品种中均表现出“升-降”的上调表达模式,且JW品种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桂热1号品种。因此,MiZFP1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显著差异表达,且受干旱和高温胁迫诱导后显著上调表达,推测MiZFP11基因在澳洲坚果组织生长发育,尤其在响应干旱和高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CCCH型锌指蛋白 干旱胁迫 高温胁迫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一次性混施在甘蔗栽培中的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韦德斌 周连芳 +3 位作者 吴兰芳 刘江娟 陈潇航 李翔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在甘蔗生产上一次性混施生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的增产增收和化肥减施的效果,指导本地农户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减施化肥,提高生产效益,以当地主推品种桂糖46号为试验材料,以当地甘蔗专业种植大户自配方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无机化肥... 为了研究在甘蔗生产上一次性混施生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的增产增收和化肥减施的效果,指导本地农户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减施化肥,提高生产效益,以当地主推品种桂糖46号为试验材料,以当地甘蔗专业种植大户自配方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无机化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混施对甘蔗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一次性施用生物有机肥+无机复合肥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处理5(施肥本草生物有机肥1455 kg/hm^(2)+盛戈·噻虫嗪药肥1215 kg/hm^(2))在减施化肥近一半的条件下,比对照增产15.16%,经济效益提高1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有机肥+复合肥 混施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的轮枝镰刀菌侵染后甘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分析
8
作者 杨翠芳 高轶静 +5 位作者 黄海荣 黄冬梅 杨海 申垚阳 李翔 王泽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为明确甘蔗内源激素与梢腐病抗性的关系,以我国甘蔗梢腐病主要致病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病原菌,以高抗梢腐病品种粤糖94-128(YT94-128)和感病品种桂糖37号(GT37)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病原菌接种处... 为明确甘蔗内源激素与梢腐病抗性的关系,以我国甘蔗梢腐病主要致病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病原菌,以高抗梢腐病品种粤糖94-128(YT94-128)和感病品种桂糖37号(GT37)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病原菌接种处理后不同抗性甘蔗品种叶片中5种内源激素含量,并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HPLC法测定甘蔗叶片中赤霉素(gibberellin,G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柠檬酸(citric acid,CA)、苹果酸(malic acid,M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平均回收率分别达99.61%、99.12%、97.36%、96.74%、99.90%,精密度RSD值范围为0.033%~4.220%,表明该方法快速可靠、分离度高,稳定性与重现性良好。对感病品种GT37和抗病品种YT94-128进行病原菌接种处理后发现,GA含量在两品种中均随甘蔗生长而降低,且GT37的下降趋势更显著;JA含量先升后降,GT37的下降幅度更大;YT94-128的CA含量持续增加,而GT37合成CA能力显著下降;MA含量在YT94-128中持续上升并趋于稳定,GT37在接种4 d时出现峰值后下降并稳定;SA含量在两品种中均先升后降,YT94-128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甘蔗感染梢腐病后,内源激素的含量差异及变化幅度可作为反映不同品种抗病能力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梢腐病 轮枝镰刀菌 内源激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块根内色泽和糖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9
作者 龙凌云 谢朝敏 +9 位作者 毛立彦 黄秋岚 黄欣欣 艾静汶 檀小辉 刘功德 邓小红 石秋香 詹美燕 黄秋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1-1471,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甘薯块根内色泽和糖类成分的变化特点,为甘薯块根的贮藏和品质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普薯32号甘薯块根为材料,将其分别贮藏于25℃(对照)、14℃(低温处理)和–4℃(近冰温处理)环境,采用色差仪测量...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甘薯块根内色泽和糖类成分的变化特点,为甘薯块根的贮藏和品质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普薯32号甘薯块根为材料,将其分别贮藏于25℃(对照)、14℃(低温处理)和–4℃(近冰温处理)环境,采用色差仪测量块根的色泽指标,测定块根内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同时测定参与块根糖代谢的淀粉酶、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并对色泽指标和糖类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0~60 d),25℃对照和14℃处理下各取样时间点的甘薯块根L*值与取样起始点(0 d)相比无显著变化,–4℃处理下块根L*值始终显著低于取样起始点的样品,3个温度下甘薯块根的a*和b*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波动变化;14℃温度处理下块根可溶性糖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同时期的14℃处理块根的蔗糖含量始终高于25℃对照和–4℃处理;3个温度下甘薯块根淀粉均表现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在贮藏初期(0~20 d),–4℃处理的甘薯块根内淀粉酶、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均高于25℃对照和14℃处理。相关性分析显示,甘薯块根的淀粉含量与中性转化酶、酸性转化酶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块根L*值、b*值和H°值均与蔗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评价甘薯块根中蔗糖含量的指标。由此可见,3个贮藏温度中以14℃诱导甘薯块根糖化效果最好,可有效促进块根内可溶性糖积累,可作为该品种的较适宜贮藏温度;近冰温–4℃对甘薯块根色泽变化的影响较大,块根贮藏过程中色泽变化与糖代谢存在密切关系,转化酶可能是调控该品种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代谢的关键酶,研究结果将为甘薯加工制品的品质特性提升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贮藏温度 色泽 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沃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变化及综合评价
10
作者 秦玉燕 罗义灿 +4 位作者 吴凤 邓有展 张利伟 赵媛 王运儒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0-976,共17页
为了明确不同砧木沃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组分及含量变化,同时为不同砧木沃柑果实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枳壳砧沃柑、香橙砧沃柑、酸橘砧沃柑果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生长发... 为了明确不同砧木沃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化合物组分及含量变化,同时为不同砧木沃柑果实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枳壳砧沃柑、香橙砧沃柑、酸橘砧沃柑果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肉和果皮中15种类黄酮化合物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沃柑果肉和果皮中含有的类黄酮化合物种类相同,均以橙皮苷、新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为主;但是含量差异较大,果皮中的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香叶木素、橘皮素、甜橙黄酮、芦丁、槲皮素等含量高于果肉。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沃柑果皮和果肉中各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果实整个发育周期内(当年7月至次年4月),枳壳砧沃柑果肉中类黄酮化合物在7月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在8月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香橙砧沃柑和酸橘砧沃柑果肉和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均在7月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在果实采收期内(1-4月),以2月份酸橘砧沃柑果肉和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枳壳砧沃柑果肉和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在1月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香橙砧沃柑果肉中类黄酮化合物在2月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在1月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酸橘砧沃柑果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在整个发育期的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其他砧木沃柑,果肉中类黄酮化合物在成熟期1月、2月和4月的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另外2种砧木沃柑。基于类黄酮化合物综合评价结果确定沃柑最佳采收期为:枳壳砧沃柑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月,酸橘砧沃柑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2月,香橙砧沃柑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月或2月。以类黄酮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功能食品开发宜选择酸橘砧沃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砧木 果实 类黄酮化合物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番石榴叶有效成分、抗氧化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朝丹 王秋菊 +5 位作者 李建强 冯春梅 任二芳 黄燕婷 宁琳 罗小杰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5,共11页
为了联合评价浸渍法、热回流法、超声辅助乙醇和超声辅助低共溶试剂法(UADEE)对番石榴叶的提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番石榴叶样品的显微结构,以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NaNO_(2)-Al(NO_(3))3比色法、福林酚法分别测定番石榴叶提取液的总... 为了联合评价浸渍法、热回流法、超声辅助乙醇和超声辅助低共溶试剂法(UADEE)对番石榴叶的提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番石榴叶样品的显微结构,以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NaNO_(2)-Al(NO_(3))3比色法、福林酚法分别测定番石榴叶提取液的总皂苷、总黄酮、总酚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番石榴叶中黄酮单体的含量,LC-MS法分析其代谢物,并评估其抗氧化与α-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UADEE对番石榴叶细胞内部结构的破坏性最强,样品总皂苷、总黄酮与总酚含量分别为79.28、80.51、120.52mg/g,黄酮成分番石榴苷、萹蓄苷、瑞诺苷含量分别为7.96、7.74、3.99mg/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UADEE处理组中黄酮类、三萜类、酚类成分在番石榴叶总代谢物中分别占9.830%、27.267%、1.013%。UADEE组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分别为45.18、904.67μg/mL,活性显著强于其他3组(P<0.05)。本研究结果为番石榴叶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及其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 有效成分 DPPH自由基清除率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菠萝蜜生态适宜性区划和种植空间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云婕 唐桓伟 +4 位作者 唐秀观 杜英俊 周海兰 欧景莉 朱鹏锦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4-1014,共11页
菠萝蜜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对于科学有效地利用热区生态环境资源,指导菠萝蜜种植布局和挖掘其产业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择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4个评价因子构建菠萝蜜种植... 菠萝蜜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对于科学有效地利用热区生态环境资源,指导菠萝蜜种植布局和挖掘其产业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择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4个评价因子构建菠萝蜜种植适宜性区划研究模型,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我国实际菠萝蜜种植区的分布情况对区划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进一步结合土地利用空间数据探索菠萝蜜种植空间潜力。结果表明:菠萝蜜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全年热量充足、越冬条件佳、光热水条件好的海南岛、广西南部、广东南部、云南南部部分地区和福建南部。菠萝蜜在中国可种植的总面积约为47.85×10^(4) km^(2),适宜种植的区域面积约达22.71×10^(4) km^(2),包括可耕地8.89×10^(4) km^(2)和未利用地182.05 km^(2),仅潜在适宜种植的可耕地面积为前人研究成果中现有种植面积的58倍。通过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政策扶持等因素,表明菠萝蜜在中国适宜和较适宜的可耕地及未利用地上有较高的发展空间和生产潜力,并且可优先开发广西及云南的南部等菠萝蜜适宜种植区域。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我国菠萝蜜种植的区域布局与产业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生态适宜 种植区划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番石榴果实软化候选基因的挖掘及表达分析
13
作者 范競升 马松琼 +5 位作者 宁琳 何江 陈念 欧景莉 陈豪军 陈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番石榴变种丰富,不同品种的果实质地差异较大。果实的软化程度决定了其食用口感、运输贮藏及货架期等商品价值。为探究影响番石榴果实质地软化的调控基因,本研究比较了酥脆品种粉红蜜与软肉品种西瓜2号果实在坚熟期与软熟期的转录组。... 番石榴变种丰富,不同品种的果实质地差异较大。果实的软化程度决定了其食用口感、运输贮藏及货架期等商品价值。为探究影响番石榴果实质地软化的调控基因,本研究比较了酥脆品种粉红蜜与软肉品种西瓜2号果实在坚熟期与软熟期的转录组。结果表明,软熟期品种间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多,GO注释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结合活性和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中,KEGG代谢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半乳糖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两个品种在软熟期果实质地的差异与细胞壁代谢途径、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植物激素代谢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调控密切相关。J3R85008159_PG和J3R85010291_XTH的上调表达是促进番石榴软化的重要因素。J3R85010291_TCH4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壁的机械强度调控果实软化。木质素合成途径基因(J3R8506005_CAD、J3R8502863_POD、J3R8507303_POD、J3R8500836_LAC和J3R8507803_LAC)的下调表达延缓木质素的积累,促进果实软化。ABA途径调控基因(PYL和SnRK2)、乙烯途径调控基因(ETR/ERS、EBF1/2、EIN3)和相关转录因子家族基因(J3R85017767_MYB、J3R85004770_MYB、J3R85004060_NAC、J3R85006932_NAC、J3R85012461_ERF、J3R85010726_bHLH、J3R85003109_bHLH、J3R85014989_bHLH、J3R85015176_WRKY、J3R85014001_WRKY、J3R85014684_WRKY、J3R85010736_WRKY)可能协同调控细胞壁代谢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番石榴软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果实质地 转录组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豆花青素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田程飘 黄惠芳 +3 位作者 李慧敏 黄秋伟 黄燕婷 王丽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2,共7页
研究了蝶豆花青素在不同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防腐剂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蝶豆花青素在黑暗、低于70℃、酸性、中性及Mg^(2+)、Ca^(2+)、Na+、Zn^(2+)、Fe^(2+)金属离子添加的环境下... 研究了蝶豆花青素在不同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防腐剂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蝶豆花青素在黑暗、低于70℃、酸性、中性及Mg^(2+)、Ca^(2+)、Na+、Zn^(2+)、Fe^(2+)金属离子添加的环境下稳定性均较好;蝶豆花青素随着过氧化氢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产生愈加明显的消色效果,其稳定性对强还原剂亚硫酸钠比较敏感,但受抗坏血酸的影响不大;苯甲酸钠(质量浓度1 mg/mL)、山梨酸钾(质量浓度1 mg/mL)和蔗糖(质量浓度100 mg/mL)3种防腐剂均对蝶豆花青素影响较小;通过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发现,蝶豆花提取液染色具有较好的色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豆 花青素 稳定性 染色米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货架期‘桂热82号’芒果品质及香气变化研究
15
作者 罗义灿 马晨 +5 位作者 姚金洁 刘力 王运儒 李今朝 单彬 邓有展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9,共12页
为探究不同货架期‘桂热82号’芒果的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变化,以‘桂热82号’芒果为研究对象,贮藏于20℃环境下,在货架期(1、7、10、13、15、17、20 d)期间抽取芒果进行试验,测定果实营养品质等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 为探究不同货架期‘桂热82号’芒果的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变化,以‘桂热82号’芒果为研究对象,贮藏于20℃环境下,在货架期(1、7、10、13、15、17、20 d)期间抽取芒果进行试验,测定果实营养品质等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芒果香气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芒果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在不同货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果实硬度随货架期递减,硬度范围为0.50~1.31 kg/cm2。在货架期13 d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40%)最高,可滴定酸含量(0.08%)最低;糖组分中蔗糖含量最高,果糖次之,葡萄糖最少,在货架期13 d时总糖和甜度值最高;酸组分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其次是柠檬酸、草酸和酒石酸,总酸含量在货架期20 d时最低。‘桂热82号’芒果香气物质主要由萜烯类、烯烃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酸类和其他类组成,以萜烯类为主,在货架期13 d时相对含量占比为87.13%,其中罗勒烯相对含量最高,货架期13 d时相对含量达到68.94%。综合品质指标,‘桂热82号’芒果在货架期13 d时品质较佳,该研究可为‘桂热82号’芒果加工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热82号’芒果 货架期 品质变化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八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抗寒性综合评价
16
作者 黄思婕 黄运鹏 +4 位作者 李冰 叶维雁 杨祥燕 杨为海 蔡元保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4-1734,共11页
为了解澳洲坚果抗寒性强弱,选育抗寒性强的澳洲坚果品种,该研究采用-8℃低温胁迫8个广西澳洲坚果主要栽培品种的枝条,测定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脯氨酸(Pro)含... 为了解澳洲坚果抗寒性强弱,选育抗寒性强的澳洲坚果品种,该研究采用-8℃低温胁迫8个广西澳洲坚果主要栽培品种的枝条,测定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和叶绿素(Chl)含量等抗寒性生理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澳洲坚果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下10个抗寒性生理指标差异显著。(2)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10个生理指标转化为3个新生理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0.194%;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筛选出SOD、POD、SS、SP、Pro、Chlb和Chl(a+b)作为澳洲坚果抗寒性鉴定的主要生理指标。(3)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和综合抗寒能力D值,可将8个澳洲坚果品种按照抗寒能力强弱划分为3类:第Ⅰ类抗寒性强,包括‘桂热引4号’‘桂热7号’‘HY’和‘JW’;第Ⅱ类抗寒性中等,包括‘桂热5号’和‘桂热1号’;第Ⅲ类抗寒性弱,包括‘A16’和‘桂热6号’。其中,‘桂热引4号’抗寒性最强;而‘桂热6号’抗寒性最弱。低温胁迫后的叶片形态观察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该研究为澳洲坚果的抗寒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对澳洲坚果在广西寒区种植及北移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叶片形态 抗寒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国内外百香果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莫干辉 刘迪 +3 位作者 张莉娟 唐鑫 吴柳杰 覃爱颖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共12页
为分析国内外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 6.3.R2软件,整理199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与百香果研究相关的文献,分别从中英文文献的发文数量、国... 为分析国内外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 6.3.R2软件,整理199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与百香果研究相关的文献,分别从中英文文献的发文数量、国家合作网络、突现关键词和演变趋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百香果研究领域近30年的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的发文量整体上相差不大。从作者分布来看,百香果研究文献的作者主要分布在巴西、中国、美国等国家,中国作者与巴西、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作者之间的合作研究较频繁。从关键词分析可知,国内外百香果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产业化发展等领域,研究趋势聚焦在栽培学、食品加工、分子生物学、逆境生理等领域。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百香果功能性成分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加工产品的开发创新,以及分子育种和栽培技术优化等将继续作为研究重点,研究结果可为百香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锌指蛋白基因MiZFP9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祥燕 蔡元保 +3 位作者 黄思婕 李季东 潘如军 黄运鹏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52,共9页
【目的】克隆澳洲坚果CCCH型锌指蛋白基因MiZFP9,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低温、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深入探究澳洲坚果锌指蛋白基因的抗寒和耐旱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澳洲坚果叶片克隆MiZFP9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目的】克隆澳洲坚果CCCH型锌指蛋白基因MiZFP9,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低温、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深入探究澳洲坚果锌指蛋白基因的抗寒和耐旱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澳洲坚果叶片克隆MiZFP9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ZFP9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低温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从澳洲坚果叶片中克隆获得MiZFP9基因,属于CCCH型锌指蛋白基因C3H64亚类,其编码蛋白含有活性位点、Zn2+结合位点及CCCH型锌指蛋白的典型结构域ZF_C3H,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以丝氨酸磷酸化为主,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属于非分泌型蛋白。MiZFP9蛋白的高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交错组成。MiZFP9基因在Own Choice品种的不同组织中均显著差异表达(P<0.05,下同),其中在刚开放和未开放小花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根和叶,而在茎的相对表达量则最低。在低温胁迫和干旱胁迫下,MiZFP9基因在Own Choice和HAES695品种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处理0 h)均显著上调,其中MiZFP9基因在Own Choice品种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模式,在HAES695品种的相对表达量呈波动式变化模式,出现2个峰值,说明其在不同品种中的响应模式存在差异。【结论】MiZFP9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并在低温和干旱处理后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推测MiZFP9在澳洲坚果组织生长发育及响应低温和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的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CCCH型锌指蛋白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50份茶树品种(系)综合评价与性状关联分析
19
作者 覃爱颖 陈恩海 +3 位作者 劳福增 陈达辉 钟勇 莫干辉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76-2389,共14页
为挖掘亚热带茶树优质耐逆种质并服务于新品种选育与特色茶产品开发,本研究以种植于南宁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叶教学科研基地的50份茶树品种(系)叶片为研究对象,对17项叶片解剖结构性状进行观测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间接鉴定其抗逆性、... 为挖掘亚热带茶树优质耐逆种质并服务于新品种选育与特色茶产品开发,本研究以种植于南宁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叶教学科研基地的50份茶树品种(系)叶片为研究对象,对17项叶片解剖结构性状进行观测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间接鉴定其抗逆性、适制性和生产力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0份茶树品种(系)的17个叶片解剖结构性状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叶片解剖结构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1.00%~39.10%;总体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抗病虫性平均隶属函数均值和抗寒性平均得分分别为0.67、0.61、6.28,平均生产力指数为3329.20,潜在生产力总体较高;基于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50份茶树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第Ⅱ类群的上表皮角质层厚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层数、海绵组织层厚度、叶片厚度、草酸钙结晶指标显著甚至极显著高于第Ⅰ、Ⅲ类群;根据50份茶树品种(系)前5个主成分值及其对应特征值建立线性方程,计算其主成分的综合得分,排在前10位的茶树品种(系)综合性状优良,可在茶树优良品种选育等方面加以利用。该研究结果旨在为广西地方优异茶树品种(系)的鉴定与利用、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叶片解剖结构 抗逆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蜜金柑果肉转录组SSR分布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20
作者 黄秋岚 田程飘 +3 位作者 刘功德 毛立彦 邓小红 龙凌云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3-591,共9页
【目的】分析脆蜜金柑果肉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SR)的分布情况及序列特征,为金柑属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分子辅助育种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脆蜜金柑为试验材料,通过DNBSEQ-G99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果肉组织进行转... 【目的】分析脆蜜金柑果肉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SR)的分布情况及序列特征,为金柑属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分子辅助育种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脆蜜金柑为试验材料,通过DNBSEQ-G99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果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高质量测序数据经严格过滤、拼接及组装后,使用MISA对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进行SSR位点检索,并分析其分布情况及序列特征。【结果】脆蜜金柑果肉转录组测序数据经质控及组装后共获得32257条Unigenes,Unigenes总长度为63342722 bp;经MISA搜索,鉴定出22447个SSR位点,分布在11119条Unigenes上,SSR发生频率为34.47%,平均分布距离为2.82 kb。在22447个SSR位点中,以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数量最多(14002个),占62.38%;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类型(3949个)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3980个),分别占17.59%和17.73%。从22447个SSR位点共搜索出116种重复基元种类,且以A/T、AG/CT和AT/AT这3种重复基元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合计占73.99%);A/T是单核苷酸重复基元中的绝对优势基元,占59.41%;AG/CT是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的优势基元,占8.87%;AAT/ATT是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中的优势基元,占4.55%。SSR重复基元出现频次从5次到44次均有分布,以出现频次大于10次的SSR重复基元数量最多(10395个,占46.31%),其次是出现频次为10次的SSR重复基元(4997个,占22.26%)。脆蜜金柑果肉转录组SSR位点的平均基序长度为29.63 bp,以基序长度在12~20 bp的SSR位点数量最多(12692个,占56.54%),呈中度多态性。采用Primer3设计SSR引物,共有17118个SSR位点可设计出引物,成功率为76.26%。【结论】脆蜜金柑果肉转录组SSR位点数量庞大,基元类型丰富,呈中度以上多态性,可用于开发SSR分子标记,为金柑及其他柑橘属植物的遗传图谱绘制、病害抗病分析及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蜜金柑 转录组 简单重复序列(SSR) 序列特征 重复基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