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山陈颗粒成型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钟以凝 董琳琳 +3 位作者 彭金清 陆思 秦晓雪 陈卫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64-868,共5页
目的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稠膏的相对密度、稀释剂总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水分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 目的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稠膏的相对密度、稀释剂总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水分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取相对密度为1.25(60℃)的稠膏与稀释剂(甘露醇:糊精=1:3)按1:3的比例混匀,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在60℃下干燥约1 h,整粒,即得。结论通过CCD-RSM优选的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复方山陈颗粒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山陈颗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体外一致性评价
2
作者 周峰 丁文雅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6期487-491,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APSD),并采用群体生物等效统计方法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质量标准范围内的APSD的一致性。方法使用新一代药用多级撞击器(NGI)测定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的APSD,分别... 目的研究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APSD),并采用群体生物等效统计方法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质量标准范围内的APSD的一致性。方法使用新一代药用多级撞击器(NGI)测定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的APSD,分别对含量为标示量的100%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及含量为标示量的85%,90%及110%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进行APSD一致性评价。结果含量在标示量90%~110%范围内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PSD各指标对比均满足Hη<0,表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等效。结论成功建立了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的APSD测定方法,可为雾化吸入溶液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体外群体生物等效统计分析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萝芙木中育亨宾工艺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占京 刘雄民 +1 位作者 黄宏妙 郑燕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6-71,共6页
以广西产萝芙木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育亨宾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粒度、提取液p H值、提取时间、液料比作为自变量,以育亨宾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 以广西产萝芙木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育亨宾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粒度、提取液p H值、提取时间、液料比作为自变量,以育亨宾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对育亨宾提取量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超声波辅助提取萝芙木中育亨宾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粒度120目、液料比(溶液体积与干药材质量比)18∶1(m L/g)、提取液p H 1、提取时间59.75 min。在此条件下育亨宾实测平均提取量为3.841 mg/g,与模型的预测值3.903 8 mg/g基本吻合,说明响应面优化所得参数可靠,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芙木 育亨宾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芝麻螺旋藻复合营养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灵杰 韦艳萍 +7 位作者 龙肇谋 莫丽萍 陀海燕 谭栀恩 曾佩琴 罗春花 陈卫卫 傅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12-118,共7页
以黑芝麻与螺旋藻为主要原料,研究黑芝麻螺旋藻复合营养饮料的稳定性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别考察了蔗糖酯、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黄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乳化剂与稳定剂对饮料的感官和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 以黑芝麻与螺旋藻为主要原料,研究黑芝麻螺旋藻复合营养饮料的稳定性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别考察了蔗糖酯、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黄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乳化剂与稳定剂对饮料的感官和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黑芝麻螺旋藻复合营养饮料的最佳稳定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0.21%,黄原胶用量为0.04%,海藻酸钠丙二醇酯用量为0.09%;与理论预测值0.850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6.59%。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所选的工艺条件重现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螺旋藻 稳定性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复合营养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海燕 黄卓坚 +4 位作者 夏星 冯桥 黄欢 邓裕彦 王志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方法]白背叶根提取物最大溶解量为0.233 g(药粉重)/ml,一次给药后无小鼠死亡,无法测出LD50,故以白背叶根提取物最大浓度及小鼠能承受的最大体积(40 ml/kg)灌胃,测定并评价白背叶根提取... [目的]研究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方法]白背叶根提取物最大溶解量为0.233 g(药粉重)/ml,一次给药后无小鼠死亡,无法测出LD50,故以白背叶根提取物最大浓度及小鼠能承受的最大体积(40 ml/kg)灌胃,测定并评价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最大给药量;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致小鼠肉芽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等模型观察白背叶根的抗炎作用。[结果]白背叶根提取物最大给药量为27.96 g/(kg·d),相当于小鼠有效给药量的78倍。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剂量均能显著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白背叶根提取物高剂量能显著减少棉球诱导小鼠肉芽肿重量(P<0.05);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蛋清致小鼠肿胀足的1 h、2 h、3 h的肿胀率(P<0.05或P<0.01)。[结论]白背叶根提取物急性毒性低,对急、慢性小鼠模型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叶根 提取物 急性毒性 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葛蓝降脂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农毅清 蒋林 +1 位作者 罗宇东 蒙初曦 《食品与药品》 CAS 2016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建立六味葛蓝降脂片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氯仿.甲醇.水(28:7:1)为展开剂,以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定性鉴别荷叶;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1:0.3)为展开剂,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 目的建立六味葛蓝降脂片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氯仿.甲醇.水(28:7:1)为展开剂,以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定性鉴别荷叶;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1:0.3)为展开剂,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定性鉴别火麻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85:15);检测波长284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测定橙黄决明素含量。结果照TLC,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荷叶对照药材色谱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火麻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橙黄决明素进样量在0.162~0.810g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1.87%(n=6),测定10批六味葛蓝降脂片样品中橙黄决明素的平均含量为0.881mg/g(RSD=0.55%)。结论所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六味葛蓝降脂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葛蓝降脂片 质量标准 橙黄决明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白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随家宁 李芳婵 +2 位作者 郭勇秀 魏博伟 蒋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53-359,367,共8页
三白草为我国传统民间常用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为木脂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多糖类、多酚类、脂溶性和萜类成分,其中木脂素类、黄酮类成分所占比例大,药理活性广泛,为主要药效物质。中药成分多且复杂,采用单一指标... 三白草为我国传统民间常用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为木脂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多糖类、多酚类、脂溶性和萜类成分,其中木脂素类、黄酮类成分所占比例大,药理活性广泛,为主要药效物质。中药成分多且复杂,采用单一指标作为质量标准的依据不太准确。本文基于三白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从亲缘性及特有性、传统药效、新的药效、传统药性、入血成分、可测性,分析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成分,为三白草的临床用药提供更精准明确的依据,制定更加科学的质量标准。为了三白草的临床用药安全,对毒性成分进行总结,建议更深一步的毒性成分分离鉴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白草 木脂素类 黄酮类 质量标志物 毒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环球盖菇抗疲劳作用活性部位筛选 被引量:3
8
作者 鄢庆祥 罗小莉 +4 位作者 李潮钦 周阳晓 覃雄梅 覃婕 戴航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0,共6页
为了探讨和筛选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抗疲劳作用和活性部位,将1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2批,每批8组(8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以... 为了探讨和筛选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抗疲劳作用和活性部位,将1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2批,每批8组(8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以红景天胶囊为阳性对照,每日灌胃1次,给药30 d。一批小鼠用来观察记录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另一批小鼠游泳30 min后,摘除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乳酸(lactic acid,L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值;取血后摘出左后肢股四头肌和肝脏,计算肝脏系数,分别测定左后肢股四头肌中肌糖原(muscle glycogen,MG)含量与肝脏中肝糖原(liver glycogen,LG)、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值。结果表明:皱环球盖菇氯仿萃取物提高了52.93%的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也可明显提高LDH和SOD活力,提高肌肉组织与肝脏中糖原含量,小鼠体内LG含量达(11. 10±1.41) mg/g,运动后BUN、LA、CK、MDA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小鼠肝脏中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下降17.58%。皱环球盖菇具有抗疲劳作用,发挥抗疲劳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氯仿分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环球盖菇 抗疲劳作用 活性部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霞 王志萍 +2 位作者 蒋雅娴 苏佳昇 施显怡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旨在初步评价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用药安全性.试验中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评价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急性毒性;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对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十一... 旨在初步评价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用药安全性.试验中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评价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急性毒性;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对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作用于大鼠后无明显异常情况,其体重均稳定增长,且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豚鼠完整皮肤未出现红斑、水肿症状,个别破损皮肤出现红斑症状,其刺激反应平均分值均低于0.49;与阳性组豚鼠相比给药组未出现红斑、水肿及其它过敏反应症状,其过敏发生率为0%.因此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是一个无毒、无刺激,无致敏的外用制剂,经皮肤给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方巴布剂 石墨烯热敷贴 急性毒性 皮肤刺激性 皮肤过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小儿益肺健脾煎膏剂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艳萍 谭栀恩 +5 位作者 陀海燕 曾佩琴 刘雅婷 覃柳馨 易蔚 陈卫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期13-17,35,F0003,共7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小儿益肺健脾煎膏剂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橙皮苷含量与干膏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考察指标,进行二因素五水平试验,并分别作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所得效应面对结...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小儿益肺健脾煎膏剂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橙皮苷含量与干膏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考察指标,进行二因素五水平试验,并分别作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所得效应面对结果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1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12 min,总评"归一值"为0.836 30,与预测值相比较,偏差率为-16.531%(在-20.000%内)。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稳定,具有较好、可靠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益肺健脾煎膏剂 橙皮苷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镇痛作用研究
11
作者 蒋雅娴 王志萍 +2 位作者 李晓霞 苏佳昇 施显怡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7-71,共5页
考察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镇痛作用.将80只SPF级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药酒组、巴布剂组及联用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外敷6h,于7d后测定各组小鼠注射冰醋酸后15min内小鼠出现第一次扭体反应的潜伏期(s)和出现... 考察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的镇痛作用.将80只SPF级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药酒组、巴布剂组及联用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外敷6h,于7d后测定各组小鼠注射冰醋酸后15min内小鼠出现第一次扭体反应的潜伏期(s)和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利用热板法测定各组小鼠痛阈值及痛阈值提高百分率(%).与空白组相比较,联用组、巴布剂组小鼠15min内扭体反应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P<0.05),扭体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P<0.05);与空白组相比较,联用组、巴布剂组小鼠给药后30min的痛阈值均显著提高(*P<0.05,*P<0.05),给药后60min的痛阈值提高有所变化(**P<0.01,*P<0.05).研究证实十一方巴布剂及联用石墨烯热敷贴具有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方巴布剂 石墨烯热敷贴 醋酸扭体法 热板法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姜黄素紫杉醇复方脂质体处方
12
作者 唐海玲 秦学伟 +4 位作者 温杏莉 蒋梦婷 潘欣欣 农静连 陈清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59-65,共7页
[目的]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制备同时包封姜黄素(CUR)和紫杉醇(PTX)的脂质体,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影响CUR-PTX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处方因素。[方法]以CHOL(胆固醇)、DSPE-PEG 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CUR、PT... [目的]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制备同时包封姜黄素(CUR)和紫杉醇(PTX)的脂质体,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影响CUR-PTX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处方因素。[方法]以CHOL(胆固醇)、DSPE-PEG 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CUR、PTX的处方浓度为考察因素,以粒径、紫杉醇和姜黄素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脂质处方进行优化。以透析法测定CUR-PTX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XRD(X射线衍射)测定脂质各成分对药物晶型的影响。[结果]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制备的CUR-PTX脂质体的最佳处方是:EPC浓度为120 mg/ml,CHOL浓度为6 mg/ml,DSPE-PEG 2000浓度为12 mg/ml,CUR浓度为1.5 mg/ml,PTX浓度为1.5 mg/ml。按此处方制备的脂质体样品的粒径为104.2 nm,PTX和CUR包封率分别为97%和102%;24 h时的CUR累积释放率为92.2%,PTX累积释放率为86.0%,CUR和PTX体外释放行为存在差异。XRD信号显示包封在脂质体内的CUR和PTX的晶型发生改变,以无定型状态存在。[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可简单快捷地研究各脂质组分对CUR和PTX包封率、样品稳定性的影响,有利于脂质处方的快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响应面法 紫杉醇 姜黄素 脂质体 处方 工艺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