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Smad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邹珊芸 卢健棋 +1 位作者 肖湘 毛美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1期49-54,共6页
TGF-β/Smad信号通路是一条经典的信号传导途径,在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组织修复和维持稳态、免疫应答等生命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早期胚胎发育尤为重要。虽然该通路在肿瘤学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 TGF-β/Smad信号通路是一条经典的信号传导途径,在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组织修复和维持稳态、免疫应答等生命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早期胚胎发育尤为重要。虽然该通路在肿瘤学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等,以期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SMAD信号通路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血管内科病房防控策略及患者心脏康复指导
2
作者 梁凤 龙杰 +4 位作者 董宝丽 劳小清 刁光莹 宋姝斓 何宇春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心血管病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易发展为重症患者。因此,在开展心血管病疾治疗和心脏康复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病毒感染的防护,降低感染风险。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心血管病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易发展为重症患者。因此,在开展心血管病疾治疗和心脏康复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病毒感染的防护,降低感染风险。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血管内科病房防控策略和患者心脏康复指导,防控策略包括室内开窗通风、消毒管理、个人手卫生、门禁管理等,患者心脏康复指导包括心理指导、运动指导、呼吸训练、饮食指导、药物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心血管 防控 心脏康复指导 呼吸训练 中医食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系统综述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新兵 龙杰 +2 位作者 李成林 潘朝锌 温志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2期5-8,共4页
[主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资料来源]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填写问卷表。证型由2名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临床医生根据调查表辨证。[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 [主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资料来源]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填写问卷表。证型由2名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临床医生根据调查表辨证。[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问卷调查。2研究对象:年龄42~?87岁;心功能Ⅱ~?Ⅳ级(NYHA功能分级);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肺水肿、未能控制的3级以上高血压;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及结构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按中医证型等分组,统计各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性别构成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年龄: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明显高于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血瘀水停(P<0.01)。证型分布频次排列: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心肺气虚心血瘀阻>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不明。病程:各证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病程明显长于心肺气虚挟瘀、气阴两虚挟瘀(P<0.01),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血瘀水停、阴阳两虚肾精亏损,病程逐渐延长。NT-Pro BNP: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肾精亏损阴阳两虚>心阳亏虚血瘀水停。心功能等级: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多见Ⅱ、Ⅲ级,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多见Ⅲ、Ⅳ级。[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为各发病因素与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型 相关因素 性别 平均年龄 心功能(NYHA)分级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分布规律 问卷调查 心肺气虚 心血瘀阻 气阴两虚 心阳亏虚 心脾阳虚 血瘀水停 肾精亏损 阴阳两虚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通脉方促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作用及对VEGF、bFGF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清华 王庆高 +4 位作者 潘朝锌 张振千 张以昆 邢俊娥 李瑜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促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作用及对VEGF、bF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20只;治疗6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促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作用及对VEGF、bF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20只;治疗6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组织切片测定大鼠边缘区心肌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用RTPCR法检测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mRNA表达。[结果]养心通脉方各剂量组梗死边缘区MVC、MVD、VEGF、bFGF的mRNA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高、中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能促进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心肌梗死边缘区VEGF、bFGF的mR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文宽 卢健棋 +3 位作者 卢洁 唐梅玲 彭志林 董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50-1654,共5页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中药组36例,最终有70例患者完成试验(对照组和中药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中药组36例,最终有70例患者完成试验(对照组和中药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中医症状疗效。运用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 test,6MWT)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计算NYHA心功能疗效标准;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评定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以了解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中药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8%,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YHA心功能疗效方面,中药组疗效(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MWT高于治疗前,MLHFQ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组的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MLHFQ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NO均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NT-proBNP、ET-1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号方可显著提高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心衰症状,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提高心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衰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养心通脉Ⅱ号方 气阴两虚血瘀 心功能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小鼠心肌梗死有效性研究
6
作者 何贵新 肖婷 +6 位作者 秦伟彬 谭炜 林琳 任加以 陈天宇 吴凯 玉黎燕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05-810,共6页
目的评估芪参益气滴丸对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优化价值。方法本研究随机将小鼠分为PBS组、干细胞组和干细胞联合芪参益气滴丸组三组,每组20只。实验过程中采用开胸结扎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评估芪参益气滴丸对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优化价值。方法本研究随机将小鼠分为PBS组、干细胞组和干细胞联合芪参益气滴丸组三组,每组20只。实验过程中采用开胸结扎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抽取20μL干细胞悬液(约5×10^(5)个),在梗死区和梗死周围区取四个点均匀注射,每个点注射5μL。PBS组抽取20μL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注射方法相同,术后撤除呼吸机,缝合术口。观察三周后处死实验小鼠,留取心脏标本予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CD31)、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抗原Ki-67染色进行血管新生、凋亡、增殖检测分析。结果相比注射PBS,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小鼠梗死区和边缘区均可见到较多的小血管,移植MSCs能明显促进心肌梗死区、边缘区的血管新生,且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移植MSCs能进一步增加边缘区的微血管数量。与注射PBS相比,移植MSCs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移植MSCs能进一步促进梗死区和边缘区的细胞增殖,抑制MSCs移植后凋亡的发生,提高MSCs移植后的存活率。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疗效优于单独行MSCs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骨髓间质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干细胞移植 小鼠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合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琛怡 李济廷 +6 位作者 卢洁 卢健棋 温志浩 黄明剑 周宇祯 王林海 黄舒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四逆汤合参附汤治疗广西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阳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为中医药指导CHF提供资料。方法纳入7家医院CHF阳虚血瘀证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四逆汤合... 目的探讨四逆汤合参附汤治疗广西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阳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为中医药指导CHF提供资料。方法纳入7家医院CHF阳虚血瘀证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四逆汤合参附汤加减。疗程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MWT、LVEF、NT-proBNP)、中医四诊要素积分临床疗效、中医四诊要素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中医四诊要素积分临床疗效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中医四诊要素积分、6MWT、LVEF、NT-proBNP、MLHFQ各领域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汤合参附汤可改善广西地区CHF阳虚血瘀证患者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参附汤 慢性心力衰竭 阳虚血瘀证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改善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血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劳小清 龙杰 +3 位作者 林芳 董宝丽 刁光莹 韦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6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前臂血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并发前臂血肿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接受...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前臂血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并发前臂血肿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湿敷,观察组予以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肢疼痛及肿胀程度。结果干预后,2组术肢疼痛以及术肢前臂血肿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在减轻经桡动脉PCI术后并发前臂血肿患者的疼痛、改善前臂血肿肿胀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红外线照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肿 桡动脉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丽娟 王庆高 +2 位作者 何亚州 梁珊 黄彩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4期22-25,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S)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AS是多因素、多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脂质代谢紊乱、炎性反应、细胞自噬等参与其中。因AS发病的复杂性,仍需从不同的角度完... 动脉粥样硬化(AS)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AS是多因素、多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脂质代谢紊乱、炎性反应、细胞自噬等参与其中。因AS发病的复杂性,仍需从不同的角度完善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被发现也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作为肿瘤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在AS的研究尚处初始阶段。本文综述了lncRNA参与AS主要病变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治AS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长链非编码RNA 病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相关miRNA-mRNA调控网络及其作用
10
作者 王雯雯 延伟伟 莫霄云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71-75,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相关的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调控网络,并分析其对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微阵列数据(GSE61741),用R语言进行差异分析,并对获得的差异表达miRNA进行上游转录因子及下游靶基因...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相关的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调控网络,并分析其对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微阵列数据(GSE61741),用R语言进行差异分析,并对获得的差异表达miRNA进行上游转录因子及下游靶基因的预测;从GEO中获取GSE66360数据集,用R语言进行差异分析,将差异表达基因与靶基因取交集获得目标基因;对目标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出Hub基因及核心miRNA。结果 共得到17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4个表达上调、13个表达下调,其主要转录因子为2级POU结构域转录因子1、特异性蛋白1、早期生长反应1。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与差异表达mRNA取交集共得到165个目标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与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三级颗粒、细胞因子活性、趋化因子活性等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目标基因主要聚集在TNF、IL-17、NF-κB等信号通路。miRNA-mRNA网络筛选出7个核心基因(JUN、CXCL8、FN1、NFKBIA、FOS、IL-1β、TNF)和5个核心miRNA(miR-34a-5p、miR-155-5p、miR-130a-3p、miR-129-2-3p、miR-24-3p)。结论 分析心肌梗死相关的miRNA-mRNA调控网络发现,miR-34a-5p、miR-155-5p、miR-130a-3p、miR-24-3p及其对应的CXCL8、FN1、NFKBIA、IL-1β、TNF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生物信息学技术 微小RNA 信使RNA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