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鑫 梁健 +2 位作者 李益忠 黄彬 张锡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8-650,703,共4页
目的探讨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天然牛磺酸治疗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c)、Ca2+、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 目的探讨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天然牛磺酸治疗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c)、Ca2+、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观察肝组织纤维化改变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膜电位、cyt-c含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Ca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天然牛磺酸具有保护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线粒体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家言 黄增超 何仕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探讨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骨膜下型骨样骨瘤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36岁,平均24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行CT检查者3例,行MR检查者1例,3种检查方法都进行者1例。... 目的探讨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骨膜下型骨样骨瘤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36岁,平均24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行CT检查者3例,行MR检查者1例,3种检查方法都进行者1例。结果5例病瘤巢表现为弧形骨陷窝,口径为6~16mm,深为5~10mm,其周围骨质硬化不明显;1例瘤巢表现为骨骼表面小丘状软组织影。影像学检查均清楚显示瘤巢。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发现骨膜下型骨样骨瘤的瘤巢的重要方法,多切面X线投照对于发现瘤巢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健 邓鑫 +2 位作者 王勤 张锡流 吴发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牛磺酸 肝星状细胞 微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2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锡流 农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 提高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率。方法 分析2例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的 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肺部阴影”为主要临床表现;淋 巴结病变... 目的 提高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率。方法 分析2例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的 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肺部阴影”为主要临床表现;淋 巴结病变主要为“淋巴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结内组织细胞增生并见大量类圆形病原体,少数为腊肠状病原体,偶见横膈,胞质 嗜酸性,核弱碱性。结论 HIV主要破坏CD4阳性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青霉病 又成为艾滋病的表征之一。因此,有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数减少、双肺部阴影的患者要考虑艾滋病合并马尔尼 菲青霉病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 艾滋病 淋巴结肿大 肺部阴影 发热 感染 诊断 合并 结论 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α与肿瘤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华 崔锦珠 欧海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7-1108,共2页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1977年首先由日本学者Nishizuka等存鼠脑的胞质中发现的一种依赖磷脂和钙的蛋白激酶,在真核细胞中分布非常广泛.它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同工酶组成,是...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1977年首先由日本学者Nishizuka等存鼠脑的胞质中发现的一种依赖磷脂和钙的蛋白激酶,在真核细胞中分布非常广泛.它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同工酶组成,是细胞生长调控信息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Α 肿瘤 蛋白激酶家族 真核细胞 生物学特性 信息通路 生长调控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内环境变化与肾虚证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伍松合 梁鹏 +8 位作者 郑仿 张磊昌 宁鑫 孙平良 李峰 以敏 赵书晓 黄新 王宝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73-2077,I0002,共6页
目的:通过复制出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及慢性前列腺炎肾虚证模型,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及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内环境变化与肾虚证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模型组20只。... 目的:通过复制出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及慢性前列腺炎肾虚证模型,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及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内环境变化与肾虚证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模型组20只。假手术组前列腺注射生理盐水,CNP组前列腺注射25%消痔灵注射液,待第8天伤口愈合后将CNP组随机分为单纯CNP组和CNP+肾虚组,CNP+肾虚组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天。10天后观察4组大鼠一般活动情况,前列腺一般形态学,组织病理形态学,大鼠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pH值、IgA、IgG及Zn含量,血清中TNF-α、PSA含量。结果:(1)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项数据无明显差异;(2)单纯CNP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前列腺液白细胞、pH值、IgA、IgG及血清TNF-α明显升高,锌含量、卵磷脂明显降低,血清PSA无显著性差异;(3)肾虚组血清TNF-α与单纯CNP组比显著性降低,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NP时前列腺内白细胞、pH值、IgA、IgG及血清TNF-α明显升高,卵磷脂、锌含量明显降低,血清PSA无显著性变化;前列腺内环境的变化与肾虚证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肾虚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α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7
作者 郝华 崔锦珠 +6 位作者 王进声 叶星江 张锡流 吴萍 蔡蕾 叶笃筠 欧海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65-2567,共3页
目的:观察PKC-α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6例鼻咽癌标本和15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标本中PKC-α、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KC-α和E-cadherin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PKC-α表达与临床病理特... 目的:观察PKC-α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6例鼻咽癌标本和15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标本中PKC-α、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KC-α和E-cadherin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PKC-α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15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PKC-α均为阴性,56例鼻咽癌标本PKC-α的阳性表达率为78.6%,在角化性鳞癌、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非角化型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70.0%和85.7%,不同组织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66.7%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Ⅰ~Ⅱ期和Ⅲ~Ⅳ期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和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KC-α表达与E-cadherin异常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PKC-α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KC-α过表达促进癌细胞增殖,与肿瘤的侵袭、临床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CADHERIN PKC-Α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因的蛋白表达联合判断早期乳腺癌预后的COX模型分析
8
作者 覃宇周 刘剑仑 +2 位作者 欧海玲 祝晓强 胡德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上,单纯的临床病理特征尚不能准确判断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在目前公开发行的刊物及基因组数据库中,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复发转移以及预后有关的基因达200多个。我们通过筛选检测16个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在分... 背景与目的:临床上,单纯的临床病理特征尚不能准确判断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在目前公开发行的刊物及基因组数据库中,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复发转移以及预后有关的基因达200多个。我们通过筛选检测16个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在分子水平上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7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16个基因(Her-2、ER、PR、BCL2、Ki-67、BMYB、CyclinB1、STK15、MMP11、BAG1、NM23、PTEN、P53、P27、VEGF、PCNA)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早期乳腺癌预后的基因为:BCL2、VEGF、STK15。根据这三个基因建立预后指数(PI)计算公式,将此公式运用于4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其预测结果与实际的随访结果相比较,预测预后好、差的准确率分别是86.67%、91.67%。结论:根据16个乳腺癌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最终建立的PI计算公式可用于判断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基因 预后 COX风险比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β-和p^(120)-连环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华艺 张锡流 +3 位作者 农朝赞 郭凌宵 赵世元 查锡良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9-432,F003,共5页
目的 揭示连环蛋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T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黏附与信号转导分子 β 和 p12 0 -连环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癌旁结节性肝硬化组织和肝癌组织中 p12 0 ctnmRNA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及其与β 连环蛋白... 目的 揭示连环蛋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T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黏附与信号转导分子 β 和 p12 0 -连环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癌旁结节性肝硬化组织和肝癌组织中 p12 0 ctnmRNA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及其与β 连环蛋白的关系。 结果 所有肝组织中均表达p12 0 ctnmRNA同工蛋白 1A和 3A。 2例正常肝组织中 β 和p12 0 连环蛋白分子表现为胞膜表达而胞质无表达 ;17例癌旁结节性肝硬化组织表现为胞膜和胞质均有表达 ,以胞质为主 ,且胞膜表达有所增强。 17例HCC组织中表现为胞膜表达明显减弱或消失 ,而胞质表达则增强。多数细胞胞膜表达呈现不连续性。结论 肝组织中可检测到p12 0 ctn同工蛋白 1A和 3AmRNA。此外 ,正常肝组织中 β 和 p12 0 连环蛋白分布在胞膜 ,对维持正常的细胞黏附和信号转导起重要作用 ;结节性肝硬化肝组织中此 2种分子出现了分布变化 ,而肝癌细胞中此 2种分子发生了明显的转位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环连蛋白 信号转导 RT-PC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