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青枯病中青枯菌的分离鉴定——以广西南宁地区为例
1
作者 黄艳玲 龙波 +2 位作者 许顺斌 刘铠宇 余注光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6期163-165,共3页
为鉴定广西南宁地区桉树青枯病中的青枯菌,该研究从疑似感染青枯菌的桉树中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建立区域性病害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采集广西南宁地区的疑似患病植株样本,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式对分离菌株进行... 为鉴定广西南宁地区桉树青枯病中的青枯菌,该研究从疑似感染青枯菌的桉树中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建立区域性病害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采集广西南宁地区的疑似患病植株样本,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青枯菌,命名为BQ3。该研究系统鉴定了广西南宁地区桉树青枯病菌株的分类,结果可为该地区桉树青枯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青枯病 青枯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 广西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宁油茶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琳琪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6期150-15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山茶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提升油茶产量与品质已成为农业发展和产业振兴的重要任务。围绕油茶高效培育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涵盖种子采集与处理、圃地准备、母株选择、嫁接操作及后期的抚育管理等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采...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山茶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提升油茶产量与品质已成为农业发展和产业振兴的重要任务。围绕油茶高效培育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涵盖种子采集与处理、圃地准备、母株选择、嫁接操作及后期的抚育管理等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采种时机、精细的嫁接操作以及科学的经营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油茶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确保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培育技术 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豇豆品种在广西南宁的引种表现
3
作者 李振科 《南方园艺》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南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品种。收集来源于不同省份的10个豇豆品种在南宁试种,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花色、叶色、荚色分别以紫色、深绿或绿、绿或淡绿为主,其豆荚外观和... 为筛选出适合南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品种。收集来源于不同省份的10个豇豆品种在南宁试种,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花色、叶色、荚色分别以紫色、深绿或绿、绿或淡绿为主,其豆荚外观和荚面均为顺直和稍平,不同品种间的茎粗、叶片面积和单株分枝数存在不同显著性差异水平;在产量性状上,品种一路走红的荚宽、荚长、单荚质量、小区产量和667 m^(2)产量均表现最优,分别为9.75 mm、74.42 cm、47.20 g、67.78 kg和2173.78 kg,与其余9个品种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可在南宁区域适当面积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监控系统的森林火灾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构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为例
4
作者 沈静静 莫劼书 金玉双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6期132-134,共3页
该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为例,构建了一个基于智能监控系统的森林火灾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地面传感器等多源数据,结合红外热成像和可见光图像技术,实现了火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识别。该文设计了智... 该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为例,构建了一个基于智能监控系统的森林火灾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地面传感器等多源数据,结合红外热成像和可见光图像技术,实现了火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识别。该文设计了智能监控前端与中控管理系统,包括高精度转台、双光谱火情识别系统等部分,以及森林火灾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并对系统实施效果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升了森林火灾预警的准确性和应急响应的效率,减少了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降低了经济损失,增强了公众的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预警管理 应急管理 智能监控系统 南宁树木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展园设计中的应用——以第十三届徐州园博会广西南宁“鼓骆园”为例
5
作者 陈舒婷 《花卉》 2025年第3期10-12,共3页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当下,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差异越来越小,缺少本地文化意蕴。为深度挖掘城市文化,传承延续文脉,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地域文化与园博会城市展园的依存关系出发,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广西南宁“鼓骆...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当下,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差异越来越小,缺少本地文化意蕴。为深度挖掘城市文化,传承延续文脉,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地域文化与园博会城市展园的依存关系出发,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广西南宁“鼓骆园”为例,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梳理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方法,以期为景观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思路和实践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展园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设施甜椒品种在广西南宁地区的引种表现
6
作者 吴小丽 张慧娜 +2 位作者 陈荣 韦国锋 周翔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35-39,69,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南宁地区种植的优质设施甜椒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国内外引进的8个甜椒品种为材料,测定并分析不同品种甜椒的出苗率、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和果实性状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为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南宁地区种植的优质设施甜椒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国内外引进的8个甜椒品种为材料,测定并分析不同品种甜椒的出苗率、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和果实性状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黄色彩椒35-1676’的出苗率最高,达到98.61%;‘黄色怪物甜椒’株高最高,‘黄色彩椒35-1676’的茎粗和株幅最好;‘黄色彩椒35-1676’和‘黄椒1144’表现出了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加州奇迹甜椒’果实横茎和果肉厚度最好,‘黄椒1144’果实纵茎和果形指数最大;单果重和产量均以‘黄色彩椒35-1676’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43%和15.45%;在营养品质方面,‘黄色彩椒35-1676’表现最好,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黄色彩椒35-1676’和‘黄椒1144’果实的隶属函数值综合排名高于对照,品质较好。因此,本试验条件下,‘黄色彩椒35-1676’和‘黄椒1144’的果实性状好、抗病性较强、产量高,适宜在广西地区进行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甜椒 设施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宁圆叶葡萄污果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雅芳 黄秋凤 +3 位作者 陈国品 曹慕明 黄羽 李玮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采用五点采样法连续3年调查广西南宁圆叶葡萄的污果病发病情况,并随机选择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病斑,刮取病斑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污果病致病力,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参... 采用五点采样法连续3年调查广西南宁圆叶葡萄的污果病发病情况,并随机选择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病斑,刮取病斑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污果病致病力,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种植园中,2019—2021三年中圆叶葡萄‘Noble’的果穗污果病发病率分别达到92.00%、96.67%和97.33%,病情指数分别为62.13、67.46和66.40。从病斑组织中分离得到多株形态特征相近、具有污果病致病力的优势菌,选取其中代表性菌株GX-2216,经鉴定为蚜虫莫氏黑粉菌Moesziomyces aphidis,其与前期在附近地块‘巨峰’葡萄污果病病果上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亲缘较近,表明M.aphidis可能是当地污果病的优势病原菌,其能够在不同葡萄品种上引发污果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果病 圆叶葡萄 病原菌鉴定 果实附生微生物 溢糖性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高山地区夏秋萝卜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黎炎 谭海文 +9 位作者 秦健 程亮 吴永官 李玉洪 庄映红 覃柳兰 梁涵 李晶莹 吴全清 潘玲华 《长江蔬菜》 2025年第5期11-13,共3页
广西萝卜主要集中在秋冬、冬春季节栽培,价格波动大。根据广西高山地区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等气候优势,进行高山萝卜夏秋栽培生产,45天始收,可错峰上市,且品质脆嫩清甜,产品远销广东、中国香港,每667 m^(2)收入6000~10000元。
关键词 萝卜 栽培技术 高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科技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孔令孜 宁夏 +3 位作者 黄艳芳 容建波 白先进 李小红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128-134,共7页
基于广西1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79份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品种需求、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小微企业的科技需求表现为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 基于广西1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79份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品种需求、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小微企业的科技需求表现为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品种需求;受教育程度、产业类型、企业规模、是否进行品牌注册、是否进行产品认证、是否获得技术支持是影响农业小微企业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经营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大小表现为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规模较大、未获得技术支持、对品牌建设较为关注的农业小微企业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提出了提高经营主体整体素质、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培育品牌、扩大脱贫地区科技服务覆盖面、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创新科技服务提供方式等建议,以期推动科技服务与需求精准匹配,为促进脱贫地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地区 农业小微企业 农业科技需求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钦州湾桐花树生物量模型构建与评价
10
作者 欧芷阳 张继辉 +4 位作者 庞世龙 韦海航 杨景竣 梁萍 刘秀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87-293,共7页
为快速、准确估算广西钦州湾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生物量,采用全株收获法获取桐花树树干、叶、根、地上和总生物量,以基径(D)和树高(H)2个因子及其衍生的多个组合变量为预测变量,构建桐花树各生物量幂函数和线性预测模型,并... 为快速、准确估算广西钦州湾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生物量,采用全株收获法获取桐花树树干、叶、根、地上和总生物量,以基径(D)和树高(H)2个因子及其衍生的多个组合变量为预测变量,构建桐花树各生物量幂函数和线性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单变量预测模型中,树干、地上和总生物量与H的相关性均较强,以H为自变量的两种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预估精度(P)均较高,模型平均相对误差(MR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均较低,表明H对上述生物量的拟合效果均较优;D对叶生物量的拟合效果优于H。组合变量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单变量预测模型。DH^(2)与树干、根、地上和总生物量的相关性均较强;以DH^(2)为自变量的树干、根和总生物量线性模型的R^(2)和P均最高,MRE和RRMSE在同类模型中均较低,预测效果最佳;以DH^(2)为自变量的地上生物量幂函数模型的R^(2)和P均最高,MRE和RRMSE在同类模型中均较低,预测效果最佳。DH与叶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强,以DH为自变量的叶生物量幂函数模型的R^(2)和P均最高,MRE和RRMSE均最低,预测效果最佳。结合R^(2)和3个评价指标,桐花树树干、根和总生物量最佳预测模型均为以DH^(2)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桐花树地上生物量最佳预测模型为以DH^(2)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模型;桐花树叶生物量最佳预测模型为以DH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线性模型 幂函数模型 桐花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和广西火龙果溃疡病菌新暗色柱节孢遗传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林珊宇 黄金玲 +1 位作者 陆秀红 覃丽萍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73-2180,共8页
广东和广西是我国火龙果主要产区,也是火龙果溃疡病的常发区,明确这些地区火龙果溃疡病菌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遗传多样性对溃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主要来源于广西、广东的4个火龙果溃疡病菌地理群体... 广东和广西是我国火龙果主要产区,也是火龙果溃疡病的常发区,明确这些地区火龙果溃疡病菌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遗传多样性对溃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主要来源于广西、广东的4个火龙果溃疡病菌地理群体为试验对象,利用ISSR分子标记扩增以获得其指纹图谱,并进一步分析溃疡病菌的遗传分化情况。供试的火龙果溃疡病菌经过8条ISSR引物扩增,得到203条条带,多态性位点为31.7%,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7619~1.0000之间。在UPGMA聚类树上遗传相似系数为0.90时可分为3个类群,但遗传类群与地理分布上并无紧密联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地理群体重叠性较高,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种群。本研究证明我国火龙果溃疡病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各地之间存在频繁的菌源交流,该结果可为新暗色柱节孢的种群遗传结构和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监测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溃疡病 新暗色柱节孢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宁市动物园建设园外野生动物繁育和救护基地的必要性
12
作者 王松 陈月妃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67-170,共4页
《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2013)中指出:“动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示范场所,是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中心任务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和科学研究,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未来十年,中国动物园发展的总... 《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2013)中指出:“动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示范场所,是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中心任务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和科学研究,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未来十年,中国动物园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由传统动物园向现代动物园的转变”~([1])。2015版《致力于物种保护—世界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保护策略》提出“现代动物园的核心目标是物种保护”~([2])。现代动物园不再仅仅是游客娱乐休闲的场所,更多地承担着野生动物保护的职能,动物园所饲养的动物不仅要满足展示和科普宣传的需要,还要主动承担向野外种群反哺的功能,充分发挥迁地保护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 监测防控 动物种群 青绿饲料 南宁市 繁育基地 种群数量 隔离检疫 疫源疫病 冠斑犀鸟 隔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两株鸽胚源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3
作者 王鹏 黄振兴 +3 位作者 刘林敏 张明霞 陈田 韦天超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39-142,共4页
为了解广西某规模化种鸽场中鸽胚沙门菌的感染情况,采集疑似沙门菌感染死亡的鸽胚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与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死亡鸽胚中分离到两株沙门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短小、... 为了解广西某规模化种鸽场中鸽胚沙门菌的感染情况,采集疑似沙门菌感染死亡的鸽胚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与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死亡鸽胚中分离到两株沙门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短小、两端钝圆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鉴定符合沙门菌的生化特性;PCR扩增条带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两株沙门菌血清学鉴定均为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药敏试验表明,两株鼠伤寒沙门菌均对青霉素、萘啶酸、磺胺异噁唑、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和利福平耐药,对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和氯霉素敏感;对阿莫西林、甲氧苄啶、链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本试验结果可为鸽子沙门菌的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节瓜—豇豆一架两熟轮作栽培技术
14
作者 秦健 潘展彬 +8 位作者 吴永官 黎键湧 李晶莹 程亮 梁涵 钟小慧 李发活 莫阳朋 黎炎 《长江蔬菜》 2025年第9期51-53,共3页
为解决蔬菜生产成本日益增加的问题,介绍一种拱形架节瓜—豇豆轮作栽培模式。该模式利用拱形架对节瓜进行提早栽培,并轮作豇豆,实现一架两熟高效栽培;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灵活多变等特点。近年来,在广西南宁的坛洛五塘镇、北海市、... 为解决蔬菜生产成本日益增加的问题,介绍一种拱形架节瓜—豇豆轮作栽培模式。该模式利用拱形架对节瓜进行提早栽培,并轮作豇豆,实现一架两熟高效栽培;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灵活多变等特点。近年来,在广西南宁的坛洛五塘镇、北海市、贺州市、玉林市等蔬菜主产区应用面积逐年增加,对增加农民收益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 豇豆 拱形架栽培 一架两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第一书记”与乡村振兴治理研究
15
作者 邓树生 莫嗣彦 +1 位作者 陈创新 雍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7期28-30,共3页
广西“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具体的落实环节,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从广西“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治理中的实践及成效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力求从管理机制、治理体系、人才储备等途径,提升乡村治... 广西“第一书记”引领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具体的落实环节,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从广西“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治理中的实践及成效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力求从管理机制、治理体系、人才储备等途径,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第一书记”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油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16
作者 李银水 廖武放 +7 位作者 陈燕丽 黄友访 张容 夏宏秋 滕色伟 曾祥高 张宗急 秦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4-540,共7页
广西是我国长江以南三熟制油菜新兴产区,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发展潜力大,分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可为广西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从广西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区域分布、栽培品种和技术等... 广西是我国长江以南三熟制油菜新兴产区,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发展潜力大,分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可为广西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从广西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区域分布、栽培品种和技术等方面出发,综述了广西油菜产业现状,分析了广西油菜产业存在的单产水平低、优良品种缺乏、栽培技术有待提高,产业扶持和多功能利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广西短生育期油菜品种筛选和推广应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油菜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的建议,提升广西油菜产业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产业 现状 问题与建议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糖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
17
作者 兰宗宝 《广西糖业》 2025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展示农业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应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与赋能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有机结合起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共赢。《广西糖业》是反映我国糖业发展全貌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也是国内现存... 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展示农业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应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与赋能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有机结合起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共赢。《广西糖业》是反映我国糖业发展全貌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也是国内现存的4种糖业类科技期刊之一,在服务我国糖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正面临着期刊影响力低难以吸引优质稿源、稿源不足致使载文量偏少、论文水平无法助力期刊质量提升、期刊传播模式滞后于新媒体发展等困境。为此,《广西糖业》近年来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一定成效:(1)重塑封面内涵,彰显期刊个性;(2)发挥智库作用,吸引优质稿源;(3)规范编校流程,提升学术质量;(4)构建传播矩阵,实现精准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糖业》 糖业类科技期刊 转型升级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繁基地信息化建设研究
18
作者 周保吉 容建波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加强种业基地建设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必然要求。广西南繁基地是国家南繁基地核心区建设的重要部分,然而,其信息化建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育种生产、管理服务和专家远程办公的主要障碍。为提高基地育种科研及管理效率,构建由数据中心、智... 加强种业基地建设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必然要求。广西南繁基地是国家南繁基地核心区建设的重要部分,然而,其信息化建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育种生产、管理服务和专家远程办公的主要障碍。为提高基地育种科研及管理效率,构建由数据中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和展示终端组成的基地综合性信息化平台系统,并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和开展技术培训4个方面提出保障基地信息化顺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繁基地 信息化 种业振兴 管理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9月台风“摩羯”引起的广西大风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19
作者 覃晓玲 覃月凤 +1 位作者 韦丽英 梁建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191-193,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4年9月台风“摩羯”引起的广西大风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发生期间,副高持续加强西伸,台风“摩羯”主要受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引导,风向西偏北行;低层增强的西南急流及越赤道...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4年9月台风“摩羯”引起的广西大风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发生期间,副高持续加强西伸,台风“摩羯”主要受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引导,风向西偏北行;低层增强的西南急流及越赤道气流卷入为台风输送水汽和能量,使台风环流加强;台风“摩羯”进入北部湾后保持完整的暖心环流结构,弱冷空气从台风的北侧进入低层,促进了“摩羯”北侧低层向台风中心的流入,“摩羯”进入北部湾后强度增强,这些为此次广西大风降水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台风在北部湾活动期间大风半径圈始终很大,并且副热带高压紧跟西伸,加大了与台风间的气压梯度,进而使风力加大;台风“摩羯”螺旋云带及其西移后后部偏南急流造成广西西部、南部地区形成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摩羯” 大风 降水 环流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生姜青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分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维超 李小莉 +4 位作者 黄皓 陈媛媛 文俊丽 周生茂 袁高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生姜青枯病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是广西生姜产区重要的土传病害。为了明确广西生姜青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收集菌株,基于该病菌演化型分类框架和eg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刺伤生姜植株茎基... 生姜青枯病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是广西生姜产区重要的土传病害。为了明确广西生姜青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收集菌株,基于该病菌演化型分类框架和eg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刺伤生姜植株茎基部后灌施菌液进行接种,对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生姜主产区的42株青枯病菌菌株均为演化型Ⅰ型,分属于序列变种14、16和30,以前两种为主。通过致病力测定,供试菌株可划分为3类:64.29%的菌株表现为强致病力,病情指数为83.70~100.00;21.43%的菌株表现为较强致病力,病情指数为62.22~75.56;仅有14.29%的菌株表现为较弱至中等致病力,病情指数为24.44~51.11。表明广西生姜青枯病菌种群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为开展其致病机制研究和生姜抗青枯病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青枯雷尔氏菌 遗传多样性 致病力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