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HS-SPME联动GC-MS对仙人掌果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1
作者 陈恺嘉 陈金明 石灿焕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84-88,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手段,对仙人掌果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从仙人掌果中分离鉴定出24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正己醛(3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手段,对仙人掌果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从仙人掌果中分离鉴定出24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正己醛(32.301%)、反-2-己烯醛(15.028%)、正辛醇(10.056%)、乙酸异戊酯(9.251%)、α-鸢尾酮(7.280%)、顺-3-己烯醇(叶醇)(5.709%),共占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79.625%。通过成分可量化香气值比较,确认了7种主要香气贡献成分,分别为己醛,乙酸异戊酯,反-2-已烯醛,2-戊基呋喃,2-甲基丁基乙酸酯,乙酸叶醇酯和辛醇,确认仙人掌果以靑香为主,果香为辅的香气特征。本研究可为仙人掌果的深加工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蒸馏-皂化反应纯化亚临界萃取小球藻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金明 张文焕 +1 位作者 罗苏芹 黄惠华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功能性成分叶黄素为指标,利用分子蒸馏和皂化反应两种方法,对小球藻进行亚临界CO2萃取后获得的精油进行纯化研究,探索新的小球藻精油叶黄素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利用分子蒸馏-皂化反应技术的联用,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叶黄素浓度最高可达到... 以功能性成分叶黄素为指标,利用分子蒸馏和皂化反应两种方法,对小球藻进行亚临界CO2萃取后获得的精油进行纯化研究,探索新的小球藻精油叶黄素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利用分子蒸馏-皂化反应技术的联用,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叶黄素浓度最高可达到(230.56±0.23)mg/g。试验结果为高纯度叶黄素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叶黄素 分子蒸馏 皂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番木瓜汁提取鳄梨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恺嘉 陈金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18,共4页
以番木瓜汁作为酶源对鳄梨油进行水酶法提取,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番木瓜汁固形物含量、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鳄梨提油率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对番木瓜汁提取鳄梨油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鳄梨油提取工艺条件为番木瓜汁固... 以番木瓜汁作为酶源对鳄梨油进行水酶法提取,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番木瓜汁固形物含量、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鳄梨提油率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对番木瓜汁提取鳄梨油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鳄梨油提取工艺条件为番木瓜汁固形物含量3%、料液比1∶3、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鳄梨提油率可达75.32%。所得的鳄梨油色泽翠绿,有鳄梨独特香气,稍带番木瓜清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梨油 番木瓜汁 酶源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分析室温及液氮低温预处理鱼腥草的香气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金明 陈恺嘉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以贵州鱼腥草为试验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动气质色谱分析技术(HS-SPME-GC-MS),分析对比鱼腥草在常温和液氮低温预处理下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鱼腥草在常温和液氮低温预处理后,分别检出22种和2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拥有19... 以贵州鱼腥草为试验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动气质色谱分析技术(HS-SPME-GC-MS),分析对比鱼腥草在常温和液氮低温预处理下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鱼腥草在常温和液氮低温预处理后,分别检出22种和2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拥有19种相同的香气成分,共同拥有烯烃、酯类、醛类等6大类别,其中烯烃类和酯类含量占比较高;液氮低温对烯烃类提取物质提取效果更好;香气成分分析得出,鱼腥草香气主要以乙酸龙脑酯、乙酸松油酯为代表的木香和以柠烯、蒎烯为代表的新鲜辛木香为主构成的主体香气特征,佐以甲基正壬酮的特征蜡香和柑橘果香所构成的香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液氮低温预处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