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番禺区产妇保健知识需求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蒋灵 曾小瑜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7期654-655,共2页
目的 了解番禺区产妇及家属对产褥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需求 ,为进一步做好产后访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广州市番禺区分娩的 1 40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并对产妇家属进行面对面交谈 ,以了解产妇的保健需求及家属妇... 目的 了解番禺区产妇及家属对产褥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需求 ,为进一步做好产后访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广州市番禺区分娩的 1 40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并对产妇家属进行面对面交谈 ,以了解产妇的保健需求及家属妇幼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产妇最需要的知识是母乳喂养和育儿知识 ;精神方面最困扰产妇的是睡眠障碍 ;产妇最需要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结论 产后访视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最好机会 ,为产妇及家属提供集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多方位服务 ,有利于产妇平安愉快地度过产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访视 健康教育 健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用于肿瘤患者癌痛治疗的专家共识
2
作者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麻醉及镇痛治疗专委会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委会 +26 位作者 鲁义 刘存志 耿武军 郑孝振 谢敬敦 张广防 刘超 李云 瞿燕 陈磊 黄希照 田航 黎玉辉 李红新 钟和英 陶荣贵 钟杰 庄越 马钧阳 胡艳 方剑 赵高峰 肖建斌 屠伟峰 孙嘉泽 段玉婷 王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0-1808,共9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在肿瘤患者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经过专家咨询达成共识。共识内容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操作流程、术...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在肿瘤患者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经过专家咨询达成共识。共识内容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操作流程、术后管理、中医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共识内容全面,涵盖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术后管理、中医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该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有效缓解癌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术后随访表明,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制订的共识内容全面,可为临床医生应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痛 DSA引导 子午流注开穴法 中西医结合 个体化治疗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后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1~3月龄体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繁 崔其亮 +10 位作者 张慧 谭小华 高平明 黄润忠 杨基龙 阮婉芬 黄志坚 瞿柳红 丘小汕 湛洁谊 高树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4-818,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院后,以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母乳、足月儿配方奶三种不同方式喂养对其生后1-3月龄体质量、身长、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从广东省10家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407例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按喂养方式...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院后,以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母乳、足月儿配方奶三种不同方式喂养对其生后1-3月龄体质量、身长、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从广东省10家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407例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按喂养方式不同,分为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 (PDF组,n=258)、母乳喂养组 (BM组,n=58)、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 (TF组,n=91),观察比较各组婴儿生后1-3个月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增长情况。结果 PDF组婴儿在1、2、3月龄时体质量、身长的增长均超过T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PDF组婴儿在1、3月龄时体质量、身长的增长超过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在2月龄时,体质量、身长的增长与B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三组婴儿在1、2、3月龄时,头围增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院后应用PDF喂养能促进生后早期的体质量、身长增长,这可能有助于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实现追赶生长,避免或减少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低出生体质量 喂养方式 营养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过敏伴便秘儿童肠道菌群变化与功能分析
4
作者 吴慧 熊升华 黄从付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3,共9页
【目的】运用高通量测序,了解食物过敏伴便秘儿童肠道菌群变化,并进行功能分析,为防治儿童食物过敏伴便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患有食物过敏伴便秘儿童33例作为疾病组(CPFA),选取59例该院儿童保健科的同龄健康... 【目的】运用高通量测序,了解食物过敏伴便秘儿童肠道菌群变化,并进行功能分析,为防治儿童食物过敏伴便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患有食物过敏伴便秘儿童33例作为疾病组(CPFA),选取59例该院儿童保健科的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HC)。收集受试者的粪便标本,对标本进行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并分析。【结果】①HC组物种丰度高于CPFA组,两组肠道微生态物种群落多样性有差异;②门水平,与HC组相比,CPFA组拟杆菌门、脱硫杆菌门相对丰度低,厚壁菌门、放线杆菌门、变形杆菌门相对丰度高(P<0.05);③属水平,与HC组相比,CPFA组拟杆菌属、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低,双歧杆菌属、埃希氏-志贺氏菌属、韦荣氏球菌属相对丰度高(P<0.05);④功能分析显示,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功能基因,与HC组相比,CPFA组在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脂肪酸代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的功能基因丰度显著增加(P<0.05)。与胆汁酸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等有关的功能途径的功能基因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食物过敏伴便秘儿童肠道菌群及功能与健康儿童存在差异,这可能有助于探秘食物过敏伴便秘的发病机制,并为新的治疗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便秘 肠道菌群 菌群功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纹理分析评估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分级效能
5
作者 张茜 肖叶玉 +3 位作者 梁晓莹 杨婧瑶 林枫枫 罗庆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索MRI纹理分析技术诊断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分级的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0年9月20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平扫图像,进行多韧带损伤分级,通过MaZda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并进行判别分析。采... 目的探索MRI纹理分析技术诊断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分级的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0年9月20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平扫图像,进行多韧带损伤分级,通过MaZda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并进行判别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惩罚逻辑回归分析探索各纹理参数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分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①MaZda软件运用不同纹理特征筛选联合判别分析,发现其对髌韧带损伤分级的诊断效能最高,其中非线性判别分析的错判率最低,为4.43%。②最终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的纹理参数以灰度共生矩阵和游程长度矩阵出现的频率较高。③髌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中最终纳入分析的纹理参数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975、0.772~0.912、0.836~0.929、0.766~0.920;其中对髌韧带损伤分级的诊断效能最高,与纹理特征判别分析结果中对髌韧带的错判率最低一致,且髌韧带最终纳入的纹理参数与其损伤分级均高度相关。结论纹理分析技术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分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影像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关节疾病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韧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职已婚妇女保健知识及保健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蒋灵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4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在职已婚妇女 保健知识 保健需求 调查 广州市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图书馆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瑞超 李耀煊 《中国健康教育》 2002年第2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信息资源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图表应用于医院质量管理的适用性探讨
8
作者 李艳芳 阮海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通过运用控制图表处理1999~2008年广州市某区的年度产科质量报表的数据,分析该区在监测时段内部分产科质量指标的变化及趋势,探讨控制图表应用于医院质量管理的适用性。方法运用SPSS软件绘控制图表,根据数据性质,选择p图处理数据... 目的通过运用控制图表处理1999~2008年广州市某区的年度产科质量报表的数据,分析该区在监测时段内部分产科质量指标的变化及趋势,探讨控制图表应用于医院质量管理的适用性。方法运用SPSS软件绘控制图表,根据数据性质,选择p图处理数据。结果 10年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是不稳定超出统计控制的;10年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是稳定在控制范围内的。结论控制图表有着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一样的严谨性和有效性,但较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操作更简单,结果更形象、直观,更适合用于医疗质量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图表 统计过程控制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前壁胎盘植入与前壁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及围产结局分析
9
作者 洪凡 王晓怡 +3 位作者 梁新月 龚景进 雷雨钦 王志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89-2995,共7页
目的探讨非前壁胎盘植入与前壁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及围产结局。方法回顾分析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胎盘植入并分娩的560例孕妇,根据胎盘位置的不同分为非前壁胎盘植入组(241例)和前壁胎盘植入组(319例),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特... 目的探讨非前壁胎盘植入与前壁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及围产结局。方法回顾分析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胎盘植入并分娩的560例孕妇,根据胎盘位置的不同分为非前壁胎盘植入组(241例)和前壁胎盘植入组(319例),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特征及母婴结局。再将非前壁胎盘植入组241例孕妇根据明确诊断时间进行分组,术中或术后首次发现胎盘植入者为产时诊断组(漏诊)(70例),分娩前诊断胎盘植入者为产前诊断组(171例),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特征及母婴结局。结果非前壁胎盘植入组与前壁胎盘植入组的产次、剖宫产史、分娩方式、植入程度、漏诊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子宫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盘植入程度的产前诊断情况中,非前壁胎盘植入组的胎盘粘连产前诊断率低于前壁胎盘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前壁胎盘植入组中产时诊断组与产前诊断组的年龄、剖宫产史、胎盘前置状态、分娩方式、植入程度、24 h出血量、输血例数、转NICU率、子宫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前壁胎盘植入者的高危因素构成与前壁胎盘植入者不同,多产、剖宫产史是发生前壁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非前壁胎盘植入更容易发生漏诊,其中以胎盘粘连为主,漏诊的非前壁胎盘植入孕妇不良分娩结局率高,其中新生儿转NICU率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围产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HPV18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京资 宇丽 +5 位作者 周羽竝 刘红 刘萍 李发涛 李冬艳 马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地方株HPV18L1基因结构特点,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8L1基因,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B,测序并对HPV18L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地方株HPV18L1基因结构特点,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8L1基因,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B,测序并对HPV18L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广东地区分离株与德国标准株在核苷酸序列上有4处不同,其中3处由于核苷酸的改变,其编码的氨基酸也发生相应变化,与标准株的同源性为99.8%。与中国西安地区分离株比较有两处突变点相同。结论:广东地区HPV18L1分离株与德国标准株、中国其他地区分离株之间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状病毒18型 广东 L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肺复张形态与肺功能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新平 陈艺 +2 位作者 刘霜纯 曾斌 张鸣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用定量CT测量肺解剖容积联合肺功能检测分析肺复张形态和肺功能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试验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肺部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使用定量CT计算肺解剖容积,同时测量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_... 目的用定量CT测量肺解剖容积联合肺功能检测分析肺复张形态和肺功能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试验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肺部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使用定量CT计算肺解剖容积,同时测量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_(1)和FEV_(1)/FVC。然后分析肺容积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根据肺复张指标,将患者分为非肺膨胀组和肺过度膨胀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肺容积变化和肺功能差异。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手术导致肺功能和肺容积都降低,其术前FVC(r=0.36,P=0.037)、FEV_(1)(r=0.35,P=0.041)与肺容积呈正相关,术后3个月的FVC、FEV_(1)与肺容积无显著相关(P>0.05)。与非肺膨胀组相比较,肺过度膨胀组患者术前FEV_(1)/FVC更低,且术后3月患者FEV_(1)/FVC改善约5%;单因素分析表明个人吸烟史在肺过度膨胀组中更常见(P=0.045)。结论定量CT测量肺容积改变结合肺功能检查可用于早期识别术后肺过度膨胀形态,而吸烟史是肺肿瘤术后患者发生余肺过度膨胀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肺容积 肺功能 肺扩张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壳多糖乙醇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吸湿保湿性能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景斯 李奕彤 +4 位作者 王晓佳 蔡延渠 黄晶晶 朱志东 董碧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0-974,共5页
目的优化油茶果壳多糖乙醇提取工艺,并评价其吸湿保湿性能。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然后,以海藻酸钠为对照,在相对湿度43%、81%下测... 目的优化油茶果壳多糖乙醇提取工艺,并评价其吸湿保湿性能。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然后,以海藻酸钠为对照,在相对湿度43%、81%下测定48 h内吸湿率,在相对湿度34%下测定48 h内保湿率。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粉末粒径80目,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35,提取时间1.5 h,提取2次,多糖得率5.42%。在相对湿度43%、81%下多糖吸湿率分别为30.5%、50.1%,在相对湿度34%下其保湿率为20.8%,与海藻酸钠接近。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乙醇提取吸湿保湿性能较好的油茶果壳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壳 多糖 乙醇提取 吸湿性能 保湿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妇双方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向茹 蔡炳 +3 位作者 张丽丽 刘海鹏 罗杰鹏 刘奇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041-3046,共6页
目的探讨夫妇双方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模式对IUI治疗后妊娠结局及出生子代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16年1月-2020年6月接受IUI治疗的周期,根据夫妇双方HBsAg是否为阳性分为4组:A组,仅男方HBsA... 目的探讨夫妇双方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模式对IUI治疗后妊娠结局及出生子代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16年1月-2020年6月接受IUI治疗的周期,根据夫妇双方HBsAg是否为阳性分为4组:A组,仅男方HBsAg阳性;B组,仅女方HBsAg阳性;C组,双方HBsAg均阳性;D组(对照组),双方HBsAg均阴性。比较四组间基本资料、临床结局及出生婴儿情况的差异。结果不同HBV感染模式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子代情况方面,男方HBV感染组婴儿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67.3%vs. 46.7%,P=0.010),出生婴儿的男女比例高于对照组[(39∶14)vs.(107∶89),P=0.013]。女方及双方HBV感染组出生子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所有出生子代均无畸形及HBV感染。结论 IUI助孕治疗中夫妇双方或一方HBV感染可能不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男方HBV感染可能增加子代的剖宫产率,并且可能对出生婴儿的性别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HBV感染模式 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结局 出生婴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表现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裕丰 陈秋梅 +4 位作者 向之明 李晶 何翠雯 郭冬梅 李淑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肌壁间肌瘤之间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参数的差异。材料与方法通过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获得32例宫颈癌患者与30例正常宫颈、30例宫颈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最大增强(ME)、首过最大...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肌壁间肌瘤之间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参数的差异。材料与方法通过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获得32例宫颈癌患者与30例正常宫颈、30例宫颈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最大增强(ME)、首过最大灌注斜率(SSmax)、达峰时间(TTP)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灌注特性与血流动力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TIC曲线"速升平台"型25例,"速升缓降"型7例;正常组TIC曲线"缓慢上升"型22例,"速升平台"型8例;宫颈肌瘤组TIC曲线"速升平台"型24例,"缓慢上升"型6例。宫颈癌组的ME、SSmax、TTP与正常对照组的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宫颈癌组与宫颈肌壁间肌瘤对照组各参数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PWI能很好地反映宫颈癌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 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健脾补肾汤对PCOS患者卵巢功能、代谢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柴洪佳 逯芳芳 +2 位作者 余璟玮 郑泳霞 杜嫦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11-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健脾补肾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功能、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PCOS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健脾补肾汤组、联合组各50例。健脾补肾汤组给予健脾补肾汤;联合组在健脾补肾汤组的基...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健脾补肾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功能、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PCOS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健脾补肾汤组、联合组各50例。健脾补肾汤组给予健脾补肾汤;联合组在健脾补肾汤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检测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卵巢窦卵泡数目、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比较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FSH、T、PRL、FIN、FBG、HOMA-IR、TG、TC及LDL-C低于健脾补肾汤组,E2、HDL-C水平高于健脾补肾汤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健脾补肾汤组,卵巢体积、卵巢窦卵泡数目低于健脾补肾汤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CRP、PCT水平低于健脾补肾汤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健脾补肾汤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健脾补肾汤对PCOS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卵巢功能,改善内分泌代谢紊乱,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健脾补肾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例婚前性行为者心理、生理状态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葆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1-151,153,共2页
本文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00对未婚男女进行了婚前性行为调查,结合婚前体格健康检查结果,提示婚前有性行为的男女性知识缺乏,性行为后内心冲突较多,且患生殖器官疾病明显高于无婚前性行为组,特别是女方因性生活后引起细菌感染而导... 本文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00对未婚男女进行了婚前性行为调查,结合婚前体格健康检查结果,提示婚前有性行为的男女性知识缺乏,性行为后内心冲突较多,且患生殖器官疾病明显高于无婚前性行为组,特别是女方因性生活后引起细菌感染而导致妇科炎症较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行为 性观念 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前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灵 《中国健康教育》 2001年第6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妇幼保健 婚前健康教育 婚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健康教育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18
作者 蒋灵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2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围产儿 死亡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衰竭54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何敏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858-859,共2页
目的 :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 (呼衰 )的病死率。方法 :对我院经临床及血气分析确诊为呼衰的新生儿 5 4例进行病因及治疗分析。结果 :引起呼衰的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占 79 6 % ;死亡 2 1例 ,病死率38 9% ;死亡病例中多合并混合性酸中毒和... 目的 :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 (呼衰 )的病死率。方法 :对我院经临床及血气分析确诊为呼衰的新生儿 5 4例进行病因及治疗分析。结果 :引起呼衰的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占 79 6 % ;死亡 2 1例 ,病死率38 9% ;死亡病例中多合并混合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 ,血pH <7 2 0 ;头罩给氧主要用于Ⅰ型呼衰 ,病情严重者应尽早机械通气。结论 :加强高危儿的管理 ,是治疗呼衰成功的前提 ;改善通气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是治疗呼衰的重要手段 ;提高呼吸器使用和呼吸管理的技术水平 ,是抢救呼衰 ,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新生儿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曼氏裂头蚴病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蒋汉文 李振连 +4 位作者 严珊珊 钟晓静 韩冷 赖肖芬 苏曙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曼氏裂头蚴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乳腺曼氏裂头蚴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入院主诉均为发现乳腺肿物。4例曼氏裂头蚴病中,2例大体取材发... 目的探讨乳腺曼氏裂头蚴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乳腺曼氏裂头蚴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入院主诉均为发现乳腺肿物。4例曼氏裂头蚴病中,2例大体取材发现裂头蚴,虫体分别长46、52 cm,另2例仅在镜下发现裂头蚴。镜下示虫体局部角质膜表面见微毛被覆,体内存在特征性石灰小体及沿虫体长轴走行的平滑肌肌束。周围乳腺组织呈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肉芽肿性炎改变,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2例见特征性的纤维性囊包结构。结论乳腺曼氏裂头蚴病临床罕见、易忽视,诊断主要依赖于大体取材所见及镜下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寄生虫病 曼氏裂头蚴 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