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叶冬平 梁伟国 +2 位作者 戴丽冰 沈雁 陈鸿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目的:研究人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纤维环细胞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探讨这些相关基因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筛选明显差异基因作为退变纤维环细胞体外刺激因子,逆转椎间盘退变。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RT-PCR,SYBR Green)... 目的:研究人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纤维环细胞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探讨这些相关基因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筛选明显差异基因作为退变纤维环细胞体外刺激因子,逆转椎间盘退变。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RT-PCR,SYBR Green)技术检测人正常和退变纤维环细胞TGF-β、IGF-1、bFGF、IL-1、TIMP-1、COL1A1、BMP-14、PDGF、aggrecan、COL2A1、SOX 9、BMP-2、iNOS、EGF、MMP3、BMP-4和BMP-7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纤维环细胞相比,退变纤维环细胞TGF-β、IL-1、PDGF和IGF-1 mRNA表达量降低(P<0.01,P<0.05);bFGF、TIMP-1、BMP-14和COL1A1 mRNA表达升量高(P<0.01);正常纤维环细胞aggrecan和BMP-2 mRNA高表达,退变纤维环细胞两者表达阴性;COL2A1、iNOS和MMP3在正常纤维环细胞mR-NA有表达,在退变纤维环细胞表达阴性;EGF在正常纤维环细胞mRNA表达阴性,而在退变纤维环细胞有表达。Sox-9、BMP-4和BMP-7在正常和退变纤维环细胞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论:椎间盘纤维环退变与TGF-β、IL-1、PDGF、IGF-1、aggrecan和BMP-2 mRNA低表达,bFGF、TIMP-1、BMP-14和COL1A1 mRNA高表达相关;BMP-2、TGF-β、PDGF和IGF-1可作为退变纤维环细胞体外刺激因子,用于逆转椎间盘退变的研究;bFGF、TIMP-1和BMP-14可能是椎间盘纤维环细胞退变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纤维环细胞 退变纤维环细胞 差异表达 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XTT比色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沈雁 刘锡麟 +3 位作者 唐毅 钟灿灿 梁佩红 李斯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9-662,共4页
利用 3种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 (大鼠肾上皮细胞 ,人胎肺成纤维细胞 ,人成纤维细胞 )的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在电子偶联剂硫酸酚嗪甲酯 (phenazinemethosulfate,PMS)的协同作用下 ,还原四氮唑复合物 (XTT)形成可溶性的棕黄色甲簪 (formaz... 利用 3种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 (大鼠肾上皮细胞 ,人胎肺成纤维细胞 ,人成纤维细胞 )的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在电子偶联剂硫酸酚嗪甲酯 (phenazinemethosulfate,PMS)的协同作用下 ,还原四氮唑复合物 (XTT)形成可溶性的棕黄色甲簪 (formazan)产物 ,测定细胞甲簪的生成量来反映细胞的生长与活性状态 ,并与传统的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方法作比较 .结果表明 ,XTT方法直接测定水溶性的甲簪产物 ,敏感度高于MTT法 ,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的优点 ,为成纤维细胞的研究建立了新的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人成纤维细胞增殖 XTT比色法 细胞培养 疤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促进人软骨细胞生长并上调β-连环蛋白和类细胞介素-1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少杰 杨小红 +5 位作者 崔树良 梁佩红 谭见容 张金丽 沈伟哉 徐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为探讨中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丹酚酸B对人软骨细胞系C281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调节作用机制中相关因子的初步辨识采用MTS法检测丹酚酸B的对软骨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吖碇橙荧光标记软骨细胞的DNA及RNA,观察细胞分裂及形态学改变;Western... 为探讨中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丹酚酸B对人软骨细胞系C281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调节作用机制中相关因子的初步辨识采用MTS法检测丹酚酸B的对软骨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吖碇橙荧光标记软骨细胞的DNA及RNA,观察细胞分裂及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WB)检测β-Catenin及新型软骨生长因子类细胞介素1的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MTS法检测加入丹酚酸B后的所有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吸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酚酸B实验组可见明显核分裂及较多的双核现象,细胞增生较活跃;半定量WB分析结果显示丹酚酸B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类细胞介素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β-Catenin蛋白质表达量亦显上调趋势。表明丹酚酸B能促进人软骨细胞的增殖并上调了相关因子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酚酸B作用于软骨细胞中Wnt信号调节通路,上调信号调节因子β-Catenin表达量,激活靶基因类细胞介素1的转录并促进其表达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软骨细胞 Β-连环蛋白 类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TT-PMS法检测肝癌细胞的药敏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健清 唐毅 李斯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 :建立检测肝癌细胞生长与药敏性的新方法。方法 :用XTT -PMS法检测肝癌细胞生长与药敏性。结果 :XTT -PMS法检测的适宜条件为XTT 0 2mg/mL ,PMS 5~ 5 0 μmol/L ,作用时间 2~ 6h。采用该法测定肝癌细胞药敏性的结果与MTT法相似... 目的 :建立检测肝癌细胞生长与药敏性的新方法。方法 :用XTT -PMS法检测肝癌细胞生长与药敏性。结果 :XTT -PMS法检测的适宜条件为XTT 0 2mg/mL ,PMS 5~ 5 0 μmol/L ,作用时间 2~ 6h。采用该法测定肝癌细胞药敏性的结果与MTT法相似。结论 :XTT -PMS法操作简单快速 ,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筛选 药敏性 肝细胞癌 细胞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梁佩红 李芳 +3 位作者 马福广 沈雁 钟灿灿 刘锡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01-802,共2页
目的 :介绍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的优点。方法 :从鼠尾中提取Ⅰ型胶原蛋白 ,制备胶原膜作培养皿基底 ,进行表皮细胞培养 ,并比较 4种不同基底的培养方法。结果 :以胶原膜作基底培养的表皮细胞无论是单细胞或组织块都生长最... 目的 :介绍以Ⅰ型胶原为基底的表皮细胞培养法的优点。方法 :从鼠尾中提取Ⅰ型胶原蛋白 ,制备胶原膜作培养皿基底 ,进行表皮细胞培养 ,并比较 4种不同基底的培养方法。结果 :以胶原膜作基底培养的表皮细胞无论是单细胞或组织块都生长最好 ,在第 14天均能开始汇合成片 ,且无毒副作用。结论 :该培养法改进了过去培养表皮细胞膜片过薄、韧性欠佳、刮取皮片时造成皮片回缩等缺点 ,方便了创面移植 ,且胶原膜本身也能促进创面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I型胶原 表皮细胞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麻醉方法在骨科动物实验中效果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梁佩红 江斌 +2 位作者 陈居铕 谭见容 杨小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在骨科动物实验中的效果,从而得出最佳方法。方法将8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速眠新II肌肉注射组),B组(0.6%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组),C组(速眠新II肌肉注射+0.6%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联合用药组),在骨科动物实验中...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在骨科动物实验中的效果,从而得出最佳方法。方法将8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速眠新II肌肉注射组),B组(0.6%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组),C组(速眠新II肌肉注射+0.6%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联合用药组),在骨科动物实验中分别进行麻醉、手术,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观察其诱导期、麻醉期(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期、麻醉效果、死亡率等。结果 A组麻醉的诱导期长,效果不好;B组麻醉的诱导期短,但麻醉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C组麻醉的诱导期短,麻醉效果好,安全。结论 C组诱导期短,麻醉效果好,安全。无论在实验动物的伦理道德方面,还是在保证动物实验质量方面都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眠新Ⅱ 戊巴比妥钠 实验动物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