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价的数学交流环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洪雨 叶珊 +1 位作者 许世红 刘永东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为教育评价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数学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式,良好的数学交流环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建立了数学交流环境分析框架,主要包括3个维度:数学交流的机会、结构和关系...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为教育评价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数学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式,良好的数学交流环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建立了数学交流环境分析框架,主要包括3个维度:数学交流的机会、结构和关系.选取了15节数学概念课和15节数学原理课为研究对象,基于CSMS的智能数据分析,结合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设计了数学交流环境分析框架的一级、二级评价指标.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学交流环境的特点包括:学生在数学概念课中的交流机会比在原理课中的少,但是主动发问频率高;两种课型中的交流结构以简单型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交流深化数学概念和原理;教师在数学交流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概念课中师生交流关系比原理课中的更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评价 数学交流环境 概念课 原理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从教热:县域青年教师从教动机探寻
2
作者 王智超 朱太龙 朱丽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70,共9页
在就业形势变化和教师职业吸引力持续增长背景下,“教师热”“从教热”等青年择业现象日益显著。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15位县域青年教师,探讨其从教类型和从教动机。研究发现,县域青年教师的从教类型可归纳为理性选择型从教、外力助推型... 在就业形势变化和教师职业吸引力持续增长背景下,“教师热”“从教热”等青年择业现象日益显著。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15位县域青年教师,探讨其从教类型和从教动机。研究发现,县域青年教师的从教类型可归纳为理性选择型从教、外力助推型从教和认同内驱型从教三种类型。县域青年教师的从教动机主要包括教师编制赋予的人生安全感以及县域教师的相对优越性契合青年对稳定未来的期待;返乡任教的精神归属感和父辈与子女的双向奔赴满足了青年回归故土的情感需求;积极的教师职业体验和重要他人的引导支持促使青年形成积极的教师职业认同。未来需要加强多方合力,持续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让青年不仅积极选择在县域从教,更能使其“留得住”“教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青年教师 职业选择 教师职业 从教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