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儿童前恒牙冠折断端复合树脂再接与修复牙冠缺损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小雅 邓利琴 刘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学龄儿童恒前牙冠折断端光固化复合树脂再接修复和前牙冠折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冠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38颗冠折的学龄儿童上前恒牙中,17颗用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修复技术进行断端再接修复,21颗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技... 【目的】观察学龄儿童恒前牙冠折断端光固化复合树脂再接修复和前牙冠折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冠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38颗冠折的学龄儿童上前恒牙中,17颗用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修复技术进行断端再接修复,21颗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技术修复冠缺损。对两种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作问卷调查和一年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断端再接修复儿童对外形修复表示十分满意为82.35%,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为47.62%o.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观察,断端再接修复牙1年保留率为88.23%,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1年保留率为90.4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断端再接修复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修复儿童前牙冠折疗效可靠。美观满意评价断端再接修复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折 复合树脂 黏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50颗恒牙再植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管悦 秦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3-566,共4页
目的:分析再植牙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观察再植后牙根吸收出现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2006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注册的系统病历中,观察期≥6个月的全脱位牙再植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及再植牙信息。应... 目的:分析再植牙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观察再植后牙根吸收出现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2006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注册的系统病历中,观察期≥6个月的全脱位牙再植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及再植牙信息。应用卡方检验和生存分析(coxregressio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病历39份,涉及再植牙50颗。牙周膜愈合的发生率为18%,牙根吸收发生率为82%,替代性吸收是最常见的牙周组织预后形式(64%)。牙根发育情况和保存方式与牙周组织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牙根发育情况、牙髓治疗时机可以影响牙根吸收出现的时间(P<0.05)。结论:替代性吸收是再植牙最常见的牙周组织预后形式。再植牙牙根发育情况和保存方式与牙周组织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牙根发育情况、牙髓治疗时机可以影响牙根吸收出现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植牙 牙周膜愈合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期腭裂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洪涛 黎凡 崔颖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总结婴儿期外科治疗腭裂的经验。方法:回顾近6年531例2~12月各型腭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与裂隙程度有关(均F<0.05);与传统大于周岁行腭裂手术的患儿相比,婴儿... 目的:总结婴儿期外科治疗腭裂的经验。方法:回顾近6年531例2~12月各型腭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与裂隙程度有关(均F<0.05);与传统大于周岁行腭裂手术的患儿相比,婴儿期手术失血少,而术后出血发生率、手术时间、死亡率两者无差别;婴儿期手术也不会增加术后瘘孔发生率,但术后呼吸道梗阻率略高。结论:掌握好适应证及电外科技术,婴儿期腭裂手术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裂修复术 婴儿期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次整复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7
4
作者 向宇燕 邓细河 +8 位作者 徐达传 周小兵 唐茂林 孙贺 程宁新 黎凡 崔颖秋 姜杰 翟佳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 :为单侧唇裂鼻畸形婴儿期一次整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0~ 3岁正常儿童和唇裂患者的头部标本做显微解剖及铸形和透明标本。结果 :正常儿童上唇部动脉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 ,大多左右侧上唇动脉吻合成动脉弓 ,上唇动脉有分支分... 目的 :为单侧唇裂鼻畸形婴儿期一次整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0~ 3岁正常儿童和唇裂患者的头部标本做显微解剖及铸形和透明标本。结果 :正常儿童上唇部动脉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 ,大多左右侧上唇动脉吻合成动脉弓 ,上唇动脉有分支分布于鼻端 ,分布于外鼻的动脉主要有鼻背动脉、鼻外侧动脉、鼻翼动脉和鼻翼下缘动脉 ,且形成非常丰富的吻合。单侧完全唇裂患者的上唇动脉沿唇红缘和裂缘走行 ,终止于鼻翼基部 (患侧 )和鼻小柱基部 (健侧 ) ,外鼻的动脉来源及分布与正常儿童相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单侧唇裂 鼻畸形 整复 解剖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单侧唇裂口轮匝肌和上唇血管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5
作者 邓细河 翟佳羽 +5 位作者 崔颖秋 裴霞 姜杰 黎凡 徐达传 廖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为婴儿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标本,在下颌下缘面动脉远心端内注入红色乳胶。5例正常婴儿、6例单侧唇(腭)裂婴儿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从皮肤面和粘膜面解剖上唇口轮匝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 目的:为婴儿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标本,在下颌下缘面动脉远心端内注入红色乳胶。5例正常婴儿、6例单侧唇(腭)裂婴儿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从皮肤面和粘膜面解剖上唇口轮匝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口轮匝肌的形态及血管的分布。结果:口轮匝肌分深浅二层。深层肌肉呈水平方向,起自一侧口角的皮肤和粘膜,走向另一侧口角。浅层由上下两束肌纤维组成。单侧完全性唇裂标本显示患侧深层肌肉在裂隙处中断,止于红唇由厚转薄处。而浅层肌肉不仅中断,其附丽点亦发生错位,造成鼻小柱、鼻翼畸形。健侧深层肌肉在裂隙处中断,浅层肌纤维均附于鼻小柱基部,造成鼻小柱向健侧偏斜。正常上唇动脉起始部和走行都较恒定,本组未见解剖异常。唇裂标本显示,一侧动脉不能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成弓,还造成异常走行。结论:对单侧完全性唇裂功能性修复,患侧皮下剥离要达到鼻翼外侧,把扭曲错位的浅层肌组织从鼻翼基部及鼻翼外侧的骨膜上进行分离,并按解剖形态进行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上唇 应用解剖 功能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裴霞 孙琪殷 翟佳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2551-255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把9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用干扰素液涂口、雾化,中药外洗手足皮肤病损处。对照组口服病毒唑、维生素C片。所有受试者均在治疗期间用复方氯已啶液拭洗口...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把9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用干扰素液涂口、雾化,中药外洗手足皮肤病损处。对照组口服病毒唑、维生素C片。所有受试者均在治疗期间用复方氯已啶液拭洗口腔,并在用药后3、5、7d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d治愈率为31.25%,5d治愈率为91.67%。对照组3d治愈率为0%,5d治愈率为28.57%。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疗程短、显效快,儿童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西医结合 局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腭部反向双Z瓣腭裂修复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邓细河 翟佳羽 +4 位作者 姜杰 裴霞 崔颖秋 黎凡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报道软腭部反向双Z瓣腭裂修复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正常婴儿新鲜头颈标本5例、婴儿单侧完全性腭裂新鲜标本2例、婴儿双侧完全性腭裂标本1例。采用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主要观察腭帆提肌和腭升动脉的走向。在2例新鲜腭... 目的:报道软腭部反向双Z瓣腭裂修复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正常婴儿新鲜头颈标本5例、婴儿单侧完全性腭裂新鲜标本2例、婴儿双侧完全性腭裂标本1例。采用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主要观察腭帆提肌和腭升动脉的走向。在2例新鲜腭裂标本的软腭区摹拟该术式进行解剖。结果:腭帆提肌至翼钩的距离为(4.5±1.6)mm,此处肌宽为(8.0±1.8)mm。软腭部Z瓣的角度取60°~70°,臂切口长度根据裂隙大小取中轴长的1/2或2/3。临床手术35例,有11例术后来院复查。经语音耳测评定,优良率达90.8%。结论:软腭部反向双Z瓣腭裂修复术式设计合理,操作得当,不会损伤腭帆提肌、血管主干和神经。能有效地重建腭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延长和后退软腭,又可避免直线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软腭部反向双Z瓣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牵引矫治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的侧貌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叶金梅 邓利琴 +3 位作者 翟佳羽 姜杰 王洪涛 邓细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和矫治前后颌骨软组织侧貌头影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儿8名,患儿呈凹面型,前牙或合并后牙反,上颌相对下颌后缩,乳磨牙末端呈近中阶梯,不... 目的探讨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和矫治前后颌骨软组织侧貌头影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儿8名,患儿呈凹面型,前牙或合并后牙反,上颌相对下颌后缩,乳磨牙末端呈近中阶梯,不存在功能性下颌移位。上下牙列无牙周疾病,牙体疾病须治疗,之前未做过正畸治疗。应用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正畸前后头影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儿经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6个月左右,患儿的上颌N-A增长,上颌前移,N-B缩短,下颌后旋,颌骨面角减小、软组织面角相应减小;骨组织和软组织前下面高增加,乳上切牙唇倾,乳下切牙舌倾;上唇突度增大、倾斜度减小,下唇突度减小、倾斜度减小。结论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凹面型显著改善且呈直面型。颌骨和软组织侧貌发生相应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牙合] 骨性反[牙合] 前方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成骨在腭裂畸形矫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余瑞雪 王大为 陈亦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0-183,共4页
腭裂是颌面部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其原发或继发畸形均会影响患者的口颌系统功能和身心健康。牵张成骨(DO)是矫治颌面部骨骼畸形和组织缺损的新型外科技术之一,利用其矫治先天性腭裂的原发或继发畸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对... 腭裂是颌面部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其原发或继发畸形均会影响患者的口颌系统功能和身心健康。牵张成骨(DO)是矫治颌面部骨骼畸形和组织缺损的新型外科技术之一,利用其矫治先天性腭裂的原发或继发畸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对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的术期选择、手术方式、牵张装置的设计、牵张时机、可能的并发症及其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诠释DO技术在关闭原发性腭裂裂隙、延长硬腭长度、矫治牙槽突裂、矫治继发性上颌骨发育不全中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骨缺损 牵张成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硬腭吸附异物23例
10
作者 裴霞 孙琪殷 翟佳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44-945,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硬腭吸附异物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2001-2007年诊治的23例硬腭吸附异物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使用德国产HABER弹性咬合器打开患儿口腔,门诊无麻醉条件下一次性取出异物,无并发症。结论:婴幼... 目的:探讨婴幼儿硬腭吸附异物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2001-2007年诊治的23例硬腭吸附异物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使用德国产HABER弹性咬合器打开患儿口腔,门诊无麻醉条件下一次性取出异物,无并发症。结论:婴幼儿硬腭吸附异物与其口腔生理功能、解剖特点相关,预防是关键。弹性咬合器的使用,无损伤、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婴幼儿 弹性咬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期腭成形修复手术技巧的初步探讨
11
作者 崔颖秋 邓利琴 王洪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24-1225,共2页
目的 :探讨婴儿期腭裂腭成形修复手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 3 60例腭裂患儿的腭成形修复手术 ,对手术方法的选择 ,切口及悬雍垂的处理 ,粘骨膜瓣的剥离及松驰 ,腭帆提肌解剖及功能重建等步骤采取相关之手术技巧 ,总结分析... 目的 :探讨婴儿期腭裂腭成形修复手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 3 60例腭裂患儿的腭成形修复手术 ,对手术方法的选择 ,切口及悬雍垂的处理 ,粘骨膜瓣的剥离及松驰 ,腭帆提肌解剖及功能重建等步骤采取相关之手术技巧 ,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3 60例腭裂患儿中术后有 3例 (完全性腭裂伴唇裂者 )在硬腭前份牙槽突裂隙处并发腭瘘 ,其余患者术口均为Ⅱ /甲愈合 ,腭部外型良好 ,软腭活动度满意。在手术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巧和使用一些特定器械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出血 ,保护软腭肌肉及血管 ,顺利完成腭裂的形态和功能修复。结论 :腭裂婴儿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某些特殊性 ,其腭成形修复手术有一定独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期 腭成形 修复 手术技巧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期一次性手术整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洪涛 翟佳羽 +2 位作者 崔颖秋 邓利琴 裴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儿期一次性手术修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的安全性与可能性。方法 :在气体 -静脉复合麻醉下 ,对 4 2例婴儿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施行一次性手术整复。在监护室复苏成功后返专科病房治疗 ,术后 4~7d出院。结果 :4 2例... 目的 :探讨婴儿期一次性手术修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的安全性与可能性。方法 :在气体 -静脉复合麻醉下 ,对 4 2例婴儿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施行一次性手术整复。在监护室复苏成功后返专科病房治疗 ,术后 4~7d出院。结果 :4 2例患儿均麻醉平稳 ,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 ,且手术顺利 ,平均失血 4 2 .7± 6.5 m l,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 13 9.2± 18.6min。术后均复苏成功 ;伤口多为一期愈合 ,仅 2例腭部出现裂孔。结论 :在专业小儿麻醉及复苏技术保障下 ,婴儿期一次性手术整复完全性唇腭裂及牙槽突裂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牙槽突裂 婴儿期 一次性手术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