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40
1
作者 胡春 丁霄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6-53,共8页
本文采用化学发光体系、TBA法、Rancimat法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体系中对过氧化作用的抑制,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同其结构密切相关,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在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过程中机理不同所致,并进行... 本文采用化学发光体系、TBA法、Rancimat法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体系中对过氧化作用的抑制,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同其结构密切相关,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在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过程中机理不同所致,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黄酮类化合物清除活性氧的有效酚羟基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氧化 抗氧化剂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催化剂对柴油车排气颗粒去除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梁红 叶代启 +2 位作者 林维明 付名利 何雄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69-1873,共5页
制备了以Sn为活性组分 ,以Cu、K、V为助催化剂 ,以TiO2 /γ Al2 O3 /堇青石为载体的催化剂 ,催化剂在 70 0℃下于空气中在马弗炉活化 3h .采用DSC/TG测试方法确定催化剂的活性 .研究发现 ,以Sn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能显著降低颗粒的起燃... 制备了以Sn为活性组分 ,以Cu、K、V为助催化剂 ,以TiO2 /γ Al2 O3 /堇青石为载体的催化剂 ,催化剂在 70 0℃下于空气中在马弗炉活化 3h .采用DSC/TG测试方法确定催化剂的活性 .研究发现 ,以Sn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能显著降低颗粒的起燃温度和扩大燃烧温度范围 ,Cu、K、V的添加能进一步降低起燃温度 ,而燃烧温度范围却稍有所变窄 .活化会降低催化活性 ,活化导致活性下降的原因不是由催化剂的烧结引起的 ,而是由活性组分的挥发流失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碳烟颗粒 起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乳化剂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辉荣 区国勇 +1 位作者 宋晓锐 雷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介绍了我国几类主要食品乳化剂———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斯盘和吐温、大豆磷脂、硬脂酰乳酸钠和钙的生产和研究现状 ,并对我国食品乳化剂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食品乳化剂 食品添加剂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黄酮化合物对O^—2.和.OH的清除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春 丁霄霖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在对化学发光法的产生体系进行改良的基础上,研究了黄酮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同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密切相关,对自由基的清除机理可能是作为氢供体以及稳定基中间体而阻断自由基的链式反应。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黄酮化合物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含量对贵金属型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付名利 叶代启 梁红 《贵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10,共5页
在固定催化反应装置上 ,用自制的三效催化剂 (APC型催化剂 )净化模拟液化石油气 (LPG )机动车的排气。实验考察了活性组分中铑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空速为 1 1 0 0 0h- 1 的条件下 ,Rh含量适中的 2 # 催化剂 ,其Pt/Pd/Rh ... 在固定催化反应装置上 ,用自制的三效催化剂 (APC型催化剂 )净化模拟液化石油气 (LPG )机动车的排气。实验考察了活性组分中铑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空速为 1 1 0 0 0h- 1 的条件下 ,Rh含量适中的 2 # 催化剂 ,其Pt/Pd/Rh =0 0 4 % /0 0 2 % /0 0 4 % ,在富氧区 5 4%~ 1 2 6%时的氧操作窗口比较宽 ,为 6 8% ;NO和CO的催化起燃温度分别低至 1 80℃和 2 2 5℃ ,但是HC的净化效果未受明显影响 ,净化率 >94% ;Rh含量与起燃温度的关系曲线成一“V”形 ,波谷位于Rh含量为 0 0 4 %之处 ;当Rh含量控制在 0 0 30 %~ 0 0 4 3%时 ,三效净化起燃温度不超过 2 5 0℃ ;动力转化能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三效催化剂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共沉淀法制备的VPO催化剂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叶代启 付名利 +3 位作者 梁红 程胜中 荣铁志 庞先焱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5,64,共8页
研究了添加剂对用于选择性氧化正丁烷为顺丁烯二酸酐的VPO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 ,添加元素为Zr,Co ,Ce,Zn,Sn ,K ,Ba和Bi等 .催化剂性能测试在固定床微反应器内于常压下进行 .结果表明 ,添加剂对催化剂性... 研究了添加剂对用于选择性氧化正丁烷为顺丁烯二酸酐的VPO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 ,添加元素为Zr,Co ,Ce,Zn,Sn ,K ,Ba和Bi等 .催化剂性能测试在固定床微反应器内于常压下进行 .结果表明 ,添加剂对催化剂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各种组分对正丁烷氧化的促活顺序为 :VPO Zr>VPO Co>VPO Zn >VPO Sn >VPO Bi>VPO Ce >VPO Ba >VPO K >VPO ,而对正丁烷氧化为顺丁烯的选择性促活顺序为 :VPO Zr>VPO Ce>VPO Zn >VPO Sn >VPO Co >VPO Bi>VPO >VPO Ba>VPO K .XRD ,FTIR和TGA/DTG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剂的加入并未使活化前后催化剂的本体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所有VPO催化剂前体均主要含VOPO4·0 .5H2 O ,而活化后的催化剂主要含有 (VO) 2 P2 O7和少量α VOPO4.XPS测试证实催化剂表面有P ,V和O等元素富集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O催化剂 添加剂 正丁烷 顺丁烯二酸酐 表面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氧在排气净化催化剂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明彩兵 叶代启 梁红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针对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机动车尾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催化剂中的表面活性氧种的种类以及它们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表面氧种的产生、脱附、存储、迁移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归纳。此外,对它们在催化反应中的行为和作用机制... 针对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机动车尾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催化剂中的表面活性氧种的种类以及它们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表面氧种的产生、脱附、存储、迁移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归纳。此外,对它们在催化反应中的行为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净化 催化剂 活性氧 催化活性 脱附 迁移 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S_2O_6-MnSO_4-H_2O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晓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1-74,共4页
用湿渣法测定了MnS2O6-MnSO4-H2O三元水盐体系在10℃和50℃下的相图,并提出从该体系中分离出MnS2O6和MnSO4的途径。
关键词 相图 水盐体系 湿渣法 硫酸锰 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镍电池闭口化成中的正极活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叶代启 梁红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3-165,共3页
采用BET ,DTA及XRD等手段研究了闭口化成条件下氢镍电池发泡式正极的活化。结果表明 ,以添加了氧化亚钴的球形氢氧化镍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在闭口化成条件下经适当活化可获得大于 90 %的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添加了锌及镉和镁的球形氢氧... 采用BET ,DTA及XRD等手段研究了闭口化成条件下氢镍电池发泡式正极的活化。结果表明 ,以添加了氧化亚钴的球形氢氧化镍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在闭口化成条件下经适当活化可获得大于 90 %的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添加了锌及镉和镁的球形氢氧化镍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可在较大的放电电流条件下获得高的电池容量。正极是通过CoO溶解 /沉积 /覆盖过程发挥其导电效果而活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镍电池 闭口化成 正极 活化 MH-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饮料专用乳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雨 韦星船 +1 位作者 钟锦胜 张芝学 《农牧产品开发》 1999年第6期23-26,共4页
本文介绍以HLB法选择植物蛋白饮料最佳混合乳化剂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模拟实验,经济、快速、简便地确定了乳化剂配方及其使用。
关键词 植物蛋白饲料 乳状液 复合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燃料车排气氮氧化物催化净化研究
11
作者 付名利 叶代启 梁红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研究了LPG机动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 (NOx)的催化净化。实验主要考察了不同的活性组分负载量、空燃比、反应温度、空速和高温焙烧等条件下催化剂对NOx 的净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催化剂在贫燃区对NOx 净化性能良好 ,具有宽的空燃比工作... 研究了LPG机动车排气中的氮氧化物 (NOx)的催化净化。实验主要考察了不同的活性组分负载量、空燃比、反应温度、空速和高温焙烧等条件下催化剂对NOx 的净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催化剂在贫燃区对NOx 净化性能良好 ,具有宽的空燃比工作窗口、低的起燃温度以及较强的热稳定性。贫燃条件下 ,在空速为 15 2 0 0 0h-1时 ,较低Rh含量催化剂的起燃温度T80 为 370℃ ;当温度升高到 4 4 0℃时 ,其对NOx 的净化率仍达 96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净化 替代燃料车 催化剂 制备 活性测试 贫燃条件 氮氧化物 尾气处理 液化石油气 LPG机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催化剂对柴油机排气颗粒物的氧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耀杰 付名利 +1 位作者 叶代启 梁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5-29,共5页
自制含铜催化剂Cu K V[ Me(Me =Pt ,MnO2 ,NiO或SnO2 ) ]/TiO2 /γ Al2 O3/堇青石 ,将其与小型柴油发动机排气中的颗粒物混合后 ,利用DSC和TG等测试技术 ,研究各种催化剂的活性 .DSC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了Sn的催化剂可使可溶性有机组分SO... 自制含铜催化剂Cu K V[ Me(Me =Pt ,MnO2 ,NiO或SnO2 ) ]/TiO2 /γ Al2 O3/堇青石 ,将其与小型柴油发动机排气中的颗粒物混合后 ,利用DSC和TG等测试技术 ,研究各种催化剂的活性 .DSC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了Sn的催化剂可使可溶性有机组分SOF的起燃温度降为 4 32 .6 2K ,无催化剂活性组分时对应的温度则为 5 2 3.2 7K ;含Ni催化剂使石墨化固体组分GSF的燃烧温度降为 6 87.97K ,而颗粒物完全燃烧的温度仅为 76 6 .88K .TG测试结果显示 ,含Ni催化剂在 70 0 .6 5K下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为 90 .83% ,含Pt催化剂在 710 .0 5K下对应的净化效率为 91.6 % ,含Sn催化剂在 72 5 .6 5K下的净化效率也达81.7% .在发动机实际排气净化实验中 ,含Sn催化剂对颗粒物的削减率最高可达 38% ,略高于商业催化剂的净化效率 (2 0 %~ 35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物 催化氧化 含铜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排气PM与NO_x同时催化净化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育春 付名利 +1 位作者 叶代启 梁红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介绍了柴油机排气PM和NOx同时催化净化后处理技术,从同时去除PM与NOx的催化剂、低温等离 子体协同催化还原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角度,概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柴油机排气 后处理技术 PM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废水中微量油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霖霖 周勇强 +4 位作者 谢浩东 刘伯佳 谢燕竺 陈婉媚 罗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6-718,共3页
目前 ,环保或其他部门对废水、气中的油的测定 ,一般采用石油醚萃取的重量法、红外或紫外分光光度法[1~ 5] 。因均需除去水分 ,步骤较繁琐。本法根据植物油在紫外区 2 0 0nm附近有强吸收 ,采用在废水中加入S T混合乳化剂进行乳化后 ,... 目前 ,环保或其他部门对废水、气中的油的测定 ,一般采用石油醚萃取的重量法、红外或紫外分光光度法[1~ 5] 。因均需除去水分 ,步骤较繁琐。本法根据植物油在紫外区 2 0 0nm附近有强吸收 ,采用在废水中加入S T混合乳化剂进行乳化后 ,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混合油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稳定性好 ,回收率在 89%~ 12 9%之间 ;线性范围为 :0~ 92 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直接测定 植物油 废水 微量分析 污染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餐具杀菌洗洁精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郑成 刘晓国 +4 位作者 黄峥 曾建强 张素琼 邓学文 黄开勋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63,共4页
研制了杀菌餐具洗洁精 ,对含碘、DP30 0 (玉洁新 )、二氧化氯分别作了杀菌实验比较 ,结果表明 :含碘、玉洁新、二氧化氯的杀菌率都达到 99.9%以上 ,但碘的稳定性差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杀菌效果。玉洁新虽然性质稳定 ,杀菌力强 ,... 研制了杀菌餐具洗洁精 ,对含碘、DP30 0 (玉洁新 )、二氧化氯分别作了杀菌实验比较 ,结果表明 :含碘、玉洁新、二氧化氯的杀菌率都达到 99.9%以上 ,但碘的稳定性差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杀菌效果。玉洁新虽然性质稳定 ,杀菌力强 ,但价格较贵 ,而二氧化氯则无论从稳定性、杀菌效果、价格和安全卫生等各方面综合测试 ,得出其作为杀菌剂添加入洗涤剂中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餐具洗洁精 液体洗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痕量汞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霖霖 周勇强 +2 位作者 林华杰 黎钧 周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9-151,共3页
本文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研究了间接测定痕量汞的方法 ,在 pH为 5 0的HAc NaAc缓冲体系中 ,铜可富集和置换离子状态的汞 ,溶液中产生的铜离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汞离子有线性关系 ,从而达到分析汞的目的。汞在 0~ 0 4μg·mL- 1 ... 本文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研究了间接测定痕量汞的方法 ,在 pH为 5 0的HAc NaAc缓冲体系中 ,铜可富集和置换离子状态的汞 ,溶液中产生的铜离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汞离子有线性关系 ,从而达到分析汞的目的。汞在 0~ 0 4μg·mL- 1 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收率在 90 %~ 110 %之间 ,RSD为 3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 食品 生物体 污染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晓国 官文超 +1 位作者 郑成 周勇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共4页
为解决溶剂型绝缘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问题而研制开发水溶性绝缘漆。将端烯基硅氧烷预聚体与丙烯酸(酯)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共聚 ,合成得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通过引入极性基团,将该共聚物用有机胺中和成盐,使其水性化... 为解决溶剂型绝缘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问题而研制开发水溶性绝缘漆。将端烯基硅氧烷预聚体与丙烯酸(酯)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共聚 ,合成得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通过引入极性基团,将该共聚物用有机胺中和成盐,使其水性化,制得水溶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 ,用该树脂配制成水溶性硅丙树脂绝缘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端烯基聚硅氧烷已接枝进入了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骨架中 ,当端烯基聚硅氧烷的引入量为2 %~3 % (占单体重量 )时 ,其综合性能最好 ,达到绝缘漆E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丙树脂 绝缘漆 制备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提取物对人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胡春 丁霄霖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12,共6页
以人红细胞膜为材料,研究了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借助荧光探针DPH和ANS的帮助可以发现菊花提取物对膜的流动性的降低有保护作用。菊花提取物不会改变荧光探针在水相和膜之间的分配关系... 以人红细胞膜为材料,研究了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借助荧光探针DPH和ANS的帮助可以发现菊花提取物对膜的流动性的降低有保护作用。菊花提取物不会改变荧光探针在水相和膜之间的分配关系,这表明菊花提取物可以进入股双层的脂区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红细胞膜 保护作用 菊花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菇甜品罐头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5
19
作者 赖建平 江钧韶 +1 位作者 谢华明 罗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7-88,共2页
简述了猴头菇的功效及现时猴头菇制品的发展状况 ,重点介绍猴头菇甜品罐头的开发与制作 ,确定了其最佳配方为 (以 370g的马口铁罐计 ) :红枣 2 5g、罗汉果 0 6 g、CMC以汤汁的 0 5%用量加入、杞子 3g、生姜 3g、β -CD 0 375g、薏米... 简述了猴头菇的功效及现时猴头菇制品的发展状况 ,重点介绍猴头菇甜品罐头的开发与制作 ,确定了其最佳配方为 (以 370g的马口铁罐计 ) :红枣 2 5g、罗汉果 0 6 g、CMC以汤汁的 0 5%用量加入、杞子 3g、生姜 3g、β -CD 0 375g、薏米 6g、蔗糖 15g、NaCl 6 g、柠檬酸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预煮 甜罐头 产品开发 生产工艺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鸡精的制作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金莺 赖建平 叶银枝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6,共2页
本文探讨了以鸡骨提取物为原料 ,生产颗粒鸡精的加工工艺。主要工艺参数为 :辅料经粉碎后 80目过筛 ,2 4目造粒 ,6 0℃沸腾干燥 30min。产品鸡味清香 。
关键词 鸡精 调味品 鸡骨提取物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