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岭南文化 创新设计理念——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30周年作品回顾
1
作者 李炜 《南方建筑》 2013年第1期96-97,共2页
2013年1月20日,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在圣丰索菲特大酒店举行30周年作品展及庆典活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吴硕贤院士,广州市设计院郭明卓大师,广州市建委会副主任陈亚新、科技设计处处长黄熙明,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 2013年1月20日,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在圣丰索菲特大酒店举行30周年作品展及庆典活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吴硕贤院士,广州市设计院郭明卓大师,广州市建委会副主任陈亚新、科技设计处处长黄熙明,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郭成奎会长,广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俞公骅会长,越秀地产相关领导以及建筑界人士约400人出席。城建设计院李炜院长在致辞中说:"过去30年,城建设计院立足岭南,汲取岭南传统文化精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将‘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创作了一批批优秀的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部级及市级优秀设计和研发奖项194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奖3项。2012年获得广州市建筑类优秀工程设计奖数量名列全市第二位,绿色建筑第一位。城建设计院的目标是发展成为最具创新能力的设计研究型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岭南文化 设计院 广州市 作品 设计理念 传承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忘初心,创新前行——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成立35周年有感
2
作者 李炜 《南方建筑》 2018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前言 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成长,已经经历了35个春秋,足迹遍布了全国20多个城市。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城市规划甲级、建筑工程咨询甲级、风景园林设计乙级等资质。总部位于广州,并设有南沙、武汉、沈... 前言 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成长,已经经历了35个春秋,足迹遍布了全国20多个城市。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城市规划甲级、建筑工程咨询甲级、风景园林设计乙级等资质。总部位于广州,并设有南沙、武汉、沈阳3个分院和华东区域办事处。是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中的优秀企业,2013年被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评为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优型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院 广州 开发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勘察设计行业 创新 建筑工程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城市景观 折射企业精神──谈广州城建大厦设计
3
作者 陈希阳 《南方建筑》 1998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办公楼 高层建筑 建筑设计 广州市 城市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协同零换乘一体化设计探索——基于广州地铁TOD场站综合体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颜佺慧 《南方建筑》 2019年第4期48-52,共5页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的TOD模式,成为了近年来国家、各省市政府大力倡导的发展模式。但因为开发过程中涉及的用地征拆、施工时序、设计方法及审批流程等环节制约...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的TOD模式,成为了近年来国家、各省市政府大力倡导的发展模式。但因为开发过程中涉及的用地征拆、施工时序、设计方法及审批流程等环节制约,目前TOD项目的落地情况并不理想。分析了现有TOD项目落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比一体化建构和传统站体开发流程,并结合一体化设计的概念,认为轨道枢纽场站综合体一体化建构能最大优化“规划+交通+建筑”协同设计,真正实现站城协同一体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一体化设计 广州地铁 场站综合体 站城协同 零换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珠江新城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5
作者 陈作勤 《南方建筑》 2006年第A07期96-97,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州珠江新城某工程的设计与计算过程,对本工程的基础设计,结构体系,计算分析及结构构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结构体系 框支剪力墙 转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曲线箱梁剪力滞效应的梁段有限元法 被引量:8
6
作者 罗旗帜 刘光栋 杜嘉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5,共5页
提出以剪力滞平衡微分方程的齐次解作为梁段单元的位移模式,建立了考虑弯、扭、剪力滞耦合的有限段模型.利用刚度法以及功能原理推导出梁段的单元刚度矩阵和荷载列阵,并编制计算程序.制作了一两跨连续曲线箱梁有机玻璃实验模型,分别进... 提出以剪力滞平衡微分方程的齐次解作为梁段单元的位移模式,建立了考虑弯、扭、剪力滞耦合的有限段模型.利用刚度法以及功能原理推导出梁段的单元刚度矩阵和荷载列阵,并编制计算程序.制作了一两跨连续曲线箱梁有机玻璃实验模型,分别进行了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试验研究,其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曲线箱梁内侧正应力比外侧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箱梁 剪力滞 有限段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住区景观,重塑热带风情——汕头第一城规划设计探讨
7
作者 邓孟仁 倪阳 郭秀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3-46,共4页
现今住区的建设已经发展为建筑、景观、交通、文化、自然和城市等的综合建设 .本文中以汕头第一城的规划设计为实例 ,详细分析其设计构思和实际操作过程 ,并借此探索创造以人为本的、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住区设计方法 .
关键词 住区景观 热带风情 汕头第一城 城市规划 以人为本 准公共空间 住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地域文化的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思考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俊伟 肖大威 黄翼 《规划师》 2008年第5期30-33,共4页
通过分析岭南住区外环境创作所面临的困惑,提出外环境创作应遵循地域文化原则,应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空间环境、社会环境四个层面将岭南地域文化融入住区外环境设计,并进一步归纳出住区环境地域文化再创造的途径,即继承外在图式符号... 通过分析岭南住区外环境创作所面临的困惑,提出外环境创作应遵循地域文化原则,应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空间环境、社会环境四个层面将岭南地域文化融入住区外环境设计,并进一步归纳出住区环境地域文化再创造的途径,即继承外在图式符号和内在符号语法,运用中外融合的方法表现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住区 外环境设计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车辆段类型的“轨道+社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树楷 《南方建筑》 2020年第5期127-134,共8页
如今,全国各大城市如火如荼进行TOD轨道建设,同时也在探索“轨道+物业”的TOD开发模式,而作为物业中的“轨道+社区”是其中一种主要开发模式。由于车辆段类型的大尺度、大体量、位置较偏等原因,在开发及设计实践中碰到一些本身特有的问... 如今,全国各大城市如火如荼进行TOD轨道建设,同时也在探索“轨道+物业”的TOD开发模式,而作为物业中的“轨道+社区”是其中一种主要开发模式。由于车辆段类型的大尺度、大体量、位置较偏等原因,在开发及设计实践中碰到一些本身特有的问题,探索从源头的规划设计开始入手,从交通组织等几方面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一体 轨道+社区 交通系统立体化 街区宜居性 规划布局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合式布局设计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炜 《南方建筑》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本文通过对围合空间视线角度及开口形式的研究,结合三个工程实例,总结出围合式布局的特点及设计注意点。
关键词 围合空间 围合式布局 住宅区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植物造景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慧君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4期80-80,共1页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设计人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整体美观程度,由此推动了城市景观中园林景观的建设与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以充分体现出园林的自然景观效益。分别探讨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设计人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整体美观程度,由此推动了城市景观中园林景观的建设与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以充分体现出园林的自然景观效益。分别探讨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现状以及科学地进行园林设计中植物配景与植物造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维多利广场
12
作者 李炜 王涛 《南方建筑》 2008年第5期78-79,共2页
  维多利广场位于广州天河中心地带,南面为广州文化标志性建筑一购书中心,东南为商业人流密集的天河城,东面为城市新轴线上的天河体育中心.……
关键词 商业裙楼 商场 百货商店 广场 玻璃幕墙 平面布局 购书 主入口 结构方案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 钢管混凝土柱 维多利 广东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科学城校区中学部
13
作者 王涛 《南方建筑》 2008年第3期86-89,共4页
  一、项目概况   广州美国人学校科学城校区占地59 039m2,位于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中心区内,香山路以西、科翔路以北地块.用地北侧为珠山保护山体,临近百亩树龄200年以上的荔枝林,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方便.……
关键词 校区 校园 内庭 教学楼 中学部 绿地率 城市绿地面积率 广州 广东 学校 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建筑设计
14
作者 徐向军 王文 《南方建筑》 2003年第3期45-46,共2页
本文结合嘉怡苑及荟雅苑幼儿园设计的实践,论述在当今商品化的社会中,如何处处以“童心”来思索,在有限的面积内,因地制宜,满足幼儿园的各项功能,为孩子们创造最优美的环境。
关键词 幼儿园 建筑设计 环境设计 绿化庭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与文化脉络的角度分析园林设计
15
作者 邱果 《南方建筑》 2006年第3期65-66,共2页
在解析造园手法之时,始终需联系的观点。园林艺术作为中华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从他的发展其实就映射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并且与其他传统人文艺术息息相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触类旁通。园林艺术与社会渊源不可分。
关键词 中国传统人文文化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园林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6
作者 郑慧君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期75-75,共1页
现代中式风格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碰撞与融合,凭借其简洁大气、庄重自然、色彩统一的风格,深刻影响着现代设计趋向。以苏州绿城桃花源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论述现代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现代中式风格 景观设计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偏好下建筑低碳改造路径优化方法及案例研究
17
作者 罗佩 冯燕珊 +3 位作者 陈晨 张成昱 成雄蕾 付铮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69,共9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既有办公建筑普遍碳排放量较高,改造需求迫切,低碳改造方案制定中针对经济性和减碳效果的不同偏好缺少系统性的优化方法。通过碳排放模拟结合NSGA-II遗传算法,基于多重经济指标综合评价,建立了不同用户偏好下的夏热... “双碳”目标下,我国既有办公建筑普遍碳排放量较高,改造需求迫切,低碳改造方案制定中针对经济性和减碳效果的不同偏好缺少系统性的优化方法。通过碳排放模拟结合NSGA-II遗传算法,基于多重经济指标综合评价,建立了不同用户偏好下的夏热冬暖地区最佳减碳技术方案选择方法,并以广州某办公建筑改造项目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该方法获得的改造方案同时实现了减碳效果提升与增量成本控制。该研究将为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办公建筑实现低碳转型提供科学支持及技术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办公建筑 低碳改造 建筑碳排放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平板节点轴压性能研究(Ⅰ)——试验概况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付钧 蔡健 +4 位作者 张学文 刘丽艳 罗国庆 唐珉 符景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7-80,96,共5页
通过两组共 15个试件的轴压试验 ,对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式钢管混凝土柱 -平板节点的轴压性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介绍了试验的概况及主要的试验结果 ,并对影响该节点轴压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为该节点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 通过两组共 15个试件的轴压试验 ,对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式钢管混凝土柱 -平板节点的轴压性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介绍了试验的概况及主要的试验结果 ,并对影响该节点轴压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为该节点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平板 板柱节点 轴压性能 轴压承载力 力学性能 工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限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春 李光星 +2 位作者 吴轶 陈亮星 张春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2,共8页
通过对普通与带粘滞阻尼器的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与静力弹塑性分析,获得结构地震需求曲线和抗震能力曲线,开展抗震性能评估并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此外,分析了塑性铰的分布与发展,揭示出型钢混凝土框支剪... 通过对普通与带粘滞阻尼器的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与静力弹塑性分析,获得结构地震需求曲线和抗震能力曲线,开展抗震性能评估并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此外,分析了塑性铰的分布与发展,揭示出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破坏机制.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有效地降低了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峰值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减幅分别为35%和38%,带粘滞阻尼器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地震需求降幅介于14%~54%之间;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最终形成以梁铰为主的破坏机制,结构破坏时大部分转换构件与剪力墙仍处于弱非线性状态,原结构设计达到"中震作用下框支层与避难层处转换构件与剪力墙仍处于弹性范围"的抗震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框支剪力墙 抗震性能 粘滞阻尼器 动力时程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峰值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平板节点轴压性能研究(Ⅱ)——承载力计算公式及构造要点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学文 蔡健 +2 位作者 刘付钧 符景明 唐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4,共4页
对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式钢管混凝土柱 -平板节点在轴压下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条适合于工程应用的节点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该公式偏于安全地评价了试验结果 .文中还对该节点在工程上应用时的构造措施和施工要点进... 对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式钢管混凝土柱 -平板节点在轴压下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条适合于工程应用的节点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该公式偏于安全地评价了试验结果 .文中还对该节点在工程上应用时的构造措施和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公式 钢管混凝土柱 平板 板柱节点 轴压性能 轴压承载力 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