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影响要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静仪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8期92-95,共4页
时代的新旧更迭、社会的深刻变革、文化的交汇冲突、科学的飞速发展等国内外新形势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等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导致大学生更深层次的精神缺失和信仰危机。本文通过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从... 时代的新旧更迭、社会的深刻变革、文化的交汇冲突、科学的飞速发展等国内外新形势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等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导致大学生更深层次的精神缺失和信仰危机。本文通过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从环境、主体、教育三个角度探索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主要因素,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信仰教育发展,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学生 形成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精神在红色音乐作品中的历史反映与文化延续
2
作者 沈玉华 王根生 《中国音乐剧》 2025年第1期138-141,共4页
本文探讨红色音乐作品如何传达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理念。红色音乐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经历,展示独特的群众性、审美性和时代性。本文具体分析《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祖国颂歌》及《... 本文探讨红色音乐作品如何传达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理念。红色音乐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经历,展示独特的群众性、审美性和时代性。本文具体分析《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祖国颂歌》及《春天的故事》四部典型作品,探究它们如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思想和主张,以及在当代的价值和创新发展,继续发挥其在文化教育和社会凝聚中的作用,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 中国共产党精神 文化延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角下载人航天精神的形成机理和实践要求
3
作者 沈宇 丁静洁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载人航天精神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成果,其内在逻辑在载人航天精神的生成中得到充分印证。载人航天精神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 载人航天精神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成果,其内在逻辑在载人航天精神的生成中得到充分印证。载人航天精神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守正创新。在遵循“两个结合”框架逻辑的基础上,传承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应在内容上紧扣时代主题,方式上聚焦文化创新,立场上坚持人民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载人航天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大思政课”全面育人的实践逻辑
4
作者 陈菊英 梁茼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80-84,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宗旨的继续教育“大思政课”不但以方法论创新特质、特有的思政资源和思政师生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宗旨的继续教育“大思政课”不但以方法论创新特质、特有的思政资源和思政师生学习共同体阐发全面育人实践逻辑,在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协同中解决课程思政元素、思政资源和思政师生学习共同体融合程度有限等难题,而且运用全局观、整体观、求知观、服务观来分别展现全面育人的历史自觉、现实合力、专题叙事、社会价值,从而展现继续教育“大思政课”全面育人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继续教育 全面育人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精神个人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5
作者 权麟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52-57,共6页
精神个人主义实现了毛泽东的"主观之道德律"和"实现自我"两种道德主张的统一,把道德实践中主客关系、人己关系统一起来。精神个人主义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核心,通过利他的行为强调理想道德,达到利己的目的,突出... 精神个人主义实现了毛泽东的"主观之道德律"和"实现自我"两种道德主张的统一,把道德实践中主客关系、人己关系统一起来。精神个人主义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核心,通过利他的行为强调理想道德,达到利己的目的,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为破解"经济人""道德人"的难题指明了方向。对当今个体伦理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个人的道德价值取向会影响到社会伦理与制度伦理的设计和实施,单靠社会伦理和制度伦理的构建还不完整,需要个体伦理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精神个人主义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7-70,共4页
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淬炼了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构筑起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 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淬炼了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构筑起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实际融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理论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考核评价与反馈机制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实践策略,可以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独特价值,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高校思政课 价值意蕴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元素与流行歌曲的融合——以《武家坡2021》《伶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霓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受到严峻挑战。将流行歌曲作为载体,戏曲元素融入其中,是弘扬戏曲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流行歌曲的文化创新。本文以《武家坡2021》《伶人》两首作品为例,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受到严峻挑战。将流行歌曲作为载体,戏曲元素融入其中,是弘扬戏曲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流行歌曲的文化创新。本文以《武家坡2021》《伶人》两首作品为例,分析流行歌曲中的戏曲元素,包括戏曲题材、戏曲唱腔、编曲乐器、舞台演绎等方面的融入。戏曲元素与流行歌曲的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可以促进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推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拓展文化产业和艺术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流行歌曲 《武家坡2021》 《伶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互助养老策略研究
8
作者 谢金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8-250,278,共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市场化服务供给不足,亟待创新解决方案。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以其低成本、高效益、广泛社会参与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成为填补农村养老服务供需...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市场化服务供给不足,亟待创新解决方案。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以其低成本、高效益、广泛社会参与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成为填补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缺口的有效途径,也充分利用了农村基层组织和血缘亲情网络,激活了邻里互助传统,契合了农村老年人对新型养老方式的期待。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农村互助养老不仅必要且前景广阔。通过研究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揭示了互助养老模式的现实意义,为构建符合农村特色的可持续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指引,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平衡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效支撑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突破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村互助养老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教育思政向度的“学科之眼”和实践之路
9
作者 王根生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2期74-76,共3页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思政向度的“学科之眼”可以发现:依法治国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政治高度;党的领导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保证;人民至上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立场;公平正义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应当运用习...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思政向度的“学科之眼”可以发现:依法治国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政治高度;党的领导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保证;人民至上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立场;公平正义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应当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所蕴含的系统思维谋划法治教育思政向度的实践之路,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教育 思政向度 学科之眼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教育思政向度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挑战
10
作者 王根生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8期145-147,共3页
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教育的思想政治向度,应着重把握法与政治、法与国家、法与社会三对关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偏重知识灌输而缺少价值导向、侧向技术训练而欠缺精神引领的问题。... 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教育的思想政治向度,应着重把握法与政治、法与国家、法与社会三对关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偏重知识灌输而缺少价值导向、侧向技术训练而欠缺精神引领的问题。科学揭示法治教育思政向度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挑战,有助于法治教育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教育 思政向度 科学内涵 现实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红色基因新阵地:高校党建馆建设思路与策略
11
作者 赖俊锋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2期80-82,共3页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建设高校党建馆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高校党建馆的建设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党建影响力、加强高校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党建馆...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建设高校党建馆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高校党建馆的建设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党建影响力、加强高校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党建馆的建设思路、规划布局、内容创新、教育功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高校党建馆建设的思路与策略,为高校党建馆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让党建馆成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馆 建设思路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互助基金融资模式的返贫阻断机制设计与创新
12
作者 肖丽华 张绍合 《山西农经》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我国农户阻断返贫还面临诸多风险,理清不同类型返贫风险因素,创新设计科学、合理、共赢、长效的返贫阻断机制,对于巩固当前脱贫成果,探索新的农民返贫长效阻断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农户互助基金视角,由政府扶贫资金、精英村民... 我国农户阻断返贫还面临诸多风险,理清不同类型返贫风险因素,创新设计科学、合理、共赢、长效的返贫阻断机制,对于巩固当前脱贫成果,探索新的农民返贫长效阻断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农户互助基金视角,由政府扶贫资金、精英村民资助、全体农户参与、社会资助等多渠道资金投入,构建出多方参与的农户互助基金融资模式,能很好地解决农户融资中资金来源不足、融资成本高、融资可得性差等问题。分析农户互助基金融资模式的具体运作及可行性,为阻断当前我国农村农户返贫提供了具体的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互助基金 返贫 融资模式 机制设计 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源挖掘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探讨——以增城大埔围村为例
13
作者 邹宁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3期3-5,共3页
挖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围绕广州市增城区大埔围村挖掘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主题展开分析,指出红色资源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红色历史遗迹和红色精神瑰宝。大埔围村在挖掘... 挖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围绕广州市增城区大埔围村挖掘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主题展开分析,指出红色资源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红色历史遗迹和红色精神瑰宝。大埔围村在挖掘这两方面的红色资源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乡村振兴 大埔围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新方法探究——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冬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6-I0006,共1页
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创造了新环境和新机遇,也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纷繁复杂的网络新媒体信息既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和师生交流的渠道,也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又导致了管理者对信息管控难... 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创造了新环境和新机遇,也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纷繁复杂的网络新媒体信息既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和师生交流的渠道,也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又导致了管理者对信息管控难度的增加和教师主体性地位的不断降低,网络新媒体技术颠覆了大学生传统学习方式和思政教育方法手段。网络新媒体思政教学具有全面性、方便性和快捷性等特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和传播规律,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将网络思政教育常态化,以学生为本开展交互式教学模式,不断拓展高校思政教学新阵地,结合舆论策划思政网络主题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媒体 交互式教学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思政教育 教师主体性 高校思政教育 思政教学 传统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效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金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258-261,共4页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新境界、新要求,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质规定以及奋斗目标。党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既赢得了脱贫的胜利,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逐...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新境界、新要求,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质规定以及奋斗目标。党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既赢得了脱贫的胜利,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逐步迈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在共同富裕视域下全面推进,中期目标是“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同时,还需要朝着长期目标“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不断迈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乡村振兴成功了,农民才能逐渐富裕,有了物质基础,才能不断丰富精神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因此,乡村振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研究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关系、基本原则、实效路径,将能够为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实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与形式探究——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明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08-I0009,共2页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学...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指通过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体现和发挥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也包括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主体主要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因素。为此由黄小华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论》一书,对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与形式进行了探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深入分析了信息化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时代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以更好地实现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思想道德品质 更新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 受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接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金友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融合式教学既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有...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融合式教学既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这种融合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思政元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性,并分析和探讨思政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策略,以期实现全面、全员、全方位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思政元素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可斌 《教师》 2023年第26期12-1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作者简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融合的意义,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作者简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融合的意义,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以下对策:创新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新媒体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强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与保障,以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私有财产,慷慨可能吗?——亚里士多德论慷慨与私有财产
19
作者 高健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在批判柏拉图的财产公有学说时,亚里士多德认为,私有财产是实践慷慨德性的必要条件。艾尔文借助“朋友之间应该共享财产”的说法,认为这种朋友关系可以推广到整个城邦,以此来反驳亚里士多德。梅修、丘斯卡等聚焦于“推广”这一问题来反... 在批判柏拉图的财产公有学说时,亚里士多德认为,私有财产是实践慷慨德性的必要条件。艾尔文借助“朋友之间应该共享财产”的说法,认为这种朋友关系可以推广到整个城邦,以此来反驳亚里士多德。梅修、丘斯卡等聚焦于“推广”这一问题来反驳艾尔文。与此不同,本文从意愿和适度两个关键词来反驳艾尔文。首先,从意愿的角度看,不仅“朋友之间应该共享财产”蕴含着亚里士多德的意愿观念,而且慷慨本身也是出于意愿的品质。因此施行慷慨需要出于意愿,而且使用朋友的财产,不能违背朋友的意愿。其次,慷慨也是一种适度的品质。如果使用共同的财富,主体无法进行适当地计算,即使能够帮助别人,这种行为也算不上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慷慨。因此,艾尔文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并不成立,要想为柏拉图的财产公有学说进行辩护,还需要更多其他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慷慨 友爱 意愿 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的起源看舆论、道德、闲暇的关系
20
作者 邹婕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2-65,共4页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提出人类的道德最初来源同情心与良心,是源于人类生存过程中抵抗外界危险而发展出来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为我们展示了道德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成长规律,透过这种规律说明道德不是一种架空生活的意识。舆论能唤起人...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提出人类的道德最初来源同情心与良心,是源于人类生存过程中抵抗外界危险而发展出来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为我们展示了道德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成长规律,透过这种规律说明道德不是一种架空生活的意识。舆论能唤起人类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公共利益又可以推动个人义务感的形成,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我们可以得到道德最朴实、最本真的一面,道德叫人如何生活,为何这样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体验 舆论 公共利益 义务 闲暇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