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易感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宜胜 周亚光 +2 位作者 王绮雯 张啸 罗敏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9-952,957,共5页
目的分析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956304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化疗致恶心呕吐(CINV)的易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4月16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位点rs956304基因型及临床病理因素。基因测序分析位点rs95630... 目的分析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956304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化疗致恶心呕吐(CINV)的易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4月16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位点rs956304基因型及临床病理因素。基因测序分析位点rs956304基因型,卡方检验分析结直肠癌CINV与rs956304基因型及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风险模型进一步分析位点rs956304基因型对结直肠癌CINV的独立影响。结果卡方检验显示中到重度CINV与rs956304基因型相关(P=0.01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G+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发生中到重度结直肠癌CINV的风险明显增高(OR=3.215,95%CI:1.202~8.599,P=0.020)。结论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多态位点rs956304 AG+GG基因型是发生中到重度结直肠癌CINV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5-羟色胺转运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化疗 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5-氟尿嘧啶和5′-脱氧氟脲苷促进人结肠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绮雯 张继民 +1 位作者 李爱群 邹湘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38-2643,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5′-脱氧氟脲苷(5′-DFUR)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凋亡的影响。方法 LS174T细胞常规培养,分6组(0,20μmol/L VES,1μmol/L 5-FU,2μmol/L 5′-DFUR,20μmol/L VES+1μmol/L 5-FU,20...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5′-脱氧氟脲苷(5′-DFUR)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凋亡的影响。方法 LS174T细胞常规培养,分6组(0,20μmol/L VES,1μmol/L 5-FU,2μmol/L 5′-DFUR,20μmol/L VES+1μmol/L 5-FU,20μmol/L VES+2μmol/L 5′-DFUR),处理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id、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VES分别与5-FU、5′-DFUR联合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增强bid、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VES分别与5-FU、5′-DFUR联合作用时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中VES+5′-DFUR联合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这可能与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id、bax表达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琥珀酸酯 5-氟尿嘧啶 5'-脱氧氟脲苷 LS174T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K4启动子多态-1304T→G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魏宜胜 罗敏睿 +2 位作者 梁志华 邝广浩 洪楚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988-2991,共4页
目的:分析MKK4启动子多态rs3826392位点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结直肠癌并接受FOLFOX6辅助化疗患者rs3826392基因型与临床病理因素、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 目的:分析MKK4启动子多态rs3826392位点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结直肠癌并接受FOLFOX6辅助化疗患者rs3826392基因型与临床病理因素、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相关性。结果 :rs3826392基因型与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TG+GG基因型相对于TT基因型,有更好的OS(P=0.018)、DFS(P=0.019)。Cox多因素分析rs3826392TG+GG基因型是影响OS(HR=0.389;95%CI=0.177~0.855)、DFS(HR=0.491;95%CI=0.271~0.890)的独立有利因素。结论:rs3826392变异基因型(TG+GG)可以成为结直肠癌辅助化疗良好预后的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辅助化疗 MKK4 多态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N10A rs1263294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孔连广 彭俊玲 +5 位作者 郑祥珍 苏芳 魏宜胜 张啸 洪楚原 翁洁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XLI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319例接受含... 目的:探讨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XLI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319例接受含奥沙利铂(OXL)化疗方案的CRC患者(均为中国中南地区汉族)血液标本,常规提取DNA、PCR扩增及分析SCN10A外显子多态位点rs12632942基因型,评估OXLIPN程度。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外显子多态rs12632942基因型与OXLIPN的相关性。结果:319例CRC患者rs12632942基因型:AA134例、AG156例、GG29例,rs12632942基因型频率符合哈温平衡(P>0.05)。rs12632942的AG+GG基因型与Ⅱ~Ⅳ度OXLIPN相关(P<0.01),是发生Ⅱ~Ⅳ度OXLI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4,95%CI=1.231~3.392,P<0.01)。结论: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AG+GG基因型的CRC患者易感Ⅱ~Ⅳ度OXLI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SCN10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外周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MCL-1可逆转PD-L1敲除引起的结直肠癌细胞对司美替尼化疗敏感性下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磊 洪楚原 +4 位作者 尹雪霞 郭雄波 张实 钟北平 王国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8-1014,共7页
目的:明确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敲除是否可引起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对司美替尼化疗敏感性下降,并探寻逆转PD-L1敲除引起的司美替尼化疗敏感性下降的方法。方法:人结肠癌RKO细胞及敲除PD-L1... 目的:明确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敲除是否可引起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对司美替尼化疗敏感性下降,并探寻逆转PD-L1敲除引起的司美替尼化疗敏感性下降的方法。方法:人结肠癌RKO细胞及敲除PD-L1的RKO细胞接受司美替尼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Casp-3)蛋白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术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存活率。沉默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或AZD5991联合司美替尼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RKO及敲除PD-L1的RKO细胞中C-Casp-3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存活率。司美替尼联合AZD5991处理小鼠结肠腺癌MC38细胞及沉默PD-L1的MC38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Casp-3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存活率。结果: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司美替尼可显著降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蛋白水平,敲除PD-L1可显著降低细胞中司美替尼诱导产生的C-Casp-3,而MCL-1 shRNA或联合使用AZD5991可显著增加细胞中司美替尼诱导产生的C-Casp-3。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敲除PD-L1显著降低了司美替尼诱导产生的细胞凋亡,而MCL-1 shRNA或联合使用AZD5991均可显著增加司美替尼诱导产生的细胞凋亡。细胞集落形成结果发现,敲除PD-L1显著提高了低浓度司美替尼条件下细胞的存活率,而MCL-1 shRNA或联合使用AZD5991均可显著降低细胞的存活率。更重要的是,MCL-1 shRNA或联合使用AZD5991均有效逆转了PD-L1敲除引起的C-Casp-3、细胞凋亡及细胞存活率的改变。结论:敲除PD-L1可引起CRC细胞对司美替尼化疗敏感性下降,沉默MCL-1基因或联合使用AZD5991可逆转PD-L1敲除引起的CRC细胞对司美替尼化疗敏感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司美替尼 结直肠癌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脱氧氟尿苷联合干扰素对转染TP基因结肠癌细胞株裸鼠实验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方耿 王绮雯 张继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3-859,共7页
背景与目的:人结直肠癌细胞基本无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表达。本实验主要探讨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转染TP基因后,在裸鼠肿瘤组织中对抗癌药物5’-脱氧氟尿苷(5’-deoxy-5-fluorouridine,5’-DFUR)、氟尿嘧啶(5-fluo... 背景与目的:人结直肠癌细胞基本无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表达。本实验主要探讨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转染TP基因后,在裸鼠肿瘤组织中对抗癌药物5’-脱氧氟尿苷(5’-deoxy-5-fluorouridine,5’-DFUR)、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干扰素-α2a(interferon-α2a,INF-α2a)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转染TP基因至结肠癌细胞株LS174T,得到稳定传代的高TP表达株。将96只BALB/c裸鼠分成2组,分别应用野生型及转染TP基因后的LS174T细胞株接种裸鼠背部皮下,制成结肠癌TP低、高表达模型。每组再随机分为6组,分别应用0.9%Na Cl溶液、INF-α2a、5-FU、5-FU+INF-α2a、5’-DFUR和5’-DFUR+INF-α2a干预5 d,2周后处死裸鼠,分离肿瘤称重后,分别应用鼠抗人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抗PD-ECGF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定是否有TP表达及对微血管进行计数。结果:在野生型LS174T裸鼠荷瘤模型中,使用抗肿瘤药物的3~6组肿瘤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抑癌率分别为48%、27%、48%和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DFUR组(48%)与5’-DFUR+INF-α2a组(57%)、5-FU+INF-α2a组与5’-DFUR+INF-α2a组(27%与57%)相比,抑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S174T-TP细胞株裸鼠模型中,5’-DFUR组和5’-DFUR+INF-α2a组抑癌率分别为27%和48%,而使用5-FU的两组未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7%和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野生型LS174T接种形成的肿瘤组织中TP表达阴性,微血管数目较少,而转染TP基因后,肿瘤组织中TP表达明显上升,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多(P<0.05)。结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转染TP基因后,在裸鼠实验肿瘤模型中,TP表达明显增加,使细胞内激活抗癌药物5’-DFUR的抗癌作用明显增强,联合应用INF-α2a能进一步增强这种抗癌作用。而转染TP基因或联合应用INF-α2a对常规抗癌药物5-FU的抗癌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LS174T 胸苷磷酸化酶 5’-脱氧氟尿苷 干扰素-Α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期结直肠癌化疗前血小板参数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旺发 李明欣 +2 位作者 陈荣鹏 陈志健 魏宜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08-2613,共6页
目的探讨Ⅳ期结直肠癌化疗前血小板参数对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Ⅳ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138例。绘制ROC曲线分析血小板数量(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 目的探讨Ⅳ期结直肠癌化疗前血小板参数对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Ⅳ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138例。绘制ROC曲线分析血小板数量(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及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与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预测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最佳临界值。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参数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化疗前PLT与Ⅳ期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显著相关,化疗前PLT预测化疗敏感性的最佳临界值为317×10^(9)/L,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620及0.818,PLT>317×10^(9)/L化疗更敏感(P<0.0001),而化疗前MPV、PDW及PCT与Ⅳ期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无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化疗前PLT≤317×10^(9)/L相比,化疗前PLT>317×10^(9)/L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0.143)、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P=0.9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前PLT>317×10^(9)/L并不是影响Ⅳ期结直肠癌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化疗前PLT水平与Ⅳ期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相关,化疗前PLT越高则化疗越敏感,但其对预后评估无明显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小板 化疗敏感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