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数量与EB病毒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莹 曹军皓 +1 位作者 容东宁 孙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82-3583,共2页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变化,并对EB病毒进行检测,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5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按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分组,观察其临床表现和EB病毒浓度的关系。结果:通过临...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变化,并对EB病毒进行检测,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5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按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分组,观察其临床表现和EB病毒浓度的关系。结果: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大多患者具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通过实验室检查分析,外周血中存在数目不等的异型淋巴细胞。Ⅰ组(异型淋巴1%~5%)有4例,Ⅱ组(异型淋巴6%~10%)有7例,Ⅲ组(异型淋巴11%~15%)有10例,Ⅳ组(异型淋巴16%~20%)有13例,Ⅴ组(异型淋巴20%以上)有16例。通过荧光PCR-DNA检测EB病毒拷贝数发现Ⅴ组患者外周血病毒平均含量最高,并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异型淋巴细胞与EB病毒的检查对该病的初期诊断和病程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 异型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丁进亚 李曙平 +2 位作者 席金瓯 彭晓丹 阎有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2803-280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我院老年住院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病原细菌以K-B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真菌鉴定/药敏测试按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手...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我院老年住院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病原细菌以K-B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真菌鉴定/药敏测试按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手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4软件进行。结果:2940份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872株,阳性率为63.67%。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18.47%;真菌14.12%;大肠埃希菌10.5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7.07%和3.30%;肺炎克雷伯菌2.65%;流感嗜血杆菌0.31%。分别采用K-B法作药物敏感实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株比例较高,铜绿假单胞菌有季节性和科室集聚现象;真菌的检出率较高,并且有上升趋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是防止抗生素滥用、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引物PCR方法快速检测兔眼真菌性角膜溃疡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建国 丁进亚 +1 位作者 金中秋 周和政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21-422,共2页
目的 应用真菌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对兔眼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建立兔眼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镰刀菌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模型 ,根据国外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选出真菌通用引物 ,一对寡核苷酸引物B2F(5’ ACTTTCGTAG G... 目的 应用真菌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对兔眼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建立兔眼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镰刀菌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模型 ,根据国外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选出真菌通用引物 ,一对寡核苷酸引物B2F(5’ ACTTTCGTAG GATAG 3’)和引物B4R(5’ TGATCGTCTTCGATAAATA 3’)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在 6 87bp处出现DNA扩增带者为阳性。动物造型 3d后 ,通过PCR技术、常规刮片和培养 3种实验室手段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敏感性分别为 90 .0 %、33.3%和 4 0 .0 % ;5d后 ,PCR技术、常规刮片和培养的敏感性分别为 96 .6 %、5 0 .0 %和 6 0 .0 % .结论 通用引物PCR技术检测兔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快速、敏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碱性蛋白电泳对肿瘤的监测 被引量:7
4
作者 晏先开 万惠涛 +3 位作者 冯艳华 范笑洁 赵林双 邓林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6-329,333,共5页
本文介绍的血清碱性蛋白电泳,是一种快速,简便而经济的肿瘤筛选方法。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碱性蛋白是与血浆γ-球蛋白形成一种复合物,在pH2.0条件下,使此复合物解离,按常法进行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癌症患者在点样原点有条特异的肿瘤碱... 本文介绍的血清碱性蛋白电泳,是一种快速,简便而经济的肿瘤筛选方法。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碱性蛋白是与血浆γ-球蛋白形成一种复合物,在pH2.0条件下,使此复合物解离,按常法进行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癌症患者在点样原点有条特异的肿瘤碱性蛋白带,正常人则无。检测300例正常人均为阴性,检测800例经临床确诊为各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癌症总阳性率73%,101例包块和咳血待查患者SBPE结果与病理检查证实为癌症的阳性符合率78.7%,测定1409例各种良性疾病,假阳性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SBPE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莹 曹军皓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2期96-98,共3页
机体衰老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以探索其机制并设法来延缓此过程。然而,自然衰老是漫长的,若以自然衰老的动物模型来作为研究对象,存在自然周期长、参差不齐等缺点,不利于研究,因此需要借助实验手... 机体衰老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以探索其机制并设法来延缓此过程。然而,自然衰老是漫长的,若以自然衰老的动物模型来作为研究对象,存在自然周期长、参差不齐等缺点,不利于研究,因此需要借助实验手段使动物提前衰老。目前,衰老动物模型主要由啮齿类、鱼类、灵长类等动物复制而成。研究各类动物的自然属性及生理特点,并依据公认的衰老学说,制成接近临床衰老症状的动物模型,成为衰老及抗衰老药物研究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动物模型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莲汤药物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分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芳 汪芳 +1 位作者 张利方 曹军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7-939,共3页
目的: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芪莲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芪莲汤药物血清对美洲商陆(PWM)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细胞数;用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芪莲汤药物血清对PWM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 目的: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芪莲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芪莲汤药物血清对美洲商陆(PWM)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细胞数;用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芪莲汤药物血清对PWM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同时设白山云芝多糖组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组。结果:20%和10%芪莲汤药物血清可增强PWM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0%芪莲汤药物血清作用效果要优于白山云芝多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0%芪莲汤药物血清使PWM诱导的脾淋巴细胞IL-2表达增加,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芪莲汤药物血清可正向调节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及I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芪莲汤药物血清 脾淋巴细胞 增殖实验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宫颈癌细胞株和宫颈上皮组织中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海 刘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23-4025,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宫颈癌细胞株和宫颈上皮组织中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影响。方法:采用He La宫颈癌细胞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苦参碱处理48 h,对照组采用等量正常细胞悬液处理,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宫颈癌细胞株和宫颈上皮组织中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影响。方法:采用He La宫颈癌细胞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苦参碱处理48 h,对照组采用等量正常细胞悬液处理,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in1、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同时计算Pin1、Cyclin D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Pin1、Cyclin D1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表达呈阴性,在宫颈癌细胞株表达呈阳性;实验组Pin1为低表达,Cyclin D1表达为弱阳性;对照组Pin1为高表达,Cyclin D1表达为强阳性;(2)Pin1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无表达,实验组Pin1表达率为67.5%,与对照组(92.5%)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yclin D1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无表达,实验组Cyclin D1表达率为65%,与对照组(85%)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宫颈癌细胞株中Pin1和Cyclin D1表达均为阳性的有33例(82.5%),均为阴性的有12例(30%)。Pin1阳性但Cyclin D1阴性的有3例(7.5%),Pin1阴性但Cyclin D1阳性的有5例(12.5%),Pin1和Cyclin D1表达呈正相关(r=0.715,P<0.01)。结论:苦参碱能够明显降低宫颈癌细胞株中Pin1和Cyclin D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苦参碱 Pin1表达 CYCLIN D1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细胞骨架偶联蛋白基因克隆、表达、抗体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琴 曹军皓 +1 位作者 丁进亚 黄前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克隆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细胞骨架偶联蛋白(TccP)基因,表达纯化TccP,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研究该抗体在EHEC O157∶H7黏附宿主细胞模型中的应用。方法:从EHEC O157∶H7 Sakai菌株基因组中克隆得到tccP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Tcc... 目的:克隆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细胞骨架偶联蛋白(TccP)基因,表达纯化TccP,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研究该抗体在EHEC O157∶H7黏附宿主细胞模型中的应用。方法:从EHEC O157∶H7 Sakai菌株基因组中克隆得到tccP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TccP。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经纯化分离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对其进行鉴定。使用兔抗TccP多克隆抗体对EHEC O57∶H7黏附宿主细胞模型中的TccP分子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获得了TccP cDNA,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一致,并成功构建了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ccP;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Mr)约37 000的目的蛋白。表达产物N端氨基酸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所制备的兔抗TccP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法测定可与Mr37 000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免疫荧光检测发现TccP聚集在EHEC O157∶H7黏附处细胞膜的下方。结论:成功构建了pET28a-TccP载体,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TccP及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细胞骨架偶联蛋白 基因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区铜绿假单胞菌遗传聚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进亚 靳桂敏 +2 位作者 曹军皓 彭晓丹 阎有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病区铜绿假单胞菌(PA)多发的原因。方法:对62株PA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采用相关软件分别将“同一时期不同患者”和“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两组RAPD谱型进行遗传聚类图谱分析。结果:“同一时期不同患者”的40... 目的:分析老年病区铜绿假单胞菌(PA)多发的原因。方法:对62株PA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采用相关软件分别将“同一时期不同患者”和“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两组RAPD谱型进行遗传聚类图谱分析。结果:“同一时期不同患者”的40株PA菌相异指数为0.375~0.875,可以分为3个类群;“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22株PA菌的相异指数为0~0.8947,可以分为4个类群。结论:在老年病区,同一患者长期住院可以反复感染相同或不同株的PA菌,不同患者间有时存在交叉感染,一定时期表现出聚集现象。同时,也提示了反复感染的同一种菌可能为不同类群或亚群,其耐药性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RAPD 遗传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检测分析
10
作者 丁进亚 刘讯 +2 位作者 彭晓丹 董玉梅 齐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216-1217,共2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和非住院患者、3代头孢菌素应用3d以上患者与其他患者之间肠道菌群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actainase,ESBLs)菌的检出情况,以及两组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方法:将两组标本分...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和非住院患者、3代头孢菌素应用3d以上患者与其他患者之间肠道菌群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actainase,ESBLs)菌的检出情况,以及两组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方法:将两组标本分别接种到麦康凯平板、含1μg/mL头孢他啶的麦康凯平板和含有1μg/mL头孢噻肟的麦康凯平板上,35℃培养,细菌鉴定采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NC21鉴定板鉴定,保留大肠埃希菌做进一步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做10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ESBLs的检测和确定用双纸片确认试验,依照NCCLS的判断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ONET4软件进行。结果:从366份住院病人粪便标本中共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98株,对照组标本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6株,两组相差显著,P<0.05;两组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相差显著,P<0.05;用3代头孢类药物3d以上的住院病人和其他病人肠道中产ESBLs菌的检出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可明显改变肠道菌群的耐药性,增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比例。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的同时防止机体正常菌群中产ESBLs菌的大量产生,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内源性或医源性感染的一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局部肠抗感染药 Β内酰胺酶类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分子IgG+IgA单峰双M蛋白型多发性骨髓瘤一例报告及其免疫化学分析
11
作者 阎有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7-309,共3页
发现一例患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电泳谱β_2位出现一条浓集的波状M蛋白带,而Ig定量却见IgG和IgA均显著升高。经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选择电泳、双扩散、SDS电泳、超速离心分析等多种方法鉴定,证实系半分子IgG—k+IgA—k位于... 发现一例患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电泳谱β_2位出现一条浓集的波状M蛋白带,而Ig定量却见IgG和IgA均显著升高。经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选择电泳、双扩散、SDS电泳、超速离心分析等多种方法鉴定,证实系半分子IgG—k+IgA—k位于同一泳动带的单峰双M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 免疫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同工酶的琼脂糖凝胶电泳NBT显色法
12
作者 石玉玲 陈彦红 刘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分布于细胞内线粒体及细胞质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EC·2·6·1·1)是人血清中含有的两种同工酶,分别称为AST-m和AST-c同工酶.AST-c电泳迁移率介于血清α-球蛋白与β-球蛋... 分布于细胞内线粒体及细胞质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EC·2·6·1·1)是人血清中含有的两种同工酶,分别称为AST-m和AST-c同工酶.AST-c电泳迁移率介于血清α-球蛋白与β-球蛋白之间.AST-m电泳迁移率相似于γ-球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固蓝B染色法对m-AST检出率较低.用NBT显色法则可得到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氨酸 氨基转移酶 NBT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