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孔加工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1
作者 蒋超猛 张弓 +2 位作者 王映品 陈贤帅 于兰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3-177,共5页
从钻杆力学行为、深孔加工工艺、深孔钻削监测等方面综述了深孔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由此介绍了深孔加工机床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最后根据最新技术特点和工业生产需要指出了深孔加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深孔加工 钻削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药绿色制造的特种膜技术与专属装备”的研究策略与实践--20余年中药膜科技研究与应用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6
2
作者 钟文蔚 李绍平 +3 位作者 郭立玮 陈顺权 袁海 骆玉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0-366,共7页
回顾20余年来,课题组坚持“中药膜科技研究与应用”奋斗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成功申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的若干认知,对“基于特种膜的中药绿色制造技术与专属装备研究”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独特的见解.“绿色制造... 回顾20余年来,课题组坚持“中药膜科技研究与应用”奋斗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成功申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的若干认知,对“基于特种膜的中药绿色制造技术与专属装备研究”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独特的见解.“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宗旨:资源利用率最高,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如何通过中药制药过程从中药物料获取尽可能完整的“天然组合化合库”,在临床取得原有汤剂应有的疗效并有所提高,是中药绿色制造所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本文介绍了面向国家《中药新药注册分类》一类、二类与六类新药等多尺度目标产物制药技术需求,本团队业已开展的“面向中药绿色制造多尺度目标产物需求的新型膜材料、装备制备及分离机制”研究进展,主要为:(1)面向中药多元、整体药效物质获取的核孔膜改性方法与集群筛选机理研究;(2)面向小分子活性物质精准分离的规整纳埃级孔道膜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绿色制造 特种膜 分离机制 质量标准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成型技术中的扫描路径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建 张弓 +4 位作者 王卫军 梁松松 何文杰 李友浩 李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针对FDM成型技术中扫描填充方法直接影响成型件的质量,比如翘曲变形问题,对FDM成型技术中的轮廓偏置扫描填充和Z字型扫描填充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轮廓偏置和Z字型的混合路径扫描填充方法。并且,在提出的算法中加入了把打印起点和打印... 针对FDM成型技术中扫描填充方法直接影响成型件的质量,比如翘曲变形问题,对FDM成型技术中的轮廓偏置扫描填充和Z字型扫描填充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轮廓偏置和Z字型的混合路径扫描填充方法。并且,在提出的算法中加入了把打印起点和打印终点置于打印模型内部的方法。通过打印测试,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成型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偏置扫描 Z字型扫描 混合路径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南沙滨海泳场Ⅱ期开发供水源水质研究
4
作者 陈步丹 陈芳 +3 位作者 郭亮 田学达 吴世凯 谢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5-892,共8页
为探索南沙滨海泳场II期开发的可行性,对待建泳场周边人工湖、虎门—凫洲水道进行了原位围隔和围隔人工添加外源氮干预的对比试验研究,测定了各水体的8个理化指标和3个生物指标,并对为期6个月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 为探索南沙滨海泳场II期开发的可行性,对待建泳场周边人工湖、虎门—凫洲水道进行了原位围隔和围隔人工添加外源氮干预的对比试验研究,测定了各水体的8个理化指标和3个生物指标,并对为期6个月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按单因子评价法对水体作出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湖水为IV类,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未达标;湖围隔水除COD超标11%外,其他指标均达标;湖围隔加氮水总氮超标率为181%,COD超标率29.5%。水道水为劣V类,总氮浓度均值为2.48 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随时间变化呈增长趋势,并且以硅藻门藻属居多;水道围隔及围隔加氮水在7、9月以蓝藻为优势类群。与水道水相比,人工湖水更适宜用作泳场的供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泳场 供水源 围隔 珠江口 水道 南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溶液为工质的溶液浓差发电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士鸣 吴德兵 +5 位作者 吴曦 胡军勇 刘欢 张红军 陈顺权 陈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利用配制的氯化锂溶液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稀溶液和浓溶液浓度变化对逆向电渗析电池组(REDCs)开路电压、内阻以及功率密度等电池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10个电池单元构成的REDCs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最大开路电压为1.88V... 利用配制的氯化锂溶液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稀溶液和浓溶液浓度变化对逆向电渗析电池组(REDCs)开路电压、内阻以及功率密度等电池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10个电池单元构成的REDCs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最大开路电压为1.88V,最大功率密度为1.67 W/m^2.电池的开路电压随稀溶液浓度增大而降低,而随浓溶液浓度增大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电池内阻随浓、稀溶液的浓度增大而降低.电池的端电压与功率密度受电流影响.随电流增大,端电压呈线性下降的趋势,而功率密度变化却呈上凸的二次曲线.当电路总电阻为电池内阻两倍时,电池功率密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热能 氯化锂溶液 逆向电渗析电池 浓差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LiCl/LiBr-水-乙醇三元体系电导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士鸣 刘欢 +4 位作者 吴曦 吴德兵 张红军 陈顺全 陈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基于逆向电渗析原理的热-电转换循环要求工作溶液有较强的导电性和尽可能低的热分离能耗.因此利用低汽化热的乙醇部分替代高汽化热的水来降低电解质溶液热分离过程的能耗.为了了解不同电解质在电解质+乙醇+水三元体系中的电导率特性,应... 基于逆向电渗析原理的热-电转换循环要求工作溶液有较强的导电性和尽可能低的热分离能耗.因此利用低汽化热的乙醇部分替代高汽化热的水来降低电解质溶液热分离过程的能耗.为了了解不同电解质在电解质+乙醇+水三元体系中的电导率特性,应用电导率仪在20~40℃测定了KI、LiCl与LiBr分别在水与乙醇质量比为2∶8和3∶7的溶剂中不同浓度下的电导率,讨论了温度、浓度、溶剂组成对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且溶液浓度越高,温度对其电导率的影响越大;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溶液体系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增加溶剂中水的比例会显著地提高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乙醇 温度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建宇 张志光 李子夫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97-101,共5页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是一种直接快速成型任意复杂表面结构和内部腔隙试件的制造技术,具有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度数字化等特点,代表了当前快速成型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随着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和SLM的不断发展,其病例的个性化诊断和...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是一种直接快速成型任意复杂表面结构和内部腔隙试件的制造技术,具有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度数字化等特点,代表了当前快速成型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随着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和SLM的不断发展,其病例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得以广泛地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种植和口腔正畸领域,极大地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降低了传统制作方法的误差累积,获得了理想的个性化治疗效果,是口腔医学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熔化 个性化植入体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对腐殖酸的过滤机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黄锰 宋宏臣 +1 位作者 王建明 刘自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95,99,共8页
为了充分发挥负载型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处理污染物的技术优势,通过制备TiO2改性PVDF超滤膜,采用自制膜分离性能测试装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UV光照强度、膜过滤流量、溶液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膜... 为了充分发挥负载型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处理污染物的技术优势,通过制备TiO2改性PVDF超滤膜,采用自制膜分离性能测试装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UV光照强度、膜过滤流量、溶液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优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耦合工艺在处理水样时,对水样中的污染物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和光催化降解能力.当其它条件一定时,UV光照强度为1.0mW/cm2、过滤流量为300mL/min、溶液浓度为2mg/L时,该耦合工艺对腐殖酸水样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光催化 聚偏氟乙烯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的PLA中空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鹏 张玉坤 +2 位作者 许嘉瑛 陈顺权 杜如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7,39,共5页
合成制备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用NMR和GPC对其进行了表征。将PLA-PEG-PLA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于中空纤维的制备,并研究了PLA-PEG-PLA的加入对中空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LA-PEG-PLA和PL... 合成制备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用NMR和GPC对其进行了表征。将PLA-PEG-PLA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于中空纤维的制备,并研究了PLA-PEG-PLA的加入对中空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LA-PEG-PLA和PLA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PLA中空纤维的抗污性能明显得到改善。随着PLA-PEG-PLA用量的增加,中空纤维的透水量逐渐下降,牛血清白蛋白(BSA)阻止率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 中空纤维 透水量 抗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其共混改性聚乳酸中空纤维膜抗污染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鹏 张秋吉 +2 位作者 杨昌玉 陈顺权 杜如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3,70,共7页
合成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并应用1 H NMR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然后将共聚物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自行研发的中空纤维膜纺丝机对应制备了不同的PLA共混中空纤维膜.对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水通量、残留率、水接触角、抗... 合成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并应用1 H NMR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然后将共聚物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自行研发的中空纤维膜纺丝机对应制备了不同的PLA共混中空纤维膜.对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水通量、残留率、水接触角、抗污染性能等测试以及SEM观察,研究了该添加剂对PLA中空纤维膜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超滤性能优异,添加PLA-PEG-PLA嵌段共聚物会提高PLA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性能,并且共聚物分子量越大,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越好,抗污染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亲水性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纵切机床滚齿关键技术及仿真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占功 李宁 +1 位作者 张潇 陈贤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2,共5页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自主设计研发的数控纵切机床在具备车削、铣削、钻孔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了滚齿功能。滚齿同步运动的控制采用了电子齿轮箱技术,而不同于传统滚齿机的机械传动方式。该机床对加工微小型精密工程零件非常有效,...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自主设计研发的数控纵切机床在具备车削、铣削、钻孔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了滚齿功能。滚齿同步运动的控制采用了电子齿轮箱技术,而不同于传统滚齿机的机械传动方式。该机床对加工微小型精密工程零件非常有效,例如:生物医疗器械(牙科种植体)和用于高端机械手表里面的齿轮轴。分析滚齿内联传动关系,并设计了软件式电子齿轮箱,应用MATLAB进行滚齿仿真加工,最后对机床试验加工的小模数齿轮进行误差分析。将基于电子齿轮箱技术实现的滚齿内联传动,应用到数控纵切机床的滚齿功能上,可以满足零件加工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纵切机床 电子齿轮箱 滚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PVDF膜紫外接枝亲水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玉坤 沈鹏 梁基照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49,共4页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通过紫外接枝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接枝在PVDF膜表面。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了紫外接枝实验,分别考察了单体浓度和紫外辐照时...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通过紫外接枝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接枝在PVDF膜表面。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了紫外接枝实验,分别考察了单体浓度和紫外辐照时间对两种PVDF膜亲水改性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方案。AA接枝PVDF膜的最优方案:w(AA)为1.98%,辐照时间为40min,此时接枝膜的吸水率为109.95%。HEMA接枝PVDF膜的最优方案:w(HEMA)为1.5%,辐照时间为36.64min,接枝膜的吸水率为9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响应面分析法 紫外接枝 亲水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振镜的激光淬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长林 张弓 +2 位作者 王映品 郑雷 陈贤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1-213,136,共4页
通过搭建激光淬火实验平台,分别对45钢和40Cr材料进行激光淬火实验研究,获得了激光淬火的最佳的工艺参数:搭接率40%-50%,扫描速度16mm/s,离焦量40mm。使用此工艺参数,使硬度提升了61.5%,验证了该淬火方法的可行性.具有一... 通过搭建激光淬火实验平台,分别对45钢和40Cr材料进行激光淬火实验研究,获得了激光淬火的最佳的工艺参数:搭接率40%-50%,扫描速度16mm/s,离焦量40mm。使用此工艺参数,使硬度提升了61.5%,验证了该淬火方法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镜 激光淬火 45钢 40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驱控技术在Delta机器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晓君 祁玫丹 +2 位作者 马长捷 陈竹 林宁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6-312,共7页
本文将驱动器与控制器相结合并改进了Delta机器人运动学求解的方法,应用在Delta机器人上实现了一体化驱动技术。该一体化驱控技术采用ARM+DSP的核心架构,以ARM为核心的采用嵌入式开放式控制子系统主要实现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外围控制以... 本文将驱动器与控制器相结合并改进了Delta机器人运动学求解的方法,应用在Delta机器人上实现了一体化驱动技术。该一体化驱控技术采用ARM+DSP的核心架构,以ARM为核心的采用嵌入式开放式控制子系统主要实现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外围控制以及通讯,以DSP C28为核心的高效运算从控制子系统主要实现伺服电机的驱动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同时,本文利用几何向量法针对Delta机器人运动学正反解的求解方法进行改进,方便一体化驱控技术的软件开发。最后将所得研究结果系统的应用在Delta机器人本体,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误差达到了±0.01 mm,各轴的误差较为稳定,可靠性较强,系统的总体性能能够满足运动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驱控技术 Delta机器人 运动学正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倩 梁基照 +1 位作者 陈静 余常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2,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六氟丁酯(HFBA)为单体,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为可聚合乳化剂,采用无皂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新型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疏水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六氟丁酯(HFBA)为单体,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为可聚合乳化剂,采用无皂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新型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疏水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接触角测量仪对聚合物膜性能进行表征分析,主要考查了含氟量、乳化剂浓度、成膜方式以及含水量对聚合物膜表面性能及其亲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含氟量在一定程度可提高聚合物膜表面的疏水性,MPEGMA侧链结晶有利于含氟基团的表面离析,不同成膜方式影响分子基团的排列、分布及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疏水性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PR并联对位平台运动控制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安贻 张波涛 +5 位作者 张弓 侯至丞 王卫军 蔡君义 冯伟 韩彰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7,共5页
针对目前高精密行业中对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3-PPR平面并联对位平台的运动控制系统。结合解析法和矢量法,建立了平面并联对位平台运动学正逆解方程,采用MATLAB分析计算了对位平台在不同位姿下的工作空间。设计了一套基于GUS Contr... 针对目前高精密行业中对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3-PPR平面并联对位平台的运动控制系统。结合解析法和矢量法,建立了平面并联对位平台运动学正逆解方程,采用MATLAB分析计算了对位平台在不同位姿下的工作空间。设计了一套基于GUS Controller运动控制器的对位控制系统,使用PID方法整定了驱动电机的运动性能,并通过运动学分析及控制系统对其精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并联对位平台的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1.5μm,驱动精度可达到1μm,在5s定位时间内,其位置误差和偏角误差为±5μm和0.0025°,在10s定位时间内,其位置误差和偏角误差为±3μm和0.0025°,可适用于各种高精密对位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运动学 工作空间 运动控制器 对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密3-PPR并联平台的对位精度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甲红 刘杰林 +7 位作者 张弓 杨根 候至丞 王卫军 冯伟 韩彰秀 蔡君义 李友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7-21,共5页
为了获得3-PPR并联平台的最佳对位精度,针对平台的结构布局与工作影响因素对其对位精度的影响,采用理论误差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平台进行对位精度研究,得出平台误差数学模型并确定在速度为7.5 mm/s、加速度为100 mm/s 2时平台的对位... 为了获得3-PPR并联平台的最佳对位精度,针对平台的结构布局与工作影响因素对其对位精度的影响,采用理论误差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平台进行对位精度研究,得出平台误差数学模型并确定在速度为7.5 mm/s、加速度为100 mm/s 2时平台的对位精度最好,上述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改善与开发平台性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可用于各种高精密对位场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密3-PPR并联平台 误差方程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厂废热水多效蒸馏制取高纯水技术分析
18
作者 冯东东 徐士鸣 +1 位作者 陈顺权 张凤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7-61,共5页
以某化工厂催化蒸馏装置排出的约80℃的废热水作为热源,设计了1种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技术并基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低污染度废水为原水的制取高纯水(蒸馏水)的物理系统;通过建立流量和能量分布的稳态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热力计算,得到在给... 以某化工厂催化蒸馏装置排出的约80℃的废热水作为热源,设计了1种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技术并基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低污染度废水为原水的制取高纯水(蒸馏水)的物理系统;通过建立流量和能量分布的稳态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热力计算,得到在给定工况下的理论产水量为0.92kg/s;对系统喷淋量的设计值进行合理性验证,模拟并分析了不同热源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系统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系统产水量随热源水温度升高而增大,但超过设计温度(80℃)后增幅减小;冷却水进水温度升高会导致产水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热水 低温多效蒸馏 喷淋流量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延法制备多孔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及其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沈鹏 杨昌玉 +1 位作者 王希 汤建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70,共4页
湿延法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直接对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法制备纤维进行拉伸即获得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滤膜。介绍了以25%PVDF为铸膜液通过湿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中空纤维微滤膜的方法,通过SEM和XRD对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 湿延法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直接对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法制备纤维进行拉伸即获得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滤膜。介绍了以25%PVDF为铸膜液通过湿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中空纤维微滤膜的方法,通过SEM和XRD对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湿延法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形成指状孔,孔径3~10μm,孔分布可根据拉伸比调控,制备的膜水通量0增加到252L/h·m^2·atm,蛋白截留率最高可达97%。拉伸还会改变PVDF中空纤维膜的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延法 PVDF中空纤维膜 可控多孔结构 无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强化超滤去除Cr(Ⅵ)离子的研究
20
作者 苗晶 杜启通 +1 位作者 蔡畅 董声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8-72,共5页
分别以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强化超滤去除Cr(Ⅵ),研究了料液p H、操作压力、转载比以及壳聚糖季铵盐接枝率等对截留率和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p H和装载比是影响Cr(Ⅵ)截留率的主要因素。相同的操作条件下,采用壳聚糖季铵盐强化超... 分别以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强化超滤去除Cr(Ⅵ),研究了料液p H、操作压力、转载比以及壳聚糖季铵盐接枝率等对截留率和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p H和装载比是影响Cr(Ⅵ)截留率的主要因素。相同的操作条件下,采用壳聚糖季铵盐强化超滤效果更优。超滤膜表面形成的亲水性凝胶层影响其通量和截留性能,由于较好的亲水性,壳聚糖季铵盐强化超滤可获得较高通量。对Cr(Ⅵ)的截留率随季铵基团在壳聚糖上接枝率的增大而升高:当接枝率由109%提高至530%,对Cr(Ⅵ)的截留率由65.2%提高至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季铵盐 混凝强化超滤 Cr(Ⅵ)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