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骨免疫学论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夏璇 陈杰君 +3 位作者 张磊 王茂杰 黄闰月 储永良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52-235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平衡,导致成骨细胞减少,以及破骨细胞凋亡减退及异常活化。西药目前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缓疾病进展,但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难以忽视。中医药在防治骨破坏中研究逐步深入,但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免疫学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炎症反应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谢丽莹 麦彤 +2 位作者 周耿标 赖芳 韩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418-3427,共10页
背景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确切,但大多数已发表的临床试验设计中缺乏标准、统一的结局指标,造成同类研究结果难以合并、对比,无法产生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决策。目的分析2017—2022... 背景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确切,但大多数已发表的临床试验设计中缺乏标准、统一的结局指标,造成同类研究结果难以合并、对比,无法产生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决策。目的分析2017—2022年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ALI/ARDS临床试验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脓毒症性ALI或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干预组措施为中医药联合其他药物或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不做限制。采用Cochrane研发的ROB.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总结结局指标分类情况。结果经筛选后纳入39篇文献,其中文献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1篇(2.56%),高风险3篇(7.69%),可能存在风险35篇(89.74%)。5篇(12.82%)文献结局指标报告质量评分≥5分,为结局指标报告完整。共报告106种结局指标,累计使用443次,包括理化检测(55种,51.89%)、中医症状/证候(2种,1.89%)、症状/体征(13种,12.26%)、远期预后(19种,17.92%)、生活质量(7种,6.60%)、安全性事件(8种,7.55%)和经济学评估(2种,1.89%)。使用率>50%的结局指标有4个,分别是氧合指数(82.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58.97%)、机械通气时间(51.28%)和白介素6(51.28%)。21篇文献使用有效率和/或中医证候疗效的复合结局指标,包括总有效率12次,中医证候积分8次和中医症状疗效6次。由于各结局指标差异较大,对106种指标进行合并和依次归类,最终总结出3个大类,分别为:整体评价指标(36种,33.96%)、共性指标(36种,33.96%)及不同关注重点指标(34种,32.08%)。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ALI/ARDS临床试验结局指标的选择尚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主次结局指标区分不明确、复合结局指标标准不统一、轻视终点指标、缺少随访数据和中医特色指标等。未来应构建脓毒症性ALI/ARDS的中医药核心结局指标集,推动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核心结局指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和中医药诊治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元明 梁丹红 +4 位作者 梁民联 郑欢 秦书敏 吴皓萌 黄绍刚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71-2174,2179,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难治性 原因 中医药 策略 通降理论 血三脏理论 治酸不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春林教授运用中医药防治环孢素A肾毒性的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磊 文彬 +4 位作者 邹川 林启展 吴禹池 卢富华 刘旭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2-1147,共6页
环孢素A(CsA)急慢性肾毒性副作用明显,虽然其肾毒性呈剂量、浓度依赖性,然而CsA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时,仍有可能发生肾毒性。其主要的肾毒性就是肾纤维化,病变程度与肾功能恶化及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环孢素A(CsA)急慢性肾毒性副作用明显,虽然其肾毒性呈剂量、浓度依赖性,然而CsA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时,仍有可能发生肾毒性。其主要的肾毒性就是肾纤维化,病变程度与肾功能恶化及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直接且有效的方法防治。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采用现代中医取象比类、审证求因的辨证思维,在中医病机与现代病理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本文提出通过判断CsA的中医药物属性及其肾毒性发生机制,临床运用防己黄芪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以增强CsA血药浓度减少其用量,同时亦可防治CsA导致的肾纤维化,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对运用中医"病证结合、机理互参"的精准辨证理念治疗临床疑难肾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春林 环孢素 肾纤维化 取象比类 审证求因 防己黄芪汤 五子衍宗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卓勋 杨京华 +3 位作者 许尤佳 刘媛媛 江茹菲 朱慧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92-2498,共7页
目的对《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通过家长访谈的模式,对668例广东各地区儿童进行体质辨识,多维度评价该量表的信度(重测、分半、内部一致性),并对量表进行内... 目的对《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通过家长访谈的模式,对668例广东各地区儿童进行体质辨识,多维度评价该量表的信度(重测、分半、内部一致性),并对量表进行内容效度、标准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等考察。结果七个亚量表的重测系数(Kappa)在0.508-0.889,校正后总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是0.834,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13-0.820,反映标准关联效度的Kappa系数在0.697-0.899,因子分析结果提示14个因子与预想的结果较一致,累计贡献率为61.84%。结论《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医 体质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丽虹 杨玲玲 +3 位作者 谢倩文 芦环玉 刘少南 郭新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77-4383,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使用现状,为今后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6个临床研究注册平台,获取中医和西医治疗成人抑郁症RCT的注册信息;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 目的比较分析中医与西医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使用现状,为今后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6个临床研究注册平台,获取中医和西医治疗成人抑郁症RCT的注册信息;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库,补充中医治疗抑郁症的RCT文献;提取并分析其报告的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结果共获注册的西医RCT 1033项,中医RCT 195项(注册29项、发表166项)。西医RCT使用的结局指标共581个,评价内容全面涵盖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环境反应以及生存质量等结局指标域,涉及406个量表。11%研究关注了安全性结局。中医RCT使用的结局指标共118个,评价内容仅涵盖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和中医证候等结局指标域,涉及14个量表;极少文献使用了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安全性结局报告率为47%;86.7%研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论西医研究使用的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涵盖范围广且研究间差异较大,而中医研究使用的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范围小且集中。今后开展的抑郁症临床研究在结合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可参考国际抑郁症核心指标集,结合中医药潜在作用点来选择结局指标及适合的测量工具以评价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结局指标 测量工具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旭生教授谈乙酰唑胺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中医治疗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文彬 王晓磊 +4 位作者 邹川 林启展 吴禹池 卢富华 刘旭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2-1136,共5页
中医现代化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医的历史任务,要求现代专病中医不仅要改善临床证候,更要探索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现代疾病,从而改善预后。特别是面对一些临床少见病、危重病时,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刘旭生教授主张在... 中医现代化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医的历史任务,要求现代专病中医不仅要改善临床证候,更要探索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现代疾病,从而改善预后。特别是面对一些临床少见病、危重病时,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刘旭生教授主张在"精准辨证"学术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病证结合、机理互参"的现代中医辨病方法来认识和治疗乙酰唑胺导致的急性肾损伤,获得了很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旭生 精准辨证 乙酰唑胺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春林教授谈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对策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禹池 许苑 +2 位作者 邹川 刘旭生 黄春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2,共4页
膜性肾病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尤其是对激素/免疫抑制剂依赖、抵抗的患者。在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本文提出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思路和对策,从而丰富中医肾病专科理论。基于现代医学对肾病的深入认识... 膜性肾病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尤其是对激素/免疫抑制剂依赖、抵抗的患者。在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本文提出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思路和对策,从而丰富中医肾病专科理论。基于现代医学对肾病的深入认识和中医学辨证论治思维,黄老指出应重视祛邪,合理使用祛风湿中药,扶正则取补肾固精、健脾摄精、养肝益肾之法以助脏腑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黄春林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清 莫秀梅 +1 位作者 陈达灿 晏烽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184-1191,共8页
湿,属六气之一。湿证是指具有湿之特性的各种不同证候。近年来,湿证是中医证候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证候的构建是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桥梁和纽带。构建能客观体现及反映湿证的动物模型是进一步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立... 湿,属六气之一。湿证是指具有湿之特性的各种不同证候。近年来,湿证是中医证候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证候的构建是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桥梁和纽带。构建能客观体现及反映湿证的动物模型是进一步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立足点。目前,已有很多的中医湿证实验室研究报道,尤其在各种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相关指标的检测。现对中医湿证的理论源流、湿证动物模型分类及湿证模型检测指标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优化研究提供参考及启示,以期为湿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湿证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湿证 湿证动物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智能交流的分类、利弊与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美玉 赖昕 傅昊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从服务过程、交互工具、应用场景三个视角,阐释不同表现形式下的智能化医患交流。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模式,医患智能交流表现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更加绿色高效、更加以患者为中心,并能够带动患者共同参与决策。但是,智能技术的应用也... 从服务过程、交互工具、应用场景三个视角,阐释不同表现形式下的智能化医患交流。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模式,医患智能交流表现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更加绿色高效、更加以患者为中心,并能够带动患者共同参与决策。但是,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凸显出很多弊端,如较弱的共情能力容易让医患关系降温,难以分辨的虚假信息容易破坏医患信任,医学伦理风险增加。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转变临床决策的模式、医患共同营造数字共情、提升医患的数字健康信息素养、保障信息安全四方面来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医疗 医患交流 医患关系 智慧医疗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证裸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婷婷 李云英 +2 位作者 郭强中 郑志鹏 李甜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2-844,共3页
目的:建立痰证裸小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20只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寒湿刺激的方法制作痰证裸小鼠模型,对照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两组均持续14 d。观察两组裸小鼠的一般情况,测... 目的:建立痰证裸小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20只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寒湿刺激的方法制作痰证裸小鼠模型,对照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两组均持续14 d。观察两组裸小鼠的一般情况,测量体重、饮水量、摄食量,测定血脂四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小鼠出现形体肥胖、嗜卧少动、行动迟缓、喜扎堆、大便黏腻不成形、小便黄及体重增长快,饮水量减少,摄食量减少等表现;血脂四项:模型组裸小鼠血清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TG(甘油三酯)含量无差异。结论:高脂饮食饲喂结合寒湿刺激的方法建立痰证裸小鼠模型是可行的,模型组裸小鼠符合痰证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证 裸小鼠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医弩药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金龙 潘建科 +6 位作者 李嘉晖 梁桂洪 曾令烽 罗明辉 杨伟毅 徐南俊 刘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77-4786,共10页
目的 探讨弩药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有关弩药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各数据库建立至... 目的 探讨弩药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有关弩药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各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12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计算相关结局指标的比值比(OR)或加权均数差(WMD)。采用Stata 15.1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发表偏倚的定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证据等级为1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8篇。共纳入病例935例,其中试验组494例,普通针刺组441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普通针刺相比,在末次随访中弩药针更能降低VAS评分(WMD=-0.35,95%CI=-0.69 to-0.02, P=0.04)以及WOMAC评分(WMD=-2.75, 95%CI=-4.27 to-1.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弩药针比普通针刺更能增加KOA患者JOA评分(WMD=4.17, 95%CI=2.33 to 6.01)。与普通针刺相比,弩药针治疗KOA患者后可明显增加关节液中HA含量(WMD=4.34, 95%CI=3.20 to 5.49)以及减少NO含量(WMD=-3.95, 95%CI=-5.00 to-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两种干预措施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OR=0.32, 95%CI=0.13 to 0.81)。结论 与普通针刺相比,弩药针在改善膝关节疼痛以及功能方面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优势。受限于纳入文献数量以及相关机理机制研究较少,未来可开展更多更高质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弩药针 疗效 安全性 膝骨关节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中药对老龄小鼠骨髓脂质过氧化与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翰宇 黄启明 +2 位作者 罗斌 蔡俊笙 程志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移植及补肾中药给药对老龄小鼠骨髓脂质过氧化与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6、10、15、19个月龄雌性C57BL/6 (B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健骨二仙丸组、金匮肾气丸组、脂肪干细胞组。流式细胞仪鉴定脂肪干细胞...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移植及补肾中药给药对老龄小鼠骨髓脂质过氧化与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6、10、15、19个月龄雌性C57BL/6 (B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健骨二仙丸组、金匮肾气丸组、脂肪干细胞组。流式细胞仪鉴定脂肪干细胞表型,检测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4-HNE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健骨二仙丸组、金匮肾气丸组、脂肪干细胞组19个月龄小鼠抑制4-HNE、ROS水平(P<0. 05,P<0. 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健骨二仙丸组、金匮肾气丸组、脂肪干细胞组不同月龄小鼠抑制骨髓细胞凋亡率(P<0. 05)。结论补肾中药可显著下调19个月龄小鼠4-HNE水平,并抑制ROS水平,从而控制骨髓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脂肪干细胞 老龄小鼠 4-HNE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凝血瘀证裸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世卿 张婷婷 +1 位作者 李甜甜 李云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索建立寒凝血瘀证裸小鼠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27只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16只)采用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冰水游泳制作寒凝血瘀证裸小鼠模型,对照组(11只)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均持续14 d。... 目的:探索建立寒凝血瘀证裸小鼠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27只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16只)采用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冰水游泳制作寒凝血瘀证裸小鼠模型,对照组(11只)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均持续14 d。观察两组裸小鼠的一般情况,记录体重、饮水量、摄食量,测定尾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玻管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小鼠出现身体局部瘀点瘀斑、唇周黯红、舌色紫黯、嗜卧少动、行动迟缓、蜷卧喜扎堆、大便溏、小便清长及体重增长缓慢,饮水量、摄食量减少等表现;模型组裸小鼠尾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玻管法)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结合冰水游泳刺激可建立寒凝血瘀证裸小鼠模型,模型组裸小鼠符合寒凝血瘀证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血瘀证 裸小鼠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差分化细胞群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辉 张志发 +2 位作者 朱贤强 张潇涵 秦海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7-821,共5页
背景与目的:基于分化程度的组织学分级在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评估上存在局限性,寻找更多的形态学指标将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分层管理提供更多依据。探讨结直肠腺癌差分化细胞群(poorly differentiated clusters,PDC)与临床病理学参... 背景与目的:基于分化程度的组织学分级在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评估上存在局限性,寻找更多的形态学指标将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分层管理提供更多依据。探讨结直肠腺癌差分化细胞群(poorly differentiated clusters,PDC)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标本101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7例,年龄29~86岁,中位年龄62岁,肿瘤大小1.5~9.0 cm,平均4.5 cm,左半结肠癌42例,右半结肠癌21例,直肠癌38例。在光镜下观察H-E切片中结直肠腺癌PDC数量并进行分级,分析PDC分级与结直肠腺癌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01例结直肠腺癌患者中,PDC分级G1级为42例(41.6%),G2级为29例(28.7%),G3级为30例(29.7%)。结直肠腺癌中PDC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血管侵犯、神经侵犯、远处转移分期及肿瘤芽(tumor budding,TB)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DC与结直肠腺癌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DC有可能是继TB之后的另一个比传统组织学分级更为有效的预后指标。识别和评估结直肠腺癌中PDC分级可以更好地预测结直肠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从而更加准确地指导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差分化细胞群 肿瘤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秦两汉涉医简帛文献的早期形神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登威 郑凡 顾漫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75,共5页
战国清华简《五纪》将三十位神祇与人体各部位进行结合,是目前中医形神思想最初的模型。马王堆帛书《胎产书》以五行理论,阐述母体受孕后胎儿逐月发育,体现了早期中医对于胚胎发育的认识。张家山《脉书》提出“实四肢而虚五脏”的观点,... 战国清华简《五纪》将三十位神祇与人体各部位进行结合,是目前中医形神思想最初的模型。马王堆帛书《胎产书》以五行理论,阐述母体受孕后胎儿逐月发育,体现了早期中医对于胚胎发育的认识。张家山《脉书》提出“实四肢而虚五脏”的观点,是西汉医者对身心健康的独特理解。张家山《引书》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彭祖之道”,是《黄帝内经》“调神”思想的源头之一。天回医简《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是目前唯一以“精神”为题名的一部出土医书,其记载“太上石神”之论,与《黄帝内经》“一曰治神”的思想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文献 形神 秦汉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博来 李永津 +3 位作者 苏国义 林涌鹏 林锐 杜炎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7-533,共7页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olater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科行PELIF治疗的22例轻度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olater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科行PELIF治疗的22例轻度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为36~77岁,平均55.1±11.3岁。单节段滑脱21例,双节段滑脱1例。Ⅰ度滑脱19个节段,Ⅱ度滑脱4个节段。手术时间170.7±23.4min,术后随访12~29个月,平均20.3±3.0个月。手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术前、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并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手术节段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术后12个月通过CT评估融合率。同时记录随访期间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患者腰痛VAS为7.14±0.83分,术后2周为3.23±0.69分,术后6个月为2.91±0.53分,末次随访为2.32±0.57分;术前腿痛VAS为6.82±0.80分,术后2周为2.91±0.61分,术后6个月为2.60±0.50分,末次随访为2.28±0.63分;术前ODI为(65.60±10.28)%,术后2周为(19.59±6.54)%,术后6个月为(15.95±5.27)%,末次随访为(13.45±3.63)%;术后2周、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为9.23±2.11mm,术后2周为11.77±2.07mm,末次随访为11.04±1.6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前凸角术前为12.39°±8.42°,术后2周为15.17°±8.90°,末次随访为15.09°±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滑脱率术前为(39.70±6.01)%,末次访为(14.50±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滑脱复位率为59.9%。术后12个月时,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1例神经根袖损伤,另有一过性腰大肌无力1例,经保守治疗均获得痊愈;无感染、血肿、内固定失败等其他并发症。结论:PE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安全可靠,短期临床疗效满意,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窥镜 腰椎融合术 微创 腰椎滑脱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乳酸清除率指导脓毒症复苏治疗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廖继旸 袁金霞 +3 位作者 韩云 周敏莹 李芷瑛 张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1-768,共8页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LCR)及其不同阈值对脓毒症复苏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文献,纳入复苏方案中对比不同阈值LCR或LCR对比中心静脉血样饱和度(ScvO2)的相关文献,提取并...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LCR)及其不同阈值对脓毒症复苏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文献,纳入复苏方案中对比不同阈值LCR或LCR对比中心静脉血样饱和度(ScvO2)的相关文献,提取并合并有关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异质性结果,根据异质性结果选取相应的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RCT)及12篇回顾性研究,共2375例患者。RCT结果显示,LCR指导下对比ScvO2指导的复苏可改善全因死亡发生率(OR=0.52, 95%CI:0.36~0.75,P=0.0006)。回顾性文献共纳入4种LCR阈值指导的复苏研究,其中设定阈值为10%的研究文献有9篇,结局同样降低了脓毒症死亡发生率(OR=0.37,95%CI:0.29~0.48,P<0.0001),且LCR≥10%组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更低(OR=0.55,95%CI:0.32~0.95,P=0.03),但此受益可能来源于较低的SOFA评分(WMD=–0.86,95%CI:–1.35~–0.38,P=0.0005)。试验序贯分析(TSA)表明,RCT研究的结论比较肯定;而设定阈值为10%的回顾性研究,虽然TSA结果也是肯定的,但整体文献质量较差,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相较于ScvO2,LCR指导下的脓毒症复苏治疗可确切改善脓毒症死亡发生率,可指导临床的LCR阈值可能为10%,但研究文献质量较差,更优化的LCR阈值需更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乳酸清除率 META分析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逴凡 李红毅 +1 位作者 杨贤平 李玉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781-1785,1791,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逍遥散治疗痤疮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逍遥散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标,并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提取痤疮相关靶标。使用Cytoscape软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逍遥散治疗痤疮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逍遥散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标,并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提取痤疮相关靶标。使用Cytoscape软件及其bisogenet插件构建逍遥散治疗痤疮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蛋白-疾病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再分次进行拓扑分析,得出核心网络。采用R语言软件中ClusterProfiler数据包对逍遥散的潜在作用基因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作图。结果:通过TCMSP,获得了逍遥散有效活性成分161个,潜在作用靶点2619个,与146个痤疮相关靶点的共同靶点为37个,包括PTGS2、CCNA2、CHEK1、NR3C2等,潜在活性成分为木犀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等110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逍遥散治疗痤疮主要通过脂多糖应答、细菌源性分子应答等作用机制,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验证了逍遥散治疗痤疮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特点,简单阐述了逍遥散治疗痤疮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通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痤疮 中医药 网络药理 蛋白质 靶点 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细菌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在肾脏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禹池 吉春兰 +3 位作者 卢钊宇 林启展 刘旭生 邹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4-85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对“肠-肾轴”和尿毒索的研究深入,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一种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影响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se,cKD)预后的尿毒素,成为肾脏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细菌代谢产物 三甲胺 肠道 氧化 OXIDE 尿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