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综合治疗在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卢标清 李云英 +5 位作者 孙一帆 周小军 樊治军 彭宏彬 徐庆文 李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4期893-89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在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对疗效及症状改善的影响,为中医药在鼻内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提供依据与思路。方法:将104例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于手术后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组术后配...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在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对疗效及症状改善的影响,为中医药在鼻内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提供依据与思路。方法:将104例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于手术后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组术后配合辨证内服中药,并以中药制剂清利塞鼻洗液冲洗术腔,对照组采用应用抗生素及激素为主,以地塞米松+硫酸庆大霉素冲洗术腔,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一年后临床疗效及术后症状改善中医综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在内镜鼻窦围手术后期应用能有效改善术后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综合治疗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胸腹水细胞学阳性率的技术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肖楚梅 汪波 +1 位作者 石灵春 张维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学 胸水 腹水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乳腺癌细胞对β-榄香烯体外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智涛 汪波 +3 位作者 石灵春 陈前军 谭敏 张维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19,共3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手术切取的乳腺癌组织制备原代乳腺癌细胞悬液,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原代乳腺癌细胞对β-榄香烯及数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的不同敏感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代乳腺癌细胞对β-...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手术切取的乳腺癌组织制备原代乳腺癌细胞悬液,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原代乳腺癌细胞对β-榄香烯及数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的不同敏感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代乳腺癌细胞对β-榄香烯的敏感性低于5-FU、ADM及MMC,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癌细胞对β-榄香烯具有中度敏感性而与常用化疗药物相近,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榄香烯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可作为二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乳腺癌 药敏 治疗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敏 汪建 +2 位作者 何青莲 邓恒山 尤景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0-261,I002,共3页
目的 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实验组豚鼠腹腔注射顺铂造成耳蜗损伤 ,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NOS在耳蜗中的表达。结果 iNOS在实验组耳蜗的表达呈阳... 目的 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实验组豚鼠腹腔注射顺铂造成耳蜗损伤 ,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NOS在耳蜗中的表达。结果 iNOS在实验组耳蜗的表达呈阳性 ,在对照组耳蜗的表达呈阴性。结论 iNOS在顺铂损伤耳蜗中呈阳性表达 ,iNOS催化产生大量NO而致耳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损伤 顺铂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耳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豚鼠内淋巴积水耳蜗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熊敏 汪建 +3 位作者 何青莲 邓恒山 尤景敏 梁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14-715,F003,共3页
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豚鼠内淋巴积水耳蜗的表达。将 2 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 ,破坏实验组豚鼠内淋巴囊以造成内淋巴积水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NOS在内淋巴积水耳蜗的表达。结果显示 ,iNOS在内... 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豚鼠内淋巴积水耳蜗的表达。将 2 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 ,破坏实验组豚鼠内淋巴囊以造成内淋巴积水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NOS在内淋巴积水耳蜗的表达。结果显示 ,iNOS在内淋巴积水耳蜗的表达阳性 ,且以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表达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内淋巴积水 耳蜗 免疫组织化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组方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维彬 梁朝晖 +2 位作者 石灵春 谭敏 何青莲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4期452-452,455,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组方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 :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中药组方、替加氟生理盐水对各组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 ,并测定各组小鼠的皮... 目的 :探讨中药组方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 :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中药组方、替加氟生理盐水对各组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 ,并测定各组小鼠的皮下瘤重 ,计算抑瘤率。结果 :中药组方治疗组的皮下瘤重 ,cyclinD1标记指数和PCNA标记指数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 <0 .0 1) ,且抑瘤率为 4 3.0 9% ,与替加氟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中药组方能有效降低小鼠Lewis肺癌细胞cy clinD1的表达 ,抑制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组方 肺癌 CclinD1 PCNA 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体外药敏实验评价中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汪波 郭智涛 +2 位作者 石灵春 张维彬 肖楚梅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2期226-226,234,247,共3页
目的 :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 ,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 ,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 ,MTT... 目的 :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 ,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 ,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 ,MTT法检测其敏感性。结果 :乳腺癌细胞对中草药的高度敏感性低于临床常用化疗药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对两者的中度敏感性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中草药在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作为肿瘤的二线化疗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体外药敏实验 中医药 乳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氨乙基赖氨酸对庆大霉素所致豚鼠耳蜗损伤的拮抗作用
8
作者 熊敏 汪建 +2 位作者 邓恒山 尤景敏 何青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探讨亚氨乙基赖氨酸对庆大霉素所致豚鼠耳蜗损伤的拮抗作用。将实验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豚鼠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同时实验组豚鼠腹腔注射亚氨乙基赖氨酸,实验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 探讨亚氨乙基赖氨酸对庆大霉素所致豚鼠耳蜗损伤的拮抗作用。将实验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豚鼠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同时实验组豚鼠腹腔注射亚氨乙基赖氨酸,实验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豚鼠皮下及腹腔均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各组豚鼠耳蜗中的表达。用ABR检测各组豚鼠听阈的改变,同时以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的损伤。结果显示,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正常对照组耳蜗的表达呈阴性,在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耳蜗的表达呈阳性,且在实验对照组的表达强于实验组。实验组ABR阈移明显小于实验对照组,且实验组耳蜗的损伤明显轻于实验对照组。研究表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庆大霉素损伤耳蜗中呈阳性表达,亚氨乙基赖氨酸对庆大霉素所致豚鼠耳蜗损伤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提示一氧化氮在庆大霉素所致耳蜗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氨乙基赖氨酸 耳蜗损伤 拮抗作用 庆大霉素 耳蜗 一氧化氮合成酶 免疫组织化学 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肿瘤抑制基因MTS_1 mRNA和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汪波 吴继峰 +4 位作者 董聿明 杨光霖 苏英豪 秦蓉 王道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7-210,236,共5页
目的 :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 (MTS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 2 10例标本中MTS1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 :正常胃粘膜、轻、中度异型增生及小肠型肠化间... 目的 :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 (MTS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 2 10例标本中MTS1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 :正常胃粘膜、轻、中度异型增生及小肠型肠化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重度异型增生、结肠型肠化及胃癌组织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后三者相互间差异则无显著性 (P >0 .0 5 )。正常胃粘膜与轻、中度异型增生之间MTS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正常胃粘膜与重度异型增生之间MTS1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强阳性率间差异则有显著性 (P <0 .0 1)。正常胃粘膜与两型肠化及胃癌组织间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重度异型增生、两型肠化与胃癌组织间的阳性及强阳性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MTS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五年生存率与阳性表达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两者与强阳性表达者的差异则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MTS1基因变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MTS1基因mR NA及其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肿瘤抑制基因 原位分子杂交 MTS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