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模式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炎志 徐旭雁 +1 位作者 李仙 李晴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通过调研顺德区企业的需求,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应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依托,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兼顾实践动机和一... 通过调研顺德区企业的需求,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应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依托,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兼顾实践动机和一般实践能力的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托研究院联合培养工作的探索,提出一种新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环环相扣的四个阶段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能力 APIT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的MEMS陀螺振动误差抑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杰 侯帅康 +1 位作者 刘玉县 何春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3,67,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的MEMS陀螺随机振动误差的补偿算法。该算法采用简化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估计量测噪声,并通过协方差匹配技术引入收敛性判据抑制了滤波的发散,它提高了实时性且减少了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滤波的MEMS陀螺随机振动误差的补偿算法。该算法采用简化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估计量测噪声,并通过协方差匹配技术引入收敛性判据抑制了滤波的发散,它提高了实时性且减少了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算法滤波后,MEMS陀螺随机振动误差的方差减少97.76%,与常规卡尔曼滤波相比,改进算法的方差减少了72.66%,验证了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MEMS陀螺因随机振动引起的输出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陀螺 简化Sage-Husa自适应滤波 时间序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圆瓶贴标机进料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召彪 邱益 何霖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6-142,122,共8页
针对目前在自动化加工站立不稳的圆瓶类产品的生产线中卧式圆瓶不干胶贴标机缺少能与前段工序进行稳定转送的进料装置问题,设计了一种变螺距螺杆的进料装置,该装置可将圆瓶由立姿转变至卧姿的运动状态且平稳输送至贴标机传送链。首先,... 针对目前在自动化加工站立不稳的圆瓶类产品的生产线中卧式圆瓶不干胶贴标机缺少能与前段工序进行稳定转送的进料装置问题,设计了一种变螺距螺杆的进料装置,该装置可将圆瓶由立姿转变至卧姿的运动状态且平稳输送至贴标机传送链。首先,根据实际供送状况选择四段组合式螺杆螺旋线开展设计计算;然后,对螺杆螺旋槽曲面的形成原理进行研究,设计圆瓶在进料装置的座体内行进的螺旋滑道,实现稳定转送进料装置的功能;最后,在SolidWorks三维软件中创建模型,完成该装置的样机制作并进行相对误差的检测,发现该装置出口速度与目标速度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且与贴标机传送链输送速度基本一致,该进料装置能满足实际生产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输送 变螺距螺杆 圆瓶螺旋滑道 三维建模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冷板新波形微流道传热特性研究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君浩 任晓龙 +1 位作者 杨炯 汤松臻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6,共13页
为了在锂电池安全范围内提升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并减少能耗,基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设计了一种新型波型流道,以方形三元锂为电芯的1p12s(1并12串)590模组,在25℃进行2C放电的工况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计算方法进... 为了在锂电池安全范围内提升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并减少能耗,基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设计了一种新型波型流道,以方形三元锂为电芯的1p12s(1并12串)590模组,在25℃进行2C放电的工况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单因子试验稳态分析,研究流体流速、波形频率、阻尼和区间与液冷板冷却性能及流体压降的关系。通过单因子试验选取合适参数设计正交试验并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根据显著性得到各因子组合,计算综合性能指标得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最高温度与阻尼和区间正相关,与流速和频率负相关,最大温差与区间呈正相关,与流体流速和频率呈负相关且影响程度均递减,阻尼对其影响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压降与流速和频率呈正相关,与阻尼和区间呈负相关。正交试验分析最佳因子组合是频率为4、阻尼为0.03和区间为1的波形流道,最大温度、最大温差和压降分别为35.368℃、2.125℃和6.121 kPa,相比原始余弦流道分别增加了1.99%、减小42.61%和39.96%。通过调整频率、阻尼和区间参数,显著提高了液冷板的热传递效率和电池组温度均匀性,提高电池组稳定性和寿命的同时降低了能耗。该设计方案为动力电池间接液冷应用于多种工程情况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波形微通道 电池热管理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材料环烯烃共聚物(COC)疏水性恢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洋 郑艳萍 +3 位作者 梁帅 舒海涛 刘悦 徐刚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了在不影响微流控芯片功能的前提下提高芯片的结构稳定性,对芯片材料环烯烃共聚物(COC)进行表面研究。因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COC高亲水性表面具有明显的时效性,通过调整等离子体清洗功率、时间、放置温度等参数,利用亲水处理后的时效... 为了在不影响微流控芯片功能的前提下提高芯片的结构稳定性,对芯片材料环烯烃共聚物(COC)进行表面研究。因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COC高亲水性表面具有明显的时效性,通过调整等离子体清洗功率、时间、放置温度等参数,利用亲水处理后的时效性,实现了COC疏水性的恢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芯片微滴成功生成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后,COC表面接触角实现了从90°到25°±2.1°再到83°±1.5°的亲疏水转换;键合强度由不稳定提升到0.051 MPa;X光电子能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该处理过程仅对表面改性,不会影响到材料本身的深层结构,键合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羟基、羧基、羰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引入,最后通过微滴生成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微流控装置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恢复 时效性 等离子体处理 环烯烃共聚物 微流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应力下IMU内MEMS传感器的抗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晓初 郭帅良 +3 位作者 刘玉县 张谦 李宾 范耀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IMU)内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粘固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外界载体产生的机械振动使其受迫振动,长时间作用会引发传感器机械疲劳、结构断裂以及性能退化等问题,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分析双自由度系统模型,并运用MATLA...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IMU)内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粘固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外界载体产生的机械振动使其受迫振动,长时间作用会引发传感器机械疲劳、结构断裂以及性能退化等问题,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分析双自由度系统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以找出影响因素及其设定范围;同时,保证在加速度计带宽范围内的信号1︰1传递给加速度计。研究结果表明:载体机械振动信号在10 kHz范围内时,适当降低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品质因数,PCB的固有频率保持在1kHz以内以及其品质因数不大于10,可有效降低振动应力对传感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单元 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 双自由度 增强抗振 加速度计带宽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田口方法的PET瓶旋盖机夹具垫片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伍建军 王奎 刘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5-40,共6页
对PET瓶旋盖机夹具垫片进行研究,选出一组满足工作需求且工作稳定、疲劳寿命长的试验方案。以垫片的材料、参数及汽缸气压设计正交试验,找出影响旋盖转矩的主要因素;对试验方案进行信噪比分析,得到满足望目特性的试验组合;基于信噪比分... 对PET瓶旋盖机夹具垫片进行研究,选出一组满足工作需求且工作稳定、疲劳寿命长的试验方案。以垫片的材料、参数及汽缸气压设计正交试验,找出影响旋盖转矩的主要因素;对试验方案进行信噪比分析,得到满足望目特性的试验组合;基于信噪比分析的结果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确定最佳试验方案。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旋盖转矩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汽缸气压、垫片材料、垫片厚度、接触面积,通过信噪比分析得到满足要求的3组试验方案,对3组方案进行疲劳分析确定试验的最佳组合方案为第6组。当垫片材料为硅胶、接触面积为250 mm^(2)、垫片厚度为1.5 mm、汽缸气压为0.5 MPa时满足PET瓶旋盖要求,且该方案稳健性能最好,疲劳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口方法 正交试验 信噪比 疲劳寿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键合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晓初 张思华 +1 位作者 李晶 周思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3,共4页
为了研究环烯烃类共聚物(COC)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工艺,设计了以STM32单片机为硬件平台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搭载FreeRTOS多任务操作系统,使用热敏电阻NTC为测温元件,温度数据处理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采用模糊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以... 为了研究环烯烃类共聚物(COC)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工艺,设计了以STM32单片机为硬件平台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搭载FreeRTOS多任务操作系统,使用热敏电阻NTC为测温元件,温度数据处理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采用模糊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以脉冲宽度调制PWM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温度控制,实现了在键合工艺温度75~85℃内的精准控温。系统超调量在1%以内,升温速率为0.50℃/s以上,降温速率为0.34℃/s以上,控温精度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热压键合工艺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谐振陀螺正弦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汤丽 郭锋 +2 位作者 刘玉县 何春华 彭焮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2期4-6,10,共4页
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驱动模态采用自激闭环的控制方式,实现陀螺在谐振频率上恒幅振荡。针对陀螺起振后的信号,设计基于CORDIC算法、LMS自适应算法及硬件频率计的正弦信号幅度和频率的检测系统,得到陀螺驱动模态振动幅值。实验表明:驱动响... 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驱动模态采用自激闭环的控制方式,实现陀螺在谐振频率上恒幅振荡。针对陀螺起振后的信号,设计基于CORDIC算法、LMS自适应算法及硬件频率计的正弦信号幅度和频率的检测系统,得到陀螺驱动模态振动幅值。实验表明:驱动响应信号的频率检测精度为0.5×10^-6,幅度检测精度为2×10^-6,振动幅值基本维持在0.800 V不变,证明了该检测系统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机械陀螺 闭环自激驱动 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方法(CORDIC) 最小均方 频率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检测一体化微流控芯片设计与液滴操纵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杭跃航 任晓龙 +2 位作者 刘竹丽 赵子龙 郭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90-1594,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磁珠法的两相流液滴微流控芯片,包含样品提纯、扩增和检测一系列连续的生化过程,可用于快速核酸检测。首先建立了磁珠和液滴在两相流体系内的动力学模型,并借助有限元仿真平台对磁珠微团所处环境进行了磁场仿真,得到不同... 设计了一种基于磁珠法的两相流液滴微流控芯片,包含样品提纯、扩增和检测一系列连续的生化过程,可用于快速核酸检测。首先建立了磁珠和液滴在两相流体系内的动力学模型,并借助有限元仿真平台对磁珠微团所处环境进行了磁场仿真,得到不同体积磁珠微团所受的磁力。进一步还分析了磁珠微团、液滴体积、永磁体移动速度对液滴运动状态的影响,最终总结出液滴操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微流控芯片 液滴操纵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烯烃共聚物微流控芯片微通道热压键合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似岳 任晓龙 +1 位作者 梁帅 邹大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9,共5页
将以环烯烃共聚物(COC)作为材料的具有微米级微通道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键合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温度、压力以及时间对微通道的影响。通过多物理场仿真分析工艺参数对形变规律的影响;开展热压键合实验和微滴生成实验,进... 将以环烯烃共聚物(COC)作为材料的具有微米级微通道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键合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温度、压力以及时间对微通道的影响。通过多物理场仿真分析工艺参数对形变规律的影响;开展热压键合实验和微滴生成实验,进行芯片尺寸和工作性能的校核。研究结果表明:在环烯烃共聚物玻璃化温度附近,键合温度对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形变影响最大,键合压力次之,而键合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最优解。采用正确的热压耦合仿真分析方案能对实际微流控芯片键合过程中微通道的形变规律起到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环烯烃聚合物 热压键合 微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处理工作站取样系统的结构设计与运动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洋洋 李大磊 +1 位作者 李晶 万卓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33,共5页
为了提高现有全自动液体处理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解决因取样系统自身缺陷而导致工作站精度、适应性低的问题,设计一款可实现多通道之间间距可调、各通道可独立搭载进样器升降的取样系统。确定满足功能需求的整体方案,运用UG/M... 为了提高现有全自动液体处理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解决因取样系统自身缺陷而导致工作站精度、适应性低的问题,设计一款可实现多通道之间间距可调、各通道可独立搭载进样器升降的取样系统。确定满足功能需求的整体方案,运用UG/Modeling功能建立模块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ADAMS软件反转法设计符合凸轮导向器运动特性的凸轮轨迹线。通过ADAMS进行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运动学仿真,得出通道之间位移变化曲线及最外侧通道的速度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通道间距由9 mm平稳调节至24 mm,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对取样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样系统 等间距调节装置 独立升降装置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结构对可生物降解壳聚糖水凝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帅 黄灿锋 +2 位作者 朱东雨 姜涛 陈至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98-2301,共4页
通过NaIO_(4)氧化制备不同的醛基多糖,结果表明,在同一氧化条件下制备的氧化多糖醛基含量不同。以醛基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原料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多糖水凝胶。结果表明,不同醛基多糖交联的CMCS水凝胶在结构性能上具有... 通过NaIO_(4)氧化制备不同的醛基多糖,结果表明,在同一氧化条件下制备的氧化多糖醛基含量不同。以醛基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原料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多糖水凝胶。结果表明,不同醛基多糖交联的CMCS水凝胶在结构性能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包括:孔径、吸水性和力学强度。细胞毒性测试表明,不同结构的多糖水凝胶均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该研究有望依据水凝胶应用的目标性能合理地定制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案,为多糖水凝胶进一步的功能改性及在伤口敷料、细胞支架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水凝胶 醛基多糖 溶胀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进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曾杰生 王瑞彬 何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3,共7页
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具备化学稳定性高、环境友好和毒性低等优势的绿色环保型半导体材料,在催化、传感、产氢、光学和光电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但是该材料只对紫外光有响应,另外光生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导致光催化活性和量子效率降低。... 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具备化学稳定性高、环境友好和毒性低等优势的绿色环保型半导体材料,在催化、传感、产氢、光学和光电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但是该材料只对紫外光有响应,另外光生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导致光催化活性和量子效率降低。综述了贵金属沉积、复合半导体、离子掺杂及染料光敏化4种TiO_2改性方法的最新研究进程。这4种方法都旨在提高TiO_2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或者增加其晶体表面的活性位点,达到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的作用。此外,展望了未来TiO_2光催化材料改性研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剂 半导体 改性方法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面密度吸声板对声屏障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涛 常婷婷 于梦阁 《中国铁路》 2019年第4期85-91,共7页
针对吸声板面密度为40 kg/m^2和60 kg/m^2的2种直立插板式声屏障,基于有限元法计算声屏障结构的模态,并在台风荷载为8 000 Pa条件下,研究声屏障的稳态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这2种声屏障的1阶振动频率和2阶振动频率各不相同,3阶到6... 针对吸声板面密度为40 kg/m^2和60 kg/m^2的2种直立插板式声屏障,基于有限元法计算声屏障结构的模态,并在台风荷载为8 000 Pa条件下,研究声屏障的稳态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这2种声屏障的1阶振动频率和2阶振动频率各不相同,3阶到6阶模态相差不大;(2)当吸声板面密度为60 kg/m^2时,声屏障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提出建议:(1)在保证吸声降噪效果的前提下,建议吸声板面密度选择60 kg/m^2;(2)在台风载荷作用下,声屏障结构会发生破坏,建议结构设计时在H形支座底部合理布置一定数量的加强筋板或将H形支座材料改为Q275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屏障 面密度 结构 模态 频率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螺旋角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帅 黄雪琴 余海洋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9年第5期32-38,共7页
提出了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特征螺旋角的定义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特征螺旋角的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折流段内流体呈周期性螺旋流动,在中心轴... 提出了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特征螺旋角的定义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特征螺旋角的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折流段内流体呈周期性螺旋流动,在中心轴向位置不存在柱塞流。特征螺旋角越大,连续型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越好,特征螺旋角为14°的换热器综合性能最优,比其他不同特征螺旋角换热器综合性能平均高出59%~1192%。在高黏度介质、高Re下,特征螺旋角对壳程压降的影响比传热系数更为显著;实验研究结果与数字模拟相符。研究结果为连续型螺旋折流板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特征螺旋角 中心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MEMS陀螺仪数字驱动闭环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焮成 王素娟 +2 位作者 刘玉县 陈婷 汤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9期105-107,111,共4页
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驱动闭环设计的方法,介绍该方法在MEMS陀螺驱动模态的应用,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模糊控制属于智能控制的一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稳定性和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能力。主要在于... 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驱动闭环设计的方法,介绍该方法在MEMS陀螺驱动模态的应用,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模糊控制属于智能控制的一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稳定性和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能力。主要在于基于模糊控制的MEMS陀螺数字驱动闭环的方法,将陀螺驱动信号在FPGA的内部处理。由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CORDIC)算法产生驱动及解调正弦波信号,驱动模态位移信号经过解调和低通滤波后,再由模糊控制对幅值进行恒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使MEMS陀螺仪稳定工作在谐振状态下,幅值基本保持恒定,数字驱动闭环的响应信号幅值抖动精度可达到5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闭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模糊控制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和临床参数特征融合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术前肝细胞癌的细胞角蛋白19状态
18
作者 方威扬 肖慧 +2 位作者 王爽 林晓明 陈超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8-1751,共14页
目的探索并建立深度学习模型,验证MRI影像深度学习特征结合临床显著性特征在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的细胞角蛋白19(CK19)状态上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16例已证实CK19状态的HCC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实验。基于增强MRI影像的肝胆期(HBP)和扩... 目的探索并建立深度学习模型,验证MRI影像深度学习特征结合临床显著性特征在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的细胞角蛋白19(CK19)状态上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16例已证实CK19状态的HCC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实验。基于增强MRI影像的肝胆期(HBP)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以及统计学分析筛选的与CK19状态显著相关的临床参数特征,建立了单序列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型(MSFF-IResnet)和多尺度多模态特征融合模型(MMFF-IResnet)。通过模型间的分类性能对比评估,突出深度学习模型对于术前预测HCC的CK19状态的有效性。结果多变量分析显示,升高的NLR值(P=0.029)和不完整的肿瘤包膜(P=0.028)是CK19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多尺度特征融合和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改进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均取得了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和基线模型的分类结果,且最终的MMFF-IResnet表现出最佳的分类性能,其AUC为84.2%、准确度为80.6%,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81.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MRI影像和临床参数的多尺度和多模态特征融合模型成功预测了HCC的CK19状态,验证了深度学习方法结合MRI影像和临床参数在术前预测CK19状态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MRI影像 细胞角蛋白19 多尺度特征融合 多模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聚焦型微流控芯片微通道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刚 梁帅 +1 位作者 刘武发 郑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1,共5页
为探究一种生成单个液滴周期短、消耗连续相试剂量小、加工成本低的微流控芯片,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和VOF方法对正交试验中16种不同结构尺寸的微流控芯片进行数值模拟,最后,使用理想解法(TOPSIS)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16种结... 为探究一种生成单个液滴周期短、消耗连续相试剂量小、加工成本低的微流控芯片,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和VOF方法对正交试验中16种不同结构尺寸的微流控芯片进行数值模拟,最后,使用理想解法(TOPSIS)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16种结构的优劣次序。评价结果表明,当连续相通道尺寸为40μm、离散相通道尺寸为30μm、十字出口通道尺寸为25μm、通道深度为20μm时,可以得到尺寸结构最优的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生成微滴直径较小,生成频率最高,单位时间内消耗连续相试剂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通道结构 正交设计法 TOPSIS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羟基磁珠的制备及全基因组DNA提取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海洋 王飞 +2 位作者 雷红涛 张璇 陈珂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3-229,共7页
旨在制备硅羟基功能化纳米磁珠与核酸提取试剂,并对提取过程进行优化。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硅羟基功能化纳米磁珠,并用表面化学修饰法在磁珠表面包裹SiO_2;在自制磁珠提取过程中分别对比缓冲液浓度、裂解液浓度、磁珠量以及洗脱温度等因素... 旨在制备硅羟基功能化纳米磁珠与核酸提取试剂,并对提取过程进行优化。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硅羟基功能化纳米磁珠,并用表面化学修饰法在磁珠表面包裹SiO_2;在自制磁珠提取过程中分别对比缓冲液浓度、裂解液浓度、磁珠量以及洗脱温度等因素对DNA提取效率的影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验证,并与商品化磁珠试剂盒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粒径在200 nm左右的Fe_3O_4@SiO_2磁珠,当磁珠量为1.5 mg,裂解液为含5 mol/L的盐酸胍溶液(p H4.9),缓冲液体系为含60%无水乙醇的60 mmol/L盐酸胍缓冲液(pH7.5),洗脱温度为65℃时,所提取的核酸效果达到最优,且4个因素对浓度的影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利用自制磁珠和试剂体系可高效的完成全血中全基因组DNA的提取,且优于商业化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珠 表面修饰 全基因组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