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健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德敏 冯世钰 曾志勇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20-27,共8页
调查统计发现,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保健植物49科79属110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4种,双子叶植物41科69属97种,单子叶植物5科7属9种。文中根据习性和利用部位对其进行了分类,还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发利用保健植物的建议。
关键词 保健植物 调查 开发利用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与社区共管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智宏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1-56,共6页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自然保护事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其关键在于实行社区共管,使当地居民...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自然保护事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其关键在于实行社区共管,使当地居民成为保护区的一部分,在非核心区内进行科学研究及适宜的经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 建设发展 社区共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标本的整理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束祖飞 吕江 +6 位作者 宋相金 霍兆敏 张超 陈敏豪 杨立 肖荣高 栾晓峰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3期61-65,共5页
针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标本馆标本信息确实、损坏严重等问题,保护区于2015年11月开展了维管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共整理数字化腊叶标本10 375份,隶属196科662属1 459种。统计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濒危植物(包含极危CR、濒危EN、近危NT、易... 针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标本馆标本信息确实、损坏严重等问题,保护区于2015年11月开展了维管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共整理数字化腊叶标本10 375份,隶属196科662属1 459种。统计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濒危植物(包含极危CR、濒危EN、近危NT、易危VU)27科35属42种(281份标本),特有种87科150属232种(1 723份标本);保护区维管植物标本主要采集于两个时期,分别是1982—1983年和1988—1991年,共获得标本10 323份(99.50%),隶属于196科660属1 451种;标本采集主要集中在6月(占总数的15.38%)、7月(17.00%)、9月(35.37%)和12月(13.44%),而1月(0.09%)、2月(0.13%)、8月(0.12%)和11月(0.33%)采集标本数量均小于维管植物标本总数的1%。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注重已有的标本采集空缺,重点关注标本采集数量较少的种类,采集较少的季节,将标本采集工作常态化,为植物种质保存和合理开发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八岭保护区 维管植物标本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4
4
作者 蔡达深 宋相金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报道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的资源,计有植物1 928种,动物1 558种。分析了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指出当地居民乱砍滥捕、乱挖滥采是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 报道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的资源,计有植物1 928种,动物1 558种。分析了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指出当地居民乱砍滥捕、乱挖滥采是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该保护区创造性地设立生态村,妥善安置居民,走出了一条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既保护了自然资源,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保护对策和经营管理经验,对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资源 保护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宋相金 何文 彭友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6期1-5,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为综合评价因子,筛选出17个与保护区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项目评价因...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为综合评价因子,筛选出17个与保护区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项目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均为优良等级,综合评价得分为84.4,等级为优,说明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 层次分析法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浮罩式沼气池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践与探索
6
作者 饶纪腾 孔德敏 王庭坚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5期51-53,共3页
在农村生态建设中,沼气在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发展农业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深受群众的欢迎。分离浮罩式沼气池性能优越,克服了固定水压式沼气池许多缺点,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介绍了分离浮罩式沼气池在车八岭国... 在农村生态建设中,沼气在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发展农业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深受群众的欢迎。分离浮罩式沼气池性能优越,克服了固定水压式沼气池许多缺点,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介绍了分离浮罩式沼气池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践与探索经验,对沼气在保护区及其他地方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浮罩式沼气池 保护区 效益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八岭保护区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的策略
7
作者 李慧华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6期186-186,共1页
第1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在2020年让所有的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都能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当前党工作开展的最重要任务与目标。因此,要想使得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所拥有的天然资源成为当地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就必须要... 第1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在2020年让所有的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都能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当前党工作开展的最重要任务与目标。因此,要想使得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所拥有的天然资源成为当地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就必须要充分应用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八岭保护区 精准扶贫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鹿的分布格局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束祖飞 卢学理 +2 位作者 王新财 肖荣高 宋相金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1期62-65,共4页
水鹿(Cervus equinus)保护及其生境的规划需要明确其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格局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该文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广东省水鹿在省级和保护区级两种空间尺度下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广东省,水... 水鹿(Cervus equinus)保护及其生境的规划需要明确其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格局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该文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广东省水鹿在省级和保护区级两种空间尺度下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广东省,水鹿主要分布于南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区,其分布区域属省级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较好,保护地位重要;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鹿多活动于人为干扰大的缓冲区与实验区,保护程度有待提高。建议以自然保护区为节点基础,开展就地保护;在条件较好的保护区之间建设大型生态廊道,增加破碎化生境的连通性,加强水鹿个体交流;同时应在保护区实施"全区覆盖"式管理,特别是在缓冲区和实验区严格控制人为干扰,加强对水鹿及其生境的巡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鹿 分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发现白头蝰及其分布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亮 肖荣高 +1 位作者 遇宝成 罗键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618,共3页
2011年10月26日,在广东省始兴县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1号雄性白头蝰,并从该保护区博物馆检出另1号雄性同种标本,11月25日又在广东省博罗县的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第3号雄性同种标本,正式报道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关键词 白头蝰 广东省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庭坚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3期74-74,80,共2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林业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运用到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使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在林...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林业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运用到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使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在林业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林业技术得到创新,还可以使各种资源得到更合理的调配,对林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促进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林业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梯度变化对黄缘蜾蠃筑巢结构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窦飞越 张欢 +7 位作者 吴智宏 林木青 束祖飞 李红英 寇若玫 周泽扬 黄敦元 肖治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79-3287,共9页
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是一种以鳞翅目幼虫为食的独栖性捕食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提供了重要的生物防治功能。2018—2019年,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巢穴收集了不同海拔梯度下(332—1007 m)该蜂的筑巢巢管... 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是一种以鳞翅目幼虫为食的独栖性捕食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提供了重要的生物防治功能。2018—2019年,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巢穴收集了不同海拔梯度下(332—1007 m)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黄缘蜾蠃的筑巢特征(巢管内径、巢室长度、巢室数量)以及该蜂的子代雌雄数和体型大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拔主要影响的是黄缘蜾蠃对巢管内径大小的选择,以及对前庭长度的分配,同时,黄缘蜾蠃对巢管内径的选择可以影响到后代性别比,这种策略主要体现在亲本对雌性子代的投资,而不是雄性子代。研究结果表明黄缘蜾蠃在不同海拔梯度下可根据外界环境压力调整其营巢和生殖策略,以提高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黄缘蜾蠃 巢管结构 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栖蜂黄缘蜾蠃的产卵行为及其与寄生胁迫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木青 刘益帆 +3 位作者 吴琛帆 束祖飞 朱朝东 肖治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5-1195,共11页
【目的】独栖蜂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是农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黄缘蜾蠃的产卵策略及其对寄生胁迫的行为响应,为农林业害虫生物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18-2020年,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 【目的】独栖蜂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是农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黄缘蜾蠃的产卵策略及其对寄生胁迫的行为响应,为农林业害虫生物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18-2020年,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使用根据公里网格方案(共计100个调查网格,网格大小为1 km 2)设置的人工巢管调查了黄缘蜾蠃的产卵策略及其与寄生胁迫之间的关系。通过连续采集该蜂的筑巢巢管并饲养调查,我们详细记录了每根巢管的孵育室数量及其子代在巢管里的性比和被寄生情况,并测量了每根巢管的长度、内径和巢室结构特征。【结果】2018-2020年中,我们获得了黄缘蜾蠃筑巢的巢管达3733根和孵育室9269个,其中被寄生的孵育室达1420个。黄缘蜾蠃在单根巢管内平均产2.50±1.25枚卵,构建非孵育室1.84±1.14个,其子代性比偏雄(雄∶雌=1.98∶1),并倾向于在巢管内端的孵育室产雌性卵,在外端的孵育室产雄性卵。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每根巢管的巢管内径和长度均显著地正影响孵育室数量,巢管长度也显著地正影响非孵育室数量,而孵育室数量和非孵育室数量均显著地负影响被寄生率。对子代在巢管内的性别排列模式进行meta分析表明,巢管最内端子代雌性数量显著高于最外端的,而巢管最内端孵育室的被寄生率显著低于最外端的。【结论】结果表明黄缘蜾蠃在寄生胁迫下通过在巢管内多产卵以降低被寄生风险,并可通过调节子代的性别分配模式以提高雌性子代的存活率,从而有助于提高其繁殖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栖蜂 黄缘蜾蠃 巢管 产卵策略 巢室结构 寄生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