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实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珮 郭姣 朴胜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04-1907,共4页
通过查阅CNKI、维普近20年与高脂血症中医证候研究的相关文献,从证候的选择、客观指标选择,证候与客观指标相关性三个方面,探讨其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当前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实质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辨证标准、纳入标准欠统一、... 通过查阅CNKI、维普近20年与高脂血症中医证候研究的相关文献,从证候的选择、客观指标选择,证候与客观指标相关性三个方面,探讨其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当前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实质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辨证标准、纳入标准欠统一、研究指标相对局限等问题。今后应通过统一标准,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调研,加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鼓励多学科联合研究等,推动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实质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证候实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广佛手化学成分快速鉴定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钟艳梅 冯毅凡 郭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65-1970,2040,共7页
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离分析广佛手药材成分,采用Masslynx4.1软件及网络数据库Scifinder及Chemspider检索其一级、二级质谱数据,快速鉴定了广佛手药材的化学成分,共... 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离分析广佛手药材成分,采用Masslynx4.1软件及网络数据库Scifinder及Chemspider检索其一级、二级质谱数据,快速鉴定了广佛手药材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化学成分45种,其中首次从广佛手中鉴定了23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粉娣 郭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81-3983,共3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酶类,可以通过加强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纤维骨架中胶原降解,影响斑块稳定性。目前研究认为,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胶原降解 细胞外基质 粥样斑块 急性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测定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修腾 何伟 +1 位作者 李勇 颜慷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进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石油醚除胶-甲醇提取"法提取杜仲特征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 目的探讨改进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石油醚除胶-甲醇提取"法提取杜仲特征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30℃。结果改进方法测得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有量高于药典法,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0.499 6~7.49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3%,RSD为2.18%。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定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的Ⅰ相代谢途径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来友 李镜清 +2 位作者 陈涛 唐千捷 陈玲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考察大黄素的I相代谢途径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为预测临床上可能的大黄素-药物相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应用人肝微粒体和重组CYP3A4酶与大黄素及CYP3A4抑制剂酮康唑(KTZ)共孵育20min,LC-MS/MS检测分析大黄素原型药... 目的:考察大黄素的I相代谢途径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为预测临床上可能的大黄素-药物相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应用人肝微粒体和重组CYP3A4酶与大黄素及CYP3A4抑制剂酮康唑(KTZ)共孵育20min,LC-MS/MS检测分析大黄素原型药物含量的变化;体外Cocktail法评价大黄素对8种P450亚型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大黄素与人肝微粒体或重组CYP3A4酶共孵育后,大黄素剩余量分别为68.5%和0.015%,加入100μmol/L的KTZ后,消除率分别降至0.1%和27.7%。体外肝微粒体cocktail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对大鼠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C9、CYP2D6有中等强度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31、2.60和2.56μmol/L。结论:大黄素I相代谢主要由CYP3A4介导,对多种P450酶具有抑制作用,临床使用含大黄素相关制剂应注意可能涉及的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 大黄素 药物代谢酶 孕烷X受体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乌参醒脑滴丸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和Rd 被引量:6
6
作者 范辉 顾泉琳 贝伟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建立乌参醒脑滴丸(人参、首乌,银杏叶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150 mm×4.6 mm,5.0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和水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 目的建立乌参醒脑滴丸(人参、首乌,银杏叶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150 mm×4.6 mm,5.0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和水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分别在11.68~58.4μg/mL、15.30~153.0μg/mL、13.25~132.5μg/mL、7.65~76.5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皂苷类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56%)、100.3%(RSD为2.13%)、97.6%(RSD为1.98%)、98.6%(RSD为1.53%)。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乌参醒脑滴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参醒脑滴丸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D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的诱导效应对异烟肼大鼠肝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来友 陈玲燕 +2 位作者 程宝 毕惠嫦 胡因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7-951,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激活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异烟肼(isoniazid,INH)肝毒性的影响,探讨其发生机制,为临床上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6):对照... 目的观察大鼠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激活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异烟肼(isoniazid,INH)肝毒性的影响,探讨其发生机制,为临床上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6):对照组、INH给药组、DEX给药组和INH-DEX合并给药组,分别给予含DEX 20 mg.kg-1的饲料和含1 000 mg.L-1INH的水喂养28 d后,测定肝脏指数(liver index))和药物代谢酶CYP3A活性,并制备肝组织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肝毒性的程度,同时分析血清中酶学指标ALT、AST、ALP和血脂水平。结果使用DEX组的大鼠肝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P<0.01),INH合用DEX后肝细胞CYP3A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近3.0倍(P<0.01),其肝组织损伤程度加剧,肝细胞脂肪变性并伴有大片梗死,血清中ALT、AST、ALP、血脂水平均较单用INH组明显升高。结论大鼠PXR激活剂DEX能增强INH导致的大鼠肝毒性,其机制可能与DEX上调CYP3A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毒性 药物相互作用 异烟肼 代谢酶 孕烷X受体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受体与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武 莫炜 王来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4-1102,共9页
纤溶酶原(PLG)经激活为纤溶酶(PLM)后,除了发挥纤溶和栓溶作用,还广泛参与胚胎发育、组织重构、伤口愈合等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PLM还与炎症、自身免疫、肿瘤和神经变性等存在紧密联系,而且已在细胞表面发现十几种PLG受体(PLGR)、... 纤溶酶原(PLG)经激活为纤溶酶(PLM)后,除了发挥纤溶和栓溶作用,还广泛参与胚胎发育、组织重构、伤口愈合等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PLM还与炎症、自身免疫、肿瘤和神经变性等存在紧密联系,而且已在细胞表面发现十几种PLG受体(PLGR)、结合蛋白.我们综述了这些受体和结合蛋白的结构、信号通路和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进一步理解纤溶系统的功能、发展新的诊疗方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 受体 结合蛋白 信号传导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长棘海星共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威 梁婉玲 +4 位作者 谢中梁 蓝文健 李厚金 杨得坡 王来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8,95,共6页
长棘海星(Acanthaster planci)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珊瑚礁的主要破坏者,体内外有丰富的共附生微生物。该文对采自南海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的一个长棘海星样品的共附生真菌,利用3种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近200株真菌菌株。采用通用引物ITS1... 长棘海星(Acanthaster planci)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珊瑚礁的主要破坏者,体内外有丰富的共附生微生物。该文对采自南海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的一个长棘海星样品的共附生真菌,利用3种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近200株真菌菌株。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其中16株真菌的ITS-r DNA片段序列,并进行测序,测试结果提交Gen Bank,登录号为KF999808-KF999822以及KJ723458。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及简单分析该长棘海星共附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序列分析显示,16株真菌分别属于Ascomycota门4目(Hypocreales、Eurotiales、Pleosporales、Microascales),5属(Trichoderma、Penicillium、Neosartorya、Leptosphaerulina、Pseudallescheria),以及Deuteromycota门1目(Meliolales),1属(Fusarium,有性型Gibberella),并聚为8类。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菌体的个体数在镰刀属上(10株)表现为高度富集,群落的均匀度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棘海星 共附生真菌 种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真菌对苯和甲苯的降解诱导黄烷酮的羟基化转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坤腾 王来友 +2 位作者 蓝文健 颜丹凤 李厚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真菌在各种氧化酶的作用下能将苯环类化合物转化降解,但转化降解过程中诱发的高活性酶的应用仍未见报道。本文研究海洋真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和Trichoderma erinaceum在添加苯和甲苯的培养条件下,诱导黄烷酮向4'-羟基黄烷酮... 真菌在各种氧化酶的作用下能将苯环类化合物转化降解,但转化降解过程中诱发的高活性酶的应用仍未见报道。本文研究海洋真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和Trichoderma erinaceum在添加苯和甲苯的培养条件下,诱导黄烷酮向4'-羟基黄烷酮的转化。结果表明,2种真菌对苯和甲苯有强耐受力,其降解过程中诱导的氧化酶对黄烷酮的羟基化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即发生4'-羟基化反应,而且转化率最高可达到82%,在酶促进的反应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甲苯 黄烷酮 生物转化 羟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