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稀濒危植物永瓣藤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被引量:6
1
作者 谢国文 郑毅胜 +2 位作者 李海生 陈雅丽 黄爱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1-1066,1074,共7页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是卫矛科(Celastraceae)单型属植物,我国特有二级保护的珍稀物种。对永瓣藤的生物生态学特征、生长发育特性、形态解剖学、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濒危因素、化学与应用方面等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是卫矛科(Celastraceae)单型属植物,我国特有二级保护的珍稀物种。对永瓣藤的生物生态学特征、生长发育特性、形态解剖学、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濒危因素、化学与应用方面等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保护原则和策略;最后,对永瓣藤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瓣藤 卫矛科 生物多样性 濒危因素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镉积累典型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龚玉莲 曾小龙 +2 位作者 曾碧健 吕保玉 王俊丽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1,共7页
通过根箱试验研究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镉低量积累(QLQ)和高量积累(T308)典型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显著高于非根际(p<0.05)。污染土壤和无污染土壤上T308根际可培养微... 通过根箱试验研究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镉低量积累(QLQ)和高量积累(T308)典型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显著高于非根际(p<0.05)。污染土壤和无污染土壤上T308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总数、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QLQ(p<0.05);而污染土壤上T308根际真菌数量显著低于QLQ(p<0.05)。无污染土壤上QLQ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高于T308(p<0.05)。两种土壤上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为QLQ高于T308。污染土壤上QLQ根际微生物对BIOLOG Eco板各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均高于T308,两个品种根际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模式亦不同。表明两个蕹菜典型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存在显著差异,代谢活性较高可能是QLQ区别于T308的重要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 镉积累典型品种 根际 微生物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以杰 方展强 +6 位作者 何清 吴映明 陆棣 李燕妮 谭莉君 杨学彬 陈思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355-7366,共12页
选择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和珠海市淇澳岛沿海1年生无瓣海桑人工林,分别在林下混种乡土红树植物红海榄或木榄幼苗,对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探讨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 选择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和珠海市淇澳岛沿海1年生无瓣海桑人工林,分别在林下混种乡土红树植物红海榄或木榄幼苗,对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探讨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结果均表明1年无瓣海桑+红海榄混交林、1年无瓣海桑+木榄混交林和1年无瓣海桑纯林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研究还发现在无瓣海桑人工林林下混交红海榄或木榄这两种乡土红树植物,可提高林地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BIOENV分析说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与红海榄或木榄这两种混交的乡土树种的凋落物量密切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混交乡土红树植物对林地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两个研究地实验结果均显示,在无瓣海桑林下种植木榄的效果要优于红海榄,表现在木榄的平均苗高、凋落物量、凋落物量占群落凋落物总量百分比和幼苗成活率均高于红海榄,其对提高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效果也明显优于红海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木榄 红海榄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 被引量:31
4
作者 唐以杰 方展强 +5 位作者 钟燕婷 张再旺 陈康 安东 杨雄邦 廖宝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60-3169,共10页
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恢复背景相同的6个月林龄、3a林龄、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0.02)... 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恢复背景相同的6个月林龄、3a林龄、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0.02)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表明4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也显示4种生境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显示,各生境动物群落主要特征及群落间的差异主要是受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所决定。研究结果还表明:光滩、6个月林龄、3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无瓣海桑种植的前3a,随着植被的迅速恢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增加明显。BIOENV分析结果表明:3a林龄之前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植被特征的影响,快速恢复的植被提供了荫蔽,既减轻了高温和水分蒸发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胁迫,又给动物提供了一个躲藏和逃避敌害的场所。而相对于植被的快速恢复,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要缓慢和滞后得多。但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上述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反而明显下降。这是由于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土壤已具有红树林酸性硫酸盐土的基本特征,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显著变化影响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还可能与无瓣海桑提供了和乡土红树植物不同营养水平(如C/N比)和单宁含量的"凋零物"食物源有关,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无瓣海桑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地木蓝对不同程度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6
5
作者 辛俊亮 黄白飞 +2 位作者 杨中艺 袁剑刚 徐亚幸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7-183,共7页
应用于感潮河涌两岸或具有季节性消涨带河道景观绿化的植物必须能耐水淹。本试验以铺地木蓝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下,铺地木蓝的存活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根冠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铺地木蓝对淹水生境的响... 应用于感潮河涌两岸或具有季节性消涨带河道景观绿化的植物必须能耐水淹。本试验以铺地木蓝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下,铺地木蓝的存活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根冠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铺地木蓝对淹水生境的响应机制,阐明铺地木蓝耐淹的生理机理,为该植物种用于感潮河涌或有水位变化的河道两岸绿化工程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过21d淹水胁迫,铺地木蓝的存活率达到100%,虽然其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能够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2)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地下根的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全淹处理下淹水茎部无不定根形成,而半淹处理下淹水茎部不定根迅速形成且根系活力较强;3)淹水后铺地木蓝的茎叶生物量大幅下降,根冠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地木蓝 淹水 叶绿素含量 根系活力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对重金属镉的吸收及耐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6
作者 陈爱葵 王茂意 +1 位作者 刘晓海 曾小龙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4-522,共9页
Cd是一种不能降解、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金属污染物,是植物体非必需元素、环境中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火力发电、机械加工,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磷肥生产等。Cd可通过水稻根部进入机体,向地上部分迁移并蓄积,... Cd是一种不能降解、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金属污染物,是植物体非必需元素、环境中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火力发电、机械加工,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磷肥生产等。Cd可通过水稻根部进入机体,向地上部分迁移并蓄积,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并引起稻米Cd污染,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从水稻Cd吸收影响因素及Cd在水稻中的吸收、运输和积累机理理等方面对水稻Cd污染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系统阐述了土壤pH、Eh、离子浓度等条件对水稻Cd吸收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水稻对Cd胁迫的耐性机理及其分子机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D 吸收 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浓度对水土保持植物蟛蜞菊扦插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志丹 陈平 +3 位作者 高桂娟 石秀兰 姜聪 韩瑞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5-288,共4页
为了提高蟛蜞菊扦插苗的成活率,采用3种不同浓度萘乙酸(NAA)浸渍蟛蜞菊插条基部1h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0mg/L的萘乙酸下的蟛蜞菊的插穗生根率达到100%,根粗、根数、最长根长、根系总体积均显著增大,同时地上部分的生长得到... 为了提高蟛蜞菊扦插苗的成活率,采用3种不同浓度萘乙酸(NAA)浸渍蟛蜞菊插条基部1h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0mg/L的萘乙酸下的蟛蜞菊的插穗生根率达到100%,根粗、根数、最长根长、根系总体积均显著增大,同时地上部分的生长得到了促进。浓度为100mg/L的萘乙酸对扦插苗地上及地下部均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300mg/L的萘乙酸对扦插苗地上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插穗的生根率及根数有抑制作用。试验表明,200mg/L的萘乙酸对蟛蜞菊扦插苗的生长促进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 蟛蜞菊 扦插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草坪草匍匐翦股颖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韩瑞宏 李志丹 +4 位作者 高桂娟 陈平 石秀兰 周玉雷 王明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9-42,共4页
匍匐翦股颖是一种优良的冷季型草坪草,常用于建植高质量草坪。通过综合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匍匐翦股颖在引种与品种选育,建坪方法、草坪养护与管理,抗逆性(耐热性、抗病性、抗虫性、其他抗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匍匐翦股颖是一种优良的冷季型草坪草,常用于建植高质量草坪。通过综合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匍匐翦股颖在引种与品种选育,建坪方法、草坪养护与管理,抗逆性(耐热性、抗病性、抗虫性、其他抗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匍匐翦股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沿岸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康 方展强 +2 位作者 安东 杨雄邦 唐以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0-28,共9页
于2009年对珠江口沿岸水域28个采样站位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研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各采样站位沉积物中的Cu、Fe、Zn、Mn、Ni、Pb、Co、Cr和Cd的含量,并使用标准物作了质量控制.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不同环境... 于2009年对珠江口沿岸水域28个采样站位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研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各采样站位沉积物中的Cu、Fe、Zn、Mn、Ni、Pb、Co、Cr和Cd的含量,并使用标准物作了质量控制.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不同环境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珠江口沿岸水域表层沉积物中Cu、Fe、Zn、Mn、Ni、Pb、Co、Cr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81~681.11、22 993.58~49 378.76、37.22~286.07、491.57~1 699.63、18.35~57.72、9.81~86.55、11.45~41.53、0.65~21.22、0.15~1.77μg/g(干重).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法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i)评价显示,该海域已受到Cu和Cd污染,其含量均超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值.结合单元素生态危害因子(Eir)和多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评价显示,Cd和Cu已达到"重"和"严重"危害等级,其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中度"等级.地质累积指数法(Igeo)评价则显示,Cu和Cd分别属"严重"和"中度"污染程度.综合评价表明,珠江口沿岸水域沉积物受Cu和Cd污染较严重,已对海洋环境和沿岸海水养殖造成严重的潜在危害.建议控制养殖区养殖密度,减少网箱数量和人类养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沉积物 重金属 含量 污染评价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典型品种的根系形态学特征及与Cd吸收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龚玉莲 杨中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6,共7页
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4个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Cd积累典型品种的根系形态学指标及与Cd吸收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土壤对根系形态学各指标的效应均极显著(P<0.01).与non-Cd-PSC比较,蕹菜Cd-PSC总根长、平均直径、根总表... 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4个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Cd积累典型品种的根系形态学指标及与Cd吸收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土壤对根系形态学各指标的效应均极显著(P<0.01).与non-Cd-PSC比较,蕹菜Cd-PSC总根长、平均直径、根总表面积及总体积均较低(P<0.001);总体积的差异最大(47.37%),总根长(44.50%)、总表面积(43.05%)的差异次之,平均直径的差异最小(7.71%);2类品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直径>1.0 mm的粗根上,蕹菜典型品种的根系形态学特征在不同土壤上表现稳定,可能影响根系吸收Cd的能力和Cd在体内的转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Cd-PSC 根系形态学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多糖对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清松 李红枝 +1 位作者 郑敏 陈爱葵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为研究姬松茸多糖对受损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影响,以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以水提醇沉法自制姬松茸多糖浸膏处理细胞,应用四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和线粒体... 为研究姬松茸多糖对受损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影响,以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以水提醇沉法自制姬松茸多糖浸膏处理细胞,应用四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并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缺糖5h后给氧,神经细胞凋亡率和LDH释放率极显著增加,并随给氧时间延长而增高,线粒体活性和MMP则极显著降低,并随给氧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下降;姬松茸多糖能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LDH释放率,提高线粒体活性和MMP,与缺氧-缺糖再给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表明,姬松茸多糖可抑制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所致的MMP降低,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而对海马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多糖 神经细胞 缺氧-缺糖 线粒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淇澳岛两种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燕婷 张再旺 +3 位作者 唐以杰 陈康 刘本汉 方展强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5期493-499,共7页
对珠海淇澳岛天然秋茄(Kandelia candel)与人工恢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两种红树林林地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天然秋茄林与人工无瓣海桑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都存在差异,秋茄林大... 对珠海淇澳岛天然秋茄(Kandelia candel)与人工恢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两种红树林林地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天然秋茄林与人工无瓣海桑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都存在差异,秋茄林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栖息密度分别为668.64g·m^(-2)和8370个·m^(-2),无瓣海桑林分别为511.64g·m^(-2)和4748个·m^(-2)。两个红树林剖面不同潮位带大型底栖动物结构存在差异,秋茄林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最高值都在中潮带,主要是由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所主导:无瓣海桑林栖息密度的最高值也是在中潮带,生物量变化比较不规则。两个红树林剖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较明显,生物量都是秋季处于最高水平:栖息密度都是冬季处于最高水平,秋季最低:生物多样性都是夏季处于最低,但最高值秋茄林剖面是在春季,而无瓣海桑林剖面则是秋季。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底质和盐度等生境条件以及红树林群落的高度、郁闭度和林下通风透光等生态特征的差异是造成红树林底栖动物群落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秋茄林 无瓣海桑人工林 大型底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永瓣藤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生 余炼文 +4 位作者 谢国文 李智优 冯灿辉 蔡耿雄 曾武科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1-405,412,共6页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是卫矛科(Celastraceae)的一个中国特有单型属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稀有濒危保护物种。以11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从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方面对濒危植物永瓣藤所在群落物种多样...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是卫矛科(Celastraceae)的一个中国特有单型属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稀有濒危保护物种。以11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从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方面对濒危植物永瓣藤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永瓣藤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物种丰富;从平均值来看,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乔木层物种贫乏,物种多样性较低,优势树种突出;永瓣藤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旅游的不合理开发给该物种带来严重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瓣藤 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丰富度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脱氢酶实验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玉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琥珀酸脱氢酶作用的实验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由于材料来源、成本、操作、结果等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该实验的效果和开出率。采用普通鸽子胸脯处肌肉作为实验材料,并对实验条件和程序进行优化,从而使教学取得... 琥珀酸脱氢酶作用的实验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由于材料来源、成本、操作、结果等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该实验的效果和开出率。采用普通鸽子胸脯处肌肉作为实验材料,并对实验条件和程序进行优化,从而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开出率也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脱氢酶 实验教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Cd污染对蕹菜茎叶Cd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俊丽 任建国 龚玉莲 《长江蔬菜》 2012年第24期79-82,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土壤Cd浓度(A:0.593 mg/kg,B:1.091 mg/kg;C:1.824 mg/kg)下30个蕹菜品种(其中白梗品种18个,青梗品种12个)茎叶Cd与蛋白质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并对茎叶Cd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蕹菜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土壤Cd浓度(A:0.593 mg/kg,B:1.091 mg/kg;C:1.824 mg/kg)下30个蕹菜品种(其中白梗品种18个,青梗品种12个)茎叶Cd与蛋白质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并对茎叶Cd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蕹菜品种间茎叶Cd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供试品种茎叶蛋白质含量随土壤Cd浓度的升高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白梗与青梗品种之间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白梗品种茎叶Cd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而青梗品种有一定程度正相关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 土壤CD污染 蛋白质含量 CD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施肥对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生长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志丹 韩瑞宏 +3 位作者 高桂娟 陈璇君 陈平 石秀兰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7-10,14,共5页
在冬季广州地区,对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喷施氮肥、氮-铁肥,研究不同叶面肥对其生长、色泽及耐低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氮肥,能有效加快植株生长,增强其耐低温胁迫能力,但叶绿素含量未明显上升;喷施氮-铁肥,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叶色... 在冬季广州地区,对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喷施氮肥、氮-铁肥,研究不同叶面肥对其生长、色泽及耐低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氮肥,能有效加快植株生长,增强其耐低温胁迫能力,但叶绿素含量未明显上升;喷施氮-铁肥,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叶色变深,但植株生长速度降低,耐低温能力未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施肥 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 生长 色泽 耐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半乳糖蛋白对香蕉悬浮细胞胚性状态的影响
17
作者 肖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5-738,共4页
采用火箭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了培养15 d后的香蕉悬浮细胞液体培养基中的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s,AGPs)的含量,发现具有体胚发生能力的贡蕉、大蕉和龙牙蕉过山香品种的胚性悬浮细胞(em-bryogenic suspension cells... 采用火箭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了培养15 d后的香蕉悬浮细胞液体培养基中的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s,AGPs)的含量,发现具有体胚发生能力的贡蕉、大蕉和龙牙蕉过山香品种的胚性悬浮细胞(em-bryogenic suspension cells,ECS)培养基中的AGPs含量分别达到36、48、56 mg.L-1,而在不能进行体胚诱导的香芽蕉威廉斯品种的非胚性悬浮细胞(non-embryogenic suspension cells,NECS)的培养基中检测不到AGPs,说明悬浮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含量与香蕉悬浮细胞的胚性状态有一定的关系。在香蕉ECS的悬浮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βGlcY试剂(β-glucosyl Yariv)到悬浮培养基中可引起胚性细胞与非胚性细胞(ECS/NECS)的比值下降;在香蕉的ECS体胚诱导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βGlcY试剂到体胚诱导培养基中,引起体胚发生频率下降。这些结果表明,AGPs在香蕉悬浮细胞的胚性保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GPs) 悬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