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音乐教育资源,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涧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8期65-66,共2页
本文从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的角度,论述了推动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及在高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艺术教育 高校艺术教育 地方音乐 音乐文化 音乐课程 音乐课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场地 艺术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素养下的音乐教育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伟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7期132-134,共3页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规格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确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利用现行的信息技术,创设更为合理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充分施展个性、特长的空间,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得到熏陶,这是培养具有开拓进取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规格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确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利用现行的信息技术,创设更为合理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充分施展个性、特长的空间,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得到熏陶,这是培养具有开拓进取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观念 音乐素质 音乐课堂教学 人才规格 人文素养 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方式 进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研究亟待提高音乐学理论——以“Kunstlied”(“艺术歌曲”)为例
3
作者 刘进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3-165,共3页
从本质上说,声乐研究是一种集演唱实践与声乐理论的综合性研究,属于音乐学研究的理论范畴。它来自实践,但却不囿于实践,而是对实践的理论升华。如果说普通歌唱尚可不涉及更多的音乐学理论的话,那么,杰出的歌唱家以及有深度的声乐... 从本质上说,声乐研究是一种集演唱实践与声乐理论的综合性研究,属于音乐学研究的理论范畴。它来自实践,但却不囿于实践,而是对实践的理论升华。如果说普通歌唱尚可不涉及更多的音乐学理论的话,那么,杰出的歌唱家以及有深度的声乐研究与声乐教学则没有任何理由只研究或只教授歌唱技巧而回避音乐学学科更为广宽的理论领域。本文以我国声乐界对德奥“Kunstlied”(中译“艺术歌曲”)的研究与教学为例,提出笔者个人的一些学术观点就教于广大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研究 “Kunstlied” 艺术歌曲 音乐形态 声乐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声乐作品与演唱关系的再认识
4
作者 杨晓青 《当代音乐》 2016年第16期58-59,共2页
声乐作品和演唱是构成声乐艺术的两大支柱,两者是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关系。作为演唱者来说,理应从多个角度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以更好的体验和表现作品。鉴于此,本文从两者艺术学、文化学、哲学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声乐作品和演唱是构成声乐艺术的两大支柱,两者是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的关系。作为演唱者来说,理应从多个角度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以更好的体验和表现作品。鉴于此,本文从两者艺术学、文化学、哲学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作品 演唱 两者关系 认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浅析潮州音乐“活五”调式的形式美
5
作者 梁帆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5期62-63,共2页
活五调曲目是潮州音乐中最具“潮味”的一种。它的演奏中通过特性音处理手法,体现着音乐美的连贯性原则、对比性原则和新颖原则,很好地外化了人们的内心情感,引人入胜。
关键词 形式美 通过特性 笛套古乐 弦诗乐 美目 对比性 二四谱 音群 处理手法 大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题材 被引量:5
6
作者 钟晖 《音乐创作》 2008年第3期94-95,共2页
王志信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创作民族声乐作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题材个性突出,内容丰富,在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现实题材 民间故事题材 借物抒情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高音美声训练的几个过程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晓青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7期74-76,共3页
美声唱法的男高音,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声部,训练难度很大,特别是在发展音域方面,每一步都是一个技术难关。笔者通过多年自己的练习和教学体会,按照美声的原则,把男高音的训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较详细地分析了训练的难点和... 美声唱法的男高音,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声部,训练难度很大,特别是在发展音域方面,每一步都是一个技术难关。笔者通过多年自己的练习和教学体会,按照美声的原则,把男高音的训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较详细地分析了训练的难点和有关训练的方法,同时,对"关闭"技术的探讨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笔者认为,我国男高音很少有很地道的意大利风格的歌手,他们不是把声音唱得过"亮",就是过"紧",有些就是靠"后",声音较"暗"。美声应该体现"松"、"通"、"亮"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风格 声音效果 中声区 帕瓦罗蒂 呼吸方法 横隔膜 练声 高声区 神经群 发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声乐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伟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9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高师声乐教学 发声方法 嗓音条件 声乐小组课 演唱技能 声乐表演 演唱方法 声乐教师 民族唱法 声乐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之美——古典合唱艺术的精髓
9
作者 陈伟贤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古典合唱"作为一种古典艺术,"和谐"是其最本质的美学特征,是古典合唱艺术的精髓。论文从音程、和声、复调对位三个方面探讨了和谐的美学内涵,高度颂扬了古典合唱中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 音程 和声 复调对位 和谐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声乐演唱的形象思维论
10
作者 蔡炫琴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形象思维是心理学中一种特殊的线性思维。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形象思维充满整个演唱过程。无论是演唱的声音中,扮演的角色中,还是在感情所表现的二度创作中;她都潜移默化的贯穿于整个过程,促进民族声乐的演唱朝着更具有民族性、科... 形象思维是心理学中一种特殊的线性思维。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形象思维充满整个演唱过程。无论是演唱的声音中,扮演的角色中,还是在感情所表现的二度创作中;她都潜移默化的贯穿于整个过程,促进民族声乐的演唱朝着更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形象思维 科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对大本嗓的教学
11
作者 陈伟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4期75-76,共2页
高师声乐生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大本嗓者也不少,给教学带来不少麻烦和挑战。我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对矫正大本嗓做了些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论述了在矫正大本嗓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声音概念 练声 民族唱法 中声区 发声方法 声乐训练 声唱 发声技巧 范唱 声乐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师声乐教学的探讨
12
作者 陈伟贤 《黄河之声》 2008年第5期58-59,共2页
长期以来高师的声乐教学都是采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只强调演唱技能、技巧.而忽略了如何在教学方面下功夫.忽略其它综合知识的学习。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不能胜任声乐教学.这不只是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关键词 高师声乐教学 学生学习 声乐基础 教学模式 中小学音乐教师 教学内容 师范教学 美声唱法 嗓音 发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小学艺术教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途径——以汕头市澄海区为例
13
作者 钟晖 《艺海》 2013年第6期162-164,共3页
全文从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小学艺术教育传承地方文化艺术的三种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不仅能够有效地将祖祖辈辈创造和流传下来的优秀地方文... 全文从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小学艺术教育传承地方文化艺术的三种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不仅能够有效地将祖祖辈辈创造和流传下来的优秀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传递下去,而且能使民族文化精神得到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传承 地方优秀文化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尔塔瓦河》所传达的审美信息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彦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4期125-127,共3页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最负盛名的一首交响诗。作曲家斯美塔那大量运用形象化的手段,使音乐具有很强的造型性和描绘性。
关键词 作曲家 审美信息 斯美塔那 欣赏者 音乐处理 交响诗 形象化 音乐作品 民族音乐 单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师声乐教学中曲目选择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楠 《黄河之声》 2010年第6期52-53,共2页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发现教学曲目选择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与学的进展。声乐教学过程必须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选择教学曲目辅助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教学曲目 曲目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的创新性思维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5期76-77,共2页
声乐的创造性思维是指歌唱者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声乐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声乐知识积累、事业进步和发展的... 声乐的创造性思维是指歌唱者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声乐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声乐知识积累、事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声乐的创新性思维的特点表现在:1.独特的知识结构;2.积极的求异性;3.敏锐的洞察力;4.创造性的想象;5.活跃的灵感。我们要在声乐艺术上有所创新,对声乐艺术的历史,对同时期不同学派的演唱风格和技术要求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高级声乐者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思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思维 声乐艺术 创造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客观事物 思维成果 思维活动 智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