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针刺促醒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效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对梅 胡青松 陆彦青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70-2475,共6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通过分析早期针刺干预对脑白质纤维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干预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脑效应机制,为早期促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本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3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程... 目的本研究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通过分析早期针刺干预对脑白质纤维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干预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脑效应机制,为早期促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本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3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程10~30 d,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6)与针刺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促醒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DTI检查,评估患者苏醒率并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值。针对治疗后组间出现差异的部位,进一步分析针刺组FA值与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8 d后,针刺组苏醒率达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75%(P=0.047);两组治疗后FA值均较基线水平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在中脑、桥脑、丘脑、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内囊前肢、胼胝体膝部及半卵圆中心FA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针刺组在中脑、桥脑、丘脑、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GC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中脑(r=0.785)与丘脑(r=0.739)区域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针刺联合常规促醒治疗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中脑、桥脑、丘脑、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可能是针刺作用关键区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关键区域白质纤维修复和重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颅脑损伤 昏迷 促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2
作者 刘悦 苏利梅 +1 位作者 解书山 林杰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7-268,共2页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发生率为12%-70%^[1]。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水肿和疼痛,皮温升高,如不进行积极、正确的治疗,病情逐步进展至后期,虽手已消肿,但手部肌肤、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导致固定的畸形手,最...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发生率为12%-70%^[1]。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水肿和疼痛,皮温升高,如不进行积极、正确的治疗,病情逐步进展至后期,虽手已消肿,但手部肌肤、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导致固定的畸形手,最终丧失手功能。笔者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患者60例,以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训练治疗 巨刺法 疗效观察 康复 Ⅰ期 肌肉萎缩 关节挛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悦 凌方明 +1 位作者 章小平 龙目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1期689-69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 12 0例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 ,每组 60例。治疗前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与MB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 12 0例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 ,每组 60例。治疗前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与MB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n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修订的巴氏指数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治疗组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的占 75 % ,对照组 41 7% ,2组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对照组出现肩手综合征 4例 ,治疗组无。治疗组行走时伴偏瘫步态者少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治疗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敏针灸整体疗法体系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曾科学 李敏 +4 位作者 文希 姚国新 孙维正 史琳琳 秦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21-1322,共2页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针灸疗法的核心也是整体观念。秦敏教授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针灸整体疗法,文章从理、法、方、术等四个方面对秦敏教授针灸整体疗法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探和总结...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针灸疗法的核心也是整体观念。秦敏教授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针灸整体疗法,文章从理、法、方、术等四个方面对秦敏教授针灸整体疗法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探和总结。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确定安神醒脑头皮针、调气扶阳腹针、太阳夹督围刺法三大特色针灸方法,以秦氏飞针术调和阴阳,贯通任督,整体调节,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疗法 针灸 秦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孤独症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浅析 被引量:53
5
作者 刘刚 袁立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6-1227,共2页
从中医学角度探讨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明确了孤独症的中医病位在脑,同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分为心肝火旺、痰迷心窍、肾精亏虚三型,为中医治疗儿童孤独症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孤独症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康复计划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俊华 聂斌 刘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8期677-678,共2页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计划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计划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康复治疗。出院回家后,康复计划组严格按照康复计划所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计划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计划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康复治疗。出院回家后,康复计划组严格按照康复计划所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康复训练,并每2周来康复门诊评估指导一次;对照组在每天训练与否、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等方面完全由自己掌握。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但康复计划组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家庭康复计划可以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家庭康复计划 运动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辨证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聂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79-980,共2页
根据古今中医文献论述,较系统介绍中医对糖尿病和胃轻瘫的关系、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策略的认识。
关键词 中医 糖尿病 胃轻瘫 辨证治疗 病因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卒中后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程雅琴 温春娣 +2 位作者 陈晓娜 陈艳君 陈星星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6期660-669,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比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与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差异,探讨TOT治疗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比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与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差异,探讨TOT治疗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正式发表的关于TOT对卒中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包括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6分钟步行测试(6 minute walk test,6MWT)以及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lower extremity,FMA-LE)。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74例受试者,其中TOT组23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2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OT组BBS评分(MD4.11,95%CI2.76~5.45,P<0.001),TUGT评分(MD-3.24,95%CI-4.72~-1.75,P<0.001),MBI评分(MD9.55,95%CI5.05~14.05,P<0.001),FMA-LE评分(MD3.92,95%CI2.50~5.35,P<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OT组的改善更显著。在6MWT方面,TOT组与对照组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OT能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平衡控制能力,且比常规训练更有效,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功能灵活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但对心肺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卒中 平衡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骨调筋针法治疗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通 刘悦 +3 位作者 邝伟川 王小寅 文希 于佳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14-2917,共4页
目的:观察刺骨调筋针法对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本病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和刺骨调筋针刺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刺骨调筋针法对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本病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和刺骨调筋针刺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常规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腰部夹脊穴、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治疗;刺骨调筋组针刺基本同常规针刺组,不同的是,腰部夹脊穴选择棘突上缘旁开3 cm处为进针点,进针直刺抵骨,小幅度提插3次后留针。两组均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月、治疗后3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估表进行疗效分析,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2月后3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传统针刺组和刺骨调筋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月后,对照组VAS评分较治疗2月时升高(P<0.05),表明对照组患者疼痛较治疗2月时有所加重,对照组JOA评分与治疗2月时无明显改善(P>0.05),传统针刺组与刺骨调筋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2月时明显改善(P<0.01),刺骨调筋组VAS评分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两组之间JOA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95%、100%,3组有效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刺骨调筋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25)。结论:刺骨调筋针法治疗FBSS疗效确切,且在改善远期疼痛疗效方面优于传统针刺,但其起效机制仍待进一步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骨调筋 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温胆汤治疗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敏 苏林梅 +2 位作者 秦敏 孙维政 周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探讨清心温胆汤治疗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清心温胆汤治疗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地西泮和托吡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清心温胆汤治疗2个月,2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2组疗效、Fugl-Meyer评分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应激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其疗效的关系。统计比较2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升高(P<0.05),且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个月和1年的血清SOD和GSH-Px水平升高而同期血清MDA水平则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和1年的血清SOD和GSH-Px水平升高而同期血清MDA水平则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变较优(P<0.05)。与治疗无效患者比较,其治疗有效患者治疗2个月和1年的血清SOD和GSH-Px水平升高而同期血清MDA水平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SOD、MDA、GSH-Px水平均与其治疗有效率密切相关(r=0.822,-0.805,0.874,P<0.05)。且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心温胆汤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温胆汤 卒中 继发性癫痫 疗效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悦 杨海涛 +2 位作者 邝伟川 黄凡 陆彦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出现受体表达水平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呈上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针刺组同样出现表达水平的增加,24h时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同时段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针刺干预后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针刺可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宏 许光 曾科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患者共90例,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康复针刺组、单纯康复对照组、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患者共90例,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康复针刺组、单纯康复对照组、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单纯康复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单纯针刺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针刺康复组用言语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结果:治疗后10 d,康复针刺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P<0.05),康复针刺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d,康复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BDAE严重程度优于其他2组(P<0.05),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BDAE严重程度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的康复训练、针刺、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三种不同的方法均可有效促进中风后失语患者的康复,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失语 言语训练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3
作者 范德辉 王尚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839-1841,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颈四针"的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刀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30例。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VAS和JOA评分比较。结果:两组组内治疗疗效明显(P<0.01);针刀治疗组疗效优... 目的:探讨运用"颈四针"的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刀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30例。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VAS和JOA评分比较。结果:两组组内治疗疗效明显(P<0.01);针刀治疗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组(P<0.05)。结论:"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四针 针刀疗法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五脏背俞穴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兴华 杨海涛 +2 位作者 唐纯志 戴奕爽 黎璐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2-824,共3页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即束缚大鼠的方法进行造模,观察艾灸五脏背俞穴对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艾灸组动物造模,艾灸组在造模同时进行艾灸五...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即束缚大鼠的方法进行造模,观察艾灸五脏背俞穴对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艾灸组动物造模,艾灸组在造模同时进行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各组大鼠随机抽取5只,采用TUNEL(TdT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结果:各组的海马CA3区内均可见数目不等的TUNEL染色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的TUNEL染色阳性细胞平均数显著减少(P<0.01),但仍显著多于空白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五脏背俞穴 慢性疲劳模型大鼠 海马神经元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玉佩 王淑艳 +6 位作者 刘通 许玥 陈洁 卢忠孝 赵宏照 霍则军 张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4-71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MSC)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取4周龄雌性SD大鼠腰4~5节段多裂肌,用Ⅰ型胶原酶消化,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腰多裂MSC,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配对核转录因子7(Pax7)、成肌分化抗原...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MSC)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取4周龄雌性SD大鼠腰4~5节段多裂肌,用Ⅰ型胶原酶消化,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腰多裂MSC,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配对核转录因子7(Pax7)、成肌分化抗原(MyoD)、肌球蛋白重链(MyHC)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MSC形态为圆形,折光性强,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呈梭型。分离所得到的细胞具有一致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点。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大鼠腰多裂肌MSC在静止期表达Pax7、增殖期表达MyoD、分化早期表达MyHC。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腰多裂肌MSC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肌卫星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器灸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娜娜 刘烜玮 +2 位作者 盛鹏杰 王玉龙 曾科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督脉器灸对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0例符合脊髓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2个月,而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另加督脉器灸... 目的:探讨督脉器灸对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0例符合脊髓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2个月,而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另加督脉器灸,每次进行30 min,6次为1个疗程,相隔2个疗程间休息1 d,持续2个月。通过表面肌电图测定时域指标AEMG的变化特征,并通过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脊髓损伤独立性测量(SCIM)评定治疗前后康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AEMG的变化特征变化、Sheikh评分、Berg评分和SCI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Sheikh评分、Berg评分和SC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虚拟现实训练更加有利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督脉灸 躯干控制能力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阴阳邪正四分法理解“阳常有余”与“阳非有余”之争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昺焱 朱世鹏 +1 位作者 刘通 陈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15-1616,共2页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两医家对阴阳的含义指代不清,笼统地将生理的阴阳和病理的阴阳统称为阴阳,以致有阳气有余和不足的歧义。文章将阴阳细分为具有促进生理功能的正阴、正阳和导致病理变化的邪阴、邪阳,以此四分法调解'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长不足'之争,为这一理论争鸣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邪正 阳常有余 阳非有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刚 袁立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274,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灸...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灸组CARS得分及ABC总分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针刺治疗自闭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刚 袁立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497-249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刺组...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刺组CARS得分及ABC总分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针刺治疗自闭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街理论指导针刺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兴华 杨海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9-1400,共2页
目的:采用国际通用的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定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以针灸"气街"理论为指导,进行针刺干预,观察针刺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服用抗... 目的:采用国际通用的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定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以针灸"气街"理论为指导,进行针刺干预,观察针刺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前后分别填写量表,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总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差别,治疗组经针刺干预后记忆情况、注意力情况、对发作的担忧、烦扰程度以及自觉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改善。结论:气街理论指导针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街理论 针剌 癫痫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