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微生物制剂和发酵饲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
作者 许国焕 张丽 陆星 《广东饲料》 2025年第4期11-15,共5页
1微生物制剂市场现状我国畜牧水产微生物制剂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绿色养殖和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撑。农业农村部实施“减抗”行动,禁止饲料中添加促生长类抗生素(2020年起),这推动微生物制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需求激增。《全国兽药... 1微生物制剂市场现状我国畜牧水产微生物制剂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绿色养殖和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撑。农业农村部实施“减抗”行动,禁止饲料中添加促生长类抗生素(2020年起),这推动微生物制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需求激增。《全国兽药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明确推广微生态制剂等绿色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发酵饲料 微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
2
作者 杨旭楠 刘丛竹 +4 位作者 宋仲戬 吴清平 刘东风 俞汉青 许玫英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91,共17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系统的横向对比评述,深入剖析了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土壤修复、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以及通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核心技术路径;研判了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的发... 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系统的横向对比评述,深入剖析了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土壤修复、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以及通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核心技术路径;研判了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即在微生物代谢调控、功能载体创新及合成生物学等关键技术的驱动下,从经验应用到理性设计范式,从单一功能菌剂到协同微生物群落,从局部修复到系统级优化;梳理了环境工程微生物产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产业发展在政策驱动、市场格局、技术瓶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推动我国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化应用,研究建议,加强基础研究,着重发展基于多组学技术的功能菌群设计、智能材料介导的微生物菌剂精准投递以及数字孪生系统促进的动态过程优化等技术方向;构建“技术‒产业‒市场”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生物技术 水处理 土壤修复 废气处理 固体废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动态与产业趋势分析
3
作者 杨旭楠 刘丛竹 +7 位作者 陈杏娟 宋仲戬 杜娟 李曼 吴清平 刘东风 俞汉青 许玫英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203,共12页
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响应,通过检测其生理生化特征、群落结构或功能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的技术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通过文献调研,... 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响应,通过检测其生理生化特征、群落结构或功能变化来评估环境质量的技术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原理与研究进展;基于专利分析,揭示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和技术发展特点;结合行业调研,评估了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等产业发展条件,阐述了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已成为突破传统理化监测局限的重要途径:微生物指示法、微生物传感器和微生物生态评价等技术的创新推动环境监测进入新阶段,合成生物学技术、环境脱氧核糖核酸分析和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发展使监测手段更加丰富,细分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研究建议,强化技术创新与完善微生物组学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微生物环境监测产业创新生态、加强政策保障和生物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微生物环境监测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环境监测 指示微生物 微生物传感器 环境微生物组 环境脱氧核糖核酸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品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测试技术的比对验证研究
4
作者 邓桂荣 罗凤娟 +5 位作者 叶芷君 高亮 刘东满 柳燕贞 许玫英 梅承芳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5-304,共10页
基于最终生物降解率数据开展持久性判定是新化学物质危害性分类的关键内容,也是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评估新建立的化学品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标准化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再现性,本研究选取2种化学物质,在5家实... 基于最终生物降解率数据开展持久性判定是新化学物质危害性分类的关键内容,也是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评估新建立的化学品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标准化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再现性,本研究选取2种化学物质,在5家实验室中分别进行了基于“快速生物降解性:测压呼吸计量法”的强化试验比对。结果显示,各实验室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均满足标准要求,2种化学物质的生物降解率均呈正态分布;基于稳健总计统计量的Z比分数分别为-0.946~0.416和-0.526~1.303,即|Z|值均小于2,均为可接受的比对结果。上述结果表明新建立的测试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再现性,符合对化学品开展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测试的要求,适用于标准化测试。本研究为化学品生物降解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参考,并为化学品持久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试验 实验室间比对 持久性评估 稳健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剂与噻唑膦减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成江 谢小林 +4 位作者 陈猛 周莲 刘玉敏 王勇 朱红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物农药在田间使用效率对实现化学农药减施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金丰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根结线虫的方法研究噻唑膦与生防菌剂以不同剂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对根...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物农药在田间使用效率对实现化学农药减施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金丰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根结线虫的方法研究噻唑膦与生防菌剂以不同剂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处理后,土壤中的根结线虫数量和番茄根系的根结指数相比单独使用噻唑膦或生防菌剂及清水处理均显著降低,番茄移栽后60 d,根结线虫减退率为49.61%,根结指数为32.50,防治效果达64.77%。与仅用噻唑膦处理相比,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处理还显著增加了番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的总量,其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仅用噻唑膦处理增加76.21%和47.96%,微生物总量增加69.60%。此外,放线菌门、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也显著增加,而酸杆菌门和芽胞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正好相反。无论使用生防菌剂还是噻唑膦减量配施生防菌剂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根际土壤中髌骨细菌门、浮霉菌门和木霉属的相对丰度,但仅使用噻唑膦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木霉属的相对丰度。综上,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可通过增加番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放线菌门和木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丰度来提高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减量 噻唑膦 生防菌剂 根际土壤微生物 根结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微生物饲料制剂加快“白色农业”的进展(之二) 被引量:5
6
作者 郭维烈 《中国饲料》 1996年第2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饲料 微生物饲料制剂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微生物饲料制剂加快“白色农业”的进展(之五)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维烈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16,共3页
9 蛋白草粉的研究草粉是禽畜的好饲料,它是配合饲料的成分之一.在国外,草粉被当作维生素、蛋白质饲料对待,年用量很大.研究表明,优质草粉所含养分不亚于麸皮,若按可消化粗蛋白质含量计,还优于燕麦、大麦、高粱、黍子和其他精料.我国传... 9 蛋白草粉的研究草粉是禽畜的好饲料,它是配合饲料的成分之一.在国外,草粉被当作维生素、蛋白质饲料对待,年用量很大.研究表明,优质草粉所含养分不亚于麸皮,若按可消化粗蛋白质含量计,还优于燕麦、大麦、高粱、黍子和其他精料.我国传统有用野菜野草养猪的习惯,野菜野草中含有很多氨化物,有的是含氮的络合物,测定时都属非蛋白氮的范畴,但它们的营养价值却不亚于蛋白质,这是为传统养殖业证明了的.但是这些野生叶草类一般蛋白含量较低,因而选育和栽培含高蛋白的牧草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草粉 饲料添加剂 微生物饲料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微生物饲料制剂 加快“白色农业”的进展(之四)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维烈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13,共3页
12 前景与展望纵观全球人口增长及对动物性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发展“白色农业”势在必行,因此微生物饲料制剂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将会不断完善和提高.从全世界SCP和MBP研究生产情况看,其困扰因素是成本而不是技术.从广东微生物所研制... 12 前景与展望纵观全球人口增长及对动物性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发展“白色农业”势在必行,因此微生物饲料制剂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将会不断完善和提高.从全世界SCP和MBP研究生产情况看,其困扰因素是成本而不是技术.从广东微生物所研制的4320菌体蛋白饲料发展情况看,作为4320生产原料之一的木薯干片1984年只有300—400元/吨,而1994年涨到了1400元/吨.这就要求人们寻求低成本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微生物饲料制剂 白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微生物饲料制剂 加快“白色农业”的进展(之七)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维烈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8-20,共3页
12 前景与展望纵观全球人口增长及对动物性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发展“白色农业”势在必行,因此微生物饲料制剂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将会不断完善和提高.从全世界SCP和MBP研究生产情况看,其困扰因素是成本而不是技术.从广东微生物所研制... 12 前景与展望纵观全球人口增长及对动物性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发展“白色农业”势在必行,因此微生物饲料制剂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将会不断完善和提高.从全世界SCP和MBP研究生产情况看,其困扰因素是成本而不是技术.从广东微生物所研制的4320菌体蛋白饲料发展情况看,作为4320生产原料之一的木薯干片1984年只有300—400元/吨,而1994年涨到了1400元/吨.这就要求人们寻求低成本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微生物 饲料制剂 白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球菌属菌类多糖的提取、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郝宇凡 胡惠萍 +6 位作者 沈若琳 王玥婷 施心雨 米云冲 刘轩 姜明 刘远超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绣球菌属菌类,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食品与医药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多糖作为绣球菌属菌类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绣球菌属菌类多糖的提... 绣球菌属菌类,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食品与医药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多糖作为绣球菌属菌类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绣球菌属菌类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文献进行总结,以期为绣球菌属菌类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多糖 提取工艺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微生物饲料制剂加快“白色农业”的进展(之三)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维烈 《中国饲料》 1996年第23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饲料 微生物饲料制剂 酶制剂 真菌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杨 邓名荣 +3 位作者 杜娟 宋仲戬 吴清平 朱红惠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206,共10页
农业微生物产业作为利用农业微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形成的生物科技产业和高增值农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环境等,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减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生物肥料、饲用微生物产品、微生物农药、酶... 农业微生物产业作为利用农业微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形成的生物科技产业和高增值农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环境等,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减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生物肥料、饲用微生物产品、微生物农药、酶制剂微生物产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向,梳理了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了农业微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在研判种质资源、技术研究、产品研发、行业标准等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布局科研平台专项、建设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微生物种业创新、构建法律法规体系等重点举措。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和相关配套措施,健全农业微生物产业创新体系,孵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科技企业,以此保障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产业发展 微生物肥料 饲用微生物 微生物农药 酶制剂微生物 微生物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微生物饲料制剂 加快“白色农业”的进展(之六)
13
作者 郭维烈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9,共3页
11 混菌配伍菌株快速筛选法探讨前文所述,在国内外饲料制剂的生产中,应用混菌配伍菌株进行发酵有明显的优点,问题是如何去筛选适于混菌的菌株.微生物生态系统是一个既复杂又很有利用价值的领域.人们发现,有的产品象茅台酒等名酒,沿用古... 11 混菌配伍菌株快速筛选法探讨前文所述,在国内外饲料制剂的生产中,应用混菌配伍菌株进行发酵有明显的优点,问题是如何去筛选适于混菌的菌株.微生物生态系统是一个既复杂又很有利用价值的领域.人们发现,有的产品象茅台酒等名酒,沿用古老的天然多菌发酵技术能生产出优质产品,一旦采用纯培养技术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变味了;在单细胞蛋白(SCP)生产中多菌发酵比单一菌种效果好……一系列的事实说明,在某些时候,混菌发酵是明智的选择,但这绝对不是一般的1+1的凑合.而是由人们对某种产品或工艺的要求来考虑的.在很多情况下,作为混菌生产配伍,最低的要求是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抑制,待别是以生产微生物细胞产品为主的发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微生物饲料制剂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娟 马连营 +3 位作者 马爱进 刘龙 于晴 吴清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8,共8页
微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发展微生物产业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并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微生物产业... 微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发展微生物产业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并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宏观需求,从产业布局、技术进展角度梳理了国际微生物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产业发展趋势;从产业政策环境、产业规模的角度概括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态势,对微生物安全、微生物健康、微生物制造、微生物医药等产业细分方向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据此剖析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建设系统化的大科学设施、发展产业化的系列技术、推动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应用,是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加强微生物高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建立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围绕微生物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驱动并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对提升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产业 微生物安全 微生物健康 微生物医药 微生物制造 大科学设施 产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安全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仲戬 李曼 +6 位作者 胡梁斌 王春明 鲁曦 刘开辉 张丽佳 宇岩 吴清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85,共7页
微生物安全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家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微生物安全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了微生物安全产业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在明晰微生... 微生物安全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家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微生物安全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了微生物安全产业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在明晰微生物安全产业国内外发展格局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了制约我国致病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研发的瓶颈,提出了构建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建议,强化微生物安全创新研究平台建设;构建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以人才建设驱动能力提升;壮大微生物安全龙头企业,以标准规范保障产业发展;强化微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系统创新和工程技术研究,探索出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安全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诊断 微生物防控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熏蒸提取法对比测定不同土种中的微生物碳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雪滢 赖伟 +3 位作者 徐志锐 梁诗捷 邓豪健 梅承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9-1395,共7页
土种是土壤发生分类中的最基础分类单元,基于土种的微生物量调查是土壤生物调查中的重要工作,其中微生物量以微生物碳含量表征。采用氯仿熏蒸提取法-碳光谱分析法和重铬酸钾氧化法对比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碳含量,对于提取液中的有机碳含... 土种是土壤发生分类中的最基础分类单元,基于土种的微生物量调查是土壤生物调查中的重要工作,其中微生物量以微生物碳含量表征。采用氯仿熏蒸提取法-碳光谱分析法和重铬酸钾氧化法对比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碳含量,对于提取液中的有机碳含量,碳光谱分析法的检出限为0.11 mg/L,重铬酸钾氧化法的检出限为1.55 mg/L。在精密度实验中,对于熏蒸后的土样,碳光谱分析法的RSD为8.8%~9.9%,重铬酸钾氧化法的RSD为7.0%~17.6%。对于未熏蒸处理的土样,两种方法的RSD分别为5.3%~9.3%和9.3%~12.0%。微生物碳测试结果与土壤的水分含量相关性显著(p<0.05)。对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发现熏蒸土样的相对偏差为0.1%~49.4%,未熏蒸土样的相对偏差为0~60.9%,低浓度样品的偏差较大。对于不同土种中微生物碳含量的测定,碳光谱分析法测得结果为146~414μg/g dry soil,重铬酸钾氧化法为131~407μg/g dry soil,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样品测定时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造成的误差较大,宜采用碳光谱分析法,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测定不同土种中的微生物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蒸提取法 微生物碳 土种 碳光谱分析法 重铬酸钾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肉类预制菜肴全链条风险因子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莹 钱敏 +4 位作者 曾晓房 白卫东 吴清平 杨小鹃 董浩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5-374,共10页
畜禽肉类预制菜肴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的预包装菜肴,经工业化预加工并包装后在产品标签条件下贮存、运输及销售。因其方便快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畜禽类预制菜肴从原料肉、热加工到包装杀菌的整个生产链条中,可能存在着一... 畜禽肉类预制菜肴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的预包装菜肴,经工业化预加工并包装后在产品标签条件下贮存、运输及销售。因其方便快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畜禽类预制菜肴从原料肉、热加工到包装杀菌的整个生产链条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潜在风险因子,包括原料肉带入的兽药残留、热加工产生的有毒有害副产物、食品包装化学材料迁移和微生物污染等。本文围绕原料预处理、烹制加工、包装、灭菌、贮藏和复热六个处理过程,介绍了畜禽肉类预制菜肴的生产链条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种类、来源、危害和研究现状,使其能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规避风险,更全面地预防食品安全问题,为畜禽肉类预制菜肴的工业化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肉 预制菜肴 全链条 热加工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半乳糖地质杆菌分离筛选及其对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果研究
18
作者 谢小林 陈猛 +5 位作者 李成江 周莲 刘玉敏 王勇 姚青 朱红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获得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高效降解菌株,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高温培养方法从东莞市中心定点屠宰场的猪粪泥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嗜热高温菌株BWTGW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建树分析鉴定,初步确定为半乳糖地质杆菌(G... 为获得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高效降解菌株,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高温培养方法从东莞市中心定点屠宰场的猪粪泥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嗜热高温菌株BWTGW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序列建树分析鉴定,初步确定为半乳糖地质杆菌(Geobacillus galactosidasius),并进一步对BWTGW1.1菌株的耐盐、耐高温、产耐高温蛋白酶能力和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耐盐方面,BWTGW1.1菌株在盐浓度为1.5%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48 h后OD_(600)=1.1;在耐高温和产耐高温蛋白酶能力方面,BWTGW1.1菌株85℃培养12 h依然能存活,60℃培养48 h后可产生水解的透明圈,且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大于2.0。在116 m^(3)大型立式固体发酵罐中,BWTGW1.1菌液+普通菌剂能使堆体温度发酵24 h就达到58℃,较普通菌剂单独处理提高13℃,且60~70℃高温持续时间达108 h,而普通菌剂处理仅持续60 h。BWTGW1.1菌液+普通菌剂处理猪粪泥发酵168 h后黄瓜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6.75%,较普通菌剂处理提高26.24%,表明BWTGW1.1在猪粪泥等畜禽养殖固体有机废弃物堆肥发酵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地质杆菌 嗜热高温菌 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多糖结构特征及调控胃肠道功能研究进展
19
作者 田馨 陈佩 +2 位作者 郭龙明 陈少丹 胡惠萍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7,共17页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富含多糖、蛋白质、萜类和脂质等活性成分。猴头菌多糖是重要活性物质,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笔者综述猴头菌多糖结构特征和对胃肠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富含多糖、蛋白质、萜类和脂质等活性成分。猴头菌多糖是重要活性物质,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笔者综述猴头菌多糖结构特征和对胃肠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猴头菌多糖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多糖 结构 胃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浊度法测定饲料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研究
20
作者 陈家舒 熊雄 +3 位作者 段锦梅 韩和悦 熊诗阳 朱红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本实验基于动态浊度法的基础,旨在利用动态试管仪建立饲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方法。将供试品配成10%溶液,涡旋混合后,采用10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为0.9977,... 本实验基于动态浊度法的基础,旨在利用动态试管仪建立饲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方法。将供试品配成10%溶液,涡旋混合后,采用10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为0.9977,加标回收率为97.1%~156.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0%~7.9%,28种不同类型的饲料样品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在0~349.220 EU/mg。研究表明,实验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适用于饲料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 动态试管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