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苏峻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99-103,共5页
1999年广东省落实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以来,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存在缺乏法律保障、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单一、补偿对象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补偿标准过于统一、补偿对象经营权受限程度与补偿标... 1999年广东省落实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以来,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存在缺乏法律保障、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单一、补偿对象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补偿标准过于统一、补偿对象经营权受限程度与补偿标准不对等问题。文章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并针对目前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即加快立法、引入市场机制、多元化补偿方式、探索经营方式、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和分类补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效益补偿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松葵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形成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即农民对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从认识、参与到接受和拥护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一刀切、起不到激励作用等问题,提出进一...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形成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即农民对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从认识、参与到接受和拥护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一刀切、起不到激励作用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分区域、分类型制定补偿标准,提高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补偿制度 探讨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探讨 被引量:58
3
作者 杨清云 薛春泉 +1 位作者 江建发 罗勇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广东省有着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 ,通过对全省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统计 ,广东省的古树名木共有2 3179株 ,隶属于 73科 194属 311种 ,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 2种 ,珍稀濒危植物 2 4种。文章还分析了古树名木的现状及其价值 ,并提出了保... 广东省有着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 ,通过对全省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统计 ,广东省的古树名木共有2 3179株 ,隶属于 73科 194属 311种 ,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 2种 ,珍稀濒危植物 2 4种。文章还分析了古树名木的现状及其价值 ,并提出了保护措施及开发利用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古树名木资源 保护 利用 自然环境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苏峻 刘福权 《广西林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广东岩溶地区分布面积或程度较小,主要在粤西北,但潜在石漠化面积远大于石漠化面积。通过建立石漠化治理的规划,加强石漠化监测与评估,加大生态保护宣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石漠化得到了控制。
关键词 石漠化 治理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源涵养林营造的原则与技术要求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敏 邱治军 +1 位作者 周光益 曾锋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文章根据广东省水源涵养林建设实际情况,并就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水源涵养林营造的原则与技术要求,对规范广东水源涵养林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营造 技术要求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绿素特征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6
作者 张友胜 张苏峻 李镇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4-1017,共4页
植物中叶绿素含量是植物生理生化及生态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测量参数。它不仅是表达植物生物量的一个指标,也是检测植物健康程度及环境因子的关键指标。阐述了叶绿素性质、作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中叶绿素含量在植物种内、种间... 植物中叶绿素含量是植物生理生化及生态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测量参数。它不仅是表达植物生物量的一个指标,也是检测植物健康程度及环境因子的关键指标。阐述了叶绿素性质、作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中叶绿素含量在植物种内、种间时空异质性分布的原因,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提出利用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行植物营养诊断和环境因子监测。指出传统叶绿素测定方法不足,建议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及时测定大范围、大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叶绿素含量,为林木营养状况检测、森林培育等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最后对叶绿素指标在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林业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含量 时空异质性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凤凰山生态风景林林分改造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华成 曾锋 邱治军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35-38,42,共5页
深圳宝安区从 1999年开始陆续在凤凰山进行生态风景林改造 ,于 2 0 0 4年设样地调查 ,并对林分改造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改造树种选择合理、造林管理措施到位 ,造林成活率都在 95 %以上 ,生态风景林分生长良好 ,1999改造的林... 深圳宝安区从 1999年开始陆续在凤凰山进行生态风景林改造 ,于 2 0 0 4年设样地调查 ,并对林分改造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改造树种选择合理、造林管理措施到位 ,造林成活率都在 95 %以上 ,生态风景林分生长良好 ,1999改造的林分已经形成复层混交林结构 ,2 0 0 1年改造的林分也基本郁闭成林。改造林分在保留原有乔灌木的基础上新增了大量珍贵的乔木树种 ,使林分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 ,森林景观明显改善。试验结果对今后生态风景林的营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凤凰山 生态风景林 林分改造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苏峻 黎艳明 +1 位作者 周毅 苏志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8,共7页
研究不同林龄桉树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分布对人工林土壤碳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12月,在粤西肇庆的1年生和3年生桉树人工林分别设置了100个调查样点,研究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林龄、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坡位、坡向的变化。结果表明:(1... 研究不同林龄桉树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分布对人工林土壤碳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12月,在粤西肇庆的1年生和3年生桉树人工林分别设置了100个调查样点,研究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林龄、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坡位、坡向的变化。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同一土层在各林龄间差异不显著。样点Ⅰ—A、Ⅰ—B、Ⅲ—A、Ⅲ—B有机碳密度分别为6.87±0.23、4.09±0.10、6.99±0.27和4.02±0.12 kg.m-2。(2)有机碳密度在样点Ⅰ—A、Ⅰ—B、Ⅲ—A、Ⅲ—B均服从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分别为23.91%、18.14%、27.00%和21.41%,变异程度皆属于中等变异。(3)除自然含水量和石砾含量外,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理化因子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但不同取样点,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密度、电导率、pH值、土壤氮磷钾全量和有效量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对样点Ⅰ—A、Ⅰ—B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表现出北坡显著高于南坡,下坡显著高于上坡,对样点Ⅲ—A、Ⅲ—B存在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4)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和地形因子可解释有机碳密度47%~60%的信息量,各样点的主要决定因子及作用大小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桉树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密度 影响因素 粤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幼林叶片的叶绿素和养分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清云 晏姝 +2 位作者 徐燕 王华南 张苏峻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密度的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半微量凯氏法、钼兰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对3种幼苗叶片的N、P、K、Ca、Mg...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密度的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半微量凯氏法、钼兰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对3种幼苗叶片的N、P、K、Ca、Mg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个树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对应的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的读数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大叶相思林分中高密度林分的各种养分含量最高,红苞木林分的中密度林分的养分含量最高,高密度林分的养分含量低.大叶相思叶片的N和Mg含量高而P含量低,火力楠叶片的K和Ca含量高而Mg含量低,红苞木叶片的P含量高而N和K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相思 火力楠 红苞木 叶片 叶绿素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土壤对几种重金属污染的“记忆”效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金池 曾锋 朱丽珺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6,共5页
采用一定浓度(40~120mg·L-1)Cd、Cr、Pb的氯化物溶液多次浇灌森林土壤,研究受以前污灌影响而导致某次污灌后土壤对重金属的吸持率下降的效应———"记忆"效应。结果表明:土壤对Cr和Pb环境容量大,"记忆"效应... 采用一定浓度(40~120mg·L-1)Cd、Cr、Pb的氯化物溶液多次浇灌森林土壤,研究受以前污灌影响而导致某次污灌后土壤对重金属的吸持率下降的效应———"记忆"效应。结果表明:土壤对Cr和Pb环境容量大,"记忆"效应不明显。多次浇灌CrCl3溶液后,土壤剖面20cm以下采样点约99%的Cr被土壤吸持;3次浇灌PbCl2后各采样点Pb浓度下降率维持在85%以上,但污灌次数进一步增加,则土壤的吸持率下降。Cd的环境容量较小,增加投入会很快使土壤上层对其吸附达到饱和,吸附带随之下移,对地下水的安全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CR PB 环境容量 森林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八岭林下植物叶绿素分布模式及对光照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友胜 张苏峻 李镇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5,共3页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植物叶绿素含量与林冠开度、林下散射光立地因子、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物种林下植物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度.结果显示:大叶新木姜Neolitsea levinei和黧蒴Castanopsi...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植物叶绿素含量与林冠开度、林下散射光立地因子、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物种林下植物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度.结果显示:大叶新木姜Neolitsea levinei和黧蒴Castanopsis fissa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林冠开度增加而增加;黧蒴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林下散射光立地因子增加而增加;木荷Schima superba及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叶片叶绿素含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增加;它们均达到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在同种条件下,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物 叶绿素含量 林冠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扰背景下森林地表植被分布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华南 解丹丹 苏志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103,共7页
在4个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林分分别设置1 hm2样地(100 m×100 m)进行野外取样,对东莞市不同干扰背景下森林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可以明显地把4大类型分开,而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总光照立... 在4个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林分分别设置1 hm2样地(100 m×100 m)进行野外取样,对东莞市不同干扰背景下森林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可以明显地把4大类型分开,而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总光照立地因子、林冠开度、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对该地区地表植物群落及物种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在总光照立地因子较高、林冠开度较大、土壤pH值较高以及土壤电导率较低的地段,地表植物的多度也相对较高。土壤有机质对该地区地表植被的分布格局也有着重要影响。MRPP分析表明,地表植被物种组成与林分类型、林冠开度(OCO)、直射光立地因子(FDSF)、散射光立地因子(FISF)、叶面积指数(ILAI)、总光照立地因子(FTSF)、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REC)、土壤有机质(mSOM)、土壤速效氮(mAvN)以及土壤速效钾(mAVK)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p<0.05)。指示种分析(ISA)表明,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林下光照因子的潜在指示种共有6种,2种为蕨类植物,1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1种为草质藤本植物,1种为灌木。土壤因子共有15种潜在指示种,4种为蕨类植物,2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4种为木质藤本植物,1种为草质藤本,2种为灌木。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地表植被组成和分布的多种因素及地表植被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响应,找出了作为特定环境指示信号的指示植物,并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境恢复重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地表植被 环境因子 相关性 广东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和洞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3
13
作者 解丹丹 张苏峻 +1 位作者 苏志尧 李意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7,共5页
根据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研究了广州从化陈和洞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试图寻找某种适合的理论分布来预测物种多度分布形式,以拓宽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数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根据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研究了广州从化陈和洞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试图寻找某种适合的理论分布来预测物种多度分布形式,以拓宽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数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陈和洞自然保护区3个样地中胸径≥3 cm的乔木个体共有1 855株,林分平均密度为3 091株/hm2,其中,上库、上库南坡、上库山顶西坡的物种多度分别为648、366和841.以上3个样地的物种多度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上库、上库山顶西坡处的乔木林树种多度分布格局均遵从对数级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上库南坡处的乔木树种遵从对数正态分布,但不遵从对数级数分布.总的来说,用对数分布模型描述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是基本可行的,同时采用"多度/频度"图解方式来探讨物种多度分布的对数分布,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度分布 常绿阔叶林 陈和洞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土壤空间变异性及其样本容量的确定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清云 曾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54-56,共3页
在森林中多剖面多土层取土样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渗透性能 (稳渗率 )、有机质、p H值等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且垂直方向上的变异大于水平方向。由于各因子在垂直方向的变异规律不尽相同 ,所以 ,只有根据误差理... 在森林中多剖面多土层取土样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渗透性能 (稳渗率 )、有机质、p H值等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且垂直方向上的变异大于水平方向。由于各因子在垂直方向的变异规律不尽相同 ,所以 ,只有根据误差理论确定出每层所需的样品容量 ,才能保证不同土层间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开展这一研究对指导合理取样和决定样品容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空间变异性 样本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森林土壤的酸化与调控
15
作者 张苏峻 张友胜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2期12-14,共3页
森林土壤酸化是造成森林生态系统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全国范围内土壤酸化随区域、海拔高度、季节等因子变化的规律,探讨了森林土壤酸化与酸沉降以及土壤酸化与树种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入土... 森林土壤酸化是造成森林生态系统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全国范围内土壤酸化随区域、海拔高度、季节等因子变化的规律,探讨了森林土壤酸化与酸沉降以及土壤酸化与树种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入土壤改良剂、造林树种多样化和改善经营等调控措施来解决森林土壤酸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酸化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层金栽培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礼祥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80-84,共5页
千层金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彩叶和经济树种之一,在我国华南地区有着较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千层金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栽培技术、抗逆性研究、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千层金 栽培技术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定林分状态下的森林分类经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礼祥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5期78-79,98,共3页
笔者在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对特定林分状态下,按森林分类经营目标的不同,分类阐述了森林经营技术措施的具体应用,讨论了不同情况下特定林分经营技术的次序优先、方法取舍和综合方法。最后,还结合当前林业形势发展、理念转变和林下经济... 笔者在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对特定林分状态下,按森林分类经营目标的不同,分类阐述了森林经营技术措施的具体应用,讨论了不同情况下特定林分经营技术的次序优先、方法取舍和综合方法。最后,还结合当前林业形势发展、理念转变和林下经济发展等情况提出了经营技术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状态 分类经营 经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永林 许松葵 《广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91-93,共3页
文章介绍了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的现状,简述了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分析了营建水源涵养林的树种选择及其配置方式、群落结构模式,提出了发展水源涵养林的建议。
关键词 西江流域 水源涵养林 树种配置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湿地松人工林土壤氮素形态及代谢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利全 陈少彬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7期164-167,174,共5页
由于土壤肥力与林分生长密切相关,而氮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关键营养元素。以6、11、16、22 a生4种不同林龄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土壤中氮素形态及相关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总速效氮含量随着林龄增大而增加,而硝态... 由于土壤肥力与林分生长密切相关,而氮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关键营养元素。以6、11、16、22 a生4种不同林龄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土壤中氮素形态及相关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总速效氮含量随着林龄增大而增加,而硝态氮含量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在16 a生林分土壤中最大,铵态氮含量在6~16 a生林分间无显著差异,在22 a生林分急剧增加,硝态氮/铵态氮变化趋势与硝态氮相似,峰值出现在16 a生林分。结论:不同培育时期对氮素形态的需求也不同,故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建议培育早期可补施一定的铵态氮肥,后期则需加大硝态氮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林龄 氮素形态 代谢酶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连山常用乡土树种生长比较及造林效果探讨
20
作者 郑树影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期22-23,共2页
对广东省连平县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常用的乡土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带内人工造林树种和带间天然留存树种的造林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工铲带保留带间天然阔叶树种的造林方式下,带内人工造林的4种常用的乡土树种生长... 对广东省连平县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常用的乡土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带内人工造林树种和带间天然留存树种的造林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工铲带保留带间天然阔叶树种的造林方式下,带内人工造林的4种常用的乡土树种生长对比,酸枣生长最快,红锥次之,再次为火力楠,荷木生长较慢。此外,林分中存有大量天然起源的山乌柏、樟树、米锥、枫香等树种,其中山乌桕、樟树和米锥的数量较多,且生长表现较好。总体造林效果良好,形成了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乔木层达到了郁闷状态,林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灌木层生长稳定,初步形成了较稳定的复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乡土树种 生长情况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