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湛江农垦甘蔗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伟雄 《热带农业工程》 2004年第2期29-34,共6页
通过开展湛江垦区甘蔗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试验示范,指出了如继续单纯依靠根施药物防治 甘蔗虫害,已很难提高防治效果。提出了将地下根施与地面喷施药物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开展对生物防治技 术的研究,以从根本上解决甘蔗虫害问题。
关键词 甘蔗 虫害 施药 初报 综合防治技术 喷施 生物防治技术 农垦 湛江 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对广东剑麻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叶海 胡乃盛 赵艳龙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46-52,共7页
分析了广东剑麻产业的种植、加工和贸易状况,及加入WTO后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WTO 剑麻产业 广东 入世 中国 利弊分析 产品结构 科技开发 推广应用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卷叶病病因·病原鉴定和抗性苗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标 杨荣 +7 位作者 夏李虹 赵家流 李江平 兀彦龙 陈植基 文尚华 陈士伟 戚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4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由新菠萝灰粉蚧危害引起的紫色卷叶病的病因、病原和抗性苗应用技术。[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大田试验与示范开展紫色卷叶病的病因、病原、抗性苗抗病能力的调查鉴定,并研究其抗性苗的应用技术。[结果]紫色卷叶病是由新菠萝灰... [目的]探讨由新菠萝灰粉蚧危害引起的紫色卷叶病的病因、病原和抗性苗应用技术。[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大田试验与示范开展紫色卷叶病的病因、病原、抗性苗抗病能力的调查鉴定,并研究其抗性苗的应用技术。[结果]紫色卷叶病是由新菠萝灰粉蚧危害引起,病原仍在进一步鉴定,但已排除真菌、细菌、线虫病害,该病不遗传给后代,大田剑麻植株发病后2~3年便恢复正常,然后遇粉蚧危害再次复发,可反复发病2-3次,6-9年后便产生抗性。使用海南昌江重老病区引进的第1代抗性苗进行种植和作母株扩繁,可有效控制该病,2代抗性苗抗性下降,不宜作母株扩繁材料;离开母体繁殖的抗性苗其抗性下降;收获叶片后(指常防虫)麻田长出的走茎苗抗性有所下降,不宜使用;抗性苗适宜冬、春季防治粉蚧1-2次,不能常防虫,否则,抗性下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剑麻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卷叶病 新菠萝灰粉蚧 病原鉴定 接种试验 抗性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主要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标 赵家流 +7 位作者 夏李虹 李江平 兀彦龙 杨荣 陈植基 文尚华 陈士伟 戚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214-217,共4页
研究剑麻主要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指标,建立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体系。该体系使防治与预警有机结合,提高了防效,防治效果达90%以上,降低了成本,有效控制了危险性病虫害蔓延,使损失降到较低水平。
关键词 剑麻病虫害 监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菠萝灰粉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标 邓业余 +4 位作者 郑立权 黎志文 吴军亮 赵家流 文尚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147-149,共3页
[目的]明确新菠萝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外盆栽和苗圃及大田跟踪观察研究新菠萝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气候因子、剑麻龄期及长势、立地环境、剑麻品种、天敌等对其发生危害的影响.[结果]据鉴定,新菠萝灰粉蚧是... [目的]明确新菠萝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外盆栽和苗圃及大田跟踪观察研究新菠萝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气候因子、剑麻龄期及长势、立地环境、剑麻品种、天敌等对其发生危害的影响.[结果]据鉴定,新菠萝灰粉蚧是外来物种,整年在田间为害,对剑麻威胁大.该虫体长为0.8~3.0 mm,卵形而稍扁平,若虫触角及足发达、活泼;成虫披白色蜡粉,其触角退化,行走缓慢.孤雌生殖,世代重叠,27~34 d一世代,每雌虫繁殖倍数为36 ~ 85倍,平均55倍;高温致死温度为48℃,低温致死温度约为3℃.传播途径为种苗、风、雨、蚂蚁及自身爬行迁移.剑麻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粉蚧危害严重;低温干旱有利于其暴发蔓延,大雨、暴雨对其有较大杀伤力,但其隐蔽空间较大,可避过灾害.48%乐斯本600倍稀释液等扑杀有特效;主要天敌为草蛉;利用控氮增钾和生物多样性进行防治有较好防效.[结论]为生产中新菠萝灰粉蚧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菠萝灰粉蚧 生物学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剑麻种植业经营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叶海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45,共5页
综述了我国发展剑麻生产情况及研究现状,详细叙述了我国剑麻的引种驯化和品种选育,剑麻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今后剑麻研究的若干重点问题。如品种单一,生产中的不利因素,经营机制问题,平衡施肥问题等。
关键词 剑麻 引种栽培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菠萝灰粉蚧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标 赵家流 +7 位作者 夏李虹 杨荣 李江平 兀彦龙 文尚华 陈士伟 陈植基 戚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274-278,共5页
筛选出对新菠萝灰粉蚧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并进行示范推广,同时探讨其他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表明,采用40%毒死蜱·噻嗪酮800倍稀释液、50%氟啶虫胺腈4 300倍稀释液、48%噻虫胺悬浮剂2 500倍稀释液、22.4%亩旺特3 500倍稀释液+40%毒死... 筛选出对新菠萝灰粉蚧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并进行示范推广,同时探讨其他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表明,采用40%毒死蜱·噻嗪酮800倍稀释液、50%氟啶虫胺腈4 300倍稀释液、48%噻虫胺悬浮剂2 500倍稀释液、22.4%亩旺特3 500倍稀释液+40%毒死蜱1 000倍稀释液等药剂喷杀和5%毒死蜱颗粒剂75 kg/hm2撒施植株心部对该虫有特效,但隐藏在植株头部的新菠萝灰粉蚧无法喷杀,致扑杀不彻底;草蛉、瓢虫等天敌和生物多样性对该虫也有一定防效;控氮增钾对提高剑麻抗性有一定作用;推广抗性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菠萝灰粉蚧 综合防治技术 试验及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叶海 《热带农业科学》 2000年第5期12-15,共4页
搜集、引进了龙舌兰麻 4个属的品种 (亚种 ) 2 5个、国内选育的龙舌兰麻杂交种和辐射种 14个以及待查学名的引进品种 18份 ,建立起了集品种保留和繁育、选育种与品比试验以及种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 ;... 搜集、引进了龙舌兰麻 4个属的品种 (亚种 ) 2 5个、国内选育的龙舌兰麻杂交种和辐射种 14个以及待查学名的引进品种 18份 ,建立起了集品种保留和繁育、选育种与品比试验以及种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 ;提出了龙舌兰麻种质资源的基因选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龙舌兰麻 种质资源 品种 苗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监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学军 《福建畜牧兽医》 1995年第1期8-9,共2页
1984~1993年笔者对广东湛江农垦区内37个猪场进行猪布病普查及防治工作,经10年努力布病发病率由10.9%下降到0,母猪年繁殖率由11.5头提高到16头,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关键词 猪病 布鲁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中龄芽接树V型刺激割制研究初报
10
作者 陈云集 《热带作物研究》 1994年第4期12-16,共5页
主要阐述V型新割制的效果和效益,其净增产29.1%,每公顷年盈利2162.24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4.6,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新型割制。
关键词 橡胶树 割胶 中龄芽接树 V型割胶 乙烯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养猪方法 提高经济效益
11
作者 李学军 刘裔海 余伯泉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7年第4期24-26,共3页
广东垦区改革养猪方法,推广瘦肉型猪配套增产技术,是农业部下达的牧业丰收计划项目之一。根据纯杂瘦肉型猪的生理、生长特性,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母猪的饲养管理、仔猪综合培育.提高日增重、瘦肉率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对传统猪舍... 广东垦区改革养猪方法,推广瘦肉型猪配套增产技术,是农业部下达的牧业丰收计划项目之一。根据纯杂瘦肉型猪的生理、生长特性,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母猪的饲养管理、仔猪综合培育.提高日增重、瘦肉率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对传统猪舍进行改造、饲养方法进行改革,实行科学饲养,制订执行兽医防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肉型杂交猪 饲养 综合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