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olution CT在冠脉联合头颈部CTA扫描中图像质量与剂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玲 王新正 +3 位作者 杜江齐 梁瑞金 张玉忠 梁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5期750-753,共4页
目的评价Revolution CT在冠脉与头颈部血管成像联合扫描中的冠脉图像质量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对本院56例患者进行Revolution 256层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一站式血管造影检查。所得原始图像传至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常规观察和三... 目的评价Revolution CT在冠脉与头颈部血管成像联合扫描中的冠脉图像质量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对本院56例患者进行Revolution 256层CT冠状动脉与头颈部一站式血管造影检查。所得原始图像传至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常规观察和三维重建,由2名高年资中级职称以上影像科医师分别对联合扫描图像中的冠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依据主观评分来分为三组,计算每组的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e,DLP)和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的统计学差异性,并做辐射剂量参数DLP、ED与图像质量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DLP和ED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26.15±48.37、1.77±0.68。评分为4分组的DLP和ED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29.82±50.90、1.82±0.71。评分为3分组的DLP和ED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18.41±53.82、1.66±0.75。评分为2分组的DLP和ED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33.31±33.89、1.87±0.47。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F值为0.475,P值为0.624,无统计学意义。辐射剂量参数DLP和ED与图像主观评分之间的相关参数r为-0.008,无明显相关性。结论Revolution 256层CT冠脉与头颈部血管成像联合扫描中所得的冠脉图像质量与其辐射剂量无明显正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联合扫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CT增强扫描多种衍生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欢 曾剑兵 于大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多种衍生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确诊的3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处理软件得出线性融合图、非线性融合图及碘图。比较三组动脉期、实质期胰腺癌强化参数的差异,并分析胰腺肿...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多种衍生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确诊的3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处理软件得出线性融合图、非线性融合图及碘图。比较三组动脉期、实质期胰腺癌强化参数的差异,并分析胰腺肿瘤、正常组织能谱曲线斜率、REV值及碘图CT值情况。结果胰腺肿瘤组织REV值、碘图CT值显著低于胰腺正常组织(P <0. 05),REV值、碘图CT在胰腺肿瘤组织、胰腺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差异(P>0. 05);动脉期胰腺肿瘤组织AEV、REV、CNR值在三组图像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ER在三组图像中无明显差异(P> 0. 05);实质期胰腺肿瘤组织ER、REV、CNR值在三组图像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AEV在三组图像中无明显差异(P> 0. 05); REV、CNR在双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动脉期、实质期胰腺肿瘤组织能谱曲线斜率低于胰腺正常组织(P <0. 05);胰腺肿瘤组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低于实质期(P <0. 05),胰腺正常组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稍低于实质期(P> 0. 05)。结论双能量CT动脉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多种衍生图像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多技术、多图像反应胰腺肿瘤的病变和性质,值得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扫描 衍生图像 胰腺癌 诊断价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建华 曾剑兵 +2 位作者 于大飞 裴琳 窦玉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2期979-981,共3页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先行常规MRI检查,再予以DCE-MRI检查,最终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DCE-MRI...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先行常规MRI检查,再予以DCE-MRI检查,最终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DCE-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效果。DCE-MRI评价T分期有2例过高分期,2例过低分期。T分期总准确性为93.55%(58/62);评价N分期有3例过高分期,2例过低分期。N分期总准确性为91.94%(57/62);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SImin、SImax、SIR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肠壁,而峰值时刻(Tpeak)小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肠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在评价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准确率较高,有助于判断淋巴结是否远处转移,为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TN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WI成像ADC值在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熙 吴志清 +1 位作者 李文艳 喻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6期471-473,共3页
探讨乳腺病变定性诊断进行磁共振DWI成像ADC值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乳腺病变患者90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其中乳腺良性病变者46例,乳腺恶性病变者44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行术前乳... 探讨乳腺病变定性诊断进行磁共振DWI成像ADC值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乳腺病变患者90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其中乳腺良性病变者46例,乳腺恶性病变者44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行术前乳腺磁共振扩散成像序列检查(DWI),检测对侧的正常纤维腺体、对侧胸肌、病灶部位的纤维腺体的ADC值,评估病灶ADC值与对侧胸大肌ADC值(rADC2)、病灶ADC值与对侧正常纤维腺体ADC值(rADC1)等两个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值,比较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病变不同纤维腺体类型组织的ADC值。乳腺良性病变组的ADC值、rADC1值、rADC2值显著高于乳腺恶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病变组的致密型纤维腺体的ADC值、非致密型纤维腺体的ADC值均高于乳腺恶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DWI成像ADC值在评估乳腺病变性质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良恶性 磁共振扩散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手术中MRI的应用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华 曾剑兵 +3 位作者 刘仁伟 裴琳 吴志清 窦玉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MRI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96例,术前开展乳腺MRI检查46例作为观察组,术前未开展乳腺MRI检查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乳腺类...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MRI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96例,术前开展乳腺MRI检查46例作为观察组,术前未开展乳腺MRI检查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乳腺类型、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适合保乳术,比较两组切缘阳性率和切缘阳性患者的病理类型。结果:观察组切缘阳性率为21.74%,低于对照组的3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缘阳性患者病理类型比较中,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其他病理类型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前开展MRI检查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切缘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磁共振成像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