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荣岗 廖悦华 +3 位作者 孙丽霞 刘琼茹 杨文丽 周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肉瘤(uterine cervical carcinosarcoma, UCS)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UCS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肉瘤(uterine cervical carcinosarcoma, UCS)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UCS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观察分析其治疗和预后。结果 4例患者平均年龄56岁,3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为接触性出血;影像学(彩超及CT)均发现实质性肿块;组织学上,4例均见恶性上皮和恶性间叶成分,3例恶性上皮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巢、片状,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见丰富嗜酸性或透亮胞质,见灶性角化及单个细胞角化,1例恶性上皮成分呈不规则腺样结构,恶性间叶细胞梭形,伴明显异型,具有肉瘤形态,且有明显的黏液样背景,其中1例间叶成分为软骨肉瘤。免疫表型:所有恶性上皮成分CKpan(+),鳞状细胞癌p63、p40、CK14(+),子宫内膜样腺癌EMA、CK8/18、CK7(+),恶性间叶成分vimentin(+),软骨肉瘤S-100(+)。结论 UCS罕见,临床分期早,预后差。组织学以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未分化肉瘤成分常见,免疫组化标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癌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荣岗 孙丽霞 +3 位作者 廖悦华 刘琼茹 余卫东 周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59,56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intratesticular rhabdomyosarcoma,IT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IT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19岁,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入院...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intratesticular rhabdomyosarcoma,IT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IT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19岁,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入院,超声和CT提示右侧睾丸内实性肿物,肉眼观察肿物位于睾丸下极,与睾丸实质分界不清,切面灰白色、质硬,部分鱼肉样,有坏死,睾丸上极与附睾分界清,附睾、白膜及精索未见侵犯。镜下见肿瘤细胞中等大小为主,胞质稀少,核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易见;少量瘤细胞呈梭形、条带样、大圆形,胞质丰富、嗜伊红染色,油镜下可见清楚的横纹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HHF35、desmin、Myo D1、Myogenin、h-Caldesmon均阳性(阳性细胞数>50%),SMA和Myoglob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75%。结论成人ITRMS罕见,组织学类型以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为主,肿瘤呈高度侵袭性,预后差,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内肿瘤 横纹肌肉瘤 成人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尸检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廖悦华 陆岭 +1 位作者 周伟 黎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幼儿尸检标本进行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病史、临床相关检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观察心脏体积及重量均增加,以... 目的探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幼儿尸检标本进行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病史、临床相关检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观察心脏体积及重量均增加,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心内膜呈弥漫性增厚呈瓷白色,表面光滑,以左心室流出道增厚最明显达2 mm。镜下见心内膜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平行排列,弹力纤维染色阳性。结论对于突发心力衰竭死亡的患儿,病理医师应重视临床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并根据大体观察、常规染色、特殊染色等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尸体解剖 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荣岗 廖悦华 +2 位作者 孙丽霞 黄秀芳 周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预测子宫颈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颈癌和47例同期健康志愿者,...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预测子宫颈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颈癌和47例同期健康志愿者,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imFISH)检测患者术后外周血CTC,以病理组织学和标准影像学为金标准,评价CTC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在预测子宫颈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实用价值。结果健康志愿者和子宫颈癌的CTC检出率分别为4.26%(2/47)和65.0%(52/80),其中子宫颈癌患者有复发/转移和无复发/转移的CTC阳性率分别为93.62%(44/47)、24.24%(8/33),且淋巴结侵犯、脉管侵犯和FIGO分期越高,CTC阳性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的CTC检出率与淋巴结侵犯、脉管侵犯和FIGO分期相关,CTC可以作为预测子宫颈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临床病理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原发性非特指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李荣岗 陈兰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非特指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no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各蛋白在PTCL-NOS中的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EBE...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非特指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no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各蛋白在PTCL-NOS中的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睾丸原发性PTCL-NOS患者年龄分别为58、61和67岁,临床均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痛。肿物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软、鱼肉样,边界不清,其中1例伴局灶出血及囊性变。镜下见中等大小肿瘤细胞弥漫分布,胞质稀少,核形不规则,染色质丰富,见核仁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3例瘤细胞CD3、CD4、CD43、CD45RO均阳性,1例Granzyme B和Perforin共阳性,3例CD10、CD15、CD30、ALK和CXCL13均阴性;残留生精上皮CK(AE1/AE3)和EMA均弱阳性。Ann Arbor分期:ⅠE期2例,ⅡE期1例,3例均行睾丸完整切除术及辅助放疗,2例行CHOEP化疗,1例行CHOP化疗。随访时间18~60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18、24个月因脑转移死亡,1例随访中。结论睾丸原发性PTCL-NOS临床罕见,主要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形态学结合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可明确诊断,其预后差,术后辅助放、化疗可预防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非特指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McM7、p53和Ki-67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沈艳 林汉良 +2 位作者 谢丹 茹景顺 孙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M cM7、p53和K i-67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M cM7、p53和K i-67在9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75例NHL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HL各组中M cM7标记指数(labelling index,LI)... 目的探讨M cM7、p53和K i-67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M cM7、p53和K i-67在9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75例NHL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HL各组中M cM7标记指数(labelling index,LI)均高于K i-67LI;惰性组中M cM7LI和K i-67LI低于侵袭性组和高度侵袭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HL中p53表达的阳性率为23.4%,p53在惰性组、侵袭性组及高度侵袭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K i-67、p53和M cM7三者在NHL中的表达呈平行关系(P<0.01)。结论M cM7是反映细胞增殖的良好指标,作用优于K i-67,其表达指数与NHL的组织分型、细胞增殖及恶性程度有关。p53基因突变在大多数NH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分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MCM7 P53 KI-67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症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中HLA-G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谭金凤 王宁宁 +5 位作者 吴艳欣 谢洪哲 廖悦华 刘泳冬 钟苗 梁莉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73-407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AM)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36例AM患者的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为研究对象,以35例非AM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各组内膜HLA-G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AM)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36例AM患者的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为研究对象,以35例非AM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各组内膜HLA-G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位与异位内膜组织HLA-G的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P=0.00060.05,0.0059),在位与异位内膜间HLA-G的阳性表达率以及阳性表达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4577,P<0.05),且HLA-G的表达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M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中均可见HLA-G的异常表达,HLA-G可能在A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 人类白细胞抗原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庆涛 黄海洋 +1 位作者 邹青峰 邓星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与乳腺癌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STAT3表达与乳腺癌者生存数据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存档蜡块130例,癌旁组织标本61例。采用... 目的:探讨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与乳腺癌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STAT3表达与乳腺癌者生存数据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存档蜡块130例,癌旁组织标本6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STAT3的表达情况,比较表达率的差异,并分析乳腺癌患者STAT3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TAT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STAT3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ER及PR表达情况密切相关;但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及Her-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TAT3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预后差。Cox回归模型分析则显示,PR及STAT3均为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STAT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免疫组化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与石蜡肾活检标本中PLA2R1表达的临床诊断意义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琼茹 廖悦华 +5 位作者 轩慧杰 郑明珠 李荣岗 郑焱 周伟 张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受体1(PLA2R1)在肾脏穿刺的冷冻标本及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不同标本中阳性率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行肾脏穿刺患者的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同时有肾活检冷冻标本及石蜡标...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受体1(PLA2R1)在肾脏穿刺的冷冻标本及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不同标本中阳性率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行肾脏穿刺患者的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同时有肾活检冷冻标本及石蜡标本的患者215例,仅有石蜡标本的患者785例。分别利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LA2R1在肾活检冷冻和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PLA2R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215例冷冻标本中,PLA2R1阳性率为19.1%;在1000例石蜡标本中,PLA2R1阳性率为32.9%,两组中PLA2R1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冷冻和石蜡标本中,PLA2R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无关,与病理类型相关。在冷冻和石蜡标本中,PLA2R1阳性均集中于特发性膜性肾病(72.0%和79.8%),但非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则分别为3.0%和19.4%。结论肾活检冷冻及石蜡标本中PLA2R1表达均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但冷冻标本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肾脏活检 PLA2R1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冷冻组织 石蜡包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CD44V6、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伟 茹景顺 黎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4 4V6、E cadherin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6例结直肠癌CD4 4V6、E cadherin和VEGF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检测了 2 3例淋巴结转移灶CD4 4V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4 4V6、E cadherin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6例结直肠癌CD4 4V6、E cadherin和VEGF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检测了 2 3例淋巴结转移灶CD4 4V6、E cadherin和VEGF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CD4 4V6、E cadherin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0 0 %、5 6 5 %和 5 0 0 % ;原发灶CD4 4V6和VEGF阳性表达率低于淋巴结转移灶 (6 0 9%和 5 6 5 % ) ,而原发灶E 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则高于淋巴结转移灶 (43 5 % )。结直肠癌CD4 4V6和VEGF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等有关。E cadherin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 :CD4 4V6和VEGF是结直肠癌发生与发展重要的促进因子 ,其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 ,病理分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D44V6 上皮型钙粘附素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活检标本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11
作者 周伟 黄霞 +2 位作者 茹景顺 黎红 龚志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检测活检标本中 1 0项癌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探讨它们在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44例胃镜活检胃癌粘膜CD44V6、E cadherin、VEGF、EGFR、p53、nm2 3 H1、Fas、FasL、C... 目的 :检测活检标本中 1 0项癌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探讨它们在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44例胃镜活检胃癌粘膜CD44V6、E cadherin、VEGF、EGFR、p53、nm2 3 H1、Fas、FasL、Cath B、Cath D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VEGF和EGFR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Fas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VEGF(+)EGFR(+)、VEGF(+)E cadherin(- )、VEGF(+)Fas(- )及EGFR(+)Fas(- )等 4对两两组合显示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3个单因素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偏低 ,4对两两组合可提高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明显降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clusterin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
12
作者 沈艳 林汉良 +2 位作者 谢丹 周伟 孙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clusterin表达在淋巴瘤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lusterin在8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7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及18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clusterin表达在淋巴瘤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lusterin在8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7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及18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lusterin在193例淋巴瘤中有25例呈阳性表达,其中,18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ia large celllymphoma,ALCL)中有13例呈阳性表达(72·2%),83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有12例呈阳性表达(14·5%);clusterin在HL、其他类型NHL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均未见表达。结论clusterin可能成为ALCL诊断的新指标,对AL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CLUSTERIN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