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敏 谢建群 黄桂烨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6期115-116,共2页
结合广东省主要气象灾害及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气象服务措施,以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影响 服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自动气象站真风观测试验与数据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雷卫延 黄海 +1 位作者 李源鸿 杨志健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2,共6页
阐述了移动平台真风观测的实现原理,利用仪器观测到的相对风和船风的矢量关系获取实际的风向风速。首次设计外场车载试验方案,开展移动平台周围环境、移动速度、移动方式、风传感器安装位置等因素对真风观测影响的研究。船舶自动气象站... 阐述了移动平台真风观测的实现原理,利用仪器观测到的相对风和船风的矢量关系获取实际的风向风速。首次设计外场车载试验方案,开展移动平台周围环境、移动速度、移动方式、风传感器安装位置等因素对真风观测影响的研究。船舶自动气象站研发阶段,通过车载试验验证移动平台真风观测算法的合理性,对算法不断改进,使真风更加接近观测事实。船舶自动气象站应用阶段,对船舶进出港时动态和静态真风数据,以及与航线附近海岛站观测的风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二者的均方根误差表征船舶站风和自动站风的误差大小,以此评估真风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风 数据可靠性 船舶自动站 车载试验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许艾米 李想 张敏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0期181-182,共2页
阐述了现阶段大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理念和情况,并对未来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做好气象服务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提出了未来的应用理念核心依旧是"气象+"概念,但范围需要更广、程度需求更深、元素更多元化,同时还应加强数... 阐述了现阶段大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理念和情况,并对未来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做好气象服务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提出了未来的应用理念核心依旧是"气象+"概念,但范围需要更广、程度需求更深、元素更多元化,同时还应加强数据可视化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气象服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广东前汛期连续暴雨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联系 被引量:9
4
作者 纪忠萍 源艳芬 +3 位作者 徐艳虹 韩浦城 方一川 谢炯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8-604,共17页
为了做好连续回流暴雨的中期与延伸期预报,采用小波分析、Lanczos时间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2019年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关系,分析了4~5月发生在西南部的两次连续回流暴雨的平均环流场及其低频传播特征的差异,并与6月广东北部... 为了做好连续回流暴雨的中期与延伸期预报,采用小波分析、Lanczos时间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2019年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关系,分析了4~5月发生在西南部的两次连续回流暴雨的平均环流场及其低频传播特征的差异,并与6月广东北部锋面型连续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5月两次以阳江为中心的西南部连续暴雨及前汛期降水均具有准23 d振荡,它们分别为有、无明显冷空气影响的连续回流暴雨且对应的大气环流场及低频传播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同:4月12~14日连续回流暴雨期间,500 hPa中高纬度具有稳定的"西阻"和"东阻",使冷空气不断地从东海入海高压的南部东移南下,925 hPa形成以阳江为中心相对干冷的强东南风与来自南海中南部从中南半岛转向的暖湿偏南风的辐合渐近线;而5月23~26日连续回流暴雨期间,500 hPa华东—东海—黄海为稳定高压坝,广东长时间处于高原槽前西南气流中,地面上处于东海出海变性高压脊西南部及北部湾西南低槽前,925 hPa形成以阳江为中心来自孟加拉湾的强偏南风与珠江口以东东南风的辐合渐近线。来自我国中部(东海以东)低频反气旋南侧(西南侧)逐渐加强南传的低频东北风(东南风)与从140°E附近的西太平洋西传(孟加拉湾东传)到广东并加强的低频北风(南风)汇合在广东西南部,并有(无)与从南海中北部北传的低频气旋北侧低频东风相遇,导致4月12~14日(5月23~26日)有(无)明显冷空气影响的连续回流暴雨发生。而6月广东北部为东亚深槽引导的冷空气与来自孟加拉强盛西南风交汇所产生的锋面型连续暴雨,来自我国中部、孟加拉湾分别逐渐加强向南、向东传播到达广东的低频西南风,与来自中纬度低频反气旋外围的干冷东北风交汇在江南或南海北部,导致广东北部6月9~13日连续暴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回流暴雨 环流特征 传播特征 季节内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条件下风廓线雷达数据质量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菲 邓华 侯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8-596,共9页
风廓线雷达是当前获取大气三维风场信息的有效途径,但受其本身探测原理的约束,降水时的观测数据(尤其是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的观测数据)将受到较大影响。为提高降水时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数据的可信度,依据五波束探测和三波束探测原理,结合风... 风廓线雷达是当前获取大气三维风场信息的有效途径,但受其本身探测原理的约束,降水时的观测数据(尤其是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的观测数据)将受到较大影响。为提高降水时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数据的可信度,依据五波束探测和三波束探测原理,结合风廓线雷达功率谱再分析,建立了风廓线雷达数据筛选、填补的重处理方法,通过选取不同降水强度下的从化、潮州、阳江三个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站的观测数据,开展了基于该方法的数据质量评估。研究结果指出:降水时虽能提高风廓线雷达的数据获取率,但风场数据质量并不一定较好(尤其是在特大暴雨时数据质量较差);经过数据重处理后,风廓线雷达的有效数据获取率得到提高,且内陆站点提升的幅度超过沿海站点;降水对2 km以下的观测数据影响较小,对于2 km以上的数据,若降水只是对部分高度造成数据缺失,则经过重处理后数据质量仍可以保持较好,但若连续多个高度数据缺失,则经过数据重处理后也不能较好地提高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质量控制 降水 重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Reduce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付艳丽 吴艳民 +4 位作者 张金标 郑坤 赵长虹 郑康 方发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100,共5页
针对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的不顾及空间邻近性、分布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对Hilbert空间曲线层次分解的思想和节点容量感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层次分解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策略,并通过临界... 针对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的不顾及空间邻近性、分布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对Hilbert空间曲线层次分解的思想和节点容量感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层次分解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策略,并通过临界值判定实现空间数据的均衡存储。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空间数据邻近特性的同时,解决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REDUCE Hilbert空间曲线 空间数据并行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多源降水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钧民 阮惠华 +3 位作者 许剑辉 戴晓爱 郑艳萍 张金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5-856,共12页
气象站点观测降水难以精确反映降水时空分布与变化,而雷达降水存在复杂地形区域精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两者的优势,文章以广东省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域,选择2018-08-26—30一次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形、与海岸线距离、植被... 气象站点观测降水难以精确反映降水时空分布与变化,而雷达降水存在复杂地形区域精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两者的优势,文章以广东省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域,选择2018-08-26—30一次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形、与海岸线距离、植被指数、经纬度等地表辅助参量,分析地面站点降水与地表辅助参量、雷达降水的相关关系,利用XGBoost算法与克里金插值方法,构建地面-雷达日降水数据融合模型,得到了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日降水融合数据集。此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LM)与克里金插值方法,实现了地面-雷达日降水数据的融合,并利用地面降水数据分别对XGBoost与LM日降水融合性能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地面降水与雷达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地面降水与地表辅助参量之间的相关性随时间变化;2) XGBoost预测精度整体上高于LM预测结果;经模型残差校正后,XGBoost融合模型的精度整体上优于LM融合模型,这是因为XGBoost方法在捕捉地面降水与地表辅助参量、雷达降水之间关系性能上优于L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降水 数据融合 雷达降水 XGBoost算法 粤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数据访问服务关键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周军 郭捷 +2 位作者 李高洁 乔文文 何文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85-1493,共9页
为解决气象行业对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向业务系统高时效供给数据问题,分析气象行业大数据特征和业务科研中对数据的使用场景与需求,提出一体化数据访问服务方法。利用多态数据存储管理与分布式服务架构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 为解决气象行业对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向业务系统高时效供给数据问题,分析气象行业大数据特征和业务科研中对数据的使用场景与需求,提出一体化数据访问服务方法。利用多态数据存储管理与分布式服务架构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分级管理,形成地球多圈层全序列数据仓库;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体化服务模型,利用服务总线集成了数据、算法、可视化服务、性能监视和服务管理关键技术,实现气象数据的有效治理和标准化服务。平台的业务使用效果表明了一体化数据访问服务在解决气象数据治理和高效供给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数据治理 服务总线 数据同步 智能网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C星VIRR数据的林火监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捷 张月维 +1 位作者 赵文化 何全军 《森林防火》 2015年第1期45-48,共4页
基于对风云三号C星VIRR传感器特性的研究,结合广州站多年的林火监测经验,实现了VIRR数据在广东省林火监测业务上的应用。采用绝对阈值结合像元区背景信息的火点判识方法,在云水判识、耀斑区剔除等的基础上,提取区域范围的火点信息。完... 基于对风云三号C星VIRR传感器特性的研究,结合广州站多年的林火监测经验,实现了VIRR数据在广东省林火监测业务上的应用。采用绝对阈值结合像元区背景信息的火点判识方法,在云水判识、耀斑区剔除等的基础上,提取区域范围的火点信息。完成了基于Linux平台和Java语言的火点判识软件包部署,并在业务上运行,解决了目前林火监测在上午时间段卫星监测个数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C 气象卫星 VIRR 林火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TM地形数据天气雷达地形遮挡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嘉健 徐黄飞 +2 位作者 邹庆彪 汤晶晶 刘艳中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天气雷达是目前对强对流、台风、暴雨等天气过程进行精细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观测数据对天气预报业务起着关键的作用。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会受到雷达所建位置四周地形遮挡影响。因此合理的雷达选址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雷达的探测能力... 天气雷达是目前对强对流、台风、暴雨等天气过程进行精细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观测数据对天气预报业务起着关键的作用。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会受到雷达所建位置四周地形遮挡影响。因此合理的雷达选址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雷达的探测能力。基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获取的SRTM地形数据,利用MATLAB工具开发天气雷达地形遮挡分析系统,实现一键智能绘图,获取天气雷达遮蔽角图、各方位遮蔽角柱状图、等射束高度图及等射束高度拼图,提高雷达选址的工作效率。通过仿真试验测试系统功能,通过实例应用实际分析拟建站点地形遮挡情况。同时,系统新加入智能分析结果为雷达建站选址提供相应的分析,并具备人工补偿功能可将人工现场观测数据加入结果中完善雷达建设选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雷达探测性能 雷达遮蔽角 等射束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自动气象站触控屏交互式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艳中 吕玉嫦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7期145-148,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异步全双工串口通信(USART)的触控式显示屏人机交互式系统,应用于DZZ1-2型新型自动气象站中。设备用户可通过该交互式系统直接对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查看、参数设置等操作,为DZZ1-2型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安装调试和维... 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异步全双工串口通信(USART)的触控式显示屏人机交互式系统,应用于DZZ1-2型新型自动气象站中。设备用户可通过该交互式系统直接对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查看、参数设置等操作,为DZZ1-2型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维护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用户UI设计和嵌入式软件设计,重点讲述了用户UI的设计流程和嵌入式软件设计中USART中断函数的使用。试验结果及在广东省一年多的业务运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便捷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STM32 USART 触控屏 交互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铺设对气象设备的防雷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敖振浪 敖进华 龚志鹏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7期1-5,共5页
安装在野外的气象设备一般需要输电线路提供电源,出于工程施工方便输电电缆往往采用架空方式铺设,由于架空电缆容易感应雷电脉冲,造成后端连接的设备受到冲击而损坏。为了分析研究输电线路不同铺设方式是否有不同的防雷效果,通过建立等... 安装在野外的气象设备一般需要输电线路提供电源,出于工程施工方便输电电缆往往采用架空方式铺设,由于架空电缆容易感应雷电脉冲,造成后端连接的设备受到冲击而损坏。为了分析研究输电线路不同铺设方式是否有不同的防雷效果,通过建立等效模型对输电电缆自身分布电容电感特性进行分析,以及对电缆不同铺设方式引起分布参数变化的分析,利用电缆分布参数能够对雷电脉冲产生的衰减作用,得出了电缆埋地铺设对系统设备具有较好的防雷效果。工程实例表明,供电电缆半埋方式效果一般,直埋入土壤防雷效果最佳,而且埋地长度越长防雷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埋地铺设 分布参数 设备防雷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信号模拟的气象采集器检测仪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飞龙 吕玉嫦 汤晶晶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6期99-102,共4页
通过提供静态信号输入和检测输出的方式,实现对气象采集器测量功能的快速检测。在熟悉铂电阻、湿度、风向、风速、降雨量、气压、能见度和蒸发量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基础上,设计了模拟电路和嵌入式程序,实现传感器的静态信号模拟,满足了测... 通过提供静态信号输入和检测输出的方式,实现对气象采集器测量功能的快速检测。在熟悉铂电阻、湿度、风向、风速、降雨量、气压、能见度和蒸发量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基础上,设计了模拟电路和嵌入式程序,实现传感器的静态信号模拟,满足了测试要求。设计采用中断处理程序对被测采集器反馈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和故障诊断,并在屏幕上直观地显示检测结果。样机使用情况表明,检测仪能在开始检测之后10s准确定位故障部件。本设计可以为其他小型环境探测设备快速测试仪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信号模拟 检测仪 采集器 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单片机的鱼塘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宏智 黄飞龙 +1 位作者 黄海莹 陈冰怀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7期104-107,共4页
针对目前鱼塘气象观测要素单一、数据准确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高性能处理芯片的鱼塘气象综合观测系统。通过构建要素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控制以及组包传输等功能模块,实现水温、湿度、辐射等水体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获取,同... 针对目前鱼塘气象观测要素单一、数据准确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高性能处理芯片的鱼塘气象综合观测系统。通过构建要素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控制以及组包传输等功能模块,实现水温、湿度、辐射等水体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获取,同时将报文传输至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监测及产品加工。并利用气象标准仪器与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求解两者之间各要素的均方根差,结果分别为0.2、1、0.3、6,符合相关气象业务规定,初步验证了系统采集数据的准确度。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综合观测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传输时效高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农业气象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综合观测系统 数据采集 数据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NAND flash扩展存储快速读写算法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钦强 刘艳中 敖振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99-201,共3页
自动气象站数据机内大容量存储与高速实时准确读写是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应用的最前端关键基础环节。针对基于STM32 FSMC管理外部可扩展存储NAND flash的机内硬件设计,分析K9LBG08U0M闪存片内物理结构,提出以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时间偏移... 自动气象站数据机内大容量存储与高速实时准确读写是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应用的最前端关键基础环节。针对基于STM32 FSMC管理外部可扩展存储NAND flash的机内硬件设计,分析K9LBG08U0M闪存片内物理结构,提出以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时间偏移量为唯一主键,建立观测数据与闪存物理地址的一一映射关系,实现观测数据与对应机内存储物理地址的快速映射寻址。在此基础上结合NAND flash存储特性,生成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快速读写算法。在全省约3000个自动气象站组网观测业务时应用表明,其满足了气象数据从观测到预报一分钟到桌面的高质量业务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闪存 寻址 读写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格点预报数据分布式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周军 郭捷 +3 位作者 乔文文 侯灵 黄伟 陈晓庆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204,274,共7页
对气象业务中数值预报的数据特点和使用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数值预报数据在气象业务应用中的分布式数据服务方法。解决在分布式存储环境下,高时效地对种类繁多的海量数值预报科学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写入、读取和计算的集中处理... 对气象业务中数值预报的数据特点和使用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数值预报数据在气象业务应用中的分布式数据服务方法。解决在分布式存储环境下,高时效地对种类繁多的海量数值预报科学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写入、读取和计算的集中处理问题。详细描述海量数值预报数据的存储组织方式,分布式的数据服务方法,高可用性的实现方式以及各种格点数据的处理方法。业务应用表明,系统在广东区域格点化预报的业务应用中满足高效、稳定和使用便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点数据 分布式 数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自动气象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宏智 杨志健 陈刚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5期120-122,128,共4页
为了给广东海域的海上航运、海洋生产作业安全以及军事活动等提供气象保障基础数据,广东省气象局率先在国内自主研发了一款船舶自动气象采集系统。通过应用STC单片机模/数转换、定时器中断以及串口通信等技术,构建信号采集、数据质量控... 为了给广东海域的海上航运、海洋生产作业安全以及军事活动等提供气象保障基础数据,广东省气象局率先在国内自主研发了一款船舶自动气象采集系统。通过应用STC单片机模/数转换、定时器中断以及串口通信等技术,构建信号采集、数据质量控制、北斗通信配置以及远程参数修正等功能模块,系统实现实时采集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元数据、通过北斗终端进行数据上传以及错误运行参数远程控制修正。并利用周边的石油平台自动站与系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验证了系统采集数据的准确度。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采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较好地满足气象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系统 STC单片机 模/数转换 北斗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站NAND Flash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宏智 周钦强 黄飞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为了有效提高DZZ1-2型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存储容量以及数据访问速度,广东省气象局基于STM32自主设计了一款大容量高速度的NAND Flash存储系统。通过构建FSMC总线配置、无效块列表建立、页编程操作以及块擦除操作等功能模块,从而实现高达4... 为了有效提高DZZ1-2型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存储容量以及数据访问速度,广东省气象局基于STM32自主设计了一款大容量高速度的NAND Flash存储系统。通过构建FSMC总线配置、无效块列表建立、页编程操作以及块擦除操作等功能模块,从而实现高达4G容量静态存储器的扩展、Flash无效块智能管理以及Flash高速存取访问等设计目标。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存储系统运行稳定、存储容量大、数据存储可靠性高、读写速度快,能较好地满足气象业务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NAND FLASH 存储系统 页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C28J60的新型自动气象站网络通信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宏智 李建勇 陈冰怀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为了有效提高DZZ1-2型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现场维护调试及故障诊断效率,广东省气象局基于ENC28J60自主设计了一款嵌入式网络通信系统。通过设计SPI接口电路和裁剪TCP/IP协议栈,构建微控制器初始化配置、以太网驱动以及网络数据传输等功能模... 为了有效提高DZZ1-2型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现场维护调试及故障诊断效率,广东省气象局基于ENC28J60自主设计了一款嵌入式网络通信系统。通过设计SPI接口电路和裁剪TCP/IP协议栈,构建微控制器初始化配置、以太网驱动以及网络数据传输等功能模块,从而实现系统与上位机软件命令数据交互、数据帧高速传输的设计目标。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网络通信系统运行稳定,能响应维护操作指令快速获取设备运行状态,较好地满足气象设备运行保障的快速、高效、可维护性强等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C28J60 网络通信系统 以太网驱动 数据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和ActiveMQ的通用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卫延 敖振浪 +2 位作者 刘艳中 孙周军 黄飞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12期28-32,共5页
针对基于GPRS通信的气象数据集中采集相互干扰的弊端,融入松耦合、模块化、流传输、多通道、大缓存等先进理念,通过外场试验和数据测试分析,设计模块化的API处理函数和可靠的UDP数据传输协议,利用高可靠的消息中间件设计松耦合的通用数... 针对基于GPRS通信的气象数据集中采集相互干扰的弊端,融入松耦合、模块化、流传输、多通道、大缓存等先进理念,通过外场试验和数据测试分析,设计模块化的API处理函数和可靠的UDP数据传输协议,利用高可靠的消息中间件设计松耦合的通用数据采集软件,通过参数配置,实现区域自动气象站、生态气象站、海洋气象站、土壤水分、回南天、交通站、生物舒适度等探测数据的独立采集和业务化应用。经过实际测试,确保数据处理正确情况下的耗时仅需10ms,处理速度为100站/s,按数量最多的区域自动气象站2833个计,全部处理完毕耗时约28.3s,加上无线传输和数据入库总耗时不超过50s,全国率先实现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1min到达各级预报员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站 模块化 消息中间件(MQ) GPRS通信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模块(DTU) 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