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成效与思考
1
作者 蒋莎 高宇鹤 +1 位作者 李睿 郑静君 《湖北植保》 2025年第3期79-81,共3页
本文从政策扶持、集成应用、示范推广三个方面分析广东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现状,梳理了绿色防控技术在农药减量、单产提升、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推进绿色防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从政策扶持、集成应用、示范推广三个方面分析广东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现状,梳理了绿色防控技术在农药减量、单产提升、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推进绿色防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农药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郑静君 范兰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5期156-156,158,共2页
本文结合广东省有害生物防控现状阐述了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当前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对策和配套措施,以期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有害生物 绿色防控 现状 对策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化预警远程监控系统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文东 李桂英 +2 位作者 钟宝玉 陈玉托 赖信红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3期87-89,共3页
数字化预警远程监控系统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实现先进的基于IP网络的视讯整合系统,实现对农业监测站点观察圃进行实时远程监测,实现了室内监控中心与田间监控的实时对接,实时观测田间病虫动态,并初步探索了远程监控系统视频监测与田间监... 数字化预警远程监控系统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实现先进的基于IP网络的视讯整合系统,实现对农业监测站点观察圃进行实时远程监测,实现了室内监控中心与田间监控的实时对接,实时观测田间病虫动态,并初步探索了远程监控系统视频监测与田间监测稻飞虱密度和水稻纹枯病病株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远程视频监测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有害生物 远程监控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玉米有害生物种类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宝玉 陈玉托 钟秋萍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63-65,共3页
在广东省6县18个乡镇开展玉米有害生物种类、为害及分布调查,基本摸清广东省玉米有害生物种类、为害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广东玉米有害生物种类48种,其中病害22种,病害以真菌为主,虫害及蜗牛26种,以鳞翅目害虫为主。发生为害表现为发... 在广东省6县18个乡镇开展玉米有害生物种类、为害及分布调查,基本摸清广东省玉米有害生物种类、为害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广东玉米有害生物种类48种,其中病害22种,病害以真菌为主,虫害及蜗牛26种,以鳞翅目害虫为主。发生为害表现为发生种类多,病虫草害种类及发生为害区域间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有害生物 种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二化螟越冬地理种群发生水平、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5
作者 袁龙宇 吴阳刚 +4 位作者 钟文东 李燕芳 戴阳朔 张振飞 肖汉祥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678,共12页
【目的】对广东省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越冬地理种群基数监测、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制定该虫有效的联防联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2017-2022年采取五点取样法对广东省各地区稻田进行二化螟采样,根据... 【目的】对广东省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越冬地理种群基数监测、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制定该虫有效的联防联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2017-2022年采取五点取样法对广东省各地区稻田进行二化螟采样,根据越冬代平均数量进行分级确定二化螟发生水平。利用PCR扩增广东省二化螟9个越冬地理种群线粒体基因COI和COII,利用MEGA 7和DNA Sequence Polymorphism 5.10.01软件分析二化螟越冬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趋势,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结果】2017-2022年广东省二化螟越冬地理种群基数很高,自2018年开始二化螟种群越冬虫量基本维持在7 500头/hm2,最严重地区可达18 408头/hm2。广东省二化螟9个越冬地理种群总计检测了132条COI和COII序列,COI片段长749 bp,有30个单倍型,54个位点存在多态性;COII片段长474 bp,有22个单倍型,29个多态位点。基于COI和COII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广东与江西二化螟地理种群聚合为一支;粤北南雄二化螟地理种群较其他地理种群相对独立,其他地理种群聚合为一支。珠三角地区、粤北地区、粤西地区、粤东地区和赣北地区二化螟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样性(Hd=0.800~0.909)和核苷酸多样性(Pi=0.0035~0.0102)都处于较高水平,粤西地区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中性检验结果显示,基于COI序列,总种群Tajima’s D值为-1.043,Fu’Fs值为-5.023;基于COII序列,总种群Tajima’s D值为-1.907,Fu’Fs值为-10.468;COI+COII联合基因序列总种群Tajima’s D值为-1.313,Fu’Fs值为-31.67。基于COI和COII序列的总种群遗传分化指数Fst值分别为0.144和0.102,基因流Nm值分别为1.49和2.20;COI+COII联合基因序列的总种群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229,基因流Nm值为0.84。【结论】广东省近年来二化螟越冬地理种群呈偏重甚至大发生趋势,且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粤东越冬地理种群多态性较为丰富,粤西越冬地理种群多态性最低。本研究中广东省二化螟越冬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有些地理种群已产生相对较大的分化,如南雄地理种群。广东省和江西省二化螟越冬地理种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除粤西地区外其他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距离不明显,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分布之间相关性较小,种群间具有频繁的基因交流,种群未经历明显的扩张但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线粒体基因 COI COII COI+COII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茶园有害生物种类调查研究
6
作者 钟宝玉 陈玉托 +1 位作者 郑静君 黄德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130-132,共3页
通过茶园病虫系统调查,基本摸清了广东省茶园有害生物的发生种类。结果显示:广东省茶园有害生物种类133种,其中病害40种,以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真菌病害为主;虫害93种,以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为主。
关键词 茶园 有害生物 种类调查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S技术对广东省部分农区害鼠监测和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涛 黄立胜 +3 位作者 钟宝玉 秦姣 叶华姬 李广仪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3期467-472,共6页
【目的】为保障广东省水稻安全生产,减轻农区害鼠为害损失,总结农区鼠害TBS技术试验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控技术模式。【方法】对TBS技术在广东省农区害鼠监测和防控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江门市台山市和河源市连平县设置5005 m TBS围... 【目的】为保障广东省水稻安全生产,减轻农区害鼠为害损失,总结农区鼠害TBS技术试验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控技术模式。【方法】对TBS技术在广东省农区害鼠监测和防控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江门市台山市和河源市连平县设置5005 m TBS围栏、502个捕鼠桶。【结果】共捕获害鼠478只,捕获鼠种包括小家鼠151只,黄毛鼠126只,板齿鼠109只,褐家鼠76只,黄胸鼠16只,其中,小家鼠、黄毛鼠、板齿鼠、褐家鼠为当地农田主要鼠种,分别占捕获总量的31.6%、26.4%、22.8%和15.9%,捕获鼠种构成分别与2023年当地使用鼠夹法进行的鼠情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不同生境捕获鼠数量的比较,结果显示,水稻苗期香蕉树区域TBS围栏捕获鼠数量显著高于河道区域,黄熟期荷花池区域捕获鼠数量显著高于河道区域。在连平县和台山市试验区均未捕获到害鼠,台山市对照区害鼠捕获率为10.50%,连平县对照区害鼠捕获率为9.50%,TBS技术对害鼠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台山市试验区和对照区的调查丛数、有效穗数和受害穗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TBS围栏防治效果95.41%;连平县试验区和对照区有效穗数和受害穗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TBS技术防治效果85.35%。【结论】TBS技术的应用,减轻了害鼠危害,减少稻谷损失。TBS技术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技术 农区害鼠 鼠密度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平台的组建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钟宝玉 黄德超 +1 位作者 陈玉托 邹寿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294-296,共3页
本文从广东省实际工作出发,构思设计了集数据采集、分析、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广东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平台。该平台以广东主要作物有害生物数据库为基础,以Web GIS为支持平台,以地图和数据报表等形式分析和展现广东省农业... 本文从广东省实际工作出发,构思设计了集数据采集、分析、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广东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平台。该平台以广东主要作物有害生物数据库为基础,以Web GIS为支持平台,以地图和数据报表等形式分析和展现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防控情况,组建平台能有效地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加快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有害生物 GIS 数字平台 组建设计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草地贪夜蛾冬季发生特征及周年繁殖区域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齐国君 黄德超 +16 位作者 王磊 章玉苹 肖汉祥 石庆型 肖勇 苏湘宁 黄少华 邹寿发 陈科伟 周振标 钟宝玉 郑静君 张志祥 江腾辉 吕利华 陆永跃 张振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3-582,共10页
广东省是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桥头堡和主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明确该虫在广东省的冬季发生特征及越冬存活情况,对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意义重大。为准确掌握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范围及冬季发生为害情... 广东省是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桥头堡和主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明确该虫在广东省的冬季发生特征及越冬存活情况,对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意义重大。为准确掌握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范围及冬季发生为害情况,2020年1-3月在粤东、粤西、粤北及珠三角地区,利用成虫性诱、挖土查蛹、幼虫密度及植株为害率普查等方法,分析广东省草地贪夜蛾冬前、冬后种群发生为害情况及冬季发生特征。调查结果表明:(1)广东省冬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湛江、茂名、阳江、惠州等地,冬玉米种植区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主要为害冬玉米,极少为害甘蔗;(2)不同地区冬种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湛江、茂名、阳江发生为害较为严重,平均为害率30%左右,而珠三角及粤东地区发生较轻,为害率低于10%;较冬前调查,冬后草地贪夜蛾发生量和为害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冬种玉米田和空闲地均可持续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而挖土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蛹密度较低。本调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冬玉米区可以周年繁殖,无明显的滞育越冬现象,粤西茂名、阳江以南至雷州半岛一带为典型冬种玉米区,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珠三角及粤东大部分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相对较低,调查结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周年繁殖区 冬季发生特征 冬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种群周年动态及发生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齐国君 钟文东 +4 位作者 陈婷 石庆型 陈洁 黄德超 张振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2-799,共8页
为了明确广东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种群周年消长动态及发生特征,根据2020年和2021年广东省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及田间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成虫及幼虫种群周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1)草地贪夜蛾在... 为了明确广东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种群周年消长动态及发生特征,根据2020年和2021年广东省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及田间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成虫及幼虫种群周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1)草地贪夜蛾在广东省大部分冬种玉米区可以周年繁殖,仅在清远、韶关、河源等地未发现幼虫为害;不同地区之间草地贪夜蛾越冬虫源基数差异较大,粤西发生为害较重,珠三角及粤东地区发生相对较轻;(2)周年繁殖区草地贪夜蛾成虫和幼虫全年均可发生为害,而季节发生区一般于3-4月才零星始见草地贪夜蛾成虫和幼虫,且诱蛾量、幼虫种群数量及为害程度均相对较低;(3)广东省草地贪夜蛾种群消长动态呈多峰型,发生高峰期主要集中于5-10月,期间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高峰,但峰期、蛾量和虫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本研究明确了广东省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周年消长动态及发生特征,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草地贪夜蛾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周年繁殖区 种群动态 发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S技术控制广东省农区害鼠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立胜 隋晶晶 +1 位作者 姚丹丹 冯志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65-70,共6页
为降低化学防治带来的杀鼠剂生态风险,针对广东省农区的害鼠发生动态和生境特征,对国内外兴起的围栏捕鼠技术(TBS)进行优化设计,并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开展农区灭鼠试验。结果表明:排灌渠、机耕路两侧和高大田埂的百米有效鼠洞口数分别... 为降低化学防治带来的杀鼠剂生态风险,针对广东省农区的害鼠发生动态和生境特征,对国内外兴起的围栏捕鼠技术(TBS)进行优化设计,并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开展农区灭鼠试验。结果表明:排灌渠、机耕路两侧和高大田埂的百米有效鼠洞口数分别为36.2(±6.77)个、37.4(±6.39)个和17.3(±4.13)个,是农田害鼠的主要栖息地和TBS围栏的布放地点;将围栏洞口改为10 cm×12 cm的方形口、并在围栏顶部及洞口周边加装挡鼠片后,TBS围栏每月平均捕鼠10.00(±1.12)只,8个月捕获害鼠的总生物量为7 898.0 g,均明显高于常规TBS试验区;应用优化的TBS技术后,鼠密度降低75.11%,水稻鼠害率为1.23%,控害效果略低于化学灭鼠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技术 农区害鼠 鼠密度 生物量 鼠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运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立胜 李敦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4期113-113,115,共2页
为了解稻螟赤眼蜂对水稻螟虫的实际防治效果,在广东省南雄市开展了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的试验。在合适时机释放稻螟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后,辅以化学防治,此项技术集成了2种防治方法的优点,达到了最佳的增产效果。此研究为在广东... 为了解稻螟赤眼蜂对水稻螟虫的实际防治效果,在广东省南雄市开展了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的试验。在合适时机释放稻螟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后,辅以化学防治,此项技术集成了2种防治方法的优点,达到了最佳的增产效果。此研究为在广东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螟赤眼蜂 水稻螟虫 防效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植保植检机构队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建丰 黄秀兰 +1 位作者 戚晓娴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306-307,317,共3页
对广东省植保机构和队伍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广东省植保机构和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植保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植保植检 机构 队伍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静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129-130,134,共3页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直接影响广东省粮食生产安全,本文运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对2011—2018年广东省近8年的水稻病虫发生危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客观的统计和分析,并阐述了病虫暴发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及病虫害防治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发生面积 危害损失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静君 黄立胜 钟宝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54-154,156,共2页
为有效摸清广东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防治对策,2010—2014年广东省开展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该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流行规律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广东省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扩散为害提... 为有效摸清广东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研究防治对策,2010—2014年广东省开展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该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流行规律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广东省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扩散为害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发生情况 流行规律 水稻产量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立胜 郑静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3期123-124,共2页
总结了广东省统防统治发展历程,分析了广东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推动当地统防统治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统防统治 现状 发展对策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迁出种群的降落区域分布
17
作者 梁雅洁 陈婷 +3 位作者 黄德超 陈皓阳 胡高 齐国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4-1494,共11页
为明确广东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春夏季迁出种群的降落区域,根据2020-2021年广东省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数据,利用基于WRF 4.0模式的迁飞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模拟了广东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迁出虫源的迁飞轨迹及降... 为明确广东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春夏季迁出种群的降落区域,根据2020-2021年广东省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数据,利用基于WRF 4.0模式的迁飞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模拟了广东不同生态区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迁出虫源的迁飞轨迹及降落地。结果表明,广东省草地贪夜蛾春夏季虫源主要向东北方向迁飞,80%以上的虫源主要降落在华南和江南地区,少量可波及江淮、黄淮、中国台湾、东南亚及日韩等地。3-4月迁出虫源主要降落在华南地区,5-6月逐渐向北偏移,福建、江西等地的轨迹落点明显增多,7月迁出虫源主要降落在江南地区。此外,利用江西定南、福建周宁及浙江桐乡的个例分析,反向验证了迁飞轨迹模拟的准确性。本研究明确了广东省是江南及华南地区草地贪夜蛾重要的北迁虫源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迁出虫源 降落区域 轨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玉米生产概况及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莎 郑静君 +1 位作者 范兰兰 林涛 《湖北植保》 2021年第4期44-46,共3页
通过分析2011-2019年广东省玉米种植情况和病虫害发生面积、防治面积等数据,总结了广东省近9年玉米病虫发生危害特点及趋势,阐述了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制度、抗性品种、防治技术对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 播种面积 产量 病虫害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估试验
19
作者 黄德平 陈皓阳 +2 位作者 钟文东 张汉忠 李富 《广西植保》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早、晚稻田设置专防区、自防区、防草区、非防区4个不同处理,通过病虫草害调查和测产试验,评估梅县区水稻病虫草防控的植保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区4造田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23.6±26.2 kg、491.... 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早、晚稻田设置专防区、自防区、防草区、非防区4个不同处理,通过病虫草害调查和测产试验,评估梅县区水稻病虫草防控的植保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区4造田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23.6±26.2 kg、491.9±32.2 kg、436.4±21.9 kg和290.1±83.3 kg,专防区4造水稻平均产量显著高于非防区,而专防区、自防区和防草区间无显著差异。4个处理区4造田平均每667 m^(2)挽回损失量分别为233.5±84.6 kg、201.8±83.4 kg、146.3±87.6 kg、0.0±0.0 kg,挽回损失率分别为(44.4±15.4)%、(39.0±15.0)%、(28.9±16.1)%、(0.0±0.0)%。4个处理区平均实际产量损失率分别为(0.0±0.0)%、(6.2±1.6)%、(16.7±0.7)%、(44.4±15.4)%,专防区、自防区、防草区与非防区差异显著。4个处理区平均植保贡献率分别为(44.4±15.4)%、(38.2±15.1)%、(27.7±16.1)%、(0.0±0.0)%。结果说明,梅县区水稻病虫草防控的植保贡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害生物 平均产量 挽回损失量 植保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酶制剂对采后甘蓝毒死蜱残留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红梅 戚晓娴 +1 位作者 刘婕 钟国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3-76,共4页
供试微生物降解酶制剂对采后甘蓝毒死蜱残留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酶制剂处理时间以30 min为宜。毒死蜱起始处理浓度为400~960 mg/L时,酶制剂稀释100倍处理后,甘蓝中毒死蜱残留去除率可达75%以上。供试降解酶制剂具有适用残留浓度范围较... 供试微生物降解酶制剂对采后甘蓝毒死蜱残留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酶制剂处理时间以30 min为宜。毒死蜱起始处理浓度为400~960 mg/L时,酶制剂稀释100倍处理后,甘蓝中毒死蜱残留去除率可达75%以上。供试降解酶制剂具有适用残留浓度范围较宽、消解作用快、使用方法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毒死蜱 甘蓝 采后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