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中山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三维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罗跃春 陈开明 +3 位作者 龙明滔 江贵荣 侯卫生 张澄博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857,共10页
【研究目的】地下空间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为了将地下空间资源保护好、开发好,进行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十分必要。【研究方法】基于Python、Paraview软件,通过双线性插值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实现了中山市-100~0 m全地下空间... 【研究目的】地下空间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为了将地下空间资源保护好、开发好,进行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十分必要。【研究方法】基于Python、Paraview软件,通过双线性插值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实现了中山市-100~0 m全地下空间域的适宜性三维评价。评价模型采用了8192个钻孔数据,建立了标贯击数、含水率、内摩擦角、压缩模量、抗压强度5个单因数的三维数据,此外提取了岩土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条件、资源敏感性、开发利用价值等作为主体层的21个单因素二维数据,通过变权思想实现了三维和二维数据的耦合计算。【研究结果】建立了中山全市地下-100~0 m分析空间域,并将空间域划分为1.28亿个单元,每个单元赋予了21个单因子属性值,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双线性插值实现了中山市地下空间适宜性三维评价,最后通过paraview实现可视化。【结论】中山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总体较好,对于基坑与桩基础工程适宜良及以上占比88%,对于隧道工程适宜性良及以上占比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市 地下空间 适宜性 三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遗留污染源的影响分析——以粤西北某矿区为例
2
作者 徐添华 侯思颖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5期42-47,共6页
为查明矿区历史遗留污染源的污染特征,分析其对下游地表水、农用地土壤可能产生的影响,于2023年9月采集矿区历史遗留固废样品43件,采集历史遗留窿口涌水样品1组,测试指标包括pH值、镉、汞、砷、铅、铬、铜、镍、锌、锰、六价铬、氰化物... 为查明矿区历史遗留污染源的污染特征,分析其对下游地表水、农用地土壤可能产生的影响,于2023年9月采集矿区历史遗留固废样品43件,采集历史遗留窿口涌水样品1组,测试指标包括pH值、镉、汞、砷、铅、铬、铜、镍、锌、锰、六价铬、氰化物,采用标准对照法、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对固废、窿口涌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历史遗留4个固废堆点中,4#存在一定危险特性,1#~3#属于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4个固废堆点均存在重度污染风险;窿口涌水存在重度污染风险,污染指标主要是重金属砷。研究表明,历史遗留固废在降雨淋溶作用下,产生含重金属砷、镉等淋溶水,窿口涌水重金属砷超标,固废淋溶水和窿口涌水长期直接进入地表水系,会造成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而矿区地表水作为下游农用地灌溉水主要来源,使用受重金属污染的地表水灌溉,会造成农用地土壤中重金属不断累积,农用地土壤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剧,相关责任主体应尽快开展历史遗留污染源治理,切断污染物继续迁移扩散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历史遗留污染源 固废 窿口涌水 污染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贵屿土壤Cd、Hg潜在威胁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罗杰 温汉辉 +2 位作者 吴丽霞 游远航 欧阳春飞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9,109,共6页
通过表层土壤、深层土壤、水稻样品及水样的采取与分析,结果表明,水俣病的元凶Hg在广东省贵屿镇土壤中具有极高的富集系数,易在酸性条件下向有效形态转化的弱有机结合态Hg占全Hg的17.74%;痛痛病的元凶Cd在部分土壤中的含量已超过环境承... 通过表层土壤、深层土壤、水稻样品及水样的采取与分析,结果表明,水俣病的元凶Hg在广东省贵屿镇土壤中具有极高的富集系数,易在酸性条件下向有效形态转化的弱有机结合态Hg占全Hg的17.74%;痛痛病的元凶Cd在部分土壤中的含量已超过环境承受的极限,且最易与生命体发生作用的水溶态Cd和离子交换态Cd占全Cd的比例高达16.2%。Hg、Cd的块金系数均大于70%,具明显的表层富集特征,与家电拆解作坊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同源性较好,说明Cd、Hg的分布、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其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存在极强的潜在威胁,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引发各类地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电拆解 地方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桩重力挡墙组合支护在顺德星火大厦工程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建宇 艾康洪 +1 位作者 王毅红 石坚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4-18,共5页
介绍了以搅拌桩为主的组合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该工程充分考虑了结构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综合应用多种支护手段,形成组合支护方案,降低了工程造价,经监测、检验,支护效果良好.
关键词 基坑 组合支护 搅拌桩 重力档墙 深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异抗坏血酸钠对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马媛 许峰 +5 位作者 马健岩 于礼仪 周业淇 丁向群 张曙 王宁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4-3540,3551,共8页
本文探究了D-异抗坏血酸钠对硫氧镁水泥凝结时间、电导率、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同步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对硫氧镁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化学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 本文探究了D-异抗坏血酸钠对硫氧镁水泥凝结时间、电导率、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同步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对硫氧镁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化学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能大幅度延长硫氧镁水泥的凝结时间;改性后的硫氧镁水泥中有大量5Mg(OH)_(2)·MgSO_(4)·7H_(2)O(5·1·7)晶相生成,能大幅度提高硫氧镁水泥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镁水泥 D-异抗坏血酸钠 凝结时间 5·1·7相 抗压强度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北典型污染型关闭锰化厂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6
作者 张立奉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7期84-86,共3页
对粤东北某典型污染型关闭锰化厂地块开展三次采样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超标污染物为砷、铅、六价铬、锰、氟化物,底泥超标污染物为砷和铅,地下水超标污染物为砷、镉、镍、锰、铅以及氨氮、浑浊度、COD_(cr)、氟化物;地表水超... 对粤东北某典型污染型关闭锰化厂地块开展三次采样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超标污染物为砷、铅、六价铬、锰、氟化物,底泥超标污染物为砷和铅,地下水超标污染物为砷、镉、镍、锰、铅以及氨氮、浑浊度、COD_(cr)、氟化物;地表水超标污染物为铅、锰及石油类。按一类用地和二类用地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均显示对人群存在健康隐患,建议对该地块开展环境修复后再进行下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重金属 风险评估 锰化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残积土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汤连生 桑海涛 +3 位作者 侯涛 宋晶 罗珍贵 陈浩昆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05,共8页
在传统工程地质环境及土力学性质的研究中,土体的抗拉强度常常被忽略,而其实抗拉张强度在评估非饱和红土的崩岗、崩塌及土坝、堤防、路基、垃圾填埋场等边坡的稳定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利用自行研制的土体单轴抗拉强度试验仪,... 在传统工程地质环境及土力学性质的研究中,土体的抗拉强度常常被忽略,而其实抗拉张强度在评估非饱和红土的崩岗、崩塌及土坝、堤防、路基、垃圾填埋场等边坡的稳定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利用自行研制的土体单轴抗拉强度试验仪,对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两种花岗岩残积土的抗拉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通过快剪试验得到了黏性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对花岗岩残积土的抗拉强度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残积土抗拉强度与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并且随着含水量的增大,抗拉强度的减小幅度会随干密度大而增大;抗拉强度与干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随着干密度的增大,抗拉强度的增大幅度会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砂质花岗岩残积土(粉黏土质砂)的抗拉强度普遍低于黏性花岗岩残积土(含砂黏土)的抗拉强度;黏性花岗岩残积土(含砂黏土)的抗拉强度与其粘聚力呈正相关关系,与内摩擦角相关性不大。花岗岩残积土的抗拉强度机理分析表明,土颗粒间的联结作用力是土体抗拉强度主要来源,包括土颗粒间的直接接触联结作用力、土颗粒间的微观非接触联结作用力和通过胶结物或气液收缩膜作用产生的间接接触联结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抗拉强度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仪 抗拉强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深基坑喷锚网支护效果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国盛 周道崇 +1 位作者 管典志 黄志扬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76-77,81,共3页
结合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及有关资料,讨论了应用超前锚管、边坡补强。
关键词 喷锚网 超前锚管 边坡补强 加强劲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试剂在不同电解质条件下对土壤重金属淋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晓方 胡启智 +2 位作者 卫泽斌 吴启堂 何秋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为了得出不同电解质(CaCl2和KCl)对混合试剂(EDTA和柠檬酸)去除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盆栽淋洗实验。结果表明,含电解质CaCl2的混合试剂有利于去除酸性污染土壤中重金属;而含KCl的混合试剂有利于去除中性污染土壤中重... 为了得出不同电解质(CaCl2和KCl)对混合试剂(EDTA和柠檬酸)去除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盆栽淋洗实验。结果表明,含电解质CaCl2的混合试剂有利于去除酸性污染土壤中重金属;而含KCl的混合试剂有利于去除中性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电解质CaCl2和KCl混合试剂[EDTA+CA+1/2(CaCl2+KCl)]对土壤重金属的淋洗效果不明显;但电解质用量的增加(如EDTA+CA+CaCl2+KCl)提高了酸性土壤中Cd、Zn、Pb和Cu的去除率,提高幅度分别达22%,16%,18%和9%。Cd和Zn污染的酸性土壤,可用CA+CaCl2+KCl混合试剂淋洗;但Pb和Cu的去除还要靠EDTA。中性重金属污染土壤可采用EDTA+CaCl2+KCl混合试剂淋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淋洗 混合试剂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水的石灰处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启智 朱凰榕 +1 位作者 王军 欧阳春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551-8552,8572,共3页
[目的]探索有效去除猪场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最佳途径。[方法]在1 t废水中添加1.4 kg的石灰,考察石灰对猪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石灰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在20%左右,对TP的去除率在50%左右,但对氨... [目的]探索有效去除猪场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最佳途径。[方法]在1 t废水中添加1.4 kg的石灰,考察石灰对猪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石灰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在20%左右,对TP的去除率在50%左右,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结论]该研究为猪场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石灰 COD TP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体单裂隙的CO_2地质封存中迁移速度数值试验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细才 孙瑶 +3 位作者 王震 周欣 王韧 刘天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147-151,共5页
研究地质封存中的CO2迁移规律对选址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软件CFDesign,开展CO2迁移速度的敏感性分析。运用正交设计理论,分别选取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岩体结构面吻合度JMC... 研究地质封存中的CO2迁移规律对选址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软件CFDesign,开展CO2迁移速度的敏感性分析。运用正交设计理论,分别选取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岩体结构面吻合度JMC(joint match coefficient)和岩体结构面张开度e(aperture)三个因素,每种因素具有三种试验水平,以平均迁移速度为评价指标,模拟9种工况下的数值试验。结果显示:1CO2迁移速度对结构面吻合度JMC最为敏感,两者之间呈现出很强的正比关系;2CO2迁移速度对结构面张开度e的敏感性次之,两者之间同样具有较强的正比关系;3CO2迁移速度对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敏感性最差,呈现出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 CO2地质封存 岩体单裂隙 迁移速度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鲕粒碳酸盐岩溶蚀的微观形貌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开 谢淑云 +5 位作者 雷蕾 鲍征宇 何治亮 沃玉进 张殿伟 张海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70,共10页
以鲕粒碳酸盐岩薄片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在稀硫酸溶液作用下溶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并总结溶蚀规律,结合能谱仪(EDS)进行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碳酸盐岩的溶蚀机理。结果显示,鲕粒碳酸盐岩存在对结... 以鲕粒碳酸盐岩薄片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在稀硫酸溶液作用下溶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并总结溶蚀规律,结合能谱仪(EDS)进行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碳酸盐岩的溶蚀机理。结果显示,鲕粒碳酸盐岩存在对结构和成分的多重选择性溶蚀。从微观形貌来看,相对于鲕粒灰岩,鲕粒白云岩更易产生连通性较好的溶蚀孔洞,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从反应后(12 h)的溶蚀量来看,鲕粒白云岩的失重百分比为1.04%,亦大于鲕粒灰岩的0.70%。能谱分析发现,成分不均一性亦是控制溶蚀反应进程的关键因素,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的部位更易发生溶蚀作用。鲕粒白云岩溶蚀区域的Mg/Ca值为0.6~0.8,远远小于未溶蚀区域,表明Mg元素含量高的区域更易溶蚀,进而导致Mg/Ca值降低;鲕粒灰岩Si和Al含量高的区域,不易发生溶蚀,这说明石英和长石等难溶矿物的存在会阻碍溶蚀作用的进行,也阻碍了孔隙空间的形成。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鲕粒白云岩在含稀硫酸或H2S地层水中更易发生溶蚀作用,形成有效的孔缝洞,从而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粒碳酸盐岩 选择性溶蚀 微观形貌 储集空间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处理污泥对华南红壤淋出液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田芬 谢方文 +2 位作者 吴启堂 胡启智 朱凰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5,26,共7页
利用2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处理对污泥农用后华南红壤淋出液重金属的减少效果。设置了对照、无植物污泥处理、单种污泥处理和套种污泥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污泥施用于红壤表层后,每次淋出的土壤淋出液中Cu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 利用2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处理对污泥农用后华南红壤淋出液重金属的减少效果。设置了对照、无植物污泥处理、单种污泥处理和套种污泥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污泥施用于红壤表层后,每次淋出的土壤淋出液中Cu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但Zn、Cd和Pb浓度则不是每次均达到Ⅴ类标准。土壤淋出液中Zn、Cd浓度超出Ⅴ类标准限值时,单种污泥处理对其影响较小,且单种污泥处理土壤淋出液中Zn、Cd浓度分别为无植物污泥处理的12.6%~77.5%和21.5%~53.5%。3个施污泥处理的土壤淋出液中Pb浓度没有明显差异。与无植物污泥处理相比,套种植物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污泥对土壤淋出液中Zn、Cd、Cu和Pb总量的影响,分别占无植物污泥处理的51.6%、35.4%、51.7%和59.1%,同时显著降低土壤淋出液体积(降低了20.3%);单种植物处理仅显著降低污泥对土壤淋出液中Zn、Cd和Cu总量的影响,分别占无植物污泥处理的51.0%、39.6%、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红壤 淋出液 植物处理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沿江流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汉辉 李杰 +3 位作者 祁士华 罗杰 高芳蕾 张茂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2,共10页
通过检测重庆市长江沿岸表层土壤(0-5cm)和深层土壤(0-20cm)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含量发现,表层土壤中总六六六(包括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和总滴滴涕(包括p,p-DDE、p,p-DDD、o,p-DDT、p,p-DDT)含量范围为0.185-1.3... 通过检测重庆市长江沿岸表层土壤(0-5cm)和深层土壤(0-20cm)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含量发现,表层土壤中总六六六(包括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和总滴滴涕(包括p,p-DDE、p,p-DDD、o,p-DDT、p,p-DDT)含量范围为0.185-1.374ng/g和0.807-38.281ng/g,分别对应深层的总六六六含量0.0795-1.692ng/g和总滴滴涕含量0.308-88.306ng/g.研究区内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反应了滴滴涕残留是"老"的来源,并证实了林丹的使用对该区域的有机氯农药污染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布 有机氯农药 重庆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介质模型研究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汉辉 祁士华 李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08,共5页
应用Ⅲ级多介质逸度环境模型研究了研究区3种有机氯农药p,p-’DDT、p,p-’DDE、p,p-’DDD的多介质行为。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大气、水和沉积物中p,p-’DDT的浓度分别为0.019 8g/m3、0.016 8ng/L0、.313ng/g;p,p-’DDE的浓度分别... 应用Ⅲ级多介质逸度环境模型研究了研究区3种有机氯农药p,p-’DDT、p,p-’DDE、p,p-’DDD的多介质行为。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大气、水和沉积物中p,p-’DDT的浓度分别为0.019 8g/m3、0.016 8ng/L0、.313ng/g;p,p-’DDE的浓度分别为0.019 9g/m30、.001 65ng/L、0.124ng/g;p,p-’DDD的浓度分别为0.001 98g/m3、0.004 68ng/L、0.083 2ng/g。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占环境中有机氯农药总滞留量的99%以上,是有机氯农药的最主要的汇。然后计算了3种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相间迁移通量,其中水-沉积物迁移和沉积物-水迁移是最重要的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多介质模型 小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市某研究区茶叶种植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温汉辉 罗杰 +3 位作者 李杰 王渊 欧阳春飞 高芳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63-4564,4568,共3页
对汕头市某研究区的土壤、水体分别进行采样测试,以《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5199-2002)为依据进行评价,结合当地地形地貌规划出其符合条件,以及有可能种植出有机茶的农用地。并结合区内所采集的作物样的实际情况对NY5199-2002提出建议。
关键词 有机茶 土壤环境质量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介质准P波和准SV波方程的迭代有限差分解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翼坚 刘永东 张文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7,180,共6页
本文介绍了时间和空间微分耦合的具有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准P波和准SV波方程,并把该方程从时间—波数域转换到时间—空间域,提出了该方程的两种有限差分解法并给出稳定性条件。解法一按常规有限差分近似式对波动方程进行... 本文介绍了时间和空间微分耦合的具有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准P波和准SV波方程,并把该方程从时间—波数域转换到时间—空间域,提出了该方程的两种有限差分解法并给出稳定性条件。解法一按常规有限差分近似式对波动方程进行逼近,每个时间步波场的计算都需要求解一个大型稀疏矩阵线性方程组;解法二先对各网格节点的波场赋以零值,再通过由有限差分近似建立的公式逐个节点进行迭代计算,每次计算仅使用少数网格节点的波场值,不需要求解方程组。与伪谱法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迭代有限差分解法是正确的,虽然其计算精度较低,但计算速度较快,而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I介质 准P波方程 准SV波方程 有限差分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景立平 尹志勇 +3 位作者 孙海峰 董瑞 徐琨鹏 李永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69-1978,共10页
采用低成本的减隔震技术是降低农村房屋地震灾害的重要途经。近年来,围绕结构基础与地基土之间使用低模量材料的岩土隔震技术(GSI)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 采用低成本的减隔震技术是降低农村房屋地震灾害的重要途经。近年来,围绕结构基础与地基土之间使用低模量材料的岩土隔震技术(GSI)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通过考虑场地的大比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单层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有、无隔震系统的对比试验,单层砌体结构模型采用1/4的缩尺比例制作。选取1940年记录到的El-Centro波南北分量作为输入波,输入加速度幅值分别为0.1g,0.2g,0.4g。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均可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隔震的目的;在输入加速度幅值为0.4g时,GSI-SC系统使结构屋面板的加速度反应以及结构的层间位移反应的减小率分别达到33%和39%;而GSI-GBSC系统相应的减小率更是达到了45%和48%。GSI-SC系统和GSI-GBSC系统都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且施工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就隔震效果而言,GSI-GBSC系统较GSI-SC系统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隔震 砂垫层 玻璃珠-砂垫层 振动台试验 叠层剪切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启智 朱凰榕 +1 位作者 王军 欧阳春飞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4期46-49,69,共5页
针对猪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难处理的现状,从探讨猪场废水的特征着手,分析了猪场废水处理技术,包括自然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物理化学处理法的研究进展。提出猪场废水的处理,应以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为主,辅助以物理化学处理法和自然处理法。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处理技术 研究进展 自然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20
作者 杨丽虎 谭杰 +1 位作者 胡安焱 叶亚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1,48,共2页
根据新疆水资源的特点和管理需求,开发了新疆水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中文Windows XP为开发平台,采用“原型化”系统开发方法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选用新一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和Visual Basic 6.0软件开发环境,实现了... 根据新疆水资源的特点和管理需求,开发了新疆水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中文Windows XP为开发平台,采用“原型化”系统开发方法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选用新一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和Visual Basic 6.0软件开发环境,实现了水资源管理数据的录入、编辑、查询、统计分析、报表打印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管理系统 数据库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