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玲 黄健文 +4 位作者 吴晓颖 李春海 杨立权 史煜宇 李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4,23,共9页
为优化青橄榄浸膏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性。以茂名盛产的青橄榄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青橄榄浸膏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晶紫法和DPPH清除能力评价青橄榄... 为优化青橄榄浸膏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性。以茂名盛产的青橄榄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青橄榄浸膏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晶紫法和DPPH清除能力评价青橄榄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8 (g∶mL),超声提取温度50℃,时间6 min(超声提取阶段);单纯有机溶剂提取温度60℃,时间45 min(有机溶剂浸提阶段);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 76%,总多酚得率为15. 53%。终产物浸膏在0. 3 mg/mL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为22. 74%,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抑制效果的23. 47%;在0. 02 mg/mL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7. 32%,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清除效果的112. 58%;在0. 2 mmol/mL的DPPH溶液体系中,0. 15 mg/mL的浸膏对DPPH的清除率为95. 40%,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清除效果的140. 83%;总体来讲,浸膏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虽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弱于抗坏血酸,但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DPPH清除率均优于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橄榄浸膏 总黄酮 总多酚 超声波 得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橄榄微波烫漂及酶解制汁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玲 黄晓翠 +2 位作者 陈淇 李春海 蔡燕 《中国果菜》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文探讨了青橄榄微波烫漂和复合酶联合使用制作青橄榄汁,为青橄榄新型果汁产品的研发和调配提供数据参考。选用去核的新鲜青橄榄为原料,以出汁率和感官评分为评价依据,研究微波烫漂时间和功率对橄榄肉烫漂效果的影响;采用果胶酶和纤维... 本文探讨了青橄榄微波烫漂和复合酶联合使用制作青橄榄汁,为青橄榄新型果汁产品的研发和调配提供数据参考。选用去核的新鲜青橄榄为原料,以出汁率和感官评分为评价依据,研究微波烫漂时间和功率对橄榄肉烫漂效果的影响;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处理微波烫漂后的橄榄肉,考察了料液比、酶解温度、时间、加酶量及复合酶比例5个因素对橄榄肉出汁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制汁条件。结果显示,50 g青橄榄肉采用微波功率490 W作用30 s,烫漂效果最好,酶解最优条件为果肉和水质量比(料液比)1:3,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质量比为1:1,加酶量400 U/g、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45 min,此条件下,青橄榄出汁率为74.4%,比不采用酶处理对照组出汁率提高3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橄榄 微波烫漂 酶解 出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跃变型果实贮藏淀粉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萧允艺 姚祥滨 +1 位作者 刘杰凤 李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149-156,共8页
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是跃变型果实最主要转变之一。在果实未启动成熟前,淀粉作为贮藏能量物质保存在组织细胞中。进入果实发育后期,在成熟启动因子的作用下,淀粉被降解,转化成可... 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是跃变型果实最主要转变之一。在果实未启动成熟前,淀粉作为贮藏能量物质保存在组织细胞中。进入果实发育后期,在成熟启动因子的作用下,淀粉被降解,转化成可溶性糖,使鲜食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急剧增加,从不适宜食用状态转为可食用状态,这个过程涉及大量转录因子变化、关键酶转录以及基因翻译后的蛋白水平的修饰等。对4种常见高淀粉水果中淀粉降解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淀粉降解参与的酶基因及其存在的调控因子,以了解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降解的特点,为今后果实淀粉代谢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淀粉降解 转录调控 蛋白修饰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期间“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菲菲 李化强 +2 位作者 海金萍 张强 李春海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课程是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专业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网络条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了异步授课课程,对章节和知识模...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课程是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专业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网络条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了异步授课课程,对章节和知识模块进行了细分,利用平台功能加强师生沟通点评,课后讨论接龙提高学生参与度,重视平日成绩,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为衔接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乃至提升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管岗位的工作能力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 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核油的微波萃取及其角鲨烯的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颖 郜敬欣 +1 位作者 罗剑斌 刘杰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1,26,共5页
以橄榄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微波萃取橄榄核油的工艺条件,然后利用硅胶柱净化橄榄核油中的角鲨烯,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含量,同时考察其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 以橄榄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微波萃取橄榄核油的工艺条件,然后利用硅胶柱净化橄榄核油中的角鲨烯,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含量,同时考察其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料液比1∶25(g/mL)、萃取时间9 min,在此条件下,橄榄核油的萃取率可达13.51%;橄榄核油中角鲨烯含量为35 mg/100 g;角鲨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优于维生素E,且低质量浓度下优于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核油 微波萃取 角鲨烯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圆酵素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酚类化合物生物转化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潘梓源 林佳漫 +5 位作者 邓乃铨 龚伟军 叶燕妮 郑萱 姜翠翠 周英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99,共5页
以桂圆水提液为原料,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桂圆酵素的发酵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桂圆酵素中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最优桂圆酵素发酵工艺为菌株组合酿酒酵母+醋酸杆菌+植物乳酸杆菌1∶1∶1... 以桂圆水提液为原料,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桂圆酵素的发酵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桂圆酵素中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最优桂圆酵素发酵工艺为菌株组合酿酒酵母+醋酸杆菌+植物乳酸杆菌1∶1∶1、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6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桂圆酵素的总酚含量达(46.05±0.76)μg/mL,是桂圆水提液总酚含量(9.12±0.26)μg/mL的5.05倍。HPLC分析表明,桂圆水提液中10多种酚类化合物,除了绿原酸及其它4种酚类化合物外,其余酚类化合物经发酵后均被完全转化。桂圆酵素中至少含有20余种酚类化合物,至少有16种为新生成,其中1种可以确定为柚皮苷,含量达3.3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圆酵素 发酵 酚类化合物 生物转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Fe3O4@GO@TiO2光-芬顿催化剂降解刚果红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玲 蔡颖 +4 位作者 黄春梅 陈康子 肖凯军 濮俊 陈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_3O_4@GO@TiO_2三元复合光-芬顿催化剂,应用于刚果红的降解。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单因素实验考查了刚果红溶液初始p H、底物初始质量浓度、H_2O_2添加量、降解温度...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_3O_4@GO@TiO_2三元复合光-芬顿催化剂,应用于刚果红的降解。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单因素实验考查了刚果红溶液初始p H、底物初始质量浓度、H_2O_2添加量、降解温度对刚果红降解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理想的催化降解条件;通过多次循环使用评价了催化剂的使用稳定性。结果表明,Fe_3O_4@GO@TiO_2三元复合光-芬顿催化剂为近球形颗粒,直径约为2μm;XRD图谱证明催化剂为三元结构;当催化剂用量为500 mg/L时,催化降解刚果红的理想条件为溶液初始p H=3.0~5.0,底物初始质量浓度30 mg/L,H_2O_2添加量为1.5%,降解温度50℃;催化反应200 min时脱色率达到90%以上;循环使用5次后,铁离子溶出量低于0.17 mg/L,磁性Fe_3O_4回收率高,脱色率始终在90%以上,催化前后X射线衍射图谱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使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GO@TiO2 催化剂 刚果红 降解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28
8
作者 叶学林 程水明 +2 位作者 温露文 曾霞 周国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以桑葚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酒的发酵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起始糖度、起始pH值和主发酵温度作为影响因子,以桑葚果酒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桑葚果酒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起始糖度22.6%,起始pH... 以桑葚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酒的发酵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起始糖度、起始pH值和主发酵温度作为影响因子,以桑葚果酒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桑葚果酒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起始糖度22.6%,起始pH3.6,主发酵温度15℃,接种量0.6%时所酿桑葚果酒酒体澄清透亮,香气协调馥郁,口感醇厚绵长,感官评分达88.64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酒 发酵工艺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果西番莲果皮中多酚提取工艺的比较及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玲 马于然 李春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71-176,共6页
以紫果西番莲果皮为原料,研究乙醇提取和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果皮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以多酚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各个因素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条件。结... 以紫果西番莲果皮为原料,研究乙醇提取和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果皮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以多酚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各个因素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的最适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30∶1 m L/g,提取时间150 min,浸提温度为40℃,多酚得率为(11.648±0.118)mg/g;酶法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25 mg/g,液料比为35∶1 m L/g,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为60 min,p H=5,多酚得率为(15.096±0.0948)mg/g。比较两种工艺条件下多酚最大得率可知,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比乙醇提取法的多酚得率高出29.6%,证明纤维素酶对西番莲果中细胞壁的破碎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果皮中多酚的提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皮 多酚 乙醇提取 纤维素酶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红梅 徐国强 +3 位作者 丘慧萍 黄戴纯 罗文 梁庆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11期38-43,共6页
选用石榴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石榴皮多糖的提取条件;采用三氯乙酸法和大孔吸附树脂脱除石榴皮粗多糖中的蛋白质和色素;采用全自动蛋白多糖纯化系统对纯化后的石榴皮多糖进行分离,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分离的组... 选用石榴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石榴皮多糖的提取条件;采用三氯乙酸法和大孔吸附树脂脱除石榴皮粗多糖中的蛋白质和色素;采用全自动蛋白多糖纯化系统对纯化后的石榴皮多糖进行分离,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分离的组分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石榴皮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h、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石榴皮多糖提取率达到9.45%;三氯乙酸法脱蛋白率为88%;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S-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除色素效果最佳,色素去除率为75%;利用全自动蛋白多糖纯化系统分离出SLP-1、SLP-2、SLP-3三种组分;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LP-1组分具有甘露糖的特征吸收峰,三种组分均含有吡喃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多糖 提取 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鱼鳞柠檬酸-苹果酸钙的制备及产物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玲 谭南峰 +3 位作者 李春海 周惠敏 张钟 李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5-271,共7页
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复合有机酸制备柠檬酸-苹果酸钙(calcium citrate malate,CCM),研究鱼鳞预处理方法、超声辅助酸制备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鱼鳞无需熬煮,直接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效果理想;在液料比为20∶1(... 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复合有机酸制备柠檬酸-苹果酸钙(calcium citrate malate,CCM),研究鱼鳞预处理方法、超声辅助酸制备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鱼鳞无需熬煮,直接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效果理想;在液料比为20∶1(mL/g)条件下,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复合钙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柠檬酸和苹果酸总质量分数12%、二者质量比2∶1、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得钙率为18.97%;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均显示制备产物不是柠檬酸钙与苹果酸钙的简单混合物,而与CCM结构吻合;扫描电镜观察到产物结晶呈六方形;晶体比表面积介孔测定知罗非鱼鱼鳞复合钙产物孔径为4.049 nm,单点吸附总孔体积为0.320 cm3/g,T-图法微孔(外)比表面积为385.703 m2/g。本方法成功制备了罗非鱼鱼鳞CCM复合盐,得钙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罗非鱼鱼鳞加工有机钙产品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鱼鳞 柠檬酸-苹果酸钙 超声波 提取工艺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期的番茄酒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红梅 刘蔓茵 +1 位作者 邓云 王颖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226-230,共5页
研究不同贮存时间的番茄酒化学成分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对不同贮存时间番茄酒化学成分含量和种类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以番茄汁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番茄酒中的醇类、醛... 研究不同贮存时间的番茄酒化学成分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对不同贮存时间番茄酒化学成分含量和种类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以番茄汁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番茄酒中的醇类、醛酮类物质以及酒石酸、草酰乙酸、琥珀酸含量减少,苹果酸、乳酸与柠檬酸含量增加,酯类、酸类、芳香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草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变化不大,金属元素Fe、Cu、Ca、Zn、Na含量增加,而Mg元素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 原子吸收光谱 香气成分 有机酸含量 科学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反胶束提取花生粕蛋白前萃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玲 梁妍 +1 位作者 郑小武 张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9-63,共5页
采用二-(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组成的反胶束体系萃取花生粕蛋白质。研究了AOT浓度、KCl溶液pH、KCl溶液浓度、萃取时间、料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关系,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前萃最... 采用二-(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组成的反胶束体系萃取花生粕蛋白质。研究了AOT浓度、KCl溶液pH、KCl溶液浓度、萃取时间、料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关系,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前萃最佳工艺条件为AOT浓度0.06 mol/L、KCl溶液p H 8.15、KCl溶液浓度0.1 mol/L、萃取时间60 min、料液浓度10 g/L和温度37.4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花生粕蛋白前萃率为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花生粕 蛋白 前萃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反胶束提取花生粕蛋白后萃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玲 梁妍 +1 位作者 陈金梅 张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9-63,共5页
以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缓冲溶液为前萃体系,对从前萃体系中提取的花生粕蛋白的后萃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查了KCl缓冲溶液的浓度、加入量以及pH对花生粕蛋白后萃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后... 以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缓冲溶液为前萃体系,对从前萃体系中提取的花生粕蛋白的后萃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查了KCl缓冲溶液的浓度、加入量以及pH对花生粕蛋白后萃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后萃最佳工艺条件为KCl缓冲溶液的浓度1.02 mol/L、加入量1.49 mL、pH 8.83。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花生蛋白后萃率达到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花生粕 蛋白 后萃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