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革 蒋文玲 +1 位作者 黄爱伟 李运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5-749,共5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类型。方法利用3套多重PCR体系扩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型特异性位点、共同位点、鉴别位点、内参照位点以及mec基因复合物和ccr基因复合物进... 目的分析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类型。方法利用3套多重PCR体系扩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型特异性位点、共同位点、鉴别位点、内参照位点以及mec基因复合物和ccr基因复合物进行SCCmec分型。结果分离的156株MRSA中,6株MRSA不能分型,可分型率为96.2%。其中,Ⅲ型SCCmec 125株,占83.3%,Ⅱ型SCCmec 11株,占7.3%,Ⅳ、Ⅴ型SCCmec各7株,占4.7%。结论本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携带最多耐药基因的Ⅲ型SCCm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 多重PCR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非综合征耳聋患者GJA1基因及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蒙翠原 盛晓丽 +1 位作者 崔勇 林秋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非综合征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来自广东省某特殊学校的73例非综合征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采集外周血,对GJA1、GJB2、GJB3、SLC26A4、mtDNA12SrRNA基因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73例患者中检测到GJB2... 目的:研究广东省非综合征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来自广东省某特殊学校的73例非综合征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采集外周血,对GJA1、GJB2、GJB3、SLC26A4、mtDNA12SrRNA基因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73例患者中检测到GJB2基因突变235delC5例;GJB3基因突变547G>A1例;SLC26A4基因突变IVS7-2A>G7例,2168A>G杂合突变1例;mtDNA12SrRNA纯合突变3例。结论:本研究为19.18%的研究对象明确了分子病因;GJB2基因突变不是本研究的主要致病基因,SLC26A4为最常见的耳聋突变基因;未检测到GJA1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基因突变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诱导人表皮角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成利 蓝飞晓 +5 位作者 谭红梅 匡斌 邓国三 许鹏 王文 郭爱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分离培养的人表皮角质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为探寻其对皮肤的毒副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散酶分离表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法进行表皮细胞的培养,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对角质细... 目的:探讨表皮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分离培养的人表皮角质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为探寻其对皮肤的毒副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散酶分离表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法进行表皮细胞的培养,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对角质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 V-FITC/7-AAD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im的变化,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以分散酶分离法成功得到8例人角质细胞,吉非替尼对人角质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依赖性。吉非替尼能明显提高bim表达水平,促进caspase-3的活性。结论:吉非替尼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及激活caspase-3诱导人角质细胞凋亡,抑制角质细胞增殖,这可能是其皮肤毒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角皮细胞 凋亡 吉非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NLRC5参与棕榈酸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颖 蔡诗婷 +7 位作者 杨敏 萧定璋 谭红红 陈景 陈少贤 陈红梅 杨慧 余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63-768,共6页
目的:建立棕榈酸(palmitate acid,PA)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凋亡模型,检测Toll样受体2(TLR2)和NLRC5在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研究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用500μmol/L终浓度的PA处理培养H9C2心肌细胞... 目的:建立棕榈酸(palmitate acid,PA)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凋亡模型,检测Toll样受体2(TLR2)和NLRC5在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研究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用500μmol/L终浓度的PA处理培养H9C2心肌细胞后采用AnnexinⅤ/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并分别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处理后细胞的胰岛素受体(InsR)、CD36、PGC-1α、TLR2、NLRC5、SIRT1、p-AMPK/AMPK的mRNA或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处理24 h后H9C2细胞的早、晚期和总凋亡率显著升高,分别为(7.55±3.80)%、(53.84±4.70)%和(61.39±8.54)%(P<0.05);处理6 h后心肌细胞的PGC-1αmRNA相对表达量开始下降(P<0.05),TLR2和NLRC5则显著升高(P<0.01),CD36mRNA相对表达量在PA处理14 h时升高(P<0.05);InsR、SIRT1和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从PA处理8 h时开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2/NLRC5参与PA诱导的心肌细胞IR和凋亡,并且可能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的活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毒性心肌损害 胰岛素抵抗 TLR2 NLRC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早期血清脂联素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红梅 胡小平 +5 位作者 李明 谭虹虹 林秋雄 杨华章 邝建 裴剑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9-390,共2页
目的:多项研究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预示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孕早期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仍不清楚。本实验拟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孕早期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拟通过巢式病例... 目的:多项研究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预示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孕早期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仍不清楚。本实验拟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孕早期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拟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观察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检分娩的孕妇843例,-80℃保存孕早期(16~20周)血清,并追踪随访至分娩。发现单胎妊娠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3例(GDM组),随机抽取年龄匹配的正常单胎妊娠妇女73例为对照组(NGDM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脂联素水平。结果:GDM组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NGDM组[(54.23±2.96)nmol/Lvs(68.24±4.54)nmol/L],P<0.05)。GDM组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1-IR呈负相关(r=-0.364,P<0.01),但与产筛血糖和OGTT血糖水平均未发现相关性,合并巨大胎,早产的孕妇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无差异。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关,但未发现与血糖水平和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脂联素 血糖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细胞基因启动子区差异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仁礼 刘彩霞 +4 位作者 孟锦绣 张丽丽 韩冬 蔡佳杰 闻安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9-777,共9页
目的: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探讨可能参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s)的基因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s诱导定向分化为ELCs,分别取未分化的ESCs和诱导分化后的ELCs进行芯片分析,利... 目的: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探讨可能参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s)的基因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s诱导定向分化为ELCs,分别取未分化的ESCs和诱导分化后的ELCs进行芯片分析,利用甲基化免疫共沉淀技术将每组染色质DNA的甲基化片段共沉淀下来,和本底对照(input)分别标记Cy3和Cy5荧光,一同上样于Roche NimbleGen高密度(2.1M,芯片覆盖22 425个启动子)甲基化芯片,启动子区采用UCSC数据库进行注释,启动子覆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 200 bp、下游3 000 bp,通过对这些启动子区甲基化谱的分析,筛选出甲基化调控可能与ESCs向ELCs定向分化相关的基因。结果:小鼠ESCs和ELCs两组细胞在基因组水平上有17 500个启动子存在甲基化,其中有3 435个启动子发生甲基化差异变化,高CpG岛的启动子有894个发生差异甲基化,中度CpG岛的启动子有974个发生差异甲基化,低CpG岛的启动子有1 567个发生差异甲基化。结论:在ESCs向ELCs定向分化的过程中,众多的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了甲基化程度的变化,说明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表观遗传学事件。这些基因启动子的差异甲基化在ESCs向ELCs定向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功能学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胚胎干细胞 表皮样细胞 启动子 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彗星分析法研究靶向SMPD1的siRNA对小鼠卵母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张仁礼 孟锦绣 +7 位作者 闻安民 黄跃深 周灿权 王凯 贾磊 刘彩霞 邓新燕 陈系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65-2167,2170,共4页
目的建立彗星分析小鼠卵母细胞凋亡的模型,研究靶向酸性鞘磷酯酶1(SMPD1)的siRNA对卵子自发性凋亡的保护作用,为建立新的生殖保护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性分析并结合siRNA设计软件设计并化学合成靶向SMPD1的3条siRNA,用超排卵技术... 目的建立彗星分析小鼠卵母细胞凋亡的模型,研究靶向酸性鞘磷酯酶1(SMPD1)的siRNA对卵子自发性凋亡的保护作用,为建立新的生殖保护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性分析并结合siRNA设计软件设计并化学合成靶向SMPD1的3条siRNA,用超排卵技术对雌性BALB/c小鼠进行超排卵并杀鼠取卵,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siRNA分别导入超排获得的小鼠卵子,分别于48h和72h观察卵子形态学变化,通过彗星分析检测卵细胞DNA破坏程度来分析卵子自发性凋亡情况。结果彗星分析法观察到小鼠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24h可见少量DNA泳出,48h可见大量DNA泳出;通过显微注射导入siRNA48h后的彗星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对siRNA注射组,即siRNA003组的卵母细胞泳出量与其它2个siRNA注射组及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其它2对siRNA注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靶向SMPD1的siRNA能够有效保护卵子的自发性凋亡,有望成为新的生殖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鞘磷脂酶1 卵母细胞 细胞凋亡 RNA干扰 彗星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田红霞 张绪超 吴一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继EGFR、k-ras基因等靶点之后不断有新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本文将NSCLC中发现的ALK、ROS1、RET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NSCLC中的临床、功能和结构特...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继EGFR、k-ras基因等靶点之后不断有新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本文将NSCLC中发现的ALK、ROS1、RET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NSCLC中的临床、功能和结构特征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融合基因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抑制五羟色胺诱导的人离体肺内小动脉收缩 被引量:16
9
作者 农丽丹 邓春玉 +2 位作者 邝素娟 张光燕 崔建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人离体肺内小动脉对血管收缩剂五羟色胺的张力变化和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人体标本来源于因肺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的病人,选取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作为实验标本,分离人肺内小动脉,制备血管环,每一个病人提供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人离体肺内小动脉对血管收缩剂五羟色胺的张力变化和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人体标本来源于因肺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的病人,选取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作为实验标本,分离人肺内小动脉,制备血管环,每一个病人提供1~4个血管环,同一个病人来源的血管环纳入不同的实验组别。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观察孵育0.3~3 nmol/L浓度的右美托咪定后血管对五羟色胺收缩的张力变化,并观察去内皮、加入L-NAME、育亨宾或吲哚美辛对右美托咪定作用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0.1~100 nmol/L的右美托咪定对静息状态下内皮完整的肺内小动脉张力无明显影响。5-HT对内皮完整的人离体肺内小动脉产生浓度依赖性的收缩作用,pD2为6.11&#177;0.05,Emax为(102.10&#177;1.96)%;0.3~3 nmol/L的右美托咪定能减弱5-HT对内皮完整的肺内小动脉环的收缩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3 nmol/L的右美托咪定组pD2为5.94&#177;0.03,Emax为(79.96&#177;1.31)%。5-HT对去除内皮的人离体肺内小动脉也能产生浓度依赖性的收缩作用,pD2为6.10&#177;0.07,Emax为(107.40&#177;3.20)%;但右美托咪定不能减弱5-HT对去除内皮的人肺内小动脉环的收缩作用。在内皮完整的肺内小动脉环上加入100μmol/L的L-NAME或50 nmol/L的育亨宾孵育后,右美托咪定减弱5-HT对人肺内小动脉环的收缩作用被消除;加入5μmol/L的吲哚美辛则对右美托咪定减弱5-HT收缩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激动血管内皮的α2肾上腺素受体,释放NO从而抑制五羟色胺诱导的肺内小动脉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五羟色胺 肺内小动脉 育亨宾 吲哚美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胰腺癌BX-PC-3细胞系增殖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景 黄曙方 +5 位作者 肖定璋 麦丽萍 彭琪 赖沛龙 陈少贤 余细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胰腺癌细胞系BX-PC-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A、cyclin D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作用于胰腺癌细胞系BX-PC-3,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培养48 h的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胰腺癌细胞系BX-PC-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A、cyclin D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作用于胰腺癌细胞系BX-PC-3,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培养48 h的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培养48 h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周期蛋白cyclin A和cyclin D2的表达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明显抑制BX-PC-3细胞增殖,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一定浓度药物作用细胞,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药物能显著下调周期蛋白cyclin A和cyclin D2的表达水平。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显著抑制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下调周期相关因子cyclin A和cyclin D2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胰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55通过下调清道夫受体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尚菲 曾德意 +5 位作者 杨慧 黄琳燕 刘捷 吕晓飞 关永源 周家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对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55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巨噬细胞A类清道夫受体SR-A和B型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R-155对THP-1结合、摄...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对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55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巨噬细胞A类清道夫受体SR-A和B型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R-155对THP-1结合、摄取DiI标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DiI-oxLDL)能力的影响。【结果】80μg/m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时间依赖性地诱导巨噬细胞miR-155表达上调。过表达miR-155抑制SR-A和CD36的表达,同时巨噬细胞结合、摄取DiI-oxLDL的能力明显降低。而反义-miR-155则明显上调SR-A和CD36的表达,同时巨噬细胞结合、摄取DiI-oxLDL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MiR-155通过降低巨噬细胞SR-A和CD36的表达抑制巨噬泡沫细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动脉粥样硬化 THP-1巨噬细胞 清道夫受体 泡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符永恒 杨敏 +9 位作者 单志新 余细勇 林秋雄 费洪文 刘晓颖 谭卫萍 朱杰宁 谭虹虹 郑猛 郑卫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27-4129,共3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prague-Dawley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手术结扎左冠脉前降支法,制备50只大鼠AMI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9%NaCl,2 mL/(kg·d)]、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3.0mg/(kg·d)]、卡维地...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prague-Dawley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手术结扎左冠脉前降支法,制备50只大鼠AMI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9%NaCl,2 mL/(kg·d)]、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3.0mg/(kg·d)]、卡维地洛3治疗组[1.5、3.0、6.0mg/(kg·d)],连续给药4周;另设正常组和假结扎组。进行体重、心率、超声心动图和血浆生化等指标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的心率明显降低(P<0.01);超声心动图示EF和FS、IVSd、IVSs均明显增加(P<0.01),LVIDd和LVIDs显著降低(P<0.05);离体心功能示CF、LVSP、LVDP和±dp/dtmax均增加,LVEDP则明显减小(P<0.01);血清中MDA明显降低,而NO、SOD、GSH-PX均增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很好地改善AMI后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室的重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机梗塞 卡维地洛 心室重构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离体人肺内小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召军 邓春玉 +4 位作者 邝素娟 农丽丹 张光燕 马珏 崔建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离体人肺内小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显微镜下分离直径为1-1.5 mm的人肺内小动脉,制备成1.8-2.0 mm的血管条,使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给予血管收缩剂血栓素A2受体激动剂(U4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离体人肺内小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显微镜下分离直径为1-1.5 mm的人肺内小动脉,制备成1.8-2.0 mm的血管条,使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给予血管收缩剂血栓素A2受体激动剂(U46619)、内皮素-1(ET-1)、60 mmol/L高钾溶液使血管产生持续性收缩,张力平稳后,采用累计加药法加入白藜芦醇,观察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预收缩的人肺内小动脉张力的影响;同时观察去内皮,以及加入L-NAME、吲哚美辛预孵育血管后,白藜芦醇能否使预收缩的血管舒张。白藜芦醇舒张实验同时用等体积的药物容积二甲亚砜(DMSO)作为对照。结果 RES能呈浓度依赖性舒张U46619(100 nmol/L)、ET-1(30 nmol/L)、60 mmol/L高钾预收缩内皮完整的人肺内小动脉,pD2分别为3.82±0.20,3.84±0.57,3.68±0.27,其最大舒张率(Emax)分别为(99.58±0.83)%,100%,(99.65±0.98)%;用L-NAME预孵育30 min内皮完整的人肺内小动脉血管环,在浓度100μmol/L时,同未加L-NAME孵育的血管环比较,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用吲哚美辛预孵育30 min内皮完整的人肺内小动脉环不影响白藜芦醇的舒张作用,去除血管环的内皮亦同样不影响白藜芦醇的舒张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离体人肺内小动脉的作用,且无明显的内皮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O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人肺内小动脉 血管舒张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仁礼 刘彩霞 +3 位作者 孟锦绣 闻安民 张丽丽 韩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定向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ESC分化为ELC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诱导定向分化为ELC,做3次生物... 【目的】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定向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ESC分化为ELC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诱导定向分化为ELC,做3次生物学重复,分别取未分化的ESC和诱导分化的ELC提取总RNA进行扩增、Cy3标记,与NimbleGen135k小鼠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含44170个基因)杂交,荧光扫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用实时定量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筛选结果显示,分化后的ELC与ESC间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多达4856个(Cut off:2)。基因本体(GO)分析显示与生物学过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的是细胞过程,1931个;与亚细胞组分(CC)相关的差基因中最多的是细胞和细胞组分相关基因,2391个;与分子功能相关的差异基因中最多是的结合功能(binding)基因,1869个。Pathway分析显示,与DNA复制通路相关的差异基因有23个;与蛋白酶体通路相关的24个;剪接体通路相关有47个;细胞周期相关的有44个。【结论】ESC体外诱导定向分化为ELC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示细胞分化是一个众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这些基因在分化过程所起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尚需大量的实验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表达芯片 胚胎干细胞 表皮样细胞 GO分析 Pathway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与肌球蛋白重链1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黎明 钟诗龙 +3 位作者 罗建方 冯宇亮 朱杰宁 余细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06-3308,共3页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关系。方法:从主动脉夹层患者(107例)及对照组(11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以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对MYH11的SNPs进行了选择。最后...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关系。方法:从主动脉夹层患者(107例)及对照组(11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以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对MYH11的SNPs进行了选择。最后通过基于单碱基引物延伸原理的Multiplex 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所有的DNA样本进行SNPs基因型检测。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MYH11基因rs1050111等位基因频率(12.4%)显著低于对照组(23.8%,P<0.05),两组之间其余3个位点(rs1050113、rs1050162 rs880071)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H11基因rs1050111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可能相关,CC基因型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X2.5基因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慧苏 余细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57-4258,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小儿先天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虽然现在有先进的医疗技术来诊断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但其患病率和致死率仍然很高。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大多数为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多为心血管畸形而不伴有其他畸...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小儿先天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虽然现在有先进的医疗技术来诊断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但其患病率和致死率仍然很高。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大多数为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多为心血管畸形而不伴有其他畸形,包括了全部先心病病例的90%以上。NKX2.5基因是心肌细胞中的关键转录因子之一.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X2.5基因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学改变 先天畸形 心血管畸形 医疗技术 相互作用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A1在胰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玉璇 李东风 +3 位作者 张世能 段伊帆 谢子钧 李子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Ras p21蛋白活化子1(Ras p21 protein activator 1,RASA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可能作用。方法:以q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Capan-2、CFPAC-1、BxPC-3)和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6C7)中RASA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以Western blottin... 目的:探讨Ras p21蛋白活化子1(Ras p21 protein activator 1,RASA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可能作用。方法:以q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Capan-2、CFPAC-1、BxPC-3)和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6C7)中RASA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细胞之间RASA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免疫组化检测RASA1蛋白在胰腺癌及胰腺良性病变(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中的表达差异,并观察其表达水平与胰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结果:各胰腺癌细胞株中RAS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P<0.05)。肿瘤组织RAS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侵犯周边器官的肿瘤组织中RASA1表达显著低于局限于胰腺内的组织(P<0.05);Ⅰ期胰腺癌组织RASA1的表达则显著高于Ⅱ、Ⅲ期的癌组织(P<0.05);但RASA1表达与胰腺癌的远处转移关系尚不明确。结论:RASA1作为抑癌蛋白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A1蛋白 癌基因蛋白质K-Ras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癌早期复发相关基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简志祥 郑江华 +4 位作者 孙建 金浩生 陈斯聪 张绪超 区金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61-4465,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比较早期复发和非早期复发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与肝癌早期复发相关的敏感基因。方法:由本单位肝癌数据标本库中选择早期复发组(ER组)和非早期复发组(nER组)各10例患者进...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比较早期复发和非早期复发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与肝癌早期复发相关的敏感基因。方法:由本单位肝癌数据标本库中选择早期复发组(ER组)和非早期复发组(nER组)各10例患者进入本部分研究。提取总RNA并纯化,检验RNA质量,反转录得到cDNA,并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用Affymetrix Human Geome U133plus2.0基因表达谱芯片与待检测样本的cRNA杂交;利用Gene array Scanner30007G荧光激光扫描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芯片扫描结果图像采用GCOS1.2进行数据定量处理和分析,以芯片实验中检测到有表达的转录本为基础,采用SAM软件、以FDR≤20%的统计方法筛选出差异表达更显著的基因群,并以此基因群做两组样本的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进一步挖掘生物学信息。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RNA提取物的完整性证实待检样品RNA的质量可靠。两组样本间共有1646个基因表达存在差异(pvalue<0.05),利用SAM,FDR≤20%筛选出的41个探针作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两组患者样本完整区分开来。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Ratio值,ER组较nER组表达上调>2倍的基因共有67个,其中有2个基因表达上调>4倍,13个基因表达上调>3倍,52个基因表达上调在2倍与3倍之间。ER组较nER组表达下调>2倍的基因共有66个,其中有7个基因表达下调>4倍,10个基因表达下调>3倍,49个基因表达下调在2倍与3倍之间。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细胞黏附运动相关基因、转录调节相关基因、细胞代谢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凋亡周期相关基因等等。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癌早期复发相关基因是可行的,并筛选到一组与肝癌早期复发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将有望筛选到与肝癌早期复发密切相关的分子靶标,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早期复发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EGFR、KRAS、BRAF基因突变状况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玉璇 李东风 +4 位作者 李良芳 谢至 梅平 刘艳辉 李子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39-2341,共3页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EGFR、KRAS、BRAF基因突变状况,为胰腺癌EGFR靶向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胰腺癌及胰腺良性病变石蜡组织切片中基因组DNA,PCR扩增EGFR18、19、21外显子片段,KRAS2、3外显子片段,BRAF15外显子片段,采用直接测序...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EGFR、KRAS、BRAF基因突变状况,为胰腺癌EGFR靶向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胰腺癌及胰腺良性病变石蜡组织切片中基因组DNA,PCR扩增EGFR18、19、21外显子片段,KRAS2、3外显子片段,BRAF15外显子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其突变状况。结果:32例胰腺癌患者中有24例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10例良性病变组织均未发现突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P=1.35×10-4),其中22例12密码子突变(G12D14例,G12V8例);2例61密码子突变(Q61L)。所有检测样本中未见BRAF突变。共3例EGFR突变,其中包括1例19外显子突变(del746-750),2例21外显子突变(L858R),10例良性病变组织未见突变。结论:在胰腺癌中KRAS基因突变可能为EGFR通路失调的主要原因,其次是EGFR突变,BRAF突变未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EGFR KRAS BR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舒张离体大鼠肺内动脉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光燕 邓春玉 +2 位作者 邝素娟 马珏 崔建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5-2228,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预收缩离体大鼠肺内动脉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SD雄性大鼠肺内动脉,制备血管条,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测定异丙酚对离体血管高钾(60 mmol/L KCl)和血栓素A2的类似物U46619(100 nmmol/L)诱导收缩反...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预收缩离体大鼠肺内动脉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SD雄性大鼠肺内动脉,制备血管条,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测定异丙酚对离体血管高钾(60 mmol/L KCl)和血栓素A2的类似物U46619(100 nmmol/L)诱导收缩反应的张力影响。结果:异丙酚可以明显舒张高钾预收缩的血管环,呈浓度依赖性(EC50=41.50μmmol/L);异丙酚也可以浓度依赖性地舒张U46619预收缩的血管环(EC50=63.38μmmol/L),无明显内皮依赖性;不同浓度异丙酚(10、30、100和300μmmol/L)孵育后,钙离子反应曲线明显右移;在L-型钙通道拮抗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1μmmol/L)存在的条件下,异丙酚仍可以舒张U46619预收缩的血管(EC50=89.03μmmol/L)。结论:异丙酚可舒张高钾及U46619预收缩的肺内动脉,且不依赖于内皮,其部分机制可能与抑制电压门控性钙内流与受体操纵钙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肺动脉 钙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