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西南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越冬调查初报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冰 颜松毅 +1 位作者 梁盛铭 陈观浩 《农学学报》 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
摸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越冬情况,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3—4月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化州市... 摸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越冬情况,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3—4月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化州市存在大面积、高密度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越冬区域,越冬面积0.37万hm2,平均病丛率13.3%,最高达68.3%。初步分析出该年度再生稻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与气候条件和上年田间病毒源有关。明确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化州地区冬季再生稻可顺利越冬,研究结果可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越冬 再生稻 白背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被引量:8
2
作者 梁少玉 黄闻桢 +1 位作者 梁盛铭 陈观浩 《生物灾害科学》 2015年第4期350-353,共4页
根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和测报防治实践,研究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病情监测、预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阐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规范化... 根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和测报防治实践,研究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病情监测、预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阐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病情监测 防治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华英 陈观浩 +1 位作者 梁盛铭 陈梅珍 《农学学报》 2017年第5期6-9,共4页
研究2种数学分析模型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报效果,为该病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以2006—2015年广东省化州市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为原始数据,分别采用多项式回归和灰色系统GM(1,1)预测方法建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 研究2种数学分析模型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报效果,为该病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以2006—2015年广东省化州市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为原始数据,分别采用多项式回归和灰色系统GM(1,1)预测方法建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多项式回归和灰色系统GM(1,1)分别建立了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预测预报模型:y=5.2530-5.8923x+2.1280x^2-0.1559x^3和y^((1))(k+1)=-51.1797e^(-0.4798k)+66.8097,2种预测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趋势,为该病害的预测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预测预报模型可以应用于防病减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预测模型 多项式回归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主要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冰 颜松毅 +3 位作者 陈蔚烨 宋祖钦 梁盛铭 陈观浩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9期1-3,共3页
针对超级稻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在总结多年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超级稻主要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对规程中引用文件、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防控指标、防治适期、病虫情监测、预测方法、防控技术等进行了介绍,为超... 针对超级稻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在总结多年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超级稻主要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对规程中引用文件、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防控指标、防治适期、病虫情监测、预测方法、防控技术等进行了介绍,为超级稻病虫害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病虫害 监测 发生特点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州市稻瘿蚊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5
作者 魏正英 陈观浩 《生物灾害科学》 201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根据稻瘿蚊发生为害规律和测报防治实践,研究稻瘿蚊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防治指标、防治适期、虫情监测、预测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阐明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稻瘿蚊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 根据稻瘿蚊发生为害规律和测报防治实践,研究稻瘿蚊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防治指标、防治适期、虫情监测、预测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阐明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稻瘿蚊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瘿蚊 虫情监测 防治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华英 梁盛铭 +2 位作者 陈梅珍 陈冰 陈观浩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第1期58-60,共3页
在了解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生影响因素等病害生物学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防治目标、防治适期、病情监测、预测方法及综合防控技术,阐明了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的具... 在了解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生影响因素等病害生物学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防治目标、防治适期、病情监测、预测方法及综合防控技术,阐明了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病情监测 综合防控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代稻飞虱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先文 黄闻桢 +2 位作者 黄瑞娟 陈文壮 陈观浩 《生物灾害科学》 2012年第1期70-73,共4页
研究气象因子对第3代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稻飞虱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3~2010年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3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上年... 研究气象因子对第3代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稻飞虱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3~2010年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3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上年8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和当年1月上旬相对湿度是影响第3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上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平均气温的直接作用次之,上年12月中旬至下旬降雨量、上年8月下旬温湿系数等对害虫发生程度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上年8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发挥间接作用。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第3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模型历史拟合准确率为87.8%,而2011年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实况一致。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模型对稻飞虱的发生为害进行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气象因子 通径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州市近十年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陈观浩 刘祖建 +2 位作者 梁盛铭 朱庆春 王春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7-511,共5页
为了更好地总结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规律,改善和提高稻纵卷叶螟的监控技术水平,对广东省化州市历年稻纵卷叶螟测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所得结果表明,近10年稻纵卷叶螟表现出明显的新特点:发生期显著提早;次害代发生重,重发世代增多;暴... 为了更好地总结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规律,改善和提高稻纵卷叶螟的监控技术水平,对广东省化州市历年稻纵卷叶螟测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所得结果表明,近10年稻纵卷叶螟表现出明显的新特点:发生期显著提早;次害代发生重,重发世代增多;暴发频率加快,对水稻为害进一步加剧。剖析其原因,主要是气候有利、种植方式改变、抗药性增强等。总结提出了加强虫情测报,调整防治策略和农业防治,选用正确药剂,改进施药技术等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特点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彭荣南 陈冰 +4 位作者 陈观浩 何泽华 邱世善 宋祖钦 梁盛铭 《农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为了明确气象条件与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关系,提高预报能力,利用1985—2015年化州市晚稻白叶枯病病情资料及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9—10月降水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台风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日照时数、气温与发病程度呈... 为了明确气象条件与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关系,提高预报能力,利用1985—2015年化州市晚稻白叶枯病病情资料及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9—10月降水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台风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日照时数、气温与发病程度呈负相关。影响白叶枯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分别是8月中旬—9月中旬降水量、9—10月降雨系数、8月下旬降水强度和9月台风次数。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建立晚稻白叶枯病发病程度气象等级预测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为0.9000,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准确率为89.4%。利用该模型对2016—2018年白叶枯病发生等级进行试报检验,平均试报准确率达93.3%。模型拟合结果和试报准确率均较好,为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及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气象条件 相关性分析 预测模型 逐步回归 流行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城 梁少玉 +2 位作者 陈冰 梁盛铭 陈观浩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重发的一种病毒性病害。为了明确生态因子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关系,提高预测能力,避免严重损失,笔者利用化州市2007-2015年的生态因子数据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实际发生数据,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重发的一种病毒性病害。为了明确生态因子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关系,提高预测能力,避免严重损失,笔者利用化州市2007-2015年的生态因子数据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实际发生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年10月下旬温雨系数和上年晚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对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影响最大。笔者还建立了生态因子与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回归模型:Y=-2.7590+0.1895 X_1+0.1345 X_2+1.0495 X^3+0.0044 X_4,利用该回归方程对历史资料进行拟合,拟合程度较好,并对2015年进行预报,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小,准确率较高。可见,该模型适宜于化州乃至粤西地区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生态因子 逐步回归 通径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瘤矮病危害产量损失的测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观浩 陈少兰 +1 位作者 梁训友 梁盛铭 《植物医生》 1996年第6期26-27,共2页
水稻瘤矮病危害产量损失的测定陈观浩,陈少兰(广东省化州市病虫测报站525100)梁训友,梁盛铭(广东省化州市农业局)自80年代以来,水稻瘤矮病在我市3次大流行,1次中等流行。大流行年一般病丛率25%~50%,高的65... 水稻瘤矮病危害产量损失的测定陈观浩,陈少兰(广东省化州市病虫测报站525100)梁训友,梁盛铭(广东省化州市农业局)自80年代以来,水稻瘤矮病在我市3次大流行,1次中等流行。大流行年一般病丛率25%~50%,高的65%,甚至80%以上。为了弄清瘤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瘤矮病 危害 产量损失率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在早稻纹枯病流行程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观浩 苏庆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3期324-325,共2页
选取与早稻纹枯病流行程度关系密切的 5个气象因子作为相似因子 ,应用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预测 1998、1999年早稻纹枯病流行程度 ,预测结果和实况完全相符 ,回测历史符合率达 10 0 %。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 流行程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观浩 梁盛铭 +3 位作者 陈冰 颜松毅 陈蔚烨 宋祖钦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第3期185-189,共5页
摸清化州市超级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超级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7年在化州市水稻主产区采用定田、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超级稻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 摸清化州市超级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超级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7年在化州市水稻主产区采用定田、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超级稻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超级稻和普通杂交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有较大差异,部分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程度为超级稻重于普通杂交稻。针对超级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提出水稻生育前期重点防治稻飞虱,挑治或兼治稻纵卷叶螟;后期重点防治纹枯病、白叶枯病,兼治其他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病虫害 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秧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观浩 刘瑞强 张耀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2期50-50,72,共2页
通过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抛秧稻、移栽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异,多种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为抛秧稻重于移栽稻。初步分析了抛秧栽培病虫较重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适时早治、狠治... 通过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抛秧稻、移栽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异,多种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为抛秧稻重于移栽稻。初步分析了抛秧栽培病虫较重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适时早治、狠治三化螟、纹枯病,科学用药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抛秧栽培 病虫害 发生特点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化橘红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观浩 梁盛铭 陈少兰 《江西植保》 2006年第4期183-184,共2页
化橘红具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针对化橘红病虫害发生特点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科学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防配套技术措施,并推广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无公害化橘红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优938在化州市的种植表现及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岑永焯 陈俊英 陈红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62-63,共2页
博优938是化州市秋季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导组合,介绍了博优938的种植表现,并从软盘育秧、抛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博优938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博优938 种植表现 软盘育秧 抛植 广东化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耀忠 陈观浩 +1 位作者 陈端 陈红春 《江西植保》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整理分析广东省化州市20多年稻瘟病历史资料,成功地组建化州市叶瘟流行程度长期预测模型:X(k+l)=1571212.511e0.001259508k-1569234.511;穗瘟流行程度中期预测模型:D=0.866x1+21.483x2+13.194x3;穗瘟流行程度短期预测模型:y=1.0309+2.06... 整理分析广东省化州市20多年稻瘟病历史资料,成功地组建化州市叶瘟流行程度长期预测模型:X(k+l)=1571212.511e0.001259508k-1569234.511;穗瘟流行程度中期预测模型:D=0.866x1+21.483x2+13.194x3;穗瘟流行程度短期预测模型:y=1.0309+2.0619x。1996-2006年连续在11.04万hm2(次)稻田上进行预报应用,预报准确率达80%-100%,挽回稻谷3089.6万㎏,净增加产值4526.7万元。同时减少用药面积8.31万hm2(次),共节约农药成本661.4万元,增收节支5188.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防治稻瘟病达到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预测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模糊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冠清 陈观浩 +2 位作者 周成 翁邦佐 吴华业 《江西植保》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挑选与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相关性好、超前性好的气象因子(雨日数、相对湿度、温湿系数)作为预报因子,应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建立了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的中期预测模型,经回测,历史拟合率为88.9%,对2007年试用,预报结果与实际... 挑选与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相关性好、超前性好的气象因子(雨日数、相对湿度、温湿系数)作为预报因子,应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建立了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的中期预测模型,经回测,历史拟合率为88.9%,对2007年试用,预报结果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流行程度 模糊综合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判别分析法预测早稻穗瘟流行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观浩 李前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应用判别分析法对 1 981~ 1 995年广东化州市早稻穗瘟的流行程度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早稻穗瘟流行程度的判别函数。经检验 ,判别效果显著 ,而且历史符合率达93 .3 % ,1 996~ 2 0 0 0年的预报准确率达 80 %。
关键词 早稻 穗瘟 判别分析 流行程度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6代稻纵卷叶螟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鹏 黎天 陈观浩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76-78,共3页
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7~2010年的稻纵卷叶螟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6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7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雨系数的相关系数最大,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最... 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7~2010年的稻纵卷叶螟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6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7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雨系数的相关系数最大,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最大的直接作用,也是其他因子产生间接影响的重要因子;第6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预测模型为y=-0.0089x1-0.2252x2+0.1130x3+0.2062x4-0.2708x5-8.2230,历史符合率为87.1%,且2011年的预测值和实际发生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通径分析 降雨系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