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广东蕉园的改进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苞梅 姚丽贤 +3 位作者 李国良 何兆桓 周修冲 涂仕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分别采用高梁[Sorghum bicolor(L.)moench]和香蕉(Musa acuminata colla)作为指示作物,利用ASI法进行广东香蕉园土壤养分评价的比较研究,以确定ASI法在广东蕉园土壤中的适宜指示作物。研究结果表明:(1)高粱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香蕉园土... 分别采用高梁[Sorghum bicolor(L.)moench]和香蕉(Musa acuminata colla)作为指示作物,利用ASI法进行广东香蕉园土壤养分评价的比较研究,以确定ASI法在广东蕉园土壤中的适宜指示作物。研究结果表明:(1)高粱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香蕉园土养分亏缺顺序为番禺南沙点P>N>Zn;番禺东涌点和灵山点N>Ca;高州沙田点N>Ca>Mg;博罗长宁点N>P>Mg;四会大沙点N>P。(2)香蕉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香蕉园土养分亏缺顺序为番禺南沙点N>P>K;博罗长宁点和四会大沙点N>P;N是番禺东涌点、番禺灵山点及高州沙田点的唯一限制因子。(3)N是广东省番禺南沙点、东涌点和灵山点、高州沙田点、博罗长宁点及四会大沙点6个香蕉主产区有代表性香蕉园土的第1养分限制因子。(4)建议在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时,盆栽试验仍可采用高粱作指示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园土壤 系统研究法 高粱 香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不同产地香蕉园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苞梅 姚丽贤 +4 位作者 张政勤 何兆桓 周昌敏 李国良 涂仕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9,共4页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广东省雷州半岛和粤西地区典型蕉园土壤进行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砖红壤对磷、钾、硼和锌的平均吸附率分别为69.2%、24.3%、52.9%和26.7%,粤西地区蕉园土壤对磷、钾、硼和锌的平均吸...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广东省雷州半岛和粤西地区典型蕉园土壤进行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砖红壤对磷、钾、硼和锌的平均吸附率分别为69.2%、24.3%、52.9%和26.7%,粤西地区蕉园土壤对磷、钾、硼和锌的平均吸附率则分别为43.9%、17.0%、39.8%和22.5%,整体上广东蕉园土壤对硫的吸附能力均很低。可见,蕉园土壤对磷、硼的吸附能力较强,对钾和锌的吸附较弱。但不同产区蕉园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不同,雷州半岛蕉园砖红壤对磷、钾、硼和锌的吸附能力要强于粤西蕉园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养分 香蕉园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酸性旱坡地桔园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培智 解开治 +5 位作者 陈建生 杨少海 张发宝 唐拴虎 黄旭 顾文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0-655,共6页
通过2年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南方旱坡地果园柑桔(沙糖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碳、氮、柑桔根际土壤活性铝含量及柑桔根系铝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100%化肥处理(CK)相比,20%有机肥... 通过2年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南方旱坡地果园柑桔(沙糖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碳、氮、柑桔根际土壤活性铝含量及柑桔根系铝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100%化肥处理(CK)相比,20%有机肥+80%化肥(T1)、40%有机肥+60%化肥(T2)、100%有机肥(T3)处理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显著提高,平均分别是对照的1.30、1.40、1.46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显著增加,其中T3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增加45.6%6、3.3%。施用有机肥后,活跃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改善了土壤的生物学质量。施用有机肥可缓解旱坡地柑桔园根际土壤铝毒的危害,显著减少柑桔根系对土壤铝的吸收累积。尤其是T3处理,根际土壤活性铝含量较CK有大幅度的降低,降幅达到77.4%。施用有机肥明显地促进了柑桔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沙糖桔平均增产率18.5%,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地柑桔园 有机肥 化肥 配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城郊菜地土壤质量、叶菜镉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艾绍英 王艳红 +4 位作者 罗英健 李盟军 杨少海 唐明灯 姚建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5-88,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广州市郊菜地土壤质量、叶菜可食部分Cd含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75kg N/hm2处理相比,150kg N/hm2处理没有显著提高叶菜产量,且后者叶菜地上部分Cd含量较前者有不同程度提高。N用量为75kg/hm2时...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广州市郊菜地土壤质量、叶菜可食部分Cd含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75kg N/hm2处理相比,150kg N/hm2处理没有显著提高叶菜产量,且后者叶菜地上部分Cd含量较前者有不同程度提高。N用量为75kg/hm2时,硝酸铵+磷酸二氢钙+硫酸钾配施处理的芥菜和小白菜产量较高,矿质养分含量较高,Cd含量较低,且土壤肥力和质量得到维持。因此,在试验条件下,以硝酸铵+磷酸二氢钙+硫酸钾配施处理且N,P2O5,K2O用量分别为75,21.75,67.5kg/hm2时有利于改善叶菜品质和安全;而精制有机肥可能提高土壤和叶菜可食部分Cd含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城郊菜地 土壤质量 叶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鸡粪土壤中磷的径流损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玉萍 杨苞梅 +3 位作者 李国良 姚丽贤 何兆桓 周昌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7,共5页
研究了施用鸡粪土壤中磷养分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附着态磷(PP)占总磷(TP)的61.1%~79.5%,是土壤中磷素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基于作物需磷量计算鸡粪用量较基于作物需氮量能... 研究了施用鸡粪土壤中磷养分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附着态磷(PP)占总磷(TP)的61.1%~79.5%,是土壤中磷素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基于作物需磷量计算鸡粪用量较基于作物需氮量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磷浓度,其中TP降幅为8.0%~46.3%,PP降幅为6.0%~48.2%,TDP降幅为15.1%~46.0%,DIP降幅为29.4%~55.5%,表明基于作物需磷量计算鸡粪施用量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磷素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风险。添加沸石或铁盐可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中TP和PP浓度,从而有效降低磷随地表径流损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径流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园土壤养分吸附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苞梅 姚丽贤 +5 位作者 张政勤 李国良 何兆桓 周昌敏 黄连喜 涂仕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3,48,共6页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对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主产区荔枝园土壤的养分吸附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贵港市土壤对P的吸附率平均为44.3%,K为43.6%,B为19.5%,Zn为18.7%,S为2.1%;玉林市P为50.0%,K为33.2%,B为32.1%,Zn为...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对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主产区荔枝园土壤的养分吸附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贵港市土壤对P的吸附率平均为44.3%,K为43.6%,B为19.5%,Zn为18.7%,S为2.1%;玉林市P为50.0%,K为33.2%,B为32.1%,Zn为20.5%,S为6.1%;钦州市P为51.4%,K为22.2%,B为17.7%,Zn为22.5%,S为36.2%。可见,贵港市和玉林市土壤对养分的吸附能力大小均为P>K>B>Zn>S,而钦州市为P>S>Zn>K>B。(2)广西荔枝园土壤对P的吸附率平均为49.5%,K为30.2%,S为18.9%,B为22.6%,Zn为21.1%;而福建P为30.4%,K为23.4%,B为18.5%,S为15.6%,Zn为21.0%。可见,两省荔枝园土壤对磷的吸附均很强(两省荔枝园土壤均属铁铝土,而铁铝氧化物含量丰富),而对钾、硼、锌和硫的吸附能力均相对较弱。广西荔枝园土壤对P、K、S和B的吸附能力显著强于福建(由南向北,铁铝土的富铝化风化程度减弱),而对Zn的吸附能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土壤 养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鸡粪后土壤中磷的淋溶损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苞梅 宋玉萍 +4 位作者 李国良 卢维盛 姚丽贤 何兆桓 周昌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1,共6页
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了施用鸡粪的华南水稻土中各形态磷的淋失特征。结果表明:①总可溶性磷(TDP)占总磷(TP)的比例高达59.2%~77.6%,总可溶性无机磷(DIP)占TDP的比例为61.4%~83.0%。可见研究土壤中磷主要以总可溶性磷... 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了施用鸡粪的华南水稻土中各形态磷的淋失特征。结果表明:①总可溶性磷(TDP)占总磷(TP)的比例高达59.2%~77.6%,总可溶性无机磷(DIP)占TDP的比例为61.4%~83.0%。可见研究土壤中磷主要以总可溶性磷形态向下迁移淋失,可溶性无机磷是迁移总可溶性磷的主要组分。②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各处理淋洗液TP浓度逐渐下降,而TDP、DIP和总可溶性有机磷浓度(DOP)浓度则呈现下降-增加-下降的特点。③各土层淋洗液TP、TDP、DIP及DOP浓度随着鸡粪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因此,在生产中一次性施用鸡粪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磷素淋失的风险。④适量添加沸石或硫酸亚铁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磷素向下迁移淋失。⑤各土层TP、TDP和DIP淋失风险大小顺序为25-50 cm土层〉0-25 cm土层〉50-75 cm土层。表明可溶性磷在0-50 cm土壤剖面中有较强向下迁移的能力,但50 cm以下迁移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土壤磷 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鸡粪后土壤磷形态及层间分布研究
8
作者 杨苞梅 宋玉萍 +4 位作者 李国良 卢维盛 姚丽贤 何兆桓 周昌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施用鸡粪后华南水稻土中各形态磷素的累积特征及层间分布。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提取态磷占总磷的35.9%~46.7%,浓盐酸提取态磷占总磷的18.3%~36%,碳酸氢钠提取态磷占总磷的7.9%~18.5%,残留态磷占总磷的6.2... 通过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施用鸡粪后华南水稻土中各形态磷素的累积特征及层间分布。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提取态磷占总磷的35.9%~46.7%,浓盐酸提取态磷占总磷的18.3%~36%,碳酸氢钠提取态磷占总磷的7.9%~18.5%,残留态磷占总磷的6.2%~15.6%,稀盐酸提取态磷占总磷的2.1%~6.8%,树脂态磷占总磷的1.5%~5.5%。可见,土壤积累的磷素中主要以有效性中等的氢氧化钠提取态磷为主,其次为有效性较差的浓盐酸提取态磷,而有效性很强的树脂态磷则很少;随着鸡粪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树脂态磷、碳酸氢钠提取态磷、残留态磷和氢氧化钠提取态磷的积累显著增加,稀盐酸提取态磷的积累增加不显著。由此所引起的土壤盈余磷素流失或淋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风险也增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积累树脂态磷的潜能显著降低,淋失风险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土壤 累积 Tiessen磷素分级法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吸收镉的影响 被引量:63
9
作者 郭利敏 艾绍英 +4 位作者 唐明灯 李盟军 姚建武 王艳红 曾招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4-658,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泥炭、碱渣4种土壤改良剂对外加镉污染的赤红壤上小白菜产量、镉吸收量、土壤有效态镉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1mg·kg-1和5mg·kg-1镉对小白菜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且1mg·kg-1镉...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泥炭、碱渣4种土壤改良剂对外加镉污染的赤红壤上小白菜产量、镉吸收量、土壤有效态镉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1mg·kg-1和5mg·kg-1镉对小白菜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且1mg·kg-1镉对小白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施用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无显著增产效果。施用4种改良剂均能降低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作用效果为石灰≈泥炭>碱渣>钙镁磷肥。不同改良剂对小白菜根部镉含量影响不同,泥炭和石灰在所有镉浓度下、钙镁磷肥在0和1mg·kg-1镉浓度下可显著降低根部镉含量,而碱渣无明显作用,种植两茬规律一致。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施用石灰、碱渣、钙镁磷肥使土壤pH显著升高,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从而降低小白菜对镉的吸收;泥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虽降低土壤有效态镉作用效果不显著,但显著降低小白菜体内镉含量,这可能与土壤中形成难以被植物吸收的镉有机结合物有关。两茬蔬菜种植结果显示,施用后期改良剂对镉污染的抑制效果也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镉污染 赤红壤 小白菜 镉吸收 生物量 有效态镉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禽畜粪对两种土壤As、Cu和Zn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姚丽贤 李国良 +2 位作者 何兆桓 周昌敏 杨苞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在水稻土和赤红壤中分别以2%和4%(w/w)比例施入含As、Cu和Zn的鸡粪和猪粪,以不施肥为对照进行苋菜盆栽试验,研究施入粪肥对土壤As、Cu和Zn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粪肥均提高苋菜生物量,但几乎均显著降低苋菜As、Cu和Zn... 在水稻土和赤红壤中分别以2%和4%(w/w)比例施入含As、Cu和Zn的鸡粪和猪粪,以不施肥为对照进行苋菜盆栽试验,研究施入粪肥对土壤As、Cu和Zn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粪肥均提高苋菜生物量,但几乎均显著降低苋菜As、Cu和Zn含量。试验前,赤红壤As、Cu和Zn总含量及有效含量明显低于水稻土,但赤红壤中施用粪肥处理的苋菜As、Cu和Zn含量及As和Zn吸收量均极显著高于水稻土的。苋菜收获后,各处理的土壤As总含量和有效含量均较试验前下降,施用高量鸡粪和猪粪处理的土壤总Cu、总Zn及有效Cu、有效Zn均出现累积。与对照比较,施用粪肥提高了土壤As、Cu和Zn的总含量、有效含量及有效含量占各自总量的百分数。如以土壤重金属有效含量增量及有效百分数增加来衡量粪肥提高土壤重金属有效性作用大小,则鸡粪提高土壤As有效性的作用较猪粪大,但其提高Cu、Zn有效性的作用不如猪粪,且高量粪肥处理较低量处理作用明显,粪肥在赤红壤中提高As、Cu和Zn有效性的作用大于在水稻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猪粪 植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甜玉米物质形成累积特征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陈建生 徐培智 +3 位作者 唐拴虎 张发宝 解开治 黄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4,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秋播(2007年)和春播(2008年)甜玉米(粤甜9号)物质形成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开始,甜玉米各主要生育期的物质形成累积都保持较高的速率;从拔节开始至抽雄,吐丝开始至成熟收获期间出现两个高峰...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秋播(2007年)和春播(2008年)甜玉米(粤甜9号)物质形成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开始,甜玉米各主要生育期的物质形成累积都保持较高的速率;从拔节开始至抽雄,吐丝开始至成熟收获期间出现两个高峰。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素供应是提高植株物质形成累积和获取高产的主导因素。施氮分别增加了秋播和春播甜玉米成熟期干物量445%和142.9%;商品产量627%和193%。春播N、P2O5、K2O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373.8 kg/hm2、68.1 kg/hm2和230.8 kg/hm2;秋播甜玉米最佳经济施氮量为N 371.4kg/hm2,磷、钾肥虽未获显著增产效果,生产上可参考春播结果施用磷、钾肥料,以保证养分的收支平衡。施氮可显著提高了甜玉米的单苞鲜重和子粒率,增加鲜子粒维生素C含量;而施用磷、钾肥则趋于提高子粒的可溶性糖含量。春播的生育期较秋播延长了12 d,但各处理收获期的干物量和商品产量平均分别降低41.5%和26.0%,反映了季节性变化对甜玉米生长发育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物质形成 品质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叶菜系统Cd迁移累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郭利敏 艾绍英 +2 位作者 唐明灯 李盟军 王朝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20-1525,共6页
为筛选适合在中轻度镉污染土壤上有效降低叶菜吸收镉的改良剂及用量,采用镉污染菜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的石灰、泥炭和碱渣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物量、镉吸收量,土壤pH及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良... 为筛选适合在中轻度镉污染土壤上有效降低叶菜吸收镉的改良剂及用量,采用镉污染菜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的石灰、泥炭和碱渣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物量、镉吸收量,土壤pH及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良剂对小白菜生长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与不施改良剂的处理相比,石灰、泥炭显著抑制小白菜对镉的吸收,地上部镉含量与石灰和泥炭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68、-0.785,P<0.05),碱渣对小白菜地上部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根系镉含量;改良剂均显著提高土壤pH,但对DTPA-Cd影响不同,石灰显著降低DTPA-Cd,泥炭、碱渣均有增加DTPA-Cd含量的趋势;泥炭对土壤-小白菜系统Cd迁移的调控效果最佳,其最佳用量为20 g.kg-1土,石灰次之,碱渣不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镉污染 化学固定 小白菜 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徐培智 解开治 +4 位作者 陈建生 唐拴虎 张发宝 黄旭 李康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3-928,共6页
通过不同地点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和休闲轮作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稻菜轮作模式的效果又优于休闲轮作模式;与蔬菜连作... 通过不同地点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和休闲轮作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稻菜轮作模式的效果又优于休闲轮作模式;与蔬菜连作模式相比,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提高了48.1%和27.2%,有效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可培养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种植模式完成一个周期后,稻菜轮作模式改善了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明显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对维持土壤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 轮作模式 土壤酶活性 可培养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对污染土壤上叶菜生长及其镉和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唐明灯 艾绍英 +3 位作者 李盟军 杨少海 罗英健 姚建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1-465,共5页
为降低城郊菜地土壤叶菜可食部分Cd、Pb含量,通过3茬盆栽试验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绿肥对重金属污染菜地上的叶菜生长、叶菜镉铅含量及土壤Cd、Pb活性形态(土壤溶液中Cd、Pb浓度及DTPA浸提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 为降低城郊菜地土壤叶菜可食部分Cd、Pb含量,通过3茬盆栽试验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绿肥对重金属污染菜地上的叶菜生长、叶菜镉铅含量及土壤Cd、Pb活性形态(土壤溶液中Cd、Pb浓度及DTPA浸提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紫云英显著提高了供试生菜和苋菜的地上部生物量;但对DTPA-Cd和DTPA-Pb没有显著影响,对土壤溶液Cd、Pb浓度影响较小,没有显著影响供试生菜和苋菜地上部Cd、Pb含量.因而紫云英可以施用到供试菜地土壤上以提高叶菜产量,且不会提高叶菜Cd、Pb的食物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菜地 叶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宁建凤 徐培智 +6 位作者 杨少海 邹献中 罗文贱 陈勇 孙丽丽 魏岚 巫金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1,共5页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无机肥配施不同用量有机肥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增加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量。单施无机肥处理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量均最高,分别为4.20,1.22,2.30kg/hm2。配施有机肥可降低不...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无机肥配施不同用量有机肥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增加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量。单施无机肥处理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量均最高,分别为4.20,1.22,2.30kg/hm2。配施有机肥可降低不同形态氮流失量,且随有机肥配施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配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量相比单施无机肥处理分别降低了53.4%,58.2%和56.0%。不同处理下,矿质态氮(硝态氮+铵态氮)流失量占总氮流失量的76.8%~84.0%,矿质态氮是土壤氮径流输出的主要形态。试验期间,不同处理硝态氮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铵态氮和总氮浓度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氮肥追施一定程度上易增加其施用几天内降雨径流液的硝态氮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菜地 氮素 径流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施钙、硼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于俊红 彭智平 +2 位作者 黄继川 杨林香 李文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9期1261-1264,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南方典型酸性土壤施用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钙能促进营养物质从营养体向荚果转运调节花生生长、改善花生品质;花生种仁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6.95%。单施硼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高3.96%;花...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南方典型酸性土壤施用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钙能促进营养物质从营养体向荚果转运调节花生生长、改善花生品质;花生种仁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6.95%。单施硼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高3.96%;花生种仁粗脂肪含量提高5.70%。钙、硼配施促进各种营养元素吸收和积累,增产效果显著,达到10.82%;花生种仁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7.73%和6.48%,显著改善花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养分吸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应用缓释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唐拴虎 黄旭 +3 位作者 解开治 徐培智 陈建生 张发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蔬菜缓释肥及缓释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蔬菜缓释肥或缓释肥配施生物有机肥能较明显改善马铃薯品质,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达0.8%~19.6%、10.7%~29.0%和30.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蔬菜缓释肥及缓释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蔬菜缓释肥或缓释肥配施生物有机肥能较明显改善马铃薯品质,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达0.8%~19.6%、10.7%~29.0%和30.2%~46.7%,同时减低氮、磷、钾养分用量分别为17.7%、31.8%~35.4%、23.2%~31.2%。3种缓释肥处理较常规施肥每667m2增收节支68.6~640.0元,其中以蔬菜缓释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缓释肥 肥效 品质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反应器中硫磺对牛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顾文杰 张发宝 +2 位作者 徐培智 解开治 唐拴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4-230,共7页
利用堆肥反应器严格控制堆肥条件,以牛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在堆肥过程中添加硫磺粉,研究硫磺对堆肥温度、pH、氮素转化、硫素转化和保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中添加0.5%硫磺粉(T1)对堆肥温度没有显著影响,高温期(≥50℃... 利用堆肥反应器严格控制堆肥条件,以牛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在堆肥过程中添加硫磺粉,研究硫磺对堆肥温度、pH、氮素转化、硫素转化和保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中添加0.5%硫磺粉(T1)对堆肥温度没有显著影响,高温期(≥50℃)维持5.5 d;而添加1.0%硫磺粉(T2)能快速升温,但堆肥高温期维持时间4.6d。添加不同量的硫磺粉均能显著降低堆肥pH,与CK比较差异显著。添加硫磺粉能大幅度增加铵态氮含量,至堆肥结束时,T1和T2处理铵态氮含量分别是CK处理的15倍和24倍,差异极显著;还增加了堆肥有效硫含量,至堆肥结束T1和T2有效硫含量分别较堆肥初始增加35.7%和77.1%。整个堆肥过程总氮(TN)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堆肥结束时CK、T1和T2处理的TN含量分别达15.8、16.5和16.9g/kg,T1和T2分别比CK处理增加4.4%和7.0%。说明在牛粪好氧堆肥中添加0.5%或1.0%硫磺粉,均可起到一定的保氮作用,可大幅度提高堆肥铵态氮和有效硫的含量,改善了堆肥养分品质;而且添加1.0%硫磺粉效果好于0.5%硫磺粉。但是添加1.0%硫磺粉缩短了堆肥高温期,降低了种子发芽指数,不利于堆肥的无害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 牛粪 好氧堆肥 保氮效果 堆肥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解开治 徐培智 +5 位作者 李康活 周少川 陈建生 唐拴虎 张发宝 黄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7-1113,共7页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DGGE图谱条带的数量及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15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DGGE图谱条带的数量及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15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菜稻菜模式"(RVCs)>"休闲轮作模式"(FRCs)>"蔬菜连作模式"(VCCs);15—3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FRCs>RVCs>VCCs。UPGMC聚类分析表明,RVCs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各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RVCs和FRCs;与主成分因子1正相关程度较高的种植模式为RVCs和VCCs,与主成分因子2正相关程度较高的是FRCs。可见,水稻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种植模式密切相关,这些变化对土壤细菌群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土壤 土壤细菌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模式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苞梅 李国良 +2 位作者 姚丽贤 周昌敏 何兆桓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6-723,共8页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肥配施水沤腐熟鸡粪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CM+BSP)、无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剂堆沤腐熟鸡粪(BSPCM)]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别菜心产量差别较大。连续6茬试验中,CM+BSP处理菜心产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CK处理,BSPCM处理菜心产量仅次于CM+BSP处理。BM、CM+BSP、BSPCM处理能提高土壤pH,降低连作土壤的酸化风险。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CM+BSP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持续增加,显著高于原始土壤和其他施肥处理,BSPCM处理次之。CK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量均比原始土壤下降。在连作菜地蔬菜生产中,在施用无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水沤腐熟鸡粪,并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不但可提高蔬菜产量,而且具有培肥、活化和改良土壤生物质量的作用,有利于减轻蔬菜连作障碍,实现集约化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量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微生物 有机肥 施肥模式 集约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