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虫病防控:防重于治,精准用药——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研究所所长孙铭飞研究员专访
1
作者 胡俊康(摄影) 孙铭飞 周风珍 《广东饲料》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鸡球虫病是鸡的一种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春夏季节,南方阴雨绵绵,空气湿度较大,是球虫病的高发期。为此,广东饲料编辑部特意采访了我国著名的家禽疾病防控专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所长孙铭飞研究员,就家禽球虫... 鸡球虫病是鸡的一种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春夏季节,南方阴雨绵绵,空气湿度较大,是球虫病的高发期。为此,广东饲料编辑部特意采访了我国著名的家禽疾病防控专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所长孙铭飞研究员,就家禽球虫病的流行现状、科学防控策略进行了专访,为行业答疑解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农科院 鸡球虫病 空气湿度 疾病防控 卫生研究所 流行现状 防控策略 寄生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兽医领域的院地合作和院企合作模式探讨--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湛江分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元 吴彩艳 +4 位作者 庞冰 卢爵广 陈敏忠 黄胜 邓铭光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年第5期7-9,28,共4页
本文结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湛江分院就畜牧兽医领域在湛江地区开展的科技推广工作,探讨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新形势下开展院地合作和院企合作模式,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等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畜牧兽医 湛江 院地合作 院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人工圈养虎肠道微生物组结构的研究
3
作者 王娅妮 李娜 +5 位作者 任照文 孙通宝 张翩 陈晶 陈谭子芃 王晓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为了探究广东省华南虎、孟加拉虎和东北虎肠道菌群结构的组成,本研究利用16S rDNA V1-V9区三代测序对广东省人工圈养的不同虎进行肠道菌群测序比较分析和物种注释,探究其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丰度。结果显示:圈养健康虎肠道微生物组的优势... 为了探究广东省华南虎、孟加拉虎和东北虎肠道菌群结构的组成,本研究利用16S rDNA V1-V9区三代测序对广东省人工圈养的不同虎进行肠道菌群测序比较分析和物种注释,探究其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丰度。结果显示:圈养健康虎肠道微生物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东省人工圈养华南虎肠道微生物菌群较为健康,不同虎种间的肠道菌群结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基于饮食、环境、状态等条件导致菌群结构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别,东北虎和孟加拉虎的肠道菌群具有部分较高丰度的潜在致病菌属,表明本次研究调查的孟加拉虎和东北虎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需要密切关注。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广东省不同虎种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组成结构,对于这一濒危物种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圈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孟加拉虎 东北虎 16S rDNA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人工驯养灵长动物的病毒组特征及猴痘病毒筛查
4
作者 李娜 任照文 +4 位作者 张翩 袁子国 陈晓凡 廖明 王晓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1-400,共10页
目的明确广东地区灵长动物携带病毒群落的结构特征,并评估重要人兽共患病毒猴痘病毒(MPXV)通过人工驯养灵长动物传入我国的风险。方法在广东省14个地级市的20个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或动物园采集灵长动物样品,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鉴定广东... 目的明确广东地区灵长动物携带病毒群落的结构特征,并评估重要人兽共患病毒猴痘病毒(MPXV)通过人工驯养灵长动物传入我国的风险。方法在广东省14个地级市的20个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或动物园采集灵长动物样品,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鉴定广东地区人工驯养灵长动物携带病毒组的结构特征;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MPXV进行检测,以确认MPXV经广东省人工驯养灵长动物传入的风险。结果共收集灵长动物口咽拭子和粪便489份。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广东地区人工驯养灵长动物粪便中的病毒组结构复杂且具有地区差异,其中丰度最高的是Alphaflexiviridae和Virgaviridae的成员,其次为Parvoviridae和Genomoviridae成员。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广东省内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或动物园的灵长动物全部为MPXV阴性。结论广东省人工驯养灵长动物携带病毒引起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风险极低,且MPXV通过广东省人工驯养灵长动物传入我国的风险几乎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动物 宏病毒组 猴痘病毒 人兽共患病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动物卫生及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研究与示范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卫强 王永 +6 位作者 李小军 陈琴苓 贾春玲 翟少伦 黄忠 魏文康 张伟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3年第4期20-23,共4页
东莞是畜禽消费大市,由于生猪90%要依靠外省市供应,导致肉品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RFID(无线射频)、视频监控、激光灼刻等技术在农产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也... 东莞是畜禽消费大市,由于生猪90%要依靠外省市供应,导致肉品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RFID(无线射频)、视频监控、激光灼刻等技术在农产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可喜进展。笔者从2006年开始研究畜禽监管信息数字化并将之示范应用,2012年初步实现东莞市生猪从养殖、运输、屠宰和销售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卫生 动物产品 安全监管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昱瑶 宋勇乐 +12 位作者 彭导俊 戚南山 廖申权 李娟 吕敏娜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尹理君 陈祥杰 朱易斌 申邦 孙铭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寄生虫,包括疟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艾美耳球虫等,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有性发育阶段是顶复门寄生原虫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寄生虫形成卵囊与完成遗传进化的关键一步。论文综述顶复门...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寄生虫,包括疟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艾美耳球虫等,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有性发育阶段是顶复门寄生原虫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寄生虫形成卵囊与完成遗传进化的关键一步。论文综述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阶段的研究进展,讨论此阶段使用疫苗或药物阻断该类寄生虫流行的可行性,为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复门 原虫 有性发育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黄元 王波 +4 位作者 黄俊杰 袁倩敏 陈晓凡 王晓虎 王刚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109-121,共13页
为摸清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内野生鸟类分布、种群特点、活动规律和迁徙规律,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以广州市从化区为核心的9个区县)进行4个季度、为期1年的野生鸟类多样性... 为摸清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内野生鸟类分布、种群特点、活动规律和迁徙规律,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以广州市从化区为核心的9个区县)进行4个季度、为期1年的野生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记录鸟类146种,隶属于16目51科;其中优势物种为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simplex、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和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在居留型组成方面,留鸟占总种数的65.1%,冬候鸟占21.9%,夏候鸟占9.6%。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界占68.5%,古北界占21.2%,广布种占10.3%。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9种。从化区和增城区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其他7个区县;聚类分析表明,从化区与增城区的鸟类物种相似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鸟类 物种多样性 样线法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肉类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元 张翩 +5 位作者 陈荟茜 姚悦 伍洁丽 陈锦良 王晓虎 王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然而,预制菜的安全卫生问题引发了消费者担忧。畜禽肉类预制菜在预制菜中占有重要比例,其安全卫生问题的解决与否影响着民众对预制菜产品的接受度。该文对畜...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然而,预制菜的安全卫生问题引发了消费者担忧。畜禽肉类预制菜在预制菜中占有重要比例,其安全卫生问题的解决与否影响着民众对预制菜产品的接受度。该文对畜禽肉类预制菜整个供应链上的安全卫生风险进行了逐一剖析,包括养殖环节的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农药污染和疫病病原,加工环节使用违规的添加剂和添加剂过量,保存和运输环节的冷藏温度、包装破损、污染杂质。对此,该文从企业角度提出对策:积极进行质量规范和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配合、参与和推动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可追溯管理系统;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新检测方法的应用、肉类物理防腐技术的应用和新型冷藏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安全卫生 风险 对策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毛滴虫感染动物模型建立和优化
9
作者 江家豪 蔡海明 +10 位作者 廖申权 戚南山 李娟 吕敏娜 林栩慧 宋勇乐 陈祥杰 朱易斌 张健騑 刘文俊 孙铭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2期14-22,共9页
该研究对比不同的禽毛滴虫感染动物的方法以及感染剂量,通过各评价指标筛选得到最优的禽毛滴虫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首先进行禽毛滴虫不同造模方法的比较,选取30只未感染禽毛滴虫的乳鸽,分为6组,分别为PBS对照组、0.3%Agar+TYM对照组... 该研究对比不同的禽毛滴虫感染动物的方法以及感染剂量,通过各评价指标筛选得到最优的禽毛滴虫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首先进行禽毛滴虫不同造模方法的比较,选取30只未感染禽毛滴虫的乳鸽,分为6组,分别为PBS对照组、0.3%Agar+TYM对照组、普通法感染组、两次法感染组、喷喉法感染组和0.3%Agar+TYM感染组,每组5只,感染组每只乳鸽灌服禽毛滴虫剂量为1×10^(7)个,连续感染5 d。结果显示,只有0.3%Agar+TYM感染组阳性率达到100%,死亡率为20%;两次法感染组、喷喉法感染组和0.3%Agar+TYM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和相对增重率均低于PBS对照组,0.3%Agar+TYM感染组肝脏重量和比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两次法感染组的肺脏平均重量和比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0.3%Agar+TYM感染组在感染后不同天数口腔咽拭子中禽毛滴虫浓度最高,因此选用0.3%Agar+TYM作为溶剂重悬的感染方法最佳。再进一步对此方法进行优化,选取40只未感染禽毛滴虫的乳鸽分为8组,分别为PBS对照组、0.4%Agar+TYM对照组、0.2%Agar+TYM低剂量感染组、0.2%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0.3%Agar+TYM低剂量感染组、0.3%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0.4%Agar+TYM低剂量感染组和0.4%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每组5只。低剂量感染组每天每只乳鸽灌服禽毛滴虫剂量为1×10^(6)个,高剂量感染组则为1×10^(7)个,连续感染5 d。结果显示,感染组除0.4%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以外,阳性率均达到100%;感染组中除了0.2%Agar+TYM高剂量组外平均增重和相对增重率均低于PBS对照组;0.3%Agar+TYM低剂量感染组,0.3%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和0.4%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肝脏的平均重量和比重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0.3%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和0.4%Agar+TYM高剂量感染组从第3天到第7天的口腔咽拭子中禽毛滴虫浓度逐渐升高。综上结果表明,使用0.3%Agar+TYM作为溶剂重悬,每只乳鸽感染剂量为1×10^(6)个,连续感染5 d的感染模式为最佳。该研究建立了一种禽毛滴虫感染动物模型,为抗禽毛滴虫药物筛选、禽毛滴虫入侵机制等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毛滴虫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造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视角下中药抗菌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乔常宏 陈翔宇 +10 位作者 刘宝玲 罗琴 刘丁语 何振文 王晓虎 陈晶 张翩 黄元 白挨泉 王刚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随着抗生素滥用引发的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传统中草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具有多靶点、副作用小、抗耐药性和广谱等优点,在抗菌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和显著效果。随着测序技术、高分辨率... 随着抗生素滥用引发的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传统中草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具有多靶点、副作用小、抗耐药性和广谱等优点,在抗菌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和显著效果。随着测序技术、高分辨率质谱等的发展,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抗菌机制的研究。转录组学技术可用于筛选和验证差异表达基因,以了解中药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途径。蛋白质组学可帮助识别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并解析其与致病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检测代谢产物的变化,以识别在中药和细菌之间的相关代谢物的差异。然而,单一的组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组学联合分析可更全面地了解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中药对细菌感染的调控机制。笔者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多组学联用技术方面系统性总结了中药抗菌活性及中药影响群体感应、生物膜形成、物质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等抗菌机制的研究,旨在为中药抗菌机理的解析和抗菌药物筛选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学研究 蛋白组学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中药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罗琴 刘丁语 +10 位作者 刘宝玲 乔常宏 陈翔宇 何振文 王晓虎 陈晶 张翩 黄元 王刚 刘昊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4-561,共8页
病毒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微生物之一,严重危害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与重组,如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使得疫苗提供的保护有限。同时,有效抗病毒药物的缺乏使得病毒感染后治疗困难... 病毒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微生物之一,严重危害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与重组,如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使得疫苗提供的保护有限。同时,有效抗病毒药物的缺乏使得病毒感染后治疗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来预防病毒感染。中药因具有成分安全、不易产生耐药性且能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病毒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抗病毒研究中。传统中药为抗病毒药物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但传统试验手段进行抗病毒药物研发耗时久且工作量大,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利用组学数据分析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筛选、评价药物疗效和发现新的药物靶点的有力手段。因此,笔者总结分析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中药抗病毒中的研究进展,通过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药的抗病毒机制,还可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病毒作用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多组学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型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吴建冬 康桦华 +7 位作者 翟少伦 杨冬霞 杨南玲 勾红潮 贾爱卿 李小军 李春玲 李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44-4853,共10页
【目的】了解9型猪链球菌广东地区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为其所致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广东某猪场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猪脾脏中取样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及血清型鉴... 【目的】了解9型猪链球菌广东地区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为其所致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广东某猪场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猪脾脏中取样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及血清型鉴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同时通过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及小鼠感染试验,分析分离菌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结果】分离菌株在血平板上生长出灰白色、湿润、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呈α型溶血特征,革兰染色镜检为紫色,圆形链状排列。分离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NCBI上已发布的猪链球菌菌株序列相似性达99%以上。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9型猪链球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毒力基因表型为luxS^(-)/ccpA^(+)/srtA^(+)/mrp^(-)/gdh^(+)/gapdh^(+)/fbps^(+)/epf^(-)/orf2^(+)/sly^(-)。分离菌株对大观霉素、林可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磺胺二甲异噁唑5种抗菌药耐药。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10^(10) CFU,感染小鼠可导致肝脏、肾脏、脾脏、肺脏、心脏和脑等脏器不同程度病变。【结论】本研究分离到1株9型猪链球菌,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多种抗菌药耐药,感染小鼠可致组织不同程度损伤。研究结果可为猪链球菌流行分析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型猪链球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Cluster 3鹅源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13
作者 陈作鑫 陈宇欣 +9 位作者 潘彦林 黄允真 李林林 董嘉文 向勇 徐志宏 孙敏华 张俊勤 黄淑坚 廖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0-1762,共13页
【目的】明确Cluster 3鹅源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 TMUV)基因组变异情况及其对鹅的致病性,为Cluster 3 TMUV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BHK-21细胞对感染TMUV的鹅肝脏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目的】明确Cluster 3鹅源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 TMUV)基因组变异情况及其对鹅的致病性,为Cluster 3 TMUV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BHK-21细胞对感染TMUV的鹅肝脏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透射电镜观察进行鉴定,并测定分离株的生长曲线。对分离株完成全基因组扩增后,使用ModelFinder、MrBayes等软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对分离株的E蛋白进行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测定分离株病毒滴度后,攻毒30日龄鹅,观察鹅各组织器官临床剖检病变及组织病理变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鹅各组织脏器中的病毒载量。【结果】RT-PCR成功鉴定得到2份TMUV核酸阳性病料,接种至BHK-21细胞后,60 h即可观察到明显病变。将3代病毒液IFA检测可观察到明显红色荧光,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直径约50 nm、有囊膜的病毒粒子。从发病鹅肝脏组织成功分离得到2株TMUV,分别命名为JM3与JM1205。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JM3和JM1205株分别在培养60和48 h时病毒滴度最高。全基因扩增结果显示,JM3和JM1205株基因组全长均为10 994 bp。遗传进化树显示,JM3和JM1205株均为Cluster 3 TMUV成员,与Cluster 3 TMUV鸡源分离株CTLN遗传距离最近。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显示,与GenBank中最早上传的TMUV毒株MM1775株相比,JM3和JM1205株的E蛋白存在多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V157A突变可能与TMUV毒力增强相关。攻毒后1 d后鹅开始出现排绿色稀粪症状,攻毒后7 d开始出现神经症状。JM3组在攻毒后14 d仍持续排毒,JM1205组排毒持续至攻毒后11 d。攻毒后6 d,鹅出现体重增长减缓、下降的情况,至10 d开始恢复缓慢上升。剖检发现攻毒组鹅出现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胰脏坏死、肝脏发白、大脑充血;此外JM3株攻毒组鹅出现卵巢出血、心包积液;JM1205株攻毒组鹅出现心脏出血。攻毒后各时间点脾脏病毒载量均最高,在攻毒后3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结论】本研究自广东地区养鹅场分离得到2株Cluster 3 TMUV:JM3和JM1205,2株分离株均对鹅有致病性,可在鹅体内多个器官复制,引起鹅共济失调、体重下降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TMUV) 分支3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GAM56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4
作者 姜明慧 宋勇乐 +9 位作者 苏观志 陈庆彪 李娟 戚南山 廖申权 吕敏娜 林栩慧 蔡海明 张旭 孙铭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GAM56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配子体cDNA为模板,克隆该分离虫株的gam56基因编码序列。构建pET⁃B2M⁃GAM56截短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通过IPTG诱导表达GAM56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G...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GAM56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配子体cDNA为模板,克隆该分离虫株的gam56基因编码序列。构建pET⁃B2M⁃GAM56截短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通过IPTG诱导表达GAM56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GAM56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收集E.tenella(GD)配子体阶段样品,利用GAM56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检测以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相比E.tenella(Houghton)参考虫株,E.tenella(GD)的gam56基因存在末端部分片段的缺失,CDS序列1077 bp,可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大小41.3 kDa。GAM56保守区域截短原核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配子体阶段的GAM56蛋白。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GAM56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材料,为艾美耳球虫有性发育相关蛋白的功能研究与机制解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GAM56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猪场母猪流产的病原检测和分析
15
作者 聂晶晶 陈家璐 +5 位作者 陈家玥 徐绍栋 瞿云芝 刘志成 张建峰 张春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2024年1月,广东某规模化猪场出现部分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诊断发病原因,通过采集流产母猪血液、死胎脏器,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3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弓形体等常见致母猪流产病原,并通... 2024年1月,广东某规模化猪场出现部分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诊断发病原因,通过采集流产母猪血液、死胎脏器,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3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弓形体等常见致母猪流产病原,并通过测序方法鉴定病原基因型及亚型;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培养细菌病原,并开展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显示,该场流产母猪感染了猪圆环病毒2d亚型与河流漫游球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的河流漫游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河流漫游球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分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琦晋 黄胜龄 +2 位作者 李海峰 杜丽银 翟少伦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4期24-24,共1页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是一种引起猪急性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其感染范围广泛,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oRV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可在粪便和乳汁中存...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是一种引起猪急性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其感染范围广泛,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oRV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可在粪便和乳汁中存活数月,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土壤等,导致易感猪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检测 猪轮状病毒 肠道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蓝舌病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敏娜 林丽琴 +7 位作者 陈琴苓 张健騑 廖申权 李娟 戚南山 李华春 吴彩艳 孙铭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9-501,共3页
为探明广东省牛羊蓝舌病(BT)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3年与2014年的4月~7月在广东省13个市的不同牛场和羊场随机采集716份血清样品。采用竞争性ELISA检测方法,对这些血清样品进行BT病毒(BT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TV抗体的阳性率为56.70... 为探明广东省牛羊蓝舌病(BT)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3年与2014年的4月~7月在广东省13个市的不同牛场和羊场随机采集716份血清样品。采用竞争性ELISA检测方法,对这些血清样品进行BT病毒(BT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TV抗体的阳性率为56.70%(406/716)。其中牛和羊BTV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9.62%(362/520)和22.45%(44/196),表明广东省牛羊普遍存在BTV感染,而且牛的感染率比羊高。通过对新生犊牛的BTV抗体跟踪,分析其母源抗体的存在以及其维持时间,结果显示新生犊牛能够获得7周以上的被动免疫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库蠓 竞争性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病学监测及遗传进化关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彩艳 廖申权 +6 位作者 戚南山 廖晓萍 孙阮洋 方亮星 周宇峰 李林林 孙铭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明确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的血清型、耐药状况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从规模化鸭场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利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试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析药物的... 【目的】明确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的血清型、耐药状况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从规模化鸭场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利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试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析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序列特征并构建核心基因组遗传进化树。【结果】共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168株,血清1、2、3、5、6、7、8、10型均有流行,血清1型的菌株高达54.17%(91/168),其次为2型,占27.97%(47/168)。48株代表性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盐酸环丙沙星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均超过80%;对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低于30%。受试菌株对5~12种药物耐药,共有44种耐药谱型。成功获得46株菌株全基因组序列,共检出6种耐药基因,其中,耐药基因erm(F)和tet(X)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3.91%(34/46)和82.60%(38/46),同时携带2种以上耐药基因的菌株占95.65%(44/46)。18株(39.13%,18/46)菌株ST分型成功,分属11个ST型。所有测序菌株与数据库中来自中国的菌株在遗传进化关系上最接近,主要存在于优势克隆群系Clade 1和Clade 3中。【结论】本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为1型,耐药性严重,所携带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具有一定相关性,ST型呈多样性,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数据库中来自我国菌株的遗传背景相近。研究结果可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免疫预防与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掌握鸭疫里默氏杆菌遗传进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耐药性 遗传进化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蜱及蜱传播疾病流行概况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娟 姜东续 +7 位作者 吴大成 吴彩艳 廖申权 戚南山 吕敏娜 杨丽云 吴玄光 孙铭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蜱在吸食动物血液的同时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引发重要的人兽共患蜱传病,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率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广东省特殊的气候、地理资源环境和饮食习惯不但为野生... 蜱在吸食动物血液的同时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引发重要的人兽共患蜱传病,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率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广东省特殊的气候、地理资源环境和饮食习惯不但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增加了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为新的蜱种和蜱媒病传播提供了方便。目前广东省分布流行的蜱种主要涉及6属21种,已经证实存在的蜱传病有莱姆病、Q热、北亚蜱传斑点热和人粒细胞无形体。论文就广东省蜱的种类分布以及蜱传病的流行概况做一综述,为广东省蜱传病的防控措施制定及传播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病 分布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丘陵山区生态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河源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梅盈洁 马艳平 +3 位作者 王硕文 李辉明 戴远棠 刘振兴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年第6期6-10,共5页
河源是广东典型的丘陵山区之一,水库、河流、山区水塘等养殖水域丰富,养殖品种以四大家鱼为主,龟鳖、鳜鱼、鲟鱼等特色养殖为辅。渔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效益,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产业链短、结构单一、科... 河源是广东典型的丘陵山区之一,水库、河流、山区水塘等养殖水域丰富,养殖品种以四大家鱼为主,龟鳖、鳜鱼、鲟鱼等特色养殖为辅。渔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效益,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产业链短、结构单一、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本文对河源丘陵山区生态渔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进一步提出加强山区渔业产业规划、引入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和渔业模式创新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丘陵山区 生态渔业 发展对策 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