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县域农业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驱动机制——以广东省蔬菜生产为例
1
作者 冯珊珊 陶亮 梁俊芬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3-1304,共12页
基于1992-2023年广东省县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及GIS技术,系统揭示蔬菜生产集聚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发现:1)时间维度上,蔬菜生产经历了从小规模、分散生产逐渐转向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发... 基于1992-2023年广东省县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及GIS技术,系统揭示蔬菜生产集聚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发现:1)时间维度上,蔬菜生产经历了从小规模、分散生产逐渐转向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历程,蔬菜生产集聚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具有“分散-稳定-集中”的阶段性特征;2)空间格局上,2005年后蔬菜生产形成三大核心集聚区:珠三角“增城-博罗-惠城”设施蔬菜高值集聚区、粤西以高州为中心的冬种北运连片集聚区、粤北“连州-阳山”高山夏秋蔬菜集聚区;3)驱动机制分析显示,资源禀赋构成空间集聚的自然基底,产业政策发挥重要驱动作用,地理标志促成品牌溢价,市场需求提供核心驱动力。研究构建了“时空演化-驱动机制-政策响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三区协同”发展战略:在珠三角侧重高附加值设施蔬菜与智慧农业融合、粤西重点打造“冬种北运”规模化生产基地、粤北培育高山夏秋蔬菜供应基地,通过要素整合、政策赋能、品牌增值和市场拓展四维联动推动蔬菜产业集群规模能级跃升。研究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提供空间优化方案,对同类地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尺度 蔬菜生产 地理集聚 时空演化 驱动机制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永琪 卢俊 李刚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88-100,共13页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区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空间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已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最...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区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空间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已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不平衡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北地区,全省及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均呈集聚分布形态。核密度估计显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依托的“一心三核”集聚连片分布格局。(2)广东省各地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布不均衡。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地市差距最大,粤北地区差距相对较小。县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广东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存在明显的集聚区域,有3个县区高—高集聚比较明显,分别是珠三角地区的黄埔区,粤西地区的化州市、电白区。(3)广东省主要依托种植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且多以粮油种植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类型共同发展。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集聚核心存在差异,但“多点集聚”的总体特征较稳定。(4)农田总量、水利灌溉、农业专业村镇、农业龙头企业等12个因素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双因子增强交互作用,其中农业龙头企业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一系列因素交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可从空间规划、制度设计以及地方建设等方面推动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园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广东省 高质量发展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二号的都市农业区域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研究
3
作者 刘序 梁俊芬 +1 位作者 凡超 冯珊珊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5-9,共5页
都市农业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功能,已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发达区域,农业用地面临空间受限的问题。以佛山市南海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二号遥感卫星影像,分析了2015—2021年土地覆被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 都市农业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功能,已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发达区域,农业用地面临空间受限的问题。以佛山市南海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二号遥感卫星影像,分析了2015—2021年土地覆被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①高分遥感卫星影像在土地覆被识别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精度,2015年和2021年土地覆被解译精度分别达到89.24%和89.23%。②2015-2021年,南海区耕地面积减少3994.68hm^(2),水域面积减少3310.86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3676.78hm^(2),树木与果园面积增加2462.96hm^(2)。③农业用地空间变得更加破碎化,耕地空间碎化程度增加了107.41%、树木与果园空间碎化程度增加了75.76%。④农业用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并且呈现向远离城市区域迁移的趋势。鉴于发达区域农业用地受到空间约束,建议近郊地区应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结合科普教育与研学活动。远郊地区则可推动规模化现代农业,并融合休闲度假与乡村旅游等功能,实现农业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时空变化 都市农业 区域土地 高分二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
4
作者 肖广江 谢茹 +1 位作者 张玲云 朱明君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29-135,共7页
茶产业是广东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实施“百千万工程”战略的关键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系统研究广东茶产业发展现状和核心特点,深入剖析其优势产区布局、特色品种结构、科... 茶产业是广东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实施“百千万工程”战略的关键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系统研究广东茶产业发展现状和核心特点,深入剖析其优势产区布局、特色品种结构、科技创新成果及进出口贸易态势、市场消费模式等多维度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广东省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上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经验,并客观地指出当前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与现代市场化、品牌化需求之间的产业痛点和瓶颈。基于对广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未来行业趋势的前瞻判断,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广东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茶产业 高质量 发展路径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主产省发展经验对广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研究
5
作者 张玲云 甘阳英 +2 位作者 刘晓静 谢茹 肖广江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21-128,共8页
文章分析了全国茶叶主产省份—云南、贵州、福建、湖北、四川、湖南、浙江、广东等8个省茶产业的面积产量、产业结构、区域聚集、效益规模,以及广东省茶产业运行情况,探究了广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茶产业转... 文章分析了全国茶叶主产省份—云南、贵州、福建、湖北、四川、湖南、浙江、广东等8个省茶产业的面积产量、产业结构、区域聚集、效益规模,以及广东省茶产业运行情况,探究了广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主产省 茶产业发展经验 广东省 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绿色发展潜力影响因素及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韵菲 陶亮 罗旖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0-1611,共12页
面向广东以新质生产力支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为下一阶段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寻找一条可行的实施路径,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估了广东省30年来(1990-2020)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潜力,建立了农业绿色... 面向广东以新质生产力支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为下一阶段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寻找一条可行的实施路径,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估了广东省30年来(1990-2020)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潜力,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解释模型并探讨了其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990-2020年,广东省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分提升15%,但80%的城市农业资源保障度有所下降,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较高的深圳、东莞和江门3个城市为全省贡献了大部分“盈余”。对农业绿色发展潜力的影响上,农业资源使用效率>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供给能力>农业资源保障度>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业生产效率,且6个指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从空间格局看,广东农业生产水平呈现从珠三角沿海向周边递增的梯度变化;农业资源环境保障度则呈高、低保障度城市分别局部集中、中等保障度城市东西向大范围连片格局。全省农业绿色发展低潜力区从1990年的区域性分布转变为2020年的范围性分布。对于人口压力和资源约束“双高”的城市,亟需从依靠消耗资源向创造资源转变;对于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强的城市,则需将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转化为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满足广东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议从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重点领域政策法规、加快绿色生产科技创新以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等4个方面,着力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与资源利用效率,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广东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资源环境 发展潜力 聚类分析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销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博罗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方伟 张禄祥 +1 位作者 彭丹丽 李欢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41-53,共13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推进主销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推进主销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例,通过构建粮食产业“产品体系、产业链和业态”空间拓展新理论,详细分析这3种空间拓展在博罗县丝苗米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深度思考并凝练出“良好资源基础+有责任的政府+有情怀的企业+长期的科技支撑”粮食生产与主销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提升主销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的主销区内仍存在保持良好粮食生产条件和能力的地区,应充分发掘其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重视种业振兴,延长粮食产业链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强化政府推进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政策制度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及科研团队合作,注重科技创新,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可为主销区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销区 拓展空间 产品体系空间 产业链空间 产业业态空间 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资源-能源-粮食的省际流动与风险传递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思扬 方伟 +3 位作者 王佳友 杨震宇 林漫婷 王红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7,共10页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核算了广东省与中国各省份间的水资源、能源、粮食(water,energy,food,WEF)资源流动情况,并创新性地量化了各省份与广东省间通过WEF资源流动而传递的风险值,探索了风险传递价值。结果表明:省际WEF资源贸易中,广东...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核算了广东省与中国各省份间的水资源、能源、粮食(water,energy,food,WEF)资源流动情况,并创新性地量化了各省份与广东省间通过WEF资源流动而传递的风险值,探索了风险传递价值。结果表明:省际WEF资源贸易中,广东省总计净流入117.06亿m^(3)体现水,2.80×10^(9)GJ体现能源,1622.93万t体现粮食,大多数省份均对广东省净流入WEF资源,且以广西、河南、安徽、湖南四省最多;广东省WEF资源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均较低,在全国WEF资源贸易中对其他省份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不强,且对其他省份资源消耗变化的感应能力较弱;WEF资源流动传递的风险值对于输入地区和输出地区是非对称性的,对于大多数省份而言,WEF资源流入广东省的风险传递价值较高,在缓解广东省WEF资源风险的基础上,并未显著提升自身风险,且以海南、天津、上海、河南、甘肃较为显著;云南、北京、山西、浙江的风险传递价值则相对较低,广东省对其资源输入而产生的WEF资源风险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资源流动 风险传递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视角下广东省水能源粮食流通与资源间压力互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洪思扬 程涛 +3 位作者 王佳友 杨震宇 林漫婷 王红瑞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7,共10页
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法,核算了广东省各部门水资源能源粮食要素的资源强度,对贸易视角下水资源、能源、粮食3类资源的压力互馈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广东省区域经济系统各部门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强度逐年下降,利用... 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法,核算了广东省各部门水资源能源粮食要素的资源强度,对贸易视角下水资源、能源、粮食3类资源的压力互馈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广东省区域经济系统各部门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强度逐年下降,利用效率逐步提升,水、粮食强度值较高的部门集中于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业等资源密集型部门,能源强度值则以矿业、电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较高;各部门吸纳了大量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净流入广东省经济系统,且主要由制造业进入,城镇居民消费和省外调出是水资源能源粮食的主要最终消费途径;广东省本地资源使用压力因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贸易流通而得到显著改善,能源贸易缓解了本地84.33%的能源使用压力,粮食贸易缓解了本地40.13%的粮食使用压力,粮食贸易对水资源压力的缓解作用达能源贸易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资源强度 资源流通 资源压力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路径研究--以广东省蕉岭县为例
10
作者 刘华南 杨伟恒 +1 位作者 方晨宇 洪思洁 《中国蜂业》 2023年第3期41-43,共3页
蕉岭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广东省的第一个世界长寿乡。蕉岭县生态优美、鸟语花香,发展蜜蜂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县全面贯彻落实习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 蕉岭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广东省的第一个世界长寿乡。蕉岭县生态优美、鸟语花香,发展蜜蜂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县全面贯彻落实习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小蜜蜂,发展大产业,为全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作出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产业园 助农增收 小蜜蜂 蕉岭县 原中央苏区 蜜蜂产业 创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基于阳西绿色食品产业调研的思考
11
作者 甘阳英 张磊 +1 位作者 侯莲莲 周灿芳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44-149,共6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通过产业振兴壮大县域经济进而联镇带村实现乡村振兴,是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广东省阳西县近年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走以工带农的模式打造了近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通过产业振兴壮大县域经济进而联镇带村实现乡村振兴,是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广东省阳西县近年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走以工带农的模式打造了近百亿支柱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在全省排名前进了8名,成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文章基于对阳西县食品加工和农业产业的深度调研与分析,提炼了其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引发了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1)乡村振兴应该以镇村为着力点还是以县为着力点;(2)一二三产谁能支撑县域经济;(3)工业兴县如何实现;(4)以农促工和以工带农谁更能促进三产贯通。通过以上思考对产业振兴带动县域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乡村振兴 调味品 绿色食品 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3年广东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知识图谱构建数据集
12
作者 高卓君 张丹丹 陈荣宇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结合广东省农作物审定品种数据和知识图谱相关技术开展研究。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起始环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审定品种作为该环节的重要创新资源,经由严格测试和客观评价后予以推广,有效实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结合广东省农作物审定品种数据和知识图谱相关技术开展研究。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起始环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审定品种作为该环节的重要创新资源,经由严格测试和客观评价后予以推广,有效实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农业数据量剧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带来了突出作用。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和语义网络的重要分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而农业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相对侧重作物栽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重点问题。本研究基于数据可靠性、实用性、连续性等因素,通过获取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开发布信息,采集了2016—2023年共计8年的广东省农作物审定品种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该数据以.doc格式存储,包含大量文字和字符。为便于机器识别及后续知识图谱构建,本研究通过数据清洗去除噪声影响,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提取共性属性,最终整理合并了水稻、玉米、大豆三类农作物审定品种共计823条种质资源数据,并以.xlsx和.json两种格式存储为结构化数据。为验证数据有效性,本研究采用Neo4j图形数据库成功构建了广东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知识图谱。相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可基于本数据集建立农作物审定品种专家知识库,并通过数据库扩充、多源数据融合等操作,构建面向具体农业任务的智能问答、管理决策、信息推荐等智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审定品种 特征特性 知识图谱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经济评价及规模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13
作者 方伟 王玉梅 +1 位作者 雷百战 李伟敏 《中国果树》 2025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荔枝产量“大小年”是业界熟知的问题,为克服该问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荔枝专家、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团队共同研制了《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技术规范》,从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对该技术经济效应进行了测评... 荔枝产量“大小年”是业界熟知的问题,为克服该问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荔枝专家、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团队共同研制了《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技术规范》,从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对该技术经济效应进行了测评,同时从果园经营主体满意度、技术宣传和业界知名度、基层农业主管部门推广力度和应对极端天气的稳定性4个方面探讨了该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荔枝克服“大小年”技术能够实现年际产量波动幅度在30%以内的技术目标,技术性和经济性良好,果园经营主体满意度较高,基层政府推广力度在增加,未来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大小年 技术经济 规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产养殖保险研究——以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养殖为例
14
作者 刘培钦 简孝瑜 +3 位作者 曹阳 王思盼 王靖杰 陈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08-113,共6页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三高”产业。极端自然灾害、水域环境污染和突发疫情等因素会给水产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以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养殖为例,针对平安产险为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推广...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三高”产业。极端自然灾害、水域环境污染和突发疫情等因素会给水产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以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养殖为例,针对平安产险为清远市清新区饲料鳜推广设计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信贷”的复合功能模式进行了分析,系统梳理了广东省水产养殖产业以及养殖保险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风险分散机制、结合科技和金融大力推广“保险+”模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保险 鳜鱼 风险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乡村文化发展和利用情况调查研究
15
作者 杨琴 杨伟恒 方晨宇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4期9-11,共3页
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广东省乡村文化发展和利用情况,该文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凉文化、侨乡文化6个文... 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广东省乡村文化发展和利用情况,该文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凉文化、侨乡文化6个文化圈中抽取了广州、汕头、韶关、河源、梅州、东莞、江门、湛江、茂名、潮州、揭阳11个代表地市开展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广东省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乡村传统文化留存、文化活动开展、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 岭南文化 文化活动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29
16
作者 黄修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9-708,共10页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表征。广东省特色高效农业走在全国前列,以广东省为例量化评估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为各地诊断农业发展问题、监测农业高质量进展、支撑完善支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从高效化、绿色化和稳产化...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表征。广东省特色高效农业走在全国前列,以广东省为例量化评估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为各地诊断农业发展问题、监测农业高质量进展、支撑完善支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从高效化、绿色化和稳产化3方面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双变量空间关联性分析法分析了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平原区>丘陵区>山地区”的特征,在空间上形成“平原区显著高高集聚、山地丘陵区显著低低集聚”的格局,高效化、绿色化和稳产化3个维度均呈现显著的正向集聚性,且空间集聚格局相似。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受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程等因素的影响,凸显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地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特色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宗小麦面制品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景丽 张磊 +3 位作者 孟俊杰 杜涛 王静 张夏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53-255,259,共4页
目前我国优异的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品质性能已能与西方国家的小麦品种相当,以此为原料的优质面包和饼干等面制品品质也能与国外相媲美。但以面条和馒头为代表的大宗面制品发展反而相对滞后,与以强筋、弱筋小麦为原料的面包、饼干糕点等... 目前我国优异的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品质性能已能与西方国家的小麦品种相当,以此为原料的优质面包和饼干等面制品品质也能与国外相媲美。但以面条和馒头为代表的大宗面制品发展反而相对滞后,与以强筋、弱筋小麦为原料的面包、饼干糕点等面制品品质相比,在品质标准、科技研发支撑体系、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从供给端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宗面制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消费端的特征及趋势,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面制品 提质增效 产业发展 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鳜鱼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阳 曹浩宇 +3 位作者 杜文迪 李佳林 刘培钦 刘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鳜鱼为富含高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鱼类,是广东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2022年鳜鱼养殖量为14.87万t、占全国鳜鱼养殖量的37.05%。随着国内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鳜鱼愈加青睐。2018—2022年我国... 鳜鱼为富含高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鱼类,是广东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2022年鳜鱼养殖量为14.87万t、占全国鳜鱼养殖量的37.05%。随着国内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鳜鱼愈加青睐。2018—2022年我国鳜鱼养殖量整体上稳健增长,广东、湖北和安徽的鳜鱼养殖量稳居前三,产业聚集度进一步加大;广东鳜鱼产量整体呈稳中上升趋势,全国鳜鱼市场份额逐渐被广东占据;与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相比,鳜鱼市场批发价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广东作为我国鳜鱼产业的重点养殖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鳜鱼苗种产出地,主要养殖的鳜鱼品种为翘嘴鳜,养殖主产区位于佛山、肇庆、广州、清远、江门等地,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精养、网箱养殖、流水槽养殖和工厂化饲料养殖,目前养殖方式仍以投喂活饵鱼为主。广东鳜鱼养殖及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养殖。以2022年鳜鱼市场价格为参考,对活饵鳜和饲料鳜2种养殖方式分别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饲料鳜的平均总成本远低于活饵鳜,利润空间大。针对广东鳜鱼养殖业苗种、养殖环境和饲料化养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健强鳜鱼良种体系、平稳推动饲料鳜发展、进一步构建鳜鱼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推动鳜鱼养殖方式转变等发展对策,为广东鳜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水产养殖 广东 苗种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珊珊 张磊 +1 位作者 刘序 胡韵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62,共11页
[目的]探究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区域耕地保护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为研究区,采用变化强度指数、重心迁移轨迹、粮耕敏感度模型等方法,在县域尺度下分析2000—2020年耕地... [目的]探究广东省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区域耕地保护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为研究区,采用变化强度指数、重心迁移轨迹、粮耕敏感度模型等方法,在县域尺度下分析2000—2020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粮食生产对耕地变化敏感程度。[结果](1)2000—2020年广东省有88.71%的县域耕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县域从珠三角地区不断放射至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2)有78.23%的县域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产量下降显著的县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3)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重心迁移方向均表现出“南下西移”的变化趋势,凸显出粤西地区耕地数量与粮食生产对广东省的贡献越来越大。(4)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敏感性的县域数量逐渐增加,具有敏感性的县域越来越集中分布在珠三角、粤东和粤北地区。[结论]广东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总体处于减少的趋势,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敏感性的县域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建议广东省在政策制定上要把握耕地面积与粮食生产变迁规律,一方面因地制宜加强对种粮大县的激励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分类施策做好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监测与种粮积极性提高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生产 敏感度模型 时空演变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龙头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单案例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谭翔 隋博文 +1 位作者 欧晓明 周灿芳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践行者,本文以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为例,通过经典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农业龙头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对上述问题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内涵、驱动因素、...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践行者,本文以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为例,通过经典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农业龙头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对上述问题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内涵、驱动因素、制约因素和实现路径是农业龙头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和社会效益高四个维度;驱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支持、经济效益驱动、社会责任推动和乡土情感使然四个维度;制约因素包括环境约束和要素约束两个维度;实现路径包括产业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和平台化五个维度。研究启示:国家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应加强对其提高农民就业率、收入水平等社会效益的考核,同时应尽快完善包括点状供地在内的土地供给政策;农业龙头企业在引入社会资本时,应优先考虑“乡贤资本”,同时应积极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同外界的科技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内涵 驱动因素 制约因素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