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胸外科全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坚 陈军 +13 位作者 陈昶 钟文昭 耿庆 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专家共识(2023版)编写委员会 程钧 马少华 汪路明 蒲强 李树本 吴楠 龙浩 刘德若 彭忠民 何哲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8-347,共10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标准是根治性肺叶切除术,而近年来的各项研究发现肺部结节(≤2 cm)进行亚肺叶切除术不劣于标准肺叶切除术,甚至能改善患者预后。这...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标准是根治性肺叶切除术,而近年来的各项研究发现肺部结节(≤2 cm)进行亚肺叶切除术不劣于标准肺叶切除术,甚至能改善患者预后。这些重要研究发现对于推进胸外科肺部结节(≤2 cm)的楔形切除形成行业共识与规范具有切实有效的积极意义。本共识的目的是提出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在胸外科领域的全国专家共识。胸外科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专家共识(2023版)编写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共同参与了《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胸外科全国专家共识(2023版)》的修订工作。专家们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的临床研究进展,结合我国胸外科领域楔形切除的治疗规范,共同撰写了本次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的全国专家共识。本共识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整理:(1)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的适应证;(2)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的切除范围;(3)肺部结节(≤2 cm)适合楔形切除的方式。本次共识最终就8条推荐意见达成共识,并整理出5条尚存在争议、有待更多证据明确的意见,整合了全国胸外科各中心专家同道的意见,使得肺部结节(≤2 cm)的楔形切除更适应我国国情;使得肺部结节(≤2 cm)的楔形切除可以更加规范化、同质化地应用于临床。未来应基于我国肺癌诊治特点积累更多相关研究内容,以优化肺部结节(≤2 cm)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结节 楔形切除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他唑仙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继鸣 陈刚 +1 位作者 肖朴 贲晓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452-453,共2页
目的 :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应用联邦他唑仙预防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围手术期应用联邦他唑仙的胸部手术病人 84例 ,术前 1h应用联邦他唑仙 4 5g静滴 ,术后每 8h静滴 4 5g ,疗程 3~ 7d。术前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胸片显示肺部有阻塞性... 目的 :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应用联邦他唑仙预防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围手术期应用联邦他唑仙的胸部手术病人 84例 ,术前 1h应用联邦他唑仙 4 5g静滴 ,术后每 8h静滴 4 5g ,疗程 3~ 7d。术前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胸片显示肺部有阻塞性炎症者 ,术后加用丁胺卡那霉素 0 4g ,每天静滴 1次。结果 :肺部手术 5 5例 ,有效率为 92 73 % ,食道手术 13例 ,有效率为 92 31% ,纵隔手术 16例 ,有效率为 87 5 0 % ,总有效率为 91 6 7%。结论 :联邦他唑仙在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 ,院内菌群不断变化的今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胸外科手术 联邦他唑仙 疗效 感染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行经胸腔镜探查+内固定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立 张淼 +1 位作者 贲晓松 康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14-1715,共2页
随着交通事故及各种碰撞伤、挤压伤及摔伤等的增多,创伤性多根肋骨骨折发生率相应增加,对其研究行内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并比较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分... 随着交通事故及各种碰撞伤、挤压伤及摔伤等的增多,创伤性多根肋骨骨折发生率相应增加,对其研究行内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并比较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应用胸腔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内固定手术 胸腔镜 骨折发生率 交通事故 治疗效果 骨折患者 创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辉 徐金东 +5 位作者 王庆 谢亮 田单 朱亮先 曾丽蓉 王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07-231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22例多汗症患者,男63,女59例,将患者分成A组及C组,每组各61例。A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C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静...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22例多汗症患者,男63,女59例,将患者分成A组及C组,每组各61例。A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C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T_0)、麻醉完成时(T_1)、切皮时(T_2)、电凝切断T_4交感神经干时(T_3)、手术结束时(T_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T2 h、T4 h、T8 h、T12 h、T24 h)VAS评分、术后咽喉不适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同C组相比,T_0-T_4的HR、MAP和SpO_2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咽喉不适、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优于C组;术后VAS评分T2 h、T4 h、T8 h、T12 h,A组优于C组(P<0.05),T24 h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超声 胸腔镜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Nuss矫治术治疗漏斗胸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刚 唐继鸣 +2 位作者 周海榆 贲晓松 肖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16-517,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Nuss术式治疗漏斗胸的近期疗效及经验。方法:运用Nuss手术方法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16例漏斗胸患者进行矫治,年龄5~24岁,包括12例胸部凹陷基本对称的漏斗胸患者及4例不对称患者,其中1例为术后复发患者。结果:16例患者均手... 目的:总结应用Nuss术式治疗漏斗胸的近期疗效及经验。方法:运用Nuss手术方法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16例漏斗胸患者进行矫治,年龄5~24岁,包括12例胸部凹陷基本对称的漏斗胸患者及4例不对称患者,其中1例为术后复发患者。结果:1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一般置入1枚支撑架即可撑起凹陷的胸廓,1例严重广泛凹陷的漏斗胸患者置入2枚支撑架后亦取得满意的外观;对于非对称性的漏斗胸患者通过调整支撑点重点的位置及牢靠的双侧固定片固定,亦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采用单腔管气管插管麻醉人工气胸或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方式均提供了满意的手术视野。结论: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安全,便捷,手术创伤小,效果令人满意,尤其适用于广泛对称性漏斗胸合并扁平胸患者;对于成年患者以及曾经接受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后复发患者亦同样适用,对不对称的漏斗胸和非常严重的漏斗胸患者,通过手术方式的适当改进亦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矫治术 微创手术 Nuss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漏斗胸矫正术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子浩 陈刚 +6 位作者 唐继鸣 贲晓松 谢亮 周海榆 张冬坤 叶雄 林文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85-4087,共3页
目的:分析漏斗胸患者应用微创Nuss矫正术治疗三年拆除钢板时心脏功能与术前的变化。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243例应用微创Nuss矫正术治疗的漏斗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统计、对比患者术前及手术3年后拆... 目的:分析漏斗胸患者应用微创Nuss矫正术治疗三年拆除钢板时心脏功能与术前的变化。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243例应用微创Nuss矫正术治疗的漏斗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统计、对比患者术前及手术3年后拆除钢板时的心脏彩超结果:LA、RA、LVDd、LVDs、RV、射血分数(EF)及各心脏瓣膜流速(MV、TV、AV、PV)等指标,评估微创Nuss手术对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经微创Nuss矫正术治疗的243例漏斗胸患者在手术3年后拆除钢板时的心脏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微创Nuss矫正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微创 Nuss矫正术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谢亮 陈刚 +2 位作者 肖朴 唐继鸣 贲晓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758-759,共2页
目的 :探讨剖右胸三切口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优缺点。方法 :总结分析采用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 10 5例的临床效果。结果 :根治性切除 10 0例 ,姑息性切除 5例 ,剖胸探查 2例 ,切除率98 1% ,术后并发症 2 7例 ,发生率... 目的 :探讨剖右胸三切口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优缺点。方法 :总结分析采用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 10 5例的临床效果。结果 :根治性切除 10 0例 ,姑息性切除 5例 ,剖胸探查 2例 ,切除率98 1% ,术后并发症 2 7例 ,发生率 2 5 7% ,围手术期死亡 1例 ,死亡率 0 95 % ,淋巴结转移 70例 ,转移率 66 6%。结论 :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手术切除率高 ,食管切除长度足够 ,淋巴结清扫易于进行 ,术后恢复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手术治疗 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 被引量:7
8
作者 贲晓松 陈刚 +7 位作者 王立 肖朴 唐继鸣 谢亮 周海榆 周子浩 叶雄 张冬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05-2407,共3页
目的:评价单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应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术中于第3、4肋骨表面以电凝钩烧灼切断交感神经,术后随访,并将单孔法与二孔法... 目的:评价单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应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术中于第3、4肋骨表面以电凝钩烧灼切断交感神经,术后随访,并将单孔法与二孔法两种术式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68例均于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5例因术中发现合并肺大疱加做肺大疱切除术(三孔);单孔法41例,二孔法22例。术后随访1~26个月,平均12.3个月。全体患者手部多汗均消失,有效率100%。单孔法和二孔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有效率等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单孔法胸腔镜上胸段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可以获得与二孔法同样满意的疗效,同时进一步减轻了手术创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法 手汗症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唐继鸣 陈刚 +2 位作者 肖朴 贲晓松 谢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右胸4个胸腔镜套管切口对30例食管癌病人进行根治性手术。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19例,下段癌4例,中下段癌4例;肿瘤累及黏膜下层2例,累及肌层11例,累及全层12例,外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右胸4个胸腔镜套管切口对30例食管癌病人进行根治性手术。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19例,下段癌4例,中下段癌4例;肿瘤累及黏膜下层2例,累及肌层11例,累及全层12例,外侵5例。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有1例患者因肿瘤与主动脉及气管膜部粘连紧密而中转开胸,部分患者分别因肿瘤外侵明显游离困难而辅加小切口。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并且手术安全,对年纪大、心肺功能差者尤为适用。但对操作者要求有较高的开胸及胸腔镜手术技巧,同时能适应监视器中二维图像与实际情况的差别,以及术前对肿瘤侵犯食管壁程度、有无外侵作出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胸腔镜辅助 胸段 根治性手术 食管上段癌 中下段癌 黏膜下层 手术死亡 气管膜部 肿瘤外侵 手术创伤 手术安全 心肺功能 手术技巧 实际情况 二维图像 肿瘤侵犯 安全性 中段癌 患者 主动脉 小切口 操作者 监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刚 霍文逊 +1 位作者 肖朴 王卫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01-702,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手术 电视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56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雄 陈刚 +1 位作者 周海榆 贲晓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77-3979,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56例(实验组),术前行超声胃镜了解瘤体的来源,术中胃镜行瘤体定位及检查食管黏膜有无破损。选取2000年1月至200...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56例(实验组),术前行超声胃镜了解瘤体的来源,术中胃镜行瘤体定位及检查食管黏膜有无破损。选取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接受剖胸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的7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实验组60~150min,平均95min,对照组95~180min,平均110min,P<0.05;术中出血实验组10~60mL,平均28mL,对照组80~150mL,平均106mL,P<0.05;术后停留胸管时间实验组2~4d,平均2.3d,对照组2~4d,平均2.6d,P=0.334;术后住院时间实验组3~9d,平均5.5d,对照组4~9d,平均6.3d,P=0.110。结论: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胸腔镜手术 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映红 杨翠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349-2350,共2页
目的:总结我科近期41例应用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形术(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配合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护理,强调术后体位的重要性。结果:全部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Nuss手术矫治漏斗... 目的:总结我科近期41例应用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形术(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配合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护理,强调术后体位的重要性。结果:全部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安全,便捷,手术创伤小,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漏斗胸手术效果令人满意,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勇 禤艺文 +6 位作者 肖海平 廖明 区柱安 朱启航 何哲 刘岩 乔贵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无大血管损伤和肺组织损伤的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108例资料,2016年4月前32例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以后76例不留置纵... 目的探讨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无大血管损伤和肺组织损伤的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108例资料,2016年4月前32例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以后76例不留置纵隔引流管。比较2组术后再次置管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不引流组2例因气胸需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组均于术后第1天拔除纵隔引流管,无再次置管,2组术后再次置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不引流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2.9±0.8)显著低于引流组(4.5±0.8)(t=9.080,P=0.000),术后住院时间[(3.1±0.7) d]显著短于引流组[(4.0±0.6) d](t=6.200,P=0.000),2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933)。结论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安全可行,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 肋缘下 胸腺扩大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颈部侧侧机械吻合法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4
作者 贲晓松 陈刚 +3 位作者 唐继鸣 谢亮 周海榆 肖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左颈、右胸、腹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该术式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胸内食管-胃吻合术。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胃颈部侧侧机械吻合法在预防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 背景与目的:左颈、右胸、腹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该术式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胸内食管-胃吻合术。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胃颈部侧侧机械吻合法在预防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方面的作用。方法:我院2004年1月—2008年2月间收治的71例食管癌患者,均采用经左颈、右胸、腹部正中三切口,二次体位食管次全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胃颈部侧侧机械吻合术,与同期所做的56例手工吻合病例在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以SPSS11.0软件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侧侧机械吻合组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9.9%(7/71)和2.8%(2/71),均低于手工吻合组的25.0%(14/56)和16.1%(9/5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侧侧机械切割缝合器进行食管-胃侧侧吻合术显著扩大了吻合口直径,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可望大大降低。该吻合方法发生瘘及继发狭窄的机会也很小,因此可以作为食管-胃颈部吻合的一个备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颈部吻合 侧侧机械吻合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干扰素-α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学宁 吴一龙 +3 位作者 王思愚 黄植蕃 区伟 余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 探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α 干扰素(interferon alpha ,IFN α)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44例Ⅰ、Ⅱ期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手术加IFN α治疗 )术后予IFN... 目的 探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α 干扰素(interferon alpha ,IFN α)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44例Ⅰ、Ⅱ期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手术加IFN α治疗 )术后予IFN α治疗 ,3× 10 6U ,肌肉注射 ,每 2天一次 ,整个疗程共 90天 ;对照组 (单独手术治疗 )术后未行任何辅助治疗。入组病例观察和评价 pTNM分期、病理类型、复发转移、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 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 90 .5 %、80 .9%、5 2 .4%、5 2 .4% ,对照组分别为 95 .2 %、80 .9%、66.0 %、5 0 .8% ,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P =0 .663 9)。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后病理分期、淋巴结状态和消瘦仍是判断早期NSCLC预后的预后因子。结论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小剂量I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干扰素-Α 治疗 手术 NSCLC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瑞滨外漏组织损伤后局部封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翠芹 黄敏清 +4 位作者 李良芳 林文梁 赵艳红 罗素芬 郭锡群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静脉注射外渗时采用不同药物局部封闭对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 19只健康新西兰兔制成局部长春瑞滨损伤模型 ,其左侧大腿定为实验组 ,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用 1%利多卡因局部封闭 ,对照组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封闭...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静脉注射外渗时采用不同药物局部封闭对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 19只健康新西兰兔制成局部长春瑞滨损伤模型 ,其左侧大腿定为实验组 ,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用 1%利多卡因局部封闭 ,对照组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封闭。于封闭后 2 4、72、16 8、336h分别行肉眼观察和镜下观察。结果肉眼观察 ,局部组织红肿、溃疡 2 4、72、16 8h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而 336h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镜下观察 ,对照组局部组织嗜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明显 ,炎症反应严重 ;淋巴细胞浸润少见 ;实验组局部组织嗜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不明显 ,炎症反应较轻 ,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长春瑞滨静脉用药外渗时采用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可减轻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瑞滨 静脉外渗 利多卡因 氯化钠注射液 局部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翁毅敏 吴一龙 +4 位作者 谷力加 黄邵洪 钟文昭 冯卫能 程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方法。【方法】符合人组标准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和治疗用药组,预防用药组于化疗后第5、6天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s);治疗用药组于化疗后白细胞<3.5...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方法。【方法】符合人组标准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和治疗用药组,预防用药组于化疗后第5、6天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s);治疗用药组于化疗后白细胞<3.5×10~9/L 或中性粒细胞<2.0×10~9/L 时连续每天使用 G-CSFs 直至白细胞≥3.5×10~9/L 且中性粒细胞≥2.0×10~9/L 时停用。两组均观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平均持续时间和下降值及平均医疗费用。所有数据应用 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算。数值变量用成组设计的 t 或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用 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可评价者65例,其中预防用药组33例,治疗用药组32例。在中性粒细胞、白细胞重度血液学毒性上,预防用药组均较治疗用药组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在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下降值及减少症持续时间方面,预防用药组也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平均治疗费用方面预防用药组较治疗用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晚期肺癌化疗后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减少重度骨髓抑制的发生、降低骨髓抑制的程度、持续时间和相关的医疗费用,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诺赛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DG PET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疗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继鸣 陈刚 +3 位作者 贲晓松 杨学宁 肖朴 谢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评价18FDGPET在诊疗肺部占位性病变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有病理诊断的住院病人的PET结果。结果:PET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88.2%,特异性为50%,准确率为80%;47例经手术病理验证,PET诊断为肺癌的患者... 目的:评价18FDGPET在诊疗肺部占位性病变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有病理诊断的住院病人的PET结果。结果:PET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88.2%,特异性为50%,准确率为80%;47例经手术病理验证,PET诊断为肺癌的患者,其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69.2%、82.4%、78.7%。100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经PET检查发现其中37例分期上调,从而改变治疗策略。结论:18FDGPET在肺癌的诊疗工作中有广阔的应用价值,而在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DG PET 肺部占位性病变 治疗 诊断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蛋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子浩 陈刚 +6 位作者 谢至 唐继鸣 贲晓松 谢亮 周海榆 张冬坤 叶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c-met蛋白与食管鳞癌病人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食管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c-met蛋白的平均表达水平将食管癌患者分为c-met阴性组(c-met蛋... 目的探讨c-met蛋白与食管鳞癌病人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食管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c-met蛋白的平均表达水平将食管癌患者分为c-met阴性组(c-met蛋白不表达)和c-met阳性组(c-met蛋白有表达),并对这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100名食管鳞癌患者(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59岁)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c-met蛋白表达阴性组51例,c-met蛋白表达阳性组49例。c-met蛋白表达阳性者较c-met蛋白表达阴性者的临床分期更高,分化程度更低。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表明,阳性组患者生存率较低值组显著降低c-met蛋白表达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8.2月,蛋白表达阳性组为30.9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c-met过表达是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2.34,95%CI:1.63~4.54,P<0.05)。结论 c-me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期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可能是患者随访期间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蛋白 食管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择加泰索帝每周给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峻岭 吴一龙 +5 位作者 李龙芸 谷力加 张力 王金万 张湘茹 孙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 观察健择联合泰索帝每周给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以及两药联合的不良反应。方法  2 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 (初治或复治 )接受健择 80 0~ 12 0 0mg/m2 联合泰索帝 3 5mg/m2 第 1、8、15天静脉滴注 ,... 目的 观察健择联合泰索帝每周给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以及两药联合的不良反应。方法  2 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 (初治或复治 )接受健择 80 0~ 12 0 0mg/m2 联合泰索帝 3 5mg/m2 第 1、8、15天静脉滴注 ,每 4周重复。 2周期以上可评价疗效 (包括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时间 )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CR 1例 ,PR 6例 ,总有效率为 2 7%。其中 11例初治患者中 5例有效 ,有效率为45 %。中位生存时间 9.5个月 ,1年生存为 3 8% ( 10 / 2 6)。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 ,有 1例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结论 健择联合泰索帝每周给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泰索帝三周及四周方案相似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择 泰索帝 每周给药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