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医体质辨证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司纪广 石传科 +1 位作者 张强 蔡炳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32-1033,共2页
根据王琦的中医体质分型理论,将人的体质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调查发现10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各型体质分布差异较大,其中痰湿质和气虚质比例最高,分别占34.91%、31.13%。痰湿质血液处于浓、... 根据王琦的中医体质分型理论,将人的体质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调查发现10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各型体质分布差异较大,其中痰湿质和气虚质比例最高,分别占34.91%、31.13%。痰湿质血液处于浓、黏、聚、凝的高黏度状态,易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升高,气虚质则易引起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等。上述各种变化均会加重下肢静脉曲张,提示上述两种体质可能对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某种内在相关性,从而对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和中医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痰湿 气虚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囊性脑坏死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海涛 谢学敏 +3 位作者 隋立森 伍犹梁 余佳彬 韩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囊性脑坏死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策略、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囊性鼻咽癌放射性脑坏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疗效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坏死主要累及颞叶,且合并囊性坏死;...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囊性脑坏死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策略、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囊性鼻咽癌放射性脑坏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疗效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坏死主要累及颞叶,且合并囊性坏死;囊性变中,行Ommaya囊植入术4例,其中2例行双侧植入;开颅手术清除坏死4例,3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2例死亡,且死因均为吸入性肺炎,余6例长期生存;术后KPS评分(75±14)较术前(61±12)有改善(P <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囊性脑坏死患者,除了传统开放外科手术治疗外,还可以根据坏死特点以及患者自身具体状态选择Ommaya囊植入这一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囊性脑坏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施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曹荣华 傅岳武 +3 位作者 马俊杰 桂泽红 王冠苏 蔡炳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3-444,共2页
观察8例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中药治疗效果,除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外,7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治愈。
关键词 肝病终末期 肝移植 手术期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冠脉搭桥术探讨体外循环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侃 朱玮 +3 位作者 彭勃 李俊哲 林冬群 林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15-4119,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的中医生理病理机制。方法回顾广东省中医院2012年2月至2019年12月行CABG术的患者,以是否行体外循环为标准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中医证型差异。结果术后第1天及第3天,体外循环CABG组患者...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的中医生理病理机制。方法回顾广东省中医院2012年2月至2019年12月行CABG术的患者,以是否行体外循环为标准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中医证型差异。结果术后第1天及第3天,体外循环CABG组患者痰阻心脉证及心气亏虚证较非体外循环CABG组为多,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痰阻心脉、心气亏虚等各证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外循环并非导致血瘀、阳虚及血虚的因素,其病机是一个虚实夹杂的过程,虚者为心气亏虚,实者为内生痰浊。至术后1周左右,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影响逐渐减轻,此时更应关注的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术后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中医病机 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疏肝理气法治疗冠心病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晓露 王健 +1 位作者 王祚克 谢学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疏肝理气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4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西医基础治疗+疏肝理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疏肝理气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4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西医基础治疗+疏肝理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内皮素-1(ET-1)、血栓素(TXB2)、一氧化氮(NO)、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胸痛、胸闷、心悸、腹肋胀满善太息、失眠多梦、气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ET-1、TXB2、NO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ET-1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疏肝理气法治疗冠心病患者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候、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疏肝理气法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40例 被引量:40
6
作者 何军明 刁竞芳 谭志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07-2608,共2页
目的: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处理的4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部分切除和术中或术后1次至数次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率10.5%(4... 目的: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处理的4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部分切除和术中或术后1次至数次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率10.5%(4/38),治愈率为92.1%(35/38)。再次肝切除率2.5%(1/40)。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核心手段,联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取石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残石率及再次肝切除手术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胆管结石 肝切除 纤维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氙CT指导脑血运重建术治疗症状性前循环动脉狭窄及闭塞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颖彬 许文静 +1 位作者 张燕婷 白小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血运重建术前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8例、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1例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 目的探讨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血运重建术前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8例、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1例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对比术前与术后2周内氙CT检测的局部脑血流量(r CBF)及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1)12例术前靶血管远端血流灌注异常患者平均r CBF值为(30±10)ml/(100 g·min),术后为(32±14)ml/(100 g·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3例术前靶血管远端血流灌注正常患者平均r CBF值为(48±6)ml/(100 g·min),术后平均r CBF值为(50±7)ml/(100 g·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mRS评分改善8例,稳定7例。15例患者术后mRS评分为[1(0,3)]分,与术前[3(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血运重建术可改善术前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靶血管远端局部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而术前氙CT脑血流灌注成像灌注异常可能较灌注正常患者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脑动脉闭塞 氙CT 血流灌注成像 脑血运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肢体坏疽的姑息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毅平 桂泽红 +6 位作者 杜猛 黎建华 李顺宁 王昕冉 钟世鸿 凌国垣 鄞昌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探讨马黄酊湿敷疗法局部治疗严重肢体坏疽的效果。方法:采用马黄酊湿敷疗法局部治疗严重肢体坏疽病例资料182例。结果:疼痛缓解时间最短1天,102例7天内疼痛缓解(66.67%),无效21例(13.73%),最短1—3天内坏死组织脱水... 目的:探讨马黄酊湿敷疗法局部治疗严重肢体坏疽的效果。方法:采用马黄酊湿敷疗法局部治疗严重肢体坏疽病例资料182例。结果:疼痛缓解时间最短1天,102例7天内疼痛缓解(66.67%),无效21例(13.73%),最短1—3天内坏死组织脱水干燥,90例7天内坏死组织干燥(49.45%)。结论:马黄酊使严重肢体坏疽溃疡疼痛减轻,组织干燥,病情控制,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 外治法 姑息疗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及其表面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涛 徐如祥 +5 位作者 姜晓丹 韩富 张志强 谢才军 杜谋选 邹雨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培养大鼠BMSC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和鉴定。方法:取大鼠长骨中的骨髓组织,以淋巴分离液梯度离心获得有核细胞层,分别以本实验室BMSCs专用培养基接种培养,经多次换液得到较纯的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分离、纯化培养大鼠BMSC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和鉴定。方法:取大鼠长骨中的骨髓组织,以淋巴分离液梯度离心获得有核细胞层,分别以本实验室BMSCs专用培养基接种培养,经多次换液得到较纯的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选择CD44、CD31、CD45、CD29、CD34及flk1,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进行检测。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接种后的24 h内,有核细胞(包含骨髓基质细胞)开始贴壁,4 ̄7 d,贴壁细胞出现明显分裂增殖,10 ̄14 d细胞增殖旺盛,可见明显的细胞克隆团,贴壁牢靠。20 d左右,在本实验室专用BMSCs培养基培养下,绝大多数细胞逐渐分化呈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核为圆形或类圆形、居中,这些细胞发出的突起逐渐生长延伸并彼此相连,形态学上具有神经系细胞的明显特征。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显示所培养的BMSCs为:CD34-、CD45-、CD31-、flk1-、CD29+、CD44+,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所采用的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简便可行,所获得的细胞其表型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确为B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择时选穴热熨防治脑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疗效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捷晗 叶巧瑜 陈梦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53-20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吴茱萸择时选穴热熨防治脑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实验的96例脑肿瘤术后患者采用SPSS 19.0软件产生随机种子法确定随机号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予单纯的吴茱萸热敷,即常规术前床上解便训...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吴茱萸择时选穴热熨防治脑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实验的96例脑肿瘤术后患者采用SPSS 19.0软件产生随机种子法确定随机号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予单纯的吴茱萸热敷,即常规术前床上解便训练,术后开始予吴茱萸热敷腹部;试验组48例,基于子午流注理论,在对照组吴茱萸热敷的基础上,选择大肠经与胃经最旺盛的交汇点06:45-07:20这段时间内对腹部的天枢、关元、气海、中脘穴进行吴茱萸热熨,待温度适宜时热敷于背部大肠腧,整个过程2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7 d。通过观察7 d内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及患者灌肠的情况,统计两组防治便秘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对于脑肿瘤术后便秘的防治有效率为81.3%,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3.7%(X^2=6.658,P=0.0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7 d内的灌肠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6,P=0.046,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项便秘症状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术后患者采用吴茱萸择时选穴热熨法可以更加有效地预防患者便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脑肿瘤术后 择时选穴 吴茱萸热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43组成的缝隙连接对依托泊苷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灵芝 彭建新 +1 位作者 陶亮 黄焕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缝隙连接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但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组成的缝隙连接对依托泊苷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观察睾丸癌细胞中Cx43对依托泊苷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接种荧光示踪... 背景与目的:缝隙连接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但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组成的缝隙连接对依托泊苷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观察睾丸癌细胞中Cx43对依托泊苷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接种荧光示踪实验检测睾丸癌细胞由Cx43形成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同时检测不同的药物(18-α-甘草次酸及维甲酸)和Cx43干扰RNA对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采用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检测睾丸癌细胞中由Cx43形成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改变后,对依托泊苷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荧光示踪实验显示18-α-甘草次酸可显著降低缝隙连接通讯功能,而维甲酸则可增强缝隙连接功能;Cx43干扰RNA能够显著抑制缝隙连接功能。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缝隙连接形成的睾丸癌细胞中,18-α-甘草次酸显著降低依托泊苷对睾丸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而维甲酸则增强依托泊苷对睾丸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Cx43干扰RNA能够显著降低依托泊苷对睾丸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睾丸癌细胞中Cx43形成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降低能够减弱依托泊苷的抗肿瘤作用;而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增强能够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43 依托泊苷 缝隙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桂泽红 王树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32-933,共2页
蔡炳勤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运用四磨汤调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笔者总结蔡教授用药经验,应用四磨汤,用于无胃肠吻合口的开放手术后病人.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应用四磨汤在促进胃... 蔡炳勤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运用四磨汤调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笔者总结蔡教授用药经验,应用四磨汤,用于无胃肠吻合口的开放手术后病人.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应用四磨汤在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经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四磨饮子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蔡炳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杜炎鑫 陈彥均 侯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4-1006,101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2015年1~12月,采用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其中40例于术后33~44个月(平均39.3月)获得随访。除1例术后腰椎管狭窄症外,比较其余39例的术前、术后第...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2015年1~12月,采用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其中40例于术后33~44个月(平均39.3月)获得随访。除1例术后腰椎管狭窄症外,比较其余39例的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患侧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手术中期疗效。结果无严重并发症,无椎间隙感染,无复发。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患侧下肢VAS评分分别为(6.5±1.3)分、(0.8±0.7)分、(0.6±0.7)分,JOA评分分别为(16.6±3.9)分、(27.7±1.3)分、(28.1±1.2)分,ODI分别为(48.3±7.7)%、(3.5±3.4)%、(3.0±3.6)%,术后及末次随访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明确责任节段及术中精细操作的基础上,可有明显的即时疗效及良好的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手术 经椎间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盒穴位艾灸治疗颅脑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春姣 段运玉 陈捷晗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45-45,共1页
目的探讨保温盒穴位艾灸治疗颅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颅脑术后尿潴留患者取腹部神阙、中极和足底涌泉穴,分别于皮肤穴位处铺双层治疗巾并置保温盒艾条灸15~20min。结果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结论保... 目的探讨保温盒穴位艾灸治疗颅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颅脑术后尿潴留患者取腹部神阙、中极和足底涌泉穴,分别于皮肤穴位处铺双层治疗巾并置保温盒艾条灸15~20min。结果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结论保温盒穴位艾灸治疗颅脑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可减少尿路感染及患者痛苦,且操作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颅脑手术 艾条 保温盒 神阙穴 中极穴 涌泉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粒子核素支架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英梅 傅岳武 +2 位作者 孙立 韦育林 伍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4-887,共4页
目的:观察γ粒子钯-103[103Pd]核素支架对损伤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核素支架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普通支架组及核素支架组,设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3、7、14、28及56d取... 目的:观察γ粒子钯-103[103Pd]核素支架对损伤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核素支架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普通支架组及核素支架组,设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3、7、14、28及56d取材,进行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TUNEL)及原位杂交(bcl-2 mRNA及bax mRNA)的观察。结果:①光镜下发现,核素支架组管腔狭窄程度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术后第56d最显著(P<0.01);②免疫组化显示,术后3-28d核素支架组PCNA表达均低于普通支架组,7d为表达高峰,16.35%±0.79%vs24.36%±0.55%(P<0.01)。③TUNEL法检测发现术后3-28d,核素支架组的平滑肌细胞凋亡较普通支架组更明显,术后第7d达峰值,14.72%±0.53%vs12.42%±1.13%(P<0.01)。④PCNA阳性率与TUNEL法测得的细胞凋亡阳性率比率PCNA/apoptosis(P∶A)显示,核素支架组P∶A的值在术后3-28d均显著小于普通支架组(P<0.05)。⑤原位杂交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并计算其比值显示,普通支架组术后第3、14、28d均大于对照组(P<0.01),核素支架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28d,核素支架组的比值均小于普通支架组(P<0.05)。结论:γ粒子核素支架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使增殖与凋亡的比率降低,从而减轻再狭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支架 细胞凋亡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心肌造影结合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顿抑状态犬心肌微循环与收缩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鹏涛 沈嫱 +2 位作者 杨乐平 黄伯湘 陈其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造影技术(RT-MCE)和斑点追踪技术(STI),研究不同顿抑状态心肌的收缩功能和微循环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从影像可视化角度探讨顿抑心肌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制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后再灌注犬心肌顿抑模型,分为短顿抑组(阻...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造影技术(RT-MCE)和斑点追踪技术(STI),研究不同顿抑状态心肌的收缩功能和微循环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从影像可视化角度探讨顿抑心肌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制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后再灌注犬心肌顿抑模型,分为短顿抑组(阻断15min)、长顿抑组(阻断45min)和假手术组(不阻断),分别于阻断前、再灌注即刻、再灌注10、30、60、90、120min进行MCE和STI检查。实验结束后,心肌标本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再灌注即刻,长顿抑组和短顿抑组缺血心肌的径向应变和A·β均低于基础状态及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长顿抑组和短顿抑组缺血心肌A·β值较再灌注即刻时增高;至再灌注后30min,径向应变峰值进一步降低,再灌注60、90、120min,径向应变峰值有所恢复。再灌注120min时缺血心肌A·β值和径向应变峰值仍低于基础状态和假手术组。缺血心肌血流量(Y)与径向应变(X)呈线性关系,可拟合直线方程,其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为Y=0.443+49.64 X,r=0.80,R2=0.64,P=0.031(长顿抑组);Y=-2.184+65.88 X,r=0.78,R2=0.60,P=0.039(短顿抑组)。结论:STI能够反映心肌微循环血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心肌造影 斑点追踪技术 顿抑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BBL分子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牟永告 谢海涛 +7 位作者 彭辉 王振宁 魏大年 张湘衡 赛克 邓星海 张冠华 陈忠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42-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4-1BBL(CD137L)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BBL在82例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患者年龄、性别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正常3例脑组织标本未见4-1BBL表达。82例...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4-1BBL(CD137L)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BBL在82例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患者年龄、性别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正常3例脑组织标本未见4-1BBL表达。82例胶质瘤标本31例4-1BBL阳性,阳性表达率为37.8%。统计学提示组织标本中4-1BBL表达与病理级别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有关(P<0.05),4-1BBL阳性患者生存期更长(P<0.05)。结论:4-1BBL在部分胶质瘤组织中有表达,其表达对判断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配体 神经胶质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热敷治疗脑积水术后腹胀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灿辉 周春姣 +1 位作者 李莉 张广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41-2042,共2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热敷脐部对脑积水术后腹胀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积水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吴茱萸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吴茱萸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效果观察表明,早期运用吴茱萸热敷脐部缓解患者腹胀的... 目的:观察吴茱萸热敷脐部对脑积水术后腹胀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积水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吴茱萸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吴茱萸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效果观察表明,早期运用吴茱萸热敷脐部缓解患者腹胀的有效率为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3%(P<0.05)。结论:早期应用中医传统技术吴茱萸热敷脐部,可有效改善脑积水术后患者的腹胀,改善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热敷 脑积水术后 腹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外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百林 翟淑萍 +12 位作者 刘增军 刘秋玲 程海坤 王蕊 王新华 陈汝福 曹杰 刘安重 谭志建 彭林 万鹏 方坚 仲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外敷技术参数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外治技术方案。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外敷技术参数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外治技术方案。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柏散治疗组,后者根据不同的赋形剂、敷贴时间和敷贴剂量又分为7个双柏散治疗组。观察各组的症状总分与改善、右上腹痛改善时间、腹部压痛改善时间、腹部反跳痛改善时间的指标改变。结果:(1)临床疗效:生存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腹痛改善时间和压痛缓解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试验组与疗效指标的关系:1各组比较右上腹痛改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改善时间最短的为100 g蜜7 h组;2腹部压痛改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各组患者反跳痛改善时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明确,推荐外治技术方案为双柏散100 g,蜜为赋形剂,敷贴7 h,外敷腹哀穴,每日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柏散 急性胆囊炎 中医外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蛋白表达与脑转移瘤发生及预后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良 毛伯镛 +1 位作者 张尚福 成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脑转移瘤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nm23H1单克隆抗体对52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78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在肺癌中,nm23H1蛋白表达与脑转移瘤的发...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脑转移瘤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nm23H1单克隆抗体对52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78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在肺癌中,nm23H1蛋白表达与脑转移瘤的发生有关(P<005);而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原发肿瘤中nm23H1表达下降对脑转移瘤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检测肺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肺癌脑转移的指标之一;但可能对预测脑转移瘤预后没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继发性 NM23-H1蛋白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