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谢丽莹 麦彤 +2 位作者 周耿标 赖芳 韩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418-3427,共10页
背景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确切,但大多数已发表的临床试验设计中缺乏标准、统一的结局指标,造成同类研究结果难以合并、对比,无法产生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决策。目的分析2017—2022... 背景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确切,但大多数已发表的临床试验设计中缺乏标准、统一的结局指标,造成同类研究结果难以合并、对比,无法产生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决策。目的分析2017—2022年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ALI/ARDS临床试验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脓毒症性ALI或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干预组措施为中医药联合其他药物或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不做限制。采用Cochrane研发的ROB.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总结结局指标分类情况。结果经筛选后纳入39篇文献,其中文献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1篇(2.56%),高风险3篇(7.69%),可能存在风险35篇(89.74%)。5篇(12.82%)文献结局指标报告质量评分≥5分,为结局指标报告完整。共报告106种结局指标,累计使用443次,包括理化检测(55种,51.89%)、中医症状/证候(2种,1.89%)、症状/体征(13种,12.26%)、远期预后(19种,17.92%)、生活质量(7种,6.60%)、安全性事件(8种,7.55%)和经济学评估(2种,1.89%)。使用率>50%的结局指标有4个,分别是氧合指数(82.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58.97%)、机械通气时间(51.28%)和白介素6(51.28%)。21篇文献使用有效率和/或中医证候疗效的复合结局指标,包括总有效率12次,中医证候积分8次和中医症状疗效6次。由于各结局指标差异较大,对106种指标进行合并和依次归类,最终总结出3个大类,分别为:整体评价指标(36种,33.96%)、共性指标(36种,33.96%)及不同关注重点指标(34种,32.08%)。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性ALI/ARDS临床试验结局指标的选择尚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主次结局指标区分不明确、复合结局指标标准不统一、轻视终点指标、缺少随访数据和中医特色指标等。未来应构建脓毒症性ALI/ARDS的中医药核心结局指标集,推动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核心结局指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对PI3K通路异常激活的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理研究
2
作者 雷栖苇 肖真真 +3 位作者 丁丽娜 余娅娅 张海波 朱燕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13-2022,共10页
目的选用过表达PIK3CA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9构建PI3K/AKT通路异常激活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 目的选用过表达PIK3CA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9构建PI3K/AKT通路异常激活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待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组(10 mL·kg^(-1))、吉非替尼组(2.5 mg·kg^(-1))、清开灵联合吉非替尼组,每组各5只。给药32天后处死。称取各组瘤重,计算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ROS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 kinase,PI3K)p110α、p-AKT、p-STAT3蛋白水平;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PI3K p110α、p-AKT、AKT、p-mTOR、mTOR、p-STAT3、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清开灵组肿瘤生长缓慢,瘤重明显降低,ROS水平明显升高,并能明显下调肿瘤组织中PI3K p110α、AKT、mTOR、STAT3蛋白水平(P<0.05);与吉非替尼单药组相比,清开灵联合吉非替尼组的肿瘤生长缓慢,瘤重明显降低,也能明显升高ROS水平,下调肿瘤组织中PI3K p110α、AKT、mTOR、STAT3蛋白水平(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能抑制PI3K/AKT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的肺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清开灵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ROS水平来抑制PI3K/AKT通路,并抑制下游的mTOR通路、STAT3信号通路,从而增强吉非替尼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ROS PI3K/AKT/mTOR通路 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PIEZO1调控铁稳态在膝骨关节炎中的意义及前景
3
作者 杨均政 古卓栩 +6 位作者 贾伊凡 沙邦鑫 梁桂洪 赵金龙 曾令烽 刘军 谢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37,共5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病变常常累及软骨、滑膜和髌下脂肪垫。KOA患者的滑膜会出现铁离子蓄积,并且铁超载的程度与KO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巨噬细胞作为滑膜中最丰富的细胞类型,铁稳态对于滑膜...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病变常常累及软骨、滑膜和髌下脂肪垫。KOA患者的滑膜会出现铁离子蓄积,并且铁超载的程度与KO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巨噬细胞作为滑膜中最丰富的细胞类型,铁稳态对于滑膜巨噬细胞的影响对于KOA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巨噬细胞的PIEZO1蛋白可通过调节胞吞和胞吐影响调节滑膜中的铁离子含量,从而对滑膜铁超载产生关键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滑膜铁超载与KOA的相关文献,探讨滑膜铁超载与KOA的相关性,并提出PIEZO1蛋白的关键作用,旨在为KOA提供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铁超载 PIEZO1蛋白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感染全球多学科诊断标准共识》解读
4
作者 梁国芬 杨振华 +6 位作者 王奕博 何凯羽 张腊 刘旭生 古月瑜 秦新东 苏国彬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777-2785,共9页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的临床诊疗,长期面临诊疗路径标准化不足、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复发率居高不下的挑战。如何优化尿路感染的分级诊疗路径、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并降低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问题。现有尿路感...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的临床诊疗,长期面临诊疗路径标准化不足、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复发率居高不下的挑战。如何优化尿路感染的分级诊疗路径、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并降低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问题。现有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严重影响临床及研究的可比性与证据整合。为解决以上问题,近期由国际多学科专家,经过3轮德尔菲法形成《尿路感染全球多学科诊断标准共识》。该共识突破传统分类框架,创新性地建立包含局部症状体征、全身炎症反应、脓尿定量分析及尿培养结果的四维量化评分体系,依评分阈值建立阶梯式尿路诊断分层标准。本文结合共识相关重点引用文献,详细解读共识中尿路感染诊断核心指标选择及阈值确立的依据,重点解析该共识在本土化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与实施路径。该共识为规范尿路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统一规范,通过标准化诊断流程提高临床研究的同质性,促进UTI药物研发规范化与合理使用抗生素精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全球多学科诊断标准共识 本土化实践 诊断流程 临床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严美霞 霍帅 +6 位作者 田瑞敏 徐鹏 黎创 胡天祥 陈达豪 陈小玲 毛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建立合理、稳定的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为筛选及研究治疗尿酸性肾病提供病理模型。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个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分别予以750 mg/kg氧嗪酸钾联合150 mg/kg低剂量尿酸(M-A组)、750 mg/kg氧嗪酸钾联合300 mg/kg中剂... 目的建立合理、稳定的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为筛选及研究治疗尿酸性肾病提供病理模型。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个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分别予以750 mg/kg氧嗪酸钾联合150 mg/kg低剂量尿酸(M-A组)、750 mg/kg氧嗪酸钾联合300 mg/kg中剂量尿酸(M-B组)、750 mg/kg氧嗪酸钾联合600 mg/kg高剂量尿酸(M-C组),正常组(Control组)予以0.3%羧甲基纤维素钠(100 g/mL),连续灌胃4周后检测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以及肾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3个模型组的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0.05,P<0.05);M-B组、M-C组的血肌酐显著升高(P<0.05,P<0.01);M-B组的甘油三酯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肾病理评分M-B组、M-C组的肾病理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Masson染色形态学显示,3个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肾损伤明显(P<0.05,P<0.01,P<0.01)。免疫组化炎症CD68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3个模型组表达量增加(P<0.05,P<0.01,P<0.01);E-Cadherin表达与正常组相比,M-B、M-C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α-SMA表达与正常组相比,3个模型组表达量增加(P<0.05,P<0.01,P<0.01)。结论氧嗪酸钾(750 mg/kg)联合中剂量尿酸(300 mg/kg)可作为构建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氧嗪酸钾 尿酸 尿酸性肾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辉焕 詹杰 +2 位作者 凌珊珊 肖俊杰 陈红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4-3650,共7页
中风是我国致残的首要病因,中医学主要通过四诊辨证中风病,目前尚缺乏辨识中风病不同证候的客观检测指标。本研究以脾肾藏象理论为源,浅析唾液与中风痰湿证的相关性,初探唾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预测与诊断痰湿证中风病的价值,为临床精准... 中风是我国致残的首要病因,中医学主要通过四诊辨证中风病,目前尚缺乏辨识中风病不同证候的客观检测指标。本研究以脾肾藏象理论为源,浅析唾液与中风痰湿证的相关性,初探唾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预测与诊断痰湿证中风病的价值,为临床精准防治中风病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总结中医古籍中有关“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的理论。发现痰湿同风邪一样,是中风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之一,贯穿中风发生发展的始终;唾液的生成变化与脾肾密切相关,与痰湿的盛衰互为影响;唾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可能是预测与诊断中风病痰湿证的有效方法。微观辨识唾液之变,有可能为防治痰湿型中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痰湿证 缺血性中风 脾在液为涎 肾在液为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生物网络探讨鸦胆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药效成分和分子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文璐 王乐琪 +3 位作者 万力生 张怡萍 李莎莎 肖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7,共9页
目的研究中药鸦胆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药效成分及其分子生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化学成分对应的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查询UC的靶点。找出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作为鸦胆子治疗UC的潜在靶点,... 目的研究中药鸦胆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药效成分及其分子生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化学成分对应的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查询UC的靶点。找出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作为鸦胆子治疗UC的潜在靶点,并通过String数据库得出潜在靶点间互相作用关系图;使运用ClueGO插件对潜在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结果鸦胆子治疗UC的活性成分有37个,并通过影响PTGS2、IL6、PPARG、AKT1、JUN、EGFR、STAT3、MMP9、MMP2、HIF1A、PTPRC等41个关键靶点,调节HIF-1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癌症相关通路以及其他疾病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鸦胆子治疗UC可能主要通过木犀草素、亚油酸、棕榈酸等成分调控PTGS2、IL6、AKT1、EGFR、STAT3、HIF1A药理学研究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溃疡性结肠炎 网络药理学 药效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