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8的东莞市热岛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德才 杨燕琼 +2 位作者 吴振彪 陈跃洲 叶永昌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以2014年广东省东莞市Landsat 8卫星的热红外波段数据建立模型,反演东莞市地表温度,研究东莞市热岛效应分布情况,从优势度指数、分维数指数和形状指数来分析热力场景观格局,根据热岛效应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东莞市热岛现象的成因。结果表... 以2014年广东省东莞市Landsat 8卫星的热红外波段数据建立模型,反演东莞市地表温度,研究东莞市热岛效应分布情况,从优势度指数、分维数指数和形状指数来分析热力场景观格局,根据热岛效应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东莞市热岛现象的成因。结果表明:Landsat 8卫星影像反演2014年东莞市地表温度是可行的;东莞市热力景观以中热岛为主,热岛效应不明显,分布呈西北偏高,中部地区和东南区域偏低;热力景观斑块较复杂、热力场呈条带状零星分布;受绿化、水体影响区域的热岛强度较小,而受人为热源、道路、城市下垫面和建筑等因素影响的区域,热岛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8卫星 热岛效应 热力场景观格局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沈德才 周永东 +3 位作者 龙田养 朱剑云 叶永昌 陈跃洲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广东省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0~1 m)的空间变异性和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属中等变异性;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呈东西高、中北低的趋势;主要林分... 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广东省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0~1 m)的空间变异性和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属中等变异性;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呈东西高、中北低的趋势;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小至大依次为:荔枝林、桉树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占相思林、阔叶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剑云 莫罗坚 +4 位作者 叶永昌 苏志尧 吕浩荣 刘刚 刘颂颂 《广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2-29,共8页
采用2 km×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对广东省东莞市8个主要森林类型的植被碳库、凋落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等三大碳库的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计量、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东莞森林碳储量总量为973.05×104 t,森林总平均碳密度为... 采用2 km×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对广东省东莞市8个主要森林类型的植被碳库、凋落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等三大碳库的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计量、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东莞森林碳储量总量为973.05×104 t,森林总平均碳密度为175.86 t.hm-2;其中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61.48×104 t,平均碳密度为33.21 t.hm-2;凋落物碳储量为21.98×104 t,平均碳密度为4.29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89.70×104 t,平均碳密度为138.90 t.hm-2。凋落物、植被、土壤三者碳储量之比约为1∶7∶36。8个主要林型中,总碳储量最大的是果林,阔叶混交林次之,竹林最小;各林型总碳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果林>阔叶混交林>桉树林>相思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疏林及灌木林>竹林。总平均碳密度最大的是阔叶混交林,最小的是竹林,总平均碳密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阔叶混交林>桉树林>针阔混交林>相思林>针叶林>果林>疏林及灌木林>竹林。东莞森林总平均碳密度低于全国平均值,但高于珠三角地区的平均碳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碳密度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可视与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永东 陈跃洲 +4 位作者 沈德才 吴小芳 朱剑云 叶永昌 徐庆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章应用GIS技术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进行计算机图形化的管理,并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进行快速、高效关联,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专题要素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地图符号进行表达,同时采用柱状、饼状等统计图表方式展示各类... 文章应用GIS技术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进行计算机图形化的管理,并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进行快速、高效关联,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专题要素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地图符号进行表达,同时采用柱状、饼状等统计图表方式展示各类统计数据,从而实现了对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的可视化表达,直观再现了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景区、景点分布、森林资源统计分析、林班专题要素等,有效地辅助了大岭山森林公园的信息管理与决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专题图 统计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莞市行道树绿带的设计与种植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永东 龙田养 +2 位作者 蔡增旺 邱乃昂 陈雪玲 《绿色科技》 2013年第9期99-102,共4页
指出了行道树的种类并不要求很多,东莞市只要坚持种好大型速生骨干树种10~20种就十分成功了。行道树种的选择要坚持适地适树、粗生、速生、高大、通透、低养护、适应性广、高抗性等原则,榕类、羊蹄甲类、芒果类等被列为首推树种。以... 指出了行道树的种类并不要求很多,东莞市只要坚持种好大型速生骨干树种10~20种就十分成功了。行道树种的选择要坚持适地适树、粗生、速生、高大、通透、低养护、适应性广、高抗性等原则,榕类、羊蹄甲类、芒果类等被列为首推树种。以安全设计、道路种植要求、布置类型及开花类行道树等分析了行道树绿带设计要点;以树槽式、树池式、株距、千高与胸径等探讨了行道树种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 行道树 树种 设计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主要天然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莫罗坚 朱剑云 +3 位作者 刘颂颂 叶永昌 吕浩荣 李年生 《广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7-14,共8页
采用样方法对广东省东莞市12个不同类型天然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2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54~147种,Shannon-Wiener指数为2.44~4.08,Pielous均匀度指数为58.08%~86.28%,Simpson指数为0.03~0.24。物种丰富度... 采用样方法对广东省东莞市12个不同类型天然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2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54~147种,Shannon-Wiener指数为2.44~4.08,Pielous均匀度指数为58.08%~86.28%,Simpson指数为0.03~0.24。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与Shannon-Wiener指数相反。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明显低于广东省常绿阔叶林群落。不同森林群落层次中,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一般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12个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群落的聚类结果与优势种、优势度、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山乌桕+岭南酸枣群落、银柴+鸭脚木群落、鼠刺+山乌桕群落和降真香+银柴群落等4个群落处于森林演替的第4阶段,其他8个群落处于第5阶段。其中,红苞木群落、短萼仪花群落和水翁群落处于偏中生常绿阔叶林向中生常绿阔叶林(顶极阶段)过渡的时期,是目前东莞市演替等级最高的天然森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森林 物种多样性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和Sentinel-1的广东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反演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双云 徐誉远 +2 位作者 莫罗坚 黄久香 王本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231,共8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生物量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解。以广东省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8光学遥感数据和Sentienl-1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结合固...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生物量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解。以广东省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8光学遥感数据和Sentienl-1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结合固定样地数据等,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分别构建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在单一遥感数据源和联合2种遥感数据源情况下,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精度均高于支持向量机;2)不同数据源的预测精度顺序是Landsat 8+Sentinel-1>Landsat 8>Sentinel-1;3)青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平均生物量为132 t/hm^(2),平均生物量范围为93~171 t/hm^(2),总生物量为892466 t。研究认为,Landsat 8+Sentienl-1联合遥感数据源和随机森林方法在森林生物量估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青云山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柿品种在广东东莞的表现
8
作者 李果惠 朱剑云 +1 位作者 叶永昌 叶耀雄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无核 品种产量 柿树 种植 品质 观察试验 引种试验 东莞市 广东 林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占相思及其杂种优树嫁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孟宪法 叶永昌 +3 位作者 陈祖旭 朱剑云 张方秋 刘水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对马占相思及其杂种优树开展嫁接研究 ,结果表明 :优树的基因型对于嫁接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杂种无性系平均嫁接成活率达 82 % ,高出纯种无性系 2倍 ;嫁接季节对接活率有很大影响 ,春季接活率为 76.9%~ 82 .0 % ,... 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对马占相思及其杂种优树开展嫁接研究 ,结果表明 :优树的基因型对于嫁接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杂种无性系平均嫁接成活率达 82 % ,高出纯种无性系 2倍 ;嫁接季节对接活率有很大影响 ,春季接活率为 76.9%~ 82 .0 % ,分别比夏季、秋季提高 130 %、190 %以上 ,冬季嫁接成活率很低 ;砧木地径以 0 .5~ 0 .8cm为佳 ,接口高度 30~ 4 0 cm为优 ,接穗以具有 4~ 5个腋芽的穗段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 杂种优树 髓心形成层对接法 嫁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低效荔枝林林下植被结构和多样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剑云 解丹丹 +1 位作者 叶永昌 苏志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2-687,共6页
对东莞大岭山撂荒的荔枝林(品种为"妃子笑")林下植被进行样方调查,分析了荔枝林林下植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并提出撂荒荔枝林未来发展的对策。共记录到林下植被102种,隶属于50科85属。其中,蕨类植物13种,隶属于9... 对东莞大岭山撂荒的荔枝林(品种为"妃子笑")林下植被进行样方调查,分析了荔枝林林下植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并提出撂荒荔枝林未来发展的对策。共记录到林下植被102种,隶属于50科85属。其中,蕨类植物13种,隶属于9科9属;双子叶植物65种,隶属于31科52属;单子叶植物24种,隶属于10科24属。林下植被以灌木和乔木(幼苗)为优势生活型。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多度分布差异不显著,其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亦均不显著。林下层优势物种中有春花(Raphiolepis indica)等8种灌木,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等7种草本,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等5种藤本。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909~1.450、0.567~0.955,草本层分别为0.945~1.566、0.270~0.984。所调查的荔枝林林下自然演替的植被物种丰富,区系成分为亚热带地带性种类,结构亦较为复杂。因此,在荔枝产业面临转型的阶段,对于立地条件或荔枝品质较差不再经营的林分,可维持植被现状,或向生态公益林方向改造,以利于东莞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 荔枝林 林下植被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生态位特征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两种相思植物光合速率和蒸腾效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剑云 叶永昌 +3 位作者 刘颂颂 李果惠 曹洪麟 温达志 《广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28-32,共5页
以LCA 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进行大腺相思和多花相思叶片气体交换过程的测定 ,结果如下 :( 1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明显 ,且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即 1 0 :0 0~ 1 3:0 0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其它测定时间相对较低。 ( 2 )两树种净光合速率存在差... 以LCA 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进行大腺相思和多花相思叶片气体交换过程的测定 ,结果如下 :( 1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明显 ,且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即 1 0 :0 0~ 1 3:0 0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其它测定时间相对较低。 ( 2 )两树种净光合速率存在差异 ,大腺相思高于多花相思 ,其最大值分别为 1 9.6 ( 1 0 :0 0 ) ,1 6 .1 ( 1 3:0 0 ) μmolm-2 s-1,日平均值分别为 1 1 .9,9.8μmolm-2s-1,反映了大腺相思的生长速度较多花相思快。 ( 3)大腺相思和多花相思蒸腾速率日变化明显 ,正午前后较高 ,1 3:0 0达到最大。日平均值多花相思略高于大腺相思 ,分别为 3.3,3.0mmolm-2 s-1,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大腺相思的耗水量低于多花相思。 ( 4)两树种蒸腾效率的日变化趋势大体上也类似 ,即在 9:0 0~ 1 1 :0 0较高 ,此期间大腺相思和多花相思的平均值分别为 5.51 ,4.2 1 μmolCO2 /mmolH2 O。日平均值大腺相思和多花相思分别为 3.84,2 .88μmolCO2 /mmolH2 O ,表明消耗等量的水分大腺相思比多花相思能固定更多的CO2 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腺相思 多花相思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澳大利亚 蒸腾效率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城区古寨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增旺 吴林芳 +3 位作者 程方 马磊 刘颂颂 曹洪麟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7-12,共6页
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古寨保护区内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分布的森林群落进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郁闭度为0.6~0.8,群落高度在10 m左右,包含乔木、灌木、草本3层;对苏铁蕨种群生活力分析表明,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 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古寨保护区内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分布的森林群落进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郁闭度为0.6~0.8,群落高度在10 m左右,包含乔木、灌木、草本3层;对苏铁蕨种群生活力分析表明,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是苏铁蕨最适宜生存的群落类型;相关分析表明,群落乔木郁闭度与苏铁蕨生活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是影响苏铁蕨能否在林内生存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寨保护区 苏铁蕨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品种脆肉荔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剑云 叶耀雄 +3 位作者 李果惠 叶永昌 王泽槐 招晓东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5,T0001,共4页
关键词 品种园 荔枝 果肉 试验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所 引种 气候环境条件 东莞市 接穗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大屏嶂森林火险等级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朝东 林育述 +2 位作者 陈轩阳 胡科 林观土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35-40,共6页
针对广东省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环境特点,选取植被类型、坡度、坡向、海拔、居民区距离、道路距离6个火险影响因子,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大屏嶂森林公园进行森林火险等级的评价与区划。区划方案表明,该区可以划分为无、低、... 针对广东省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环境特点,选取植被类型、坡度、坡向、海拔、居民区距离、道路距离6个火险影响因子,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大屏嶂森林公园进行森林火险等级的评价与区划。区划方案表明,该区可以划分为无、低、中、高和极高5个等级火险区,其面积分别占研究区的1.67%、2.19%、33.16%、55.3%和7.68%。森林火险等级的空间分异较明显,极高火险主要出现在西北部,中部和北部火险等级较高,东部与南部火险稍低。森林火险较高等级主要受植被类型、坡向及海拔这3个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屏嶂 森林火险等级 火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榕对重金属复合污染模拟湿地的适应性及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洁怡 阮可瑾 +4 位作者 冯嘉仪 刘颂颂 冯为迅 吴道铭 曾曙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6-1016,共11页
【目的】探究小叶榕对Pb、Cd、Cu复合污染模拟湿地的适应性及修复潜力,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进行重金属复合污染湿地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模拟湿地环境,以不添加重金属为对照(C... 【目的】探究小叶榕对Pb、Cd、Cu复合污染模拟湿地的适应性及修复潜力,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进行重金属复合污染湿地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模拟湿地环境,以不添加重金属为对照(CK),探究T_(1)(5 mg/L Cd+50 mg/L Pb+100 mg/L Cu)、T_(2)(10 mg/L Cd+100 mg/L Pb+200 mg/L Cu)、T_(3)(20 mg/L Cd+200 mg/L Pb+400 mg/L Cu)3个复合污染水平对小叶榕生长、养分和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3种复合污染水平均显著提高小叶榕株高及总生物量,但对地径无显著影响;T_(1)、T_(2)处理根部、地上部生物量及质量指数较CK显著增加,T_(3)处理无显著变化。小叶榕根部P、K含量及全株K含量随污染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3种处理均显著增加植株N、P、K的全株积累量。随着污染浓度提高,小叶榕更倾向于将吸收的Pb、Cd富集在根部,而将Cu更多地往地上部转运;小叶榕对Pb、Cd、Cu吸收累积随着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增加,且植株体内Cd含量的增长幅度在3个重金属中最大。加权隶属函数法结果表明小叶榕在T_(3)处理时对重金属具有最强的吸收积累能力,但生长势小于T_(1)、T_(2)处理。【结论】小叶榕在Cd、Pb、Cu含量分别不高于20、200和400 mg/kg的复合污染模拟湿地环境中生长良好并且对其具有较强的修复效果,可作为湿地修复的备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小叶榕 重金属 植物修复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林地土壤肥力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德才 陈跃洲 +3 位作者 周永东 龙田养 朱剑云 叶永昌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应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森林表层土壤(0~25 cm)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和pH值等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全磷、全钾、有机质、全氮为中等变异;pH值属于弱变异;全钾、pH值的变异函数... 应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森林表层土壤(0~25 cm)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和pH值等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全磷、全钾、有机质、全氮为中等变异;pH值属于弱变异;全钾、pH值的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有机质、全氮、全磷适用模型为指数模型;全磷、全钾、有机质、pH值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全氮的空间相关性较弱;5种肥力指标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存在明显差异,变化范围为2218~19297 m。用普通克立格法进行最优内插,得各肥力指标含量分布图,并分析了各土壤肥力指标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土壤肥力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玮辛 周永东 +2 位作者 黄倩琳 周永文 莫罗坚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50-55,共6页
文章从时空尺度、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子三方面总结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阐述了在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林分尺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地域分布、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分布、龄级分布、林... 文章从时空尺度、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子三方面总结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阐述了在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林分尺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地域分布、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分布、龄级分布、林分内的分布以及时间动态变化;探讨了经济和人口、气候条件、造林和抚育、林龄、林型种类等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针对植被碳储量估算存在的问题,从资源清查、估算方法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有机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葵仙 翁殊蜚 +2 位作者 刘颂颂 叶永昌 黄倩琳 《绿色科技》 201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对东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分布、健康状况、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包括广泛筹集管护经费,完善数字化管理,构建监控网络体系,科学防治病虫害,加强开发与利用等多方面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东莞 古树名木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新品种粉红1号
19
作者 张志珂 马梅冰 +4 位作者 胡桂兵 张荣 秦永华 严朝东 叶耀雄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期20-20,共1页
粉红1号是从“红水晶”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的火龙果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301.3克,果皮红色,鳞片红绿色。果肉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总糖含量10.7%,可滴定酸含量0.3%... 粉红1号是从“红水晶”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的火龙果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301.3克,果皮红色,鳞片红绿色。果肉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总糖含量10.7%,可滴定酸含量0.3%,可食率70.1%,肉质爽滑,酸甜可口。自花结实率78%。在广州地区栽培,每年结果10~12批次,7-10月结果比较多。从谢花至果实成熟,7-9月需28~35天,10-12月则需40天以上。第一批果于6月上中旬成熟,最晚一批于12月中下旬成熟。果实成熟后,常温条件下可以保存7~10天,7℃条件下可以保存30天以上。适合在我国南方火龙果种植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花结实率 平均单果重 火龙果 可食率 实生后代 可滴定酸含量 总糖含量 果实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镉铅铜复合污染对玉蕊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远航 朱洁怡 +5 位作者 陆洁 阮可瑾 冯嘉仪 黎炜彬 刘颂颂 曾曙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6-343,共8页
【目的】探究水体Cd-Pb-Cu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玉蕊Barringtonia racemosa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为玉蕊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湿地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蕊为材料,采取室内盆栽试验模拟湿地环境,研究Cd-Pb-Cu复合污染对玉蕊... 【目的】探究水体Cd-Pb-Cu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玉蕊Barringtonia racemosa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为玉蕊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湿地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蕊为材料,采取室内盆栽试验模拟湿地环境,研究Cd-Pb-Cu复合污染对玉蕊生长、养分吸收和重金属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玉蕊株高在20 mg·L^(−1)Cd+200 mg·L^(−1)Pb+400 mg·L^(−1)Cu污染水平下受到显著抑制,与CK(无污染)相比减少14.20%,各处理地径生长均未受显著影响;在5 mg·L^(−1)Cd+100 mg·L^(−1)Cu+50 mg·L^(−1)Pb污染水平下玉蕊的总生物量较CK显著增加;玉蕊在各处理下氮磷钾养分含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但全株各养分元素累积量均显著高于CK;Cd-Pb-Cu复合污染增加了玉蕊全株Cd、Pb、Cu含量和累积量,各部位Cd、Pb、Cu含量和累积量均随污染浓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复合污染下K和Cu对玉蕊的株高、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比其他元素更明显;综合转移系数和聚类分析表明,玉蕊在10 mg·L^(−1)Cd+100 mg·L^(−1)Pb+200 mg·L^(−1)Cu污染水平下具有更强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结论】玉蕊对Cd-Pb-Cu复合污染水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修复潜能,在Cd、Pb、Cu污染湿地的生态修复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复合污染 玉蕊 元素吸收 湿地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