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说“最”──取、最之分合及其与聚、撮之关系
1
作者
姚炳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8-91,共4页
说﹃最﹄冖取最之分合及其与聚撮之关系姚炳祺“最”字,《说文》训为“犯而取也,从曰从取”。读为冒突之冒,从曰从取.会意为冒突而取,亦即《段注》所谓“犯而取犹冢而前也”,冢亦冒义,冢而前即不顾一切而前之意。犯而取之“...
说﹃最﹄冖取最之分合及其与聚撮之关系姚炳祺“最”字,《说文》训为“犯而取也,从曰从取”。读为冒突之冒,从曰从取.会意为冒突而取,亦即《段注》所谓“犯而取犹冢而前也”,冢亦冒义,冢而前即不顾一切而前之意。犯而取之“最”盖来源于军事行动,具体指冲锋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最"字
"聚"字
"聚"字
"撮"字
训诂
《说文》
字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的文学批评观——广东青年文学批评家十人谈
2
作者
张奥列
郭小东
+7 位作者
陈志红
陈剑晖
贾益民
潘智彪
何龙
谭加洛
李挺奋
陈实
《学术研究》
1986年第5期88-91,共4页
张奥列(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今文学批评,已经同哲学、美学紧紧融合,具有宏观的气度,思辨的色彩。批评回到了自身,不再是创作的附庸。它具有独立的意识,自身的价值。但是,文学批评的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否又潜藏着某种令人思虑的东西...
张奥列(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今文学批评,已经同哲学、美学紧紧融合,具有宏观的气度,思辨的色彩。批评回到了自身,不再是创作的附庸。它具有独立的意识,自身的价值。但是,文学批评的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否又潜藏着某种令人思虑的东西呢?文学批评观的多元,是批评个性的寻求。今天,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批评模式,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去进行文学批评。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鉴赏评判的,也可以是哲学思辨的;可以远距离审视,也可以近身切入。但不管何种方法,都离不开批评的研究对象——创作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艺批评
批评家
批评观
文学作品
批评个性
思维方式
文学创作
发展态势
批评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该让古代文论走出象牙塔
被引量:
4
3
作者
阮国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文革
文学
历程
研究领域
学科
应该
科学
中国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说文》中之“亦声”、“省声”和“省”
被引量:
2
4
作者
姚炳祺
《学术研究》
1987年第5期115-121,共7页
《说文》中之亦声、省声和省,是许慎对“六书”的若干补充说明,是传统汉字结构理论之组成部分。汉字在其长期历史发展中,字形之孳乳、省变,字义之引申、转移,音读之因地域不同而殊异,因时代变迁而音转,形成极为复杂之形音义关系。
关键词
省声
说文
形声字
甲骨文
结构理论
声符
古汉字
许慎
会意字
字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部人生的精神资源——论刘亮程的小说
被引量:
1
5
作者
郭小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文学潮流
刘亮程
民间
小说
叙述
文学创作
智性
人生
象人
眼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国风》田猎小赋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元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90-93,共4页
《国风》小赋历来被忽视了。考察《国风》田猎小赋,可借以窥探《国风》小赋之一斑。立足《诗经》文本,探索《国风》田猎小赋,可以看到赋体的“根蒂”;汉赋渊源流变之轨迹。
关键词
<<诗经·国风>>
田猎小赋
汉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士
7
作者
姚炳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说士姚炳祺士字,《说文》曰:“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按,汉时于文字训诂之学盛行声训,《说文》虽重在据形析义,然而,凡字义为人们所共知而又可以音示义者,许氏无不兼用声训,士字之...
说士姚炳祺士字,《说文》曰:“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按,汉时于文字训诂之学盛行声训,《说文》虽重在据形析义,然而,凡字义为人们所共知而又可以音示义者,许氏无不兼用声训,士字之训为事即其例。《说文》中之声训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
春秋战国
文官政治
《说文》
董仲舒
知识分子阶层
独尊儒术
郭沫若
王国维
卿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郭沫若“内在律说”与戴望舒“诗情说”之同异
8
作者
钟军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29-38,共10页
郭沫若、戴望舒既以其诗作也以其诗论影响了中国新诗.两人的诗风迥异早已是公认的事实,他们的诗论如何,却一直末有定评.本文侧重于郭、戴早期的诗论,将其置入当时世界文学和国内文学的宏观背景中加以审视,并结合郭、戴的思想、艺术个性...
郭沫若、戴望舒既以其诗作也以其诗论影响了中国新诗.两人的诗风迥异早已是公认的事实,他们的诗论如何,却一直末有定评.本文侧重于郭、戴早期的诗论,将其置入当时世界文学和国内文学的宏观背景中加以审视,并结合郭、戴的思想、艺术个性,挖掘了两种诗论赖以产生的创作、理论渊源,从创作和理论的结合上进行多视角的比较,揭示了两种诗论的异同及其文学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也指出了两种诗论一定的历史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戴望舒
内在律
诗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程贤章长篇小说与客家文化传统
被引量:
2
9
作者
陈利群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20年来,程贤章创作、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作于90年代的《云彩国》、《神仙·老虎·狗》、《青春无悔》、《围龙》,作于80年代的《彩色的大地》、《胭脂河》,作于70年代的《樟田河》。除个别外,这批小说以几近同步...
20年来,程贤章创作、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作于90年代的《云彩国》、《神仙·老虎·狗》、《青春无悔》、《围龙》,作于80年代的《彩色的大地》、《胭脂河》,作于70年代的《樟田河》。除个别外,这批小说以几近同步的姿态反映时代生活,演奏时代旋律,以近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贤章
长篇小说
客家文化传统
知识分子
政治意识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非非诗派——新诗百年追溯之一
被引量:
2
10
作者
袁向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52-56,共5页
对新诗的质疑及相关的讨论,使追溯百年新诗发展过程成为一件有意趣的工作。非非诗派是以民间方式运作的社团而非流派,因此它所参与的只是诗歌运动,非非诗派也只是一种习惯称谓。在非非诗派活动其间,其成员对诸如流派建设、“前文化...
对新诗的质疑及相关的讨论,使追溯百年新诗发展过程成为一件有意趣的工作。非非诗派是以民间方式运作的社团而非流派,因此它所参与的只是诗歌运动,非非诗派也只是一种习惯称谓。在非非诗派活动其间,其成员对诸如流派建设、“前文化还原”、语言等问题进行了以理论方式为主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流派
文化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误读与读者接受
11
作者
袁向东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期待视野
审美心理结构
文学作品
误读
审美心理定势
文学接受
审美接受
接受者
接受活动
《包法利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导论”读后放言
被引量:
1
12
作者
黎乔桂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76,共6页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导论”读后放言黎乔桂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一出版,立刻掀起了一片赞叹的声浪。我认为这部新著的主要优点有三:第一,对审美意识的强调;第二,对个性的强调...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导论”读后放言黎乔桂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一出版,立刻掀起了一片赞叹的声浪。我认为这部新著的主要优点有三:第一,对审美意识的强调;第二,对个性的强调;第三,对“以情动人”的强调。有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培恒
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
中国
文学史
书评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说“最”──取、最之分合及其与聚、撮之关系
1
作者
姚炳祺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8-91,共4页
文摘
说﹃最﹄冖取最之分合及其与聚撮之关系姚炳祺“最”字,《说文》训为“犯而取也,从曰从取”。读为冒突之冒,从曰从取.会意为冒突而取,亦即《段注》所谓“犯而取犹冢而前也”,冢亦冒义,冢而前即不顾一切而前之意。犯而取之“最”盖来源于军事行动,具体指冲锋突...
关键词
汉语
"最"字
"聚"字
"聚"字
"撮"字
训诂
《说文》
字义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的文学批评观——广东青年文学批评家十人谈
2
作者
张奥列
郭小东
陈志红
陈剑晖
贾益民
潘智彪
何龙
谭加洛
李挺奋
陈实
机构
作家协会
广东
分会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广东
省文联理论研究室
海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暨南大学
中文
系
中山大学
中文
系
研究生
暨南大学
中文
系
研究生
广州师院
中文
系
海南文联<天涯>杂志社
广东
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学术研究》
1986年第5期88-91,共4页
文摘
张奥列(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今文学批评,已经同哲学、美学紧紧融合,具有宏观的气度,思辨的色彩。批评回到了自身,不再是创作的附庸。它具有独立的意识,自身的价值。但是,文学批评的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否又潜藏着某种令人思虑的东西呢?文学批评观的多元,是批评个性的寻求。今天,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批评模式,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去进行文学批评。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鉴赏评判的,也可以是哲学思辨的;可以远距离审视,也可以近身切入。但不管何种方法,都离不开批评的研究对象——创作本体。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艺批评
批评家
批评观
文学作品
批评个性
思维方式
文学创作
发展态势
批评对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该让古代文论走出象牙塔
被引量:
4
3
作者
阮国华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文革
文学
历程
研究领域
学科
应该
科学
中国
国家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说文》中之“亦声”、“省声”和“省”
被引量:
2
4
作者
姚炳祺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1987年第5期115-121,共7页
文摘
《说文》中之亦声、省声和省,是许慎对“六书”的若干补充说明,是传统汉字结构理论之组成部分。汉字在其长期历史发展中,字形之孳乳、省变,字义之引申、转移,音读之因地域不同而殊异,因时代变迁而音转,形成极为复杂之形音义关系。
关键词
省声
说文
形声字
甲骨文
结构理论
声符
古汉字
许慎
会意字
字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部人生的精神资源——论刘亮程的小说
被引量:
1
5
作者
郭小东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文学潮流
刘亮程
民间
小说
叙述
文学创作
智性
人生
象人
眼光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国风》田猎小赋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元胜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90-93,共4页
文摘
《国风》小赋历来被忽视了。考察《国风》田猎小赋,可借以窥探《国风》小赋之一斑。立足《诗经》文本,探索《国风》田猎小赋,可以看到赋体的“根蒂”;汉赋渊源流变之轨迹。
关键词
<<诗经·国风>>
田猎小赋
汉赋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I2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士
7
作者
姚炳祺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文摘
说士姚炳祺士字,《说文》曰:“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按,汉时于文字训诂之学盛行声训,《说文》虽重在据形析义,然而,凡字义为人们所共知而又可以音示义者,许氏无不兼用声训,士字之训为事即其例。《说文》中之声训特点...
关键词
“士”
春秋战国
文官政治
《说文》
董仲舒
知识分子阶层
独尊儒术
郭沫若
王国维
卿大夫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郭沫若“内在律说”与戴望舒“诗情说”之同异
8
作者
钟军红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29-38,共10页
文摘
郭沫若、戴望舒既以其诗作也以其诗论影响了中国新诗.两人的诗风迥异早已是公认的事实,他们的诗论如何,却一直末有定评.本文侧重于郭、戴早期的诗论,将其置入当时世界文学和国内文学的宏观背景中加以审视,并结合郭、戴的思想、艺术个性,挖掘了两种诗论赖以产生的创作、理论渊源,从创作和理论的结合上进行多视角的比较,揭示了两种诗论的异同及其文学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也指出了两种诗论一定的历史局限.
关键词
郭沫若
戴望舒
内在律
诗情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程贤章长篇小说与客家文化传统
被引量:
2
9
作者
陈利群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文摘
20年来,程贤章创作、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作于90年代的《云彩国》、《神仙·老虎·狗》、《青春无悔》、《围龙》,作于80年代的《彩色的大地》、《胭脂河》,作于70年代的《樟田河》。除个别外,这批小说以几近同步的姿态反映时代生活,演奏时代旋律,以近距离...
关键词
程贤章
长篇小说
客家文化传统
知识分子
政治意识
文学评论
分类号
I207.1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非非诗派——新诗百年追溯之一
被引量:
2
10
作者
袁向东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52-56,共5页
文摘
对新诗的质疑及相关的讨论,使追溯百年新诗发展过程成为一件有意趣的工作。非非诗派是以民间方式运作的社团而非流派,因此它所参与的只是诗歌运动,非非诗派也只是一种习惯称谓。在非非诗派活动其间,其成员对诸如流派建设、“前文化还原”、语言等问题进行了以理论方式为主的探索。
关键词
新诗
流派
文化
探索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误读与读者接受
11
作者
袁向东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期待视野
审美心理结构
文学作品
误读
审美心理定势
文学接受
审美接受
接受者
接受活动
《包法利夫人》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导论”读后放言
被引量:
1
12
作者
黎乔桂
机构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76,共6页
文摘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导论”读后放言黎乔桂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一出版,立刻掀起了一片赞叹的声浪。我认为这部新著的主要优点有三:第一,对审美意识的强调;第二,对个性的强调;第三,对“以情动人”的强调。有此...
关键词
章培恒
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
中国
文学史
书评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说“最”──取、最之分合及其与聚、撮之关系
姚炳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的文学批评观——广东青年文学批评家十人谈
张奥列
郭小东
陈志红
陈剑晖
贾益民
潘智彪
何龙
谭加洛
李挺奋
陈实
《学术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该让古代文论走出象牙塔
阮国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简论《说文》中之“亦声”、“省声”和“省”
姚炳祺
《学术研究》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部人生的精神资源——论刘亮程的小说
郭小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国风》田猎小赋
陈元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说士
姚炳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郭沫若“内在律说”与戴望舒“诗情说”之同异
钟军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程贤章长篇小说与客家文化传统
陈利群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非非诗派——新诗百年追溯之一
袁向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误读与读者接受
袁向东
《江淮论坛》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导论”读后放言
黎乔桂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