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内对口帮扶背景下粤北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1
作者 唐努尔·叶尔肯 库兰·朱玛汗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广东省内对口帮扶政策为粤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外源性发展力量。通过粤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发现粤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负向影响,即粤北民族地... 广东省内对口帮扶政策为粤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外源性发展力量。通过粤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发现粤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负向影响,即粤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粤北民族地区整体发展与广东省内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缺乏内生性发展动力。为此提出以资源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等优化路径为粤北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内生性发展动力,以期实现粤北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帮扶 粤北民族地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黔南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探究——以三都县高硐村为例
2
作者 郑蓉 《村委主任》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了解并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文章以黔南州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了解并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文章以黔南州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高硐村的基本情况、民俗风情、村落发展实践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民族特色村寨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特色村寨 振兴路径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学表达——以《七子之歌》为例
3
作者 陈李彦庆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2期4-6,共3页
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以救亡图存与民族自豪感为核心特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中激发的团结精神。本文以《七子之歌》为例,剖析了闻一多如何通过诗歌反映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忧患意识,展现其独特的文学表达及影响力。并... 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以救亡图存与民族自豪感为核心特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中激发的团结精神。本文以《七子之歌》为例,剖析了闻一多如何通过诗歌反映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忧患意识,展现其独特的文学表达及影响力。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演变及文化意义,揭示其对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历程的深远作用。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七子之歌》澳门篇的传唱,彰显其在民族团结与文化认同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忧患意识 文学表达 外来侵略 救亡图存 文化认同 核心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如何拥抱乡村振兴
4
作者 塔力哈尔·努尔苏力旦 蒋嫦媛 杨素玲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文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铸就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同时,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文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铸就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同时,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多元的民族风情,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着特殊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莲塘村的狮舞文化产业为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其传承与发展现状,从文化和经济两个维度阐述狮舞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通过田野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分析莲塘村凭借狮舞文化实现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参考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传承与发展 狮舞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空心化症结如何治疗
5
作者 祝小芳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96-98,共3页
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农村人口迁徙,传统的实心村逐渐演变成空心村成为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重新激活农村的发展活力,有效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文章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杜步镇东山村为例,发... 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农村人口迁徙,传统的实心村逐渐演变成空心村成为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重新激活农村的发展活力,有效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文章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杜步镇东山村为例,发现该村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教育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以及医疗水平滞后等原因,出现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失、耕地荒芜、宅基地荒废等方面的问题,致使该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几乎陷入了停摆状态,空心化现象十分明显。基于现实情况,文章认为东山村应当积极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支持青年返乡参加基层管理工作,即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以及乡村人才振兴的治理策略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制约 农村空心化 杜步镇东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视域下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玉玲 《北方经济》 2022年第1期45-48,共4页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亟需面对的现实问题。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其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了嵌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高质...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亟需面对的现实问题。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其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了嵌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选择。民族地区通过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综合优势等嵌入“双循环”来推动本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民族地区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关联、波及效应下民族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困境与对策——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亚欣 张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遭遇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立体式挤压,民族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亦遭受内外“双向挤压”困境。为纾困解难,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构建“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理论模型,以广西为例探索各产业间的关联性...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遭遇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立体式挤压,民族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亦遭受内外“双向挤压”困境。为纾困解难,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构建“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理论模型,以广西为例探索各产业间的关联性以及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波及程度,分析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未来应重点布局的主导性产业,探明地区制造业发展困境的症结与根源,最后提出“战略-供给-需求”三位一体的民族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制造业 产业关联 产业波及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第二课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基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裕 张小霞 李强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第21期87-91,共5页
高校第二课堂是党“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和主战场。文章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问卷调研与实践两方面对基于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困境及归因分析,提出构建融媒体的第二课堂理论学习认同策略、“第一人称”的第二... 高校第二课堂是党“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和主战场。文章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问卷调研与实践两方面对基于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困境及归因分析,提出构建融媒体的第二课堂理论学习认同策略、“第一人称”的第二课堂实践认同策略、学分制的第二课堂在线量化考核策略三个方面,以隐性教育形式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力、塑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课堂 立德树人 隐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催开茉莉致富路
9
作者 崔嘉华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3期125-127,共3页
新质生产力是当今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和强大动力,对促进乡村繁荣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文章选取广西横州茉莉花产业为研究案例,针对该产业面临的挑战与现实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来赋能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当今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和强大动力,对促进乡村繁荣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文章选取广西横州茉莉花产业为研究案例,针对该产业面临的挑战与现实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来赋能产业发展。具体而言,建立以创新引领、提质增效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农村品牌,旨在促进当地农村的振兴与发展,并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研究案例 茉莉花 提质增效 生产力 创新引领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沃林 夏苒若 周艺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23,共7页
信用评价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稳健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准确地分析社会组织信用建设的现状及其困境,制定更好的政策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机制建设成为研究焦点。选取广东省141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调研数据,结合博弈论和信息不... 信用评价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稳健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准确地分析社会组织信用建设的现状及其困境,制定更好的政策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机制建设成为研究焦点。选取广东省141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调研数据,结合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建构信用评价机制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同时借鉴不同地域及领域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经验,认为社会组织信用机制建设包括“一个地方标准”“一个管理章程”“一个监管平台”三大部分,并指出社会组织信用机制建设的核心在于信用评价指标建构、应用和反馈机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信用评价 信用管理 信用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制约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琪 曾楚璇 李有文 《新经济》 2023年第4期59-65,共7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乡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正在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概念进行厘清和讨论,揭示了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理与现实制约,并从发展方向、经营制度改革、市场监管、...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乡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正在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概念进行厘清和讨论,揭示了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理与现实制约,并从发展方向、经营制度改革、市场监管、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总结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经济 新业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晏公信仰在辽东地区的流布与退出
12
作者 高志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7-33,共7页
晏公是江西重要的地方神只。明代前中期,晏公信仰随大批江西籍民众,尤其是卫军、漕兵和谪戍人口传播至辽东地区。金州、复州和锦州凭借海陆交通枢纽地位,成为晏公庙“落户”之地。明中叶以降至清代,受军卫体系日渐瓦解、国家移民政策之... 晏公是江西重要的地方神只。明代前中期,晏公信仰随大批江西籍民众,尤其是卫军、漕兵和谪戍人口传播至辽东地区。金州、复州和锦州凭借海陆交通枢纽地位,成为晏公庙“落户”之地。明中叶以降至清代,受军卫体系日渐瓦解、国家移民政策之调整,以及海洋神只体系重组等因素影响,晏公庙从辽东社会消失。明清两代晏公信仰在辽东地区的流布与退出,成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明清时期的移民特点、民俗信仰传播路径,以及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演进等问题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公庙 辽东 卫所制度 移民 民间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常见辅音发音部位分析
13
作者 何春霞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前,对于描述辅音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的著作有许多,但是相关著作对辅音发音部位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及模糊性。故将针对与舌头部位相关的一些常用辅音的具体发音部位及其发音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辨析其差异,对其发音部位和方法进行... 目前,对于描述辅音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的著作有许多,但是相关著作对辅音发音部位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及模糊性。故将针对与舌头部位相关的一些常用辅音的具体发音部位及其发音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辨析其差异,对其发音部位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音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