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调查
1
作者 劳淇 端金霞 +2 位作者 陈小莲 林芷叶 周璨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7,共7页
了解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现状,可为保护区建设规划及生态系统维护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法、市场调查法、悬网捕捞法系统调查了区内的动物种类,分析了多样性指数以及绿海龟(Chelonia mydas)与其他物种的... 了解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现状,可为保护区建设规划及生态系统维护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法、市场调查法、悬网捕捞法系统调查了区内的动物种类,分析了多样性指数以及绿海龟(Chelonia mydas)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动物116种,其中无脊椎动物55种,包括浮游动物13种、软体动物25种、节肢动物16种;脊椎动物61种,包括鱼类43种、两栖动物1种、爬行动物2种、鸟类12种、兽类3种。保护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三有”名录物种11种、《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3种、近危物种3种。保护区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9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7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8;本底动物物种资源丰富,各物种分布较为均匀,群落多样性高,动物资源中既包括了绿海龟的食物来源,也存在绿海龟的天敌;在绿海龟濒危的背景下,制定基于物种多样性的海龟保护管理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生物多样性 资源调查 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与调查
2
作者 夏中荣 蔡进华 +4 位作者 孙晗嘉 张标 俞国中 付贺宁 罗健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77-82,104,共7页
[目的]掌握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海龟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体系。[方法]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22年3—10月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观测法对区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 [目的]掌握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海龟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体系。[方法]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22年3—10月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观测法对区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长时间、多方位的多样性监测调查,其中划分样区13个、布设样线13条,投放红外相机20台。[结果]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68种,分属4纲17目38科55属。分别有哺乳纲2目2科2属2种;爬行纲2目8科10属12种;鸟纲12目23科36属46种;两栖纲1目5科7属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濒危(EN)等级有3种;易危(VU)等级有5种;近危(NT)等级有2种;无危(LC)等级有56种;数据缺乏(DD)有2种。[结论]对动物地理区系划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东洋界40种,占58.82%,广布种18种,占26.47%,古北界10种,占14.71%。通过对不同调查时期各物种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得知,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爬行类和两栖类,哺乳类最低;而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哺乳类,其次是两栖类和爬行类,鸟类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 区系组成 样线法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底栖生物调查
3
作者 观玉安 罗健林 《海洋与渔业》 2021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底栖生物生态群落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机碎屑物质的分解、调节泥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促进水体的自净化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底栖生物大部分都居住在泥底,其分布与栖所... 底栖生物生态群落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机碎屑物质的分解、调节泥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促进水体的自净化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底栖生物大部分都居住在泥底,其分布与栖所的深浅度、栖所底质结构、水域的纬度、距岸远近、受水文条件影响的程度以及种群因素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 有机碎屑 水域生态系统 生态群落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潮间带 物质交换 生态系统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端金霞 李海文 +3 位作者 李志文 何汝蜜 王付民 朱奕秀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21-28,共8页
采用经典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和滨海植被调查方法,对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植被相关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的表层土壤质地主要是砂土。盐度、含水量、比重、容重以及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13%~... 采用经典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和滨海植被调查方法,对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植被相关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的表层土壤质地主要是砂土。盐度、含水量、比重、容重以及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13%~0.26%、1.61%~9.33%、1.46~2.84、1.14~1.57g·cm-3、1.00%~54.00%。p H均为7.00~7.50。有机质、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钠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22.93 g·kg^(-1)、0.88~13.30 g·kg^(-1)、13.80~155.70 mg·kg^(-1)、0.60~8.20 mg·kg^(-1)、1.17~12.24 mg·kg^(-1)和9.12~32.31 mg·kg^(-1)。表层土壤的盐度与交换性钠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比重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容重与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和有机碳呈现显著负相关性。同时有机碳与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有机质与碱解氮和速效钾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碱解氮与速效钾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而速效钾与交换性钠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湿地植被的丰富度指数乔木层最高,草本层其次,灌木层最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与灌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龟湾 湿地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植物-土壤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龟资源和保护概况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中荣 古河祥 李丕鹏 《野生动物》 2008年第6期312-316,共5页
世界现存海龟仅2科6属7种,都属国际濒危物种。生物界很难找到像海龟—类受到众多世人强烈关注的动物了,国际上亦十分重视海龟的保护工作,不仅专门成立了海龟专家小组(MTSG),制定了许多国际公约,定期出版《海龟通讯》(MTN)等期刊,还成立... 世界现存海龟仅2科6属7种,都属国际濒危物种。生物界很难找到像海龟—类受到众多世人强烈关注的动物了,国际上亦十分重视海龟的保护工作,不仅专门成立了海龟专家小组(MTSG),制定了许多国际公约,定期出版《海龟通讯》(MTN)等期刊,还成立了一些影响力广泛的国际组织,并经常召开一些与海龟保护相关的国际会议,掀起了全球范围的拯救海龟大行动。本研究概述了海龟资源现状、致危因素、国际保护措施及成果。近年来全球海龟资源总量呈直线下降趋势,海龟面临的主要生存威胁有:渔业副获、直接捕食、沿海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全球变暖等。最后,简要介绍了海龟重要的经济、科研、观赏、文化和生态价值,并呼吁全人类共同保护海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龟 濒危 海洋渔业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loop区的广东沿岸和三沙海域绿海龟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华灵 叶明彬 +5 位作者 谢子强 肖宝华 廖宝林 王付民 王少锋 姜怡薇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49-356,共8页
通过线粒体调控区D-loop基因部分序列对广东沿岸和三沙海域3个地理群体(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粤西和海南省三沙市)共132个绿海龟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绿海龟地理群体的D-loop基因片段序列的A+T含量为68.... 通过线粒体调控区D-loop基因部分序列对广东沿岸和三沙海域3个地理群体(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粤西和海南省三沙市)共132个绿海龟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绿海龟地理群体的D-loop基因片段序列的A+T含量为68.2%,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共定义了1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在0.157~0.775之间,核苷酸多样性在0.00063~0.01017之间;3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分化,其中三沙群体和其他2个群体存在高度的分化,粤西群体和海龟保护区群体存在较小的分化,3个群体之间存在基因交流现象;采用邻位连接法(NJ)对132个序列片段和19个单倍型分别构建了系统发育树,3个群体的绿海龟存在较为复杂的交叉聚类现象,19个单倍型聚类为3个大的分支。本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绿海龟总体样本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广东沿岸与三沙海域的绿海龟种群存在基因交流现象。本研究为探究我国绿海龟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开展绿海龟种质资源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D-LOOP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尽管海龟遭受人类的狂捕滥捞,但其目前处境并非毫无希望” 科学保护能恢复海龟种群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中荣(译) graeme c.hays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5期46-47,共2页
针对海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现在许多地方已采取保护措施。然而,由于缺乏长期种群动态的监测,因此保护措施的总体效果还不可知。在最近一篇文章里,乔治·柏乐兹先生和Milani Chaloupka先生画图说明过去30年夏威夷(Hawaii)绿... 针对海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现在许多地方已采取保护措施。然而,由于缺乏长期种群动态的监测,因此保护措施的总体效果还不可知。在最近一篇文章里,乔治·柏乐兹先生和Milani Chaloupka先生画图说明过去30年夏威夷(Hawaii)绿海龟的筑巢数量(见图1),揭示出一个惊人的事实: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实施保护措施以来,夏威夷的绿海龟种群奇迹般地增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措施 种群动态 绿海龟 科学 过度开发利用 夏威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卫星追踪报道 被引量:5
8
作者 夏中荣 古河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5-438,F0003,共5页
自2001年来,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功地利用卫星追踪了21只海龟的洄游路线。本文利用美国卫星信号发射器(Tag)和法国Argos系统追踪3只成年雌性绿海龟。跟踪海龟"西沙"和"南沙"26d,二者均在海口市附近海... 自2001年来,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功地利用卫星追踪了21只海龟的洄游路线。本文利用美国卫星信号发射器(Tag)和法国Argos系统追踪3只成年雌性绿海龟。跟踪海龟"西沙"和"南沙"26d,二者均在海口市附近海域消失;"东沙"从阳江市海陵岛出发,取东南向至菲律宾,然后沿菲律宾西海岸向南,最后在巴拉望岛西侧海域逗留,共追踪111d。该试验说明港口海龟具有不同的洄游线路,偏爱沿岸的浅海洄游;洄游路线与等温线之间无显著关系;海龟洄游具有明确的目的地。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科学策略来保护海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龟 洄游 卫星追踪 惠东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莽山后棱蛇--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鹏 彭华贵 古河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0,共1页
2007年7月,在对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期间,采集到4号游蛇标本,经鉴定属于莽山后棱蛇Opisthotropis cheni,这是该蛇在广东的首次发现。
关键词 莽山后棱蛇 蛇类 新纪录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培育幼年绿海龟的卫星追踪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明彬 陈华灵 +1 位作者 古河祥 李丕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
2011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在3只人工培育的幼年绿海龟背甲上安装微型卫星追踪器,通过全球Argos系统开展追踪监测,旨在研究海龟洄游路线以及海流、海水叶绿素浓度等因子对洄游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幼龟洄游方向与同期海流趋同,洄游路... 2011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在3只人工培育的幼年绿海龟背甲上安装微型卫星追踪器,通过全球Argos系统开展追踪监测,旨在研究海龟洄游路线以及海流、海水叶绿素浓度等因子对洄游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幼龟洄游方向与同期海流趋同,洄游路线与历年产卵后母龟大体相似;洄游平均速度为0.2~1.8 km·h^(-1),洄游距离68~949 km;觅食场海水叶绿素浓度为1~2 mg·m^(-3)。揭示南海台湾至海南近岸海域间可能存在绿海龟洄游通道,绿海龟的洄游可能与食性及海流有关,开展增殖放流应充分考虑季节、海流等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幼龟 迁徙路线 洄游通道 卫星追踪 海流 觅食 人工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龟鳖养殖业发展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赖延平 张飞燕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5期39-41,共3页
自古以来,龟鳖动物就在文化、医药、食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占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近些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龟鳖类的药用、食用和观赏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繁荣的背后促进我国龟鳖动物养殖市场,近年来,龟鳖养... 自古以来,龟鳖动物就在文化、医药、食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占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近些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龟鳖类的药用、食用和观赏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繁荣的背后促进我国龟鳖动物养殖市场,近年来,龟鳖养殖业发展犹如雨后春笋,出现越来越多的庭院式养殖与大规模养殖。本文概述了我国龟鳖养殖业发展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广东省龟鳖养殖业发展策略的提出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鳖类 养殖业 广东省 动物养殖 大规模养殖 庭院式养殖 科学研究 生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绿海龟的筑巢行为和巢址选择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华灵 叶明彬 +2 位作者 李满文 观玉安 李丕鹏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957,共7页
绿海龟(Chelonia mydas)是国际濒危物种,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巢址的选择对绿海龟繁衍后代极为关键,研究筑巢行为可为其种群恢复及保护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对绿海龟巢址选择的研究并不多见,也不全面,仍有许多未知之处,... 绿海龟(Chelonia mydas)是国际濒危物种,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巢址的选择对绿海龟繁衍后代极为关键,研究筑巢行为可为其种群恢复及保护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对绿海龟巢址选择的研究并不多见,也不全面,仍有许多未知之处,如沙滩树木对产卵的影响等。由于我国野外上岸产卵的绿海龟极度稀少,很难通过野外种群深入了解它们的筑巢行为,故2019—2020年间,采用红外线视频监控技术研究了11只人工养殖的雌性绿海龟的119次筑巢行为,发现96%筑巢位置位于树木区,仅有4%出现在裸沙区;树木区中80%筑巢及88%产卵行为均集中在隐蔽区域,说明绿海龟明显偏好于植被下产卵,尤其喜好温度、湿度和隐蔽性相对较好的区域。此外,绿海龟每次产卵通常会经多次上岸、多次筑巢以寻找合适产卵点,另约有25%的产卵点是它们的弃址,皆揭示绿海龟对巢址具有选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产卵偏好 产卵位置选择 筑巢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养殖的幼年绿海龟甲状腺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中荣 李丕鹏 古河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7-895,共9页
观察了绿海龟甲状腺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不仅说明绿海龟甲状腺具有和其他爬行动物相似的组织结构,而且幼体绿海龟甲状腺的组织结构和细胞超微形态特点也表现出明显的年周变化特点。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了人工养殖的8~20月龄绿海龟血清... 观察了绿海龟甲状腺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不仅说明绿海龟甲状腺具有和其他爬行动物相似的组织结构,而且幼体绿海龟甲状腺的组织结构和细胞超微形态特点也表现出明显的年周变化特点。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了人工养殖的8~20月龄绿海龟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绿海龟血清T_3(三碘甲状腺氨酸)浓度最高峰出现在7月,而生长速度最快的月份却是9月,滞后2个月;血清T_4(四碘甲腺原氨酸)最高值出现在10月;全年环境温度(气温、水温)与绿海龟血清中T_3、T_4浓度变化皆成近似平行的单峰曲线。结论:绿海龟全年生长速度、甲状腺细胞形态结构和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具有一定的节律性。监测甲状腺激素可以对分诊、监测健康恢复和评估放生海龟的准备工作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T3 T4 绿海龟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绿海龟口腔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比较
14
作者 陈华灵 陆宇燕 +4 位作者 叶明彬 古河祥 白树崇 端金霞 李丕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3-670,共8页
对不同年龄段绿海龟Chelonia mydas的口腔进行形态学观察。口腔均由喙、内鼻孔、舌、气门及咽喉腔组成。喙覆盖角质鞘,无牙齿。稚龟喙呈V型,无角质锯齿,下喙钩状;幼龟和成年龟喙呈U型,具多排角质锯齿,口裂均相对较稚龟小。上喙内侧角化... 对不同年龄段绿海龟Chelonia mydas的口腔进行形态学观察。口腔均由喙、内鼻孔、舌、气门及咽喉腔组成。喙覆盖角质鞘,无牙齿。稚龟喙呈V型,无角质锯齿,下喙钩状;幼龟和成年龟喙呈U型,具多排角质锯齿,口裂均相对较稚龟小。上喙内侧角化内鼻孔2个;内鼻孔梳状乳突在稚龟中缺失,但在幼龟和成年龟中可见,且随年龄增长、增密。舌呈"U"型,短小;舌正后方有游离的半圆形膜状皱褶,其下方可见1个裂隙。气门紧随裂隙内侧,游离,由2个杓状软骨支撑。舌和气门下方舌骨1块;角腮骨1对,分别可伸至咽喉腔下方和头骨后方。咽喉腔约占口腔的1/2,表层分布有大量弧状皱褶,且左右各具1个咽鼓管孔。光镜下,口腔腔壁包含黏膜层、肌层和骨骼。黏膜层均由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但仅稚龟舌后部的黏膜层可见分泌细胞分布。舌体与膜状皱褶之间有分支泡状腺;膜状皱褶下方的裂隙表面覆盖复层柱状上皮,可见管状腺分布;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在ABPAS染色中均呈玫红色。肌层为骨骼肌,其在舌体分布较少,而在气门区域较发达。扫描电镜下,口腔黏膜上皮由多边形的角质细胞组成,其表面有不规则的波纹分布,微绒毛和杯状细胞均缺失。绿海龟口腔的组织形态及结构与其食性及生态适应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组织学 超微结构 稚龟 幼龟 成年龟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源溶藻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明彬 陈华灵 +4 位作者 冯国清 梁志凌 端金霞 刘振兴 观玉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97-105,共9页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展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相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菌能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黄色,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1%NaCl葡萄糖磷酸盐胨水、蔗糖、甘露糖和赖氨酸脱羧酶上的生化特性均显示阳性,并且在3%~10%NaCl胨水均能生长;与NCBI上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同源性达100%。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恩诺沙星、萘啶酸、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和头孢曲松敏感;对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妥布霉素、大观霉素、诺氟沙星和氨曲南呈中介;对新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15种药物有耐药性。【结论】该菌株鉴定为溶藻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及头孢类(如头孢曲松)等药物较为敏感。试验结果为绿海龟稚龟溶藻弧菌病的诊断及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种苗培育 溶藻弧菌 16SrRNA分析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稚龟高密度养殖越冬技术初报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华灵 叶明彬 林日锦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5-397,共3页
多年的研究数据表明,每年9月份后出壳的稚龟个体较小,在12月前平均体重少于70g,占死亡总数的90%以上。原因是稚龟冬季的摄食能力下降,个体较小的稚龟体质差,没有足够的能量御寒。而采用加温和药物预防措施效果不佳。2004年,我们采取绿... 多年的研究数据表明,每年9月份后出壳的稚龟个体较小,在12月前平均体重少于70g,占死亡总数的90%以上。原因是稚龟冬季的摄食能力下降,个体较小的稚龟体质差,没有足够的能量御寒。而采用加温和药物预防措施效果不佳。2004年,我们采取绿海龟高密度养殖方法,按照绿海龟的自然生活习性,从改善水质和食物,增强稚龟体质入手,使其越冬前体重迅速增加到100g以上,御寒能力增强,可有效保证稚龟顺利过冬,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高密度养殖 发病率 成活率 越冬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稚龟的人工饲养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飞燕 古河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2-413,共2页
暂养绿海龟稚龟是提高其成活率,保护其种群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绿海龟稚龟的人工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
关键词 绿海龟 稚龟 人工饲养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海龟人工繁殖的七大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中荣 林日锦 +1 位作者 王少锋 古河祥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12期70-71,共2页
目前,鉴于多方面原因,野生海龟的生存环境和条件非常不容乐观,人工繁殖是拯救海龟濒危状态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纵观全球,绿海龟人工繁殖成功的例子,在历史上有法属留尼旺岛的珊瑚农场(1972~1995),澳大利亚的托雷斯海峡(197... 目前,鉴于多方面原因,野生海龟的生存环境和条件非常不容乐观,人工繁殖是拯救海龟濒危状态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纵观全球,绿海龟人工繁殖成功的例子,在历史上有法属留尼旺岛的珊瑚农场(1972~1995),澳大利亚的托雷斯海峡(1970~1980),巴哈马群岛的大伊纳瓜岛(20世纪6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绿海龟 托雷斯海峡 巴哈马群岛 濒危状态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海龟类的无损伤采血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中荣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0期84-85,共2页
在养殖和研究龟类过程中,常常需要采集血液用于常规检测、疾病化验、生化分析或DNA分析等实验中。因此,掌握龟类血液的特殊采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现介绍一种可用于龟类的无损伤采血技术。-、采血工具真空采血法是目... 在养殖和研究龟类过程中,常常需要采集血液用于常规检测、疾病化验、生化分析或DNA分析等实验中。因此,掌握龟类血液的特殊采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现介绍一种可用于龟类的无损伤采血技术。-、采血工具真空采血法是目前常用的静脉血采集技术,所需工具设备有离心机、多种真空采血管及配套的双向针、消毒酒精棉球等。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检测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技术 无损伤 龟类 种用 常规检测 工具设备 DNA分析 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海龟野化试验的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日锦 王少锋 《海洋与渔业》 2020年第7期75-77,共3页
海龟属古老的爬行动物,生活史中活动的海域很广,成年后又要回到出生地生息繁衍,一生经受伤害的几率极高,特别是幼年龟。近年来,海龟资源数量正在不断下降。为更好保护海龟资源,依托《海龟保护行动计划》(2019-2033),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 海龟属古老的爬行动物,生活史中活动的海域很广,成年后又要回到出生地生息繁衍,一生经受伤害的几率极高,特别是幼年龟。近年来,海龟资源数量正在不断下降。为更好保护海龟资源,依托《海龟保护行动计划》(2019-2033),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启动了人工养殖海龟的野化项目计划,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化 人工养殖 生息繁衍 经验总结 爬行动物 海龟 行动计划 出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