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调查
1
作者 劳淇 端金霞 +2 位作者 陈小莲 林芷叶 周璨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7,共7页
了解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现状,可为保护区建设规划及生态系统维护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法、市场调查法、悬网捕捞法系统调查了区内的动物种类,分析了多样性指数以及绿海龟(Chelonia mydas)与其他物种的... 了解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现状,可为保护区建设规划及生态系统维护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法、市场调查法、悬网捕捞法系统调查了区内的动物种类,分析了多样性指数以及绿海龟(Chelonia mydas)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动物116种,其中无脊椎动物55种,包括浮游动物13种、软体动物25种、节肢动物16种;脊椎动物61种,包括鱼类43种、两栖动物1种、爬行动物2种、鸟类12种、兽类3种。保护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三有”名录物种11种、《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3种、近危物种3种。保护区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9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7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8;本底动物物种资源丰富,各物种分布较为均匀,群落多样性高,动物资源中既包括了绿海龟的食物来源,也存在绿海龟的天敌;在绿海龟濒危的背景下,制定基于物种多样性的海龟保护管理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生物多样性 资源调查 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与调查
2
作者 夏中荣 蔡进华 +4 位作者 孙晗嘉 张标 俞国中 付贺宁 罗健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77-82,104,共7页
[目的]掌握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海龟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体系。[方法]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22年3—10月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观测法对区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 [目的]掌握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海龟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体系。[方法]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22年3—10月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观测法对区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长时间、多方位的多样性监测调查,其中划分样区13个、布设样线13条,投放红外相机20台。[结果]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68种,分属4纲17目38科55属。分别有哺乳纲2目2科2属2种;爬行纲2目8科10属12种;鸟纲12目23科36属46种;两栖纲1目5科7属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濒危(EN)等级有3种;易危(VU)等级有5种;近危(NT)等级有2种;无危(LC)等级有56种;数据缺乏(DD)有2种。[结论]对动物地理区系划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东洋界40种,占58.82%,广布种18种,占26.47%,古北界10种,占14.71%。通过对不同调查时期各物种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得知,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爬行类和两栖类,哺乳类最低;而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哺乳类,其次是两栖类和爬行类,鸟类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 区系组成 样线法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端金霞 李海文 +3 位作者 李志文 何汝蜜 王付民 朱奕秀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21-28,共8页
采用经典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和滨海植被调查方法,对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植被相关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的表层土壤质地主要是砂土。盐度、含水量、比重、容重以及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13%~... 采用经典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和滨海植被调查方法,对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植被相关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的表层土壤质地主要是砂土。盐度、含水量、比重、容重以及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13%~0.26%、1.61%~9.33%、1.46~2.84、1.14~1.57g·cm-3、1.00%~54.00%。p H均为7.00~7.50。有机质、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钠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22.93 g·kg^(-1)、0.88~13.30 g·kg^(-1)、13.80~155.70 mg·kg^(-1)、0.60~8.20 mg·kg^(-1)、1.17~12.24 mg·kg^(-1)和9.12~32.31 mg·kg^(-1)。表层土壤的盐度与交换性钠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比重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容重与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和有机碳呈现显著负相关性。同时有机碳与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有机质与碱解氮和速效钾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碱解氮与速效钾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而速效钾与交换性钠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湿地植被的丰富度指数乔木层最高,草本层其次,灌木层最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与灌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龟湾 湿地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植物-土壤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源溶藻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叶明彬 陈华灵 +4 位作者 冯国清 梁志凌 端金霞 刘振兴 观玉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97-105,共9页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展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相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菌能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黄色,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1%NaCl葡萄糖磷酸盐胨水、蔗糖、甘露糖和赖氨酸脱羧酶上的生化特性均显示阳性,并且在3%~10%NaCl胨水均能生长;与NCBI上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同源性达100%。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恩诺沙星、萘啶酸、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和头孢曲松敏感;对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妥布霉素、大观霉素、诺氟沙星和氨曲南呈中介;对新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15种药物有耐药性。【结论】该菌株鉴定为溶藻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及头孢类(如头孢曲松)等药物较为敏感。试验结果为绿海龟稚龟溶藻弧菌病的诊断及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种苗培育 溶藻弧菌 16SrRNA分析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海龟类的无损伤采血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夏中荣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0期84-85,共2页
在养殖和研究龟类过程中,常常需要采集血液用于常规检测、疾病化验、生化分析或DNA分析等实验中。因此,掌握龟类血液的特殊采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现介绍一种可用于龟类的无损伤采血技术。-、采血工具真空采血法是目... 在养殖和研究龟类过程中,常常需要采集血液用于常规检测、疾病化验、生化分析或DNA分析等实验中。因此,掌握龟类血液的特殊采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现介绍一种可用于龟类的无损伤采血技术。-、采血工具真空采血法是目前常用的静脉血采集技术,所需工具设备有离心机、多种真空采血管及配套的双向针、消毒酒精棉球等。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检测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技术 无损伤 龟类 种用 常规检测 工具设备 DNA分析 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