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基Ni-HAP生物材料的复合电镀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海蓉 陈宗璋 白晓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3-917,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工艺对Ni-HAP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发现电解抛光的基体与复合镀层的结合比机械抛光的基体与复合镀层的结合更紧密更牢固.制出了有应用前景的不锈钢基Ni-HAP复合生物材料.还对获得高HAP含量镀层的工艺条件及其... 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工艺对Ni-HAP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发现电解抛光的基体与复合镀层的结合比机械抛光的基体与复合镀层的结合更紧密更牢固.制出了有应用前景的不锈钢基Ni-HAP复合生物材料.还对获得高HAP含量镀层的工艺条件及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基体 抛光 复合电镀 复合陶瓷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大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冷却系统的配套设计与改造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瑜煜 黄松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3期38-42,共5页
讨论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激光设备冷却系统的特点及配套设计方案 ,分析了因地理气候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问题。并结合广东地区的特点成功地对其冷却系统进行了改造 ,克服了存在问题 。
关键词 冷却系统 大功率激光器 排气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铝锡硅合金结晶行为及微观组织 被引量:23
3
作者 袁鸽成 黎祚坚 +1 位作者 娄燕雄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采用XRD、OM、SEM及EMPA,分析了新型铝锡硅轴承合金的微观结构。根据相图,探讨了合金的结晶过程。结果表明:新型铝锡硅合金的非平衡结晶相组织由α(Al)、Si、β(Sn)3相组成。β(Sn)相依附于共晶Si凝固... 采用XRD、OM、SEM及EMPA,分析了新型铝锡硅轴承合金的微观结构。根据相图,探讨了合金的结晶过程。结果表明:新型铝锡硅合金的非平衡结晶相组织由α(Al)、Si、β(Sn)3相组成。β(Sn)相依附于共晶Si凝固并以近网状分布于晶界;经过适当的均匀化处理,β(Sn)相以Si为核心聚集球化而形成Sn环绕Si的软硬相相结合的“包晶”式相结构。此外,凝固组织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元素未产生宏观偏析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结晶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气相沉积薄膜的界面与附着力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致薇 蒙继龙 王国庆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9,213,共8页
近十多年来 ,气相沉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在PVD薄膜的附着力方面 ,研究十分活跃。本文根据有限的资料 ,初步归纳出 :在PVD过程中 ,膜 /基附着力与基体表面活性密切相关 ;薄膜与基... 近十多年来 ,气相沉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在PVD薄膜的附着力方面 ,研究十分活跃。本文根据有限的资料 ,初步归纳出 :在PVD过程中 ,膜 /基附着力与基体表面活性密切相关 ;薄膜与基体之间也可以化学吸附形式结合 ,形成界面化合物 ;也可借助离子的轰击作用形成结合良好的扩散过渡层 ;膜 /基界面之间不匹配将使附着力下降 ,可通过设置过渡层 (梯度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气相沉积 薄膜 附着力 界面 过渡层 制备 基体 表面活性 界面结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复铝三层复合板材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旭霞 袁鸽成 +5 位作者 黎祚坚 彭大暑 朱兆华 尹德艳 周敬闽 梁惠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通过对热轧复合工艺生产的不锈钢-铝(或铝合金)-不锈钢三层复合板材各组元变形量分布、相互结合强度、深冲性能、显微硬度、力学性能、微区成分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这种包覆型复合材料的变形特点及其综合性能。
关键词 热轧复合 不锈钢 三层复合板 深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应力裂纹尖端复合型弹塑性变形场和约束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沙江波 邓增杰 周惠久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7-61,共5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Ⅰ+Ⅱ复合型下裂纹尖端的变形场和约束场(应力三轴性水平Rσ分布),结果表明,平面应力条件下复合型裂端变形是不对称的相反塑性变形,符合钝化—锐化模型。Ⅰ+Ⅱ复合加载时裂端出现负约束的区域(该区R...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Ⅰ+Ⅱ复合型下裂纹尖端的变形场和约束场(应力三轴性水平Rσ分布),结果表明,平面应力条件下复合型裂端变形是不对称的相反塑性变形,符合钝化—锐化模型。Ⅰ+Ⅱ复合加载时裂端出现负约束的区域(该区Rσ<0),随Ⅱ型分量增加,负约束区域增大,且最大正约束水平Rσmax降低。实际裂端的约束水平及其分布满足HRR场所要求的独立于外载荷水平和距裂端距离的性质。平面应力条件下裂端的约束水平远低于相应条件下平面应变时裂端的约束水平。本文亦讨论了复合变形损伤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 平面应力 有限元 变形场 约束场 裂纹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 型复合型弹塑性断口形貌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沙江波 邓增杰 周惠久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5-47,共3页
应用二次电子扫描线法研究了不同Ⅰ+Ⅱ型复合比下铝合金LY12的断口形貌及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教与复合比及复合断裂韧度JMC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Ⅱ型分量的增加,裂纹启裂断口形貌逐渐由纯Ⅰ型的等轴韧窝形貌向纯Ⅱ型的抛... 应用二次电子扫描线法研究了不同Ⅰ+Ⅱ型复合比下铝合金LY12的断口形貌及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教与复合比及复合断裂韧度JMC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Ⅱ型分量的增加,裂纹启裂断口形貌逐渐由纯Ⅰ型的等轴韧窝形貌向纯Ⅱ型的抛物状韧窝形貌过渡。②复合比KⅠ/KⅡ与分形维数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比 断口 分形维数 断裂分析 弹塑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 准则在 40CrNiMo 钢弹塑性 Ⅰ+Ⅱ 型断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沙江波 邓增杰 周惠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Rice的裂尖钝化模型为基础,定义了Ⅰ+Ⅱ型载荷下裂纹张开位移(简称COD)δ,裂纹尖端Ⅰ型张开位移(简称CTOD)δt和Ⅱ型滑开位移(简称CTSD)δs,对40CrNiMo钢Ⅰ+Ⅱ型弹塑性断裂行为进行了COD分析... 以Rice的裂尖钝化模型为基础,定义了Ⅰ+Ⅱ型载荷下裂纹张开位移(简称COD)δ,裂纹尖端Ⅰ型张开位移(简称CTOD)δt和Ⅱ型滑开位移(简称CTSD)δs,对40CrNiMo钢Ⅰ+Ⅱ型弹塑性断裂行为进行了COD分析,讨论了复合型载荷下的COD与J积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Ⅱ型分量增加,40CrNiMo启裂的δi值降低,纯Ⅰ型的δi是纯Ⅱ型δi值的2.5倍;2)不同复合载荷下的δ、δt、δs与J积分均满足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 COD 弹塑性断裂 J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片化学镀铜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致薇 李瑜煜 +1 位作者 黎樵燊 吴杨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18,共4页
采用多种工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陶瓷基片化学镀铜工艺及其特点,结果表明:(1)采用化学镀铜的方法可以实现陶瓷基片的金属化;(2)基片表面孔隙的存在对提高膜/基结合力的作用是有限的,为获得结合良好的镀层,仍需对陶瓷基片进行粗化处理;(3... 采用多种工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陶瓷基片化学镀铜工艺及其特点,结果表明:(1)采用化学镀铜的方法可以实现陶瓷基片的金属化;(2)基片表面孔隙的存在对提高膜/基结合力的作用是有限的,为获得结合良好的镀层,仍需对陶瓷基片进行粗化处理;(3)前处理工艺中,须注意强化除油清洗效果以进一步净化表面孔隙;(4)镀液浓度影响镀层的沉积速率及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化学镀 电镀 镀铜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铝(铝合金)/不锈钢多层复合板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旭霞 彭大暑 黎祚坚 《金属成形工艺》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取条法和化学浸蚀法相结合对不锈钢 /铝 (铝合金 ) /不锈钢多层复合板的残余应力值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外层不锈钢受到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残余拉应力作用 ,随着轧制复合变形量的增加 ,多层复合板的残余应力值会逐渐增大。此外还通过... 采用取条法和化学浸蚀法相结合对不锈钢 /铝 (铝合金 ) /不锈钢多层复合板的残余应力值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外层不锈钢受到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残余拉应力作用 ,随着轧制复合变形量的增加 ,多层复合板的残余应力值会逐渐增大。此外还通过热 力耦合的弹塑性有限元法对不锈钢 /铝 (铝合金 ) /不锈钢多层复合板的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仿真 ,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值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多层复合板 铝合金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注塑模型腔尺寸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江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22,31,共3页
通过分析研究一些主要因素对精密塑件精度的影响 ,提出了精密注塑模设计和提高精密塑件精度的方法 ,并推导出精密注塑模的型腔尺寸设计计算公式。这些对精密塑件的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设计计算方法 型腔尺寸 精密塑件 注塑模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i-Co-Ti合金的马氏体形貌及其晶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国 季东霞 《热加工工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17,共3页
对不同预处理条件下,Fe-30.01Ni-8.97Co-2.96Ti铁基合金的Ms点、马氏体形貌及合金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条件对Ms点和马氏体的形貌有显著影响,该合金马氏体的正方度(c/a)叶不高。
关键词 铁基合金 预处理 MS点 马氏体形貌 软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3C_(60)晶体中钾离子的平衡位置
13
作者 刘红 陈宗璋 +2 位作者 彭景翠 陈小华 白晓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3-408,共6页
分析八面体空隙中心碱金属的相互作用势能,研究碱金属沿[111]、[110]和[100]三个不同方向移动时,势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K3C60晶体,K+离子在三个不同方向上都存在非中心平衡位置,而且在三个不同方向上,非中心平衡位置相对... 分析八面体空隙中心碱金属的相互作用势能,研究碱金属沿[111]、[110]和[100]三个不同方向移动时,势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K3C60晶体,K+离子在三个不同方向上都存在非中心平衡位置,而且在三个不同方向上,非中心平衡位置相对中心的偏移量不同,在[111]轴上为0.98■,在[110]轴方向上为0.78■,[100]方向上为0.56■,在[111]轴方向的非中心的势能是最小值,为-508.59meV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认为非中心平衡位置的出现应归因于短程相互作用,其中与C60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其势能最低点对应的位置不在中心;三个不同方向的非中心平衡位置偏离中心距离不同,是因为与之对应晶面上的C60面密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3C60晶体 非中心格点 晶面 钾离子 平衡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合金元素对改善快速凝固铝锂合金性能的作用
14
作者 黄钧声 张新明 左铁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88-92,共5页
通过研制Al 2 .5Li,Al 2 5Li 0 2Zr,Al 2 5Li 1 2Mg 0 2Zr,Al 2 5Li 1 6Cu 1 2Mg 0 2Zr4种成分的快速凝固铝锂合金 ,研究了逐步添加合金元素Zr,Mg ,Cu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快速凝固铝锂合金中逐步加入少量合金元... 通过研制Al 2 .5Li,Al 2 5Li 0 2Zr,Al 2 5Li 1 2Mg 0 2Zr,Al 2 5Li 1 6Cu 1 2Mg 0 2Zr4种成分的快速凝固铝锂合金 ,研究了逐步添加合金元素Zr,Mg ,Cu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快速凝固铝锂合金中逐步加入少量合金元素Zr,Mg ,Cu后 ,合金强度逐步增加 ,而延伸率无明显变化 ,这有助于强化合金基体和阻碍合金基体的剪切型断裂 ,有助于改善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其中Al 2 5Li 1 6Cu 1 2Mg 0 2Zr合金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其密度、强度、塑性等都全面达到了国家高技术项目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铝锂合金 合金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Ni3Al中B在晶界的偏聚研究
15
作者 李卫民 张迎九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9-70,共2页
对比了Ni3Al-B合金的均匀化态和800℃下淬火态的力学性能,发现两者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同时测得其有序度以及B在晶界的偏聚随淬火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认为,Ni3Al-B合金的中温脆性并非由于B在高温下偏聚消失所致... 对比了Ni3Al-B合金的均匀化态和800℃下淬火态的力学性能,发现两者的力学性能基本一致,同时测得其有序度以及B在晶界的偏聚随淬火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认为,Ni3Al-B合金的中温脆性并非由于B在高温下偏聚消失所致,B在Ni3Al晶界的偏聚属平衡偏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镍合金 偏聚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硬质合金粉末压制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黎樵燊 谢致薇 +2 位作者 李瑜煜 陈海燕 邓爱国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4-98,共5页
采用普通模压方法,压制了用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纳米硬质合金粉末,研究了压坯密度与压制压力之间的关系,并与普通微米硬质合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硬质合金的压坯密度低于微米硬质合金的压坯密度,随球磨时间的延... 采用普通模压方法,压制了用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纳米硬质合金粉末,研究了压坯密度与压制压力之间的关系,并与普通微米硬质合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硬质合金的压坯密度低于微米硬质合金的压坯密度,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压坯密度有下降的趋势;VC的存在使压坯密度下降;从实验数据回归出的压制方程来看,纳米粉末的硬化指数低于微米粉末的硬化指数,而压制模数却远高于微米硬质合金的,表明纳米硬质合金粉末的硬化趋势不大,但摩擦力及由此引起的压力损失是相当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纳米粉末 模压成形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8Ni9Ti不锈钢摩擦过程中的扩散与相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晓霞 刘正义 匡同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62,共6页
对 1 Cr1 8Ni9Ti奥氏体不锈钢摩擦过程中的组织与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Cr1 8Ni9Ti不锈钢经摩擦之后碳元素和其它合金元素在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富集与扩散。但(马氏体 )相变只有在转速和压力比较低、摩擦时间较长、磨损速率较... 对 1 Cr1 8Ni9Ti奥氏体不锈钢摩擦过程中的组织与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Cr1 8Ni9Ti不锈钢经摩擦之后碳元素和其它合金元素在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富集与扩散。但(马氏体 )相变只有在转速和压力比较低、摩擦时间较长、磨损速率较小各合金元素充分扩散的条件下才会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8Ni9Ti不锈钢 摩擦磨损 相变 扩散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磁记录读磁头用巨磁电阻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浩 丁瑞钦 +2 位作者 杨恢东 胡社军 刘正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22,共3页
采用分类论述的方法,围绕巨磁电阻薄膜在高密度磁记录读磁头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介绍了巨磁电阻薄膜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巨磁电阻 薄膜 读磁头 高密度磁记录 磁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块状非晶合金热膨胀测量及有效原子作用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斌 陈文军 +1 位作者 郑国桢 林光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0-121,共2页
测定Er41Ti14Cu12.5Ni10Be22.5块状非晶合金的热膨胀曲线.由合金的结构弛豫过程解释曲线的特点.采用14-7型Lennard-Jone作用势计算该合金系统平均最近邻距离及有效作用势深度,并结合文献中... 测定Er41Ti14Cu12.5Ni10Be22.5块状非晶合金的热膨胀曲线.由合金的结构弛豫过程解释曲线的特点.采用14-7型Lennard-Jone作用势计算该合金系统平均最近邻距离及有效作用势深度,并结合文献中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基块状非晶合金 热膨胀 结构弛豫 Lennard-Jone作用势 有效原子作用势 往向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