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鼻敏汤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章诗富 成丽兰 +1 位作者 徐军发 何胜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4-716,共3页
目的 :观察克鼻敏汤对变应性鼻炎 (AR)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6 0例AR患者随机分为克鼻敏汤治疗组 (TG)和辛芳鼻炎胶囊对照组 (CG)进行治疗 ;收集治疗前后空腹血清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目的 :观察克鼻敏汤对变应性鼻炎 (AR)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6 0例AR患者随机分为克鼻敏汤治疗组 (TG)和辛芳鼻炎胶囊对照组 (CG)进行治疗 ;收集治疗前后空腹血清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2、和Th2细胞因子IL 4、IL 5、IL 10进行检测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R患者血清IL 4、IL 5、IL 10等Th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 ;而IFN γ、IL 2、IL 12等Th1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P <0 0 1)。经克鼻敏汤治疗后血清IL 4、IL 5、IL 10等Th2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IFN γ、IL 2、IL 12等Th1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 (P <0 0 5 )。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克鼻敏汤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纠正失衡的T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鼻敏汤 鼻炎 变应性 白细胞介素类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在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耳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政德 高春生 +3 位作者 杨琼 高进良 胡璟 刘林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目的研究Bax介导的细胞凋亡在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耳蜗中的作用,探讨老年性耳聋外周听觉系统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 36只1月龄雄性Spragua-Dawley大鼠随机分成2组(各18只):1 D-半乳糖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mg/kg),连... 目的研究Bax介导的细胞凋亡在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耳蜗中的作用,探讨老年性耳聋外周听觉系统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 36只1月龄雄性Spragua-Dawley大鼠随机分成2组(各18只):1 D-半乳糖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mg/kg),连续8周;2对照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8周。造模完成后,取两组大鼠耳蜗,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普遍缺失(common deletion,CD)的累积;利用western blot检测Bax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 T)-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d UTP)nick-endlabelling,TUNEL)染色检测大鼠耳蜗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所有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的大鼠相比较,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mt DNA CD的累积在耳蜗组织中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631,P值<0.01);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耳蜗组织中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914、20.043,P值均<0.01)。对照组的大鼠耳蜗没有检测到凋亡细胞,而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大鼠耳蜗底回血管纹检测到少量凋亡细胞。结论 Bax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了D-半乳糖诱导的耳蜗老化过程,可能是导致老年性耳聋外周听觉系统细胞凋亡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 老化 老年性耳聋 凋亡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和血清中sIL-2R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章诗富 鲁子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8-319,共2页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正常人血清(对照组)和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SOM组)中耳积液和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检测。结果示SOM组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E...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正常人血清(对照组)和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SOM组)中耳积液和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检测。结果示SOM组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EF中其含量明显高于血清;鼻咽癌组血清及MEF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般SOM组;粘液组高浆液组;慢性组高于急性组(均P<0.01)。提示:血清及MEF中sIL-2R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对SOM患者免疫状态的评估;MEF中sIL-2R可能主要由局部中耳粘膜产生;MEP中高浓度的sIL-2R存在可能是SOM迁延不愈的─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积液 S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遵医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林小玲 王运清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行为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以及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慢性鼻窦炎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21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合随诊时病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鼻内镜术后遵医率为70.952%,未遵医率为29...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行为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以及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慢性鼻窦炎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21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合随诊时病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鼻内镜术后遵医率为70.952%,未遵医率为29.048%;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其鼻内镜手术疗效成正相关,其中经济困难、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对医嘱了解不清3项是患者遵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的遵医行为可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正确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可提高术后患者遵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内镜 手术 遵医行为 健康教育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庆大霉素致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戴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39-941,共3页
目的 :探讨黄芩苷 (baicalin ,BA)对庆大霉素 (gentamicin ,GM)致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 (spiralganglion ,SG)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庆大霉素对SG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黄芩苷对此作用的影响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实... 目的 :探讨黄芩苷 (baicalin ,BA)对庆大霉素 (gentamicin ,GM)致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 (spiralganglion ,SG)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庆大霉素对SG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黄芩苷对此作用的影响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实验组SG细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活性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黄芩苷可显著抑制GM所导致的SG细胞中T SOD和GSH PX活性降低及MDA含量升高。结论 :黄芩苷通过清除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内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庆大霉素 耳蜗螺旋神经节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成丽兰 章诗富 +2 位作者 黄迪南 谭继全 何胜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藻对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 炎动物模型,口服螺旋藻治疗,观察其行为学差异;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用酶联 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总IgE... 目的:研究螺旋藻对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 炎动物模型,口服螺旋藻治疗,观察其行为学差异;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用酶联 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总IgE水平;用荧光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结果:行为学得分,螺旋藻治疗组明显低 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阴性对照组;鼻黏膜肥大细胞总数、脱颗粒 数和血清总IgE、组胺含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螺旋藻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强的松治疗组)和正常对 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藻可防治大鼠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提示螺旋藻可用于临床治疗 变应性鼻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变应性鼻炎 肥大细胞 总IGE 组胺 实验研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小玲 许倩茹 梁煜程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喉癌患者于术后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0例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分为27.35±3.14,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喉癌患者于术后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0例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分为27.35±3.14,生活质量好者31例(62.0%)、差者19例(38.0%);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β=1.184)、对治疗的态度(β=1.175)及婚姻家庭配合(β=0.547)为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存在密切关系。提供精神心理支持,各方面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生活质量 喉癌术后 影响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术后生活质量 多因素分析 喉切除术后 护理对策 问卷调查 喉癌患者 自身疾病 家庭配合 密切关系 心理因素 心理支持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喉癌患者血清TNF-α和NO水平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章诗富 成丽兰 +2 位作者 陈向阳 黄迪南 祝其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喉癌 TNF-α NO 血清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乙醇与清水冰袋局部降温效果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颖 许倩茹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9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15%乙醇与清水冰袋局部降温效果,寻找更为有效的冰敷方法。方法将健康志愿者40人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实验组采用15%乙醇冰袋于大腿皮肤区局部冰敷;对照组采用清水冰袋局部冰敷,持续25min后评价效果。结果... 目的比较15%乙醇与清水冰袋局部降温效果,寻找更为有效的冰敷方法。方法将健康志愿者40人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实验组采用15%乙醇冰袋于大腿皮肤区局部冰敷;对照组采用清水冰袋局部冰敷,持续25min后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降温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于冰敷20min后皮肤表面温度趋于平稳。结论15%乙醇冰袋降温效果优于清水冰袋,冰敷时间以20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疗 冰袋 乙醇 清水 皮肤表面温度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30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维明 蔡懿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014-1014,共1页
目的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的方法。方法采用激素静滴、茎乳孔封闭、抗病毒、周林频谱照射、芦荟鲜汁外涂、中药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Hunt综合征患者30例。结果30例患者中面瘫和疱疹完全恢复28例;面瘫基... 目的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的方法。方法采用激素静滴、茎乳孔封闭、抗病毒、周林频谱照射、芦荟鲜汁外涂、中药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Hunt综合征患者30例。结果30例患者中面瘫和疱疹完全恢复28例;面瘫基本恢复,疱疹消失后遗留轻度嘴角歪斜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搭配合理,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T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方法 茎乳孔封闭 频谱照射 疏肝利胆 清热解毒 总有效率 治疗方法 抗病毒 疱疹消 患者 恢复 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拮抗酒精性中枢神经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11
作者 戴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434-2436,共3页
目的探讨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对酒精致鼠小脑颗粒细胞(cerebellargranulecells,CGC)毒性作用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一氧化氮(NO)释放剂,环鸟苷酸及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对鼠小脑颗粒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NO释放... 目的探讨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对酒精致鼠小脑颗粒细胞(cerebellargranulecells,CGC)毒性作用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一氧化氮(NO)释放剂,环鸟苷酸及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对鼠小脑颗粒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NO释放剂,环鸟苷酸在无酒精组中促进细胞的生存,并能对CGC产生保护作用,减少酒精对细胞的杀死。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可抑制二者对细胞的作用。结论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在NO释放剂和环鸟苷酸促鼠小脑颗粒细胞的存活和抵抗酒精性神经毒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颗粒细胞 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 神经营养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艺昕 梁勇 +4 位作者 刘小龙 黄雪琴 杨衬 张威 李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糖尿病组(200只),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糖尿病组(200只),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再按照造模的时间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4、6、8、10、12周组,每组4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血糖、ABR、cVEMP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大鼠造模后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与对照组比较,血糖升高(P<0.01)、体重下降(P<0.01);糖尿病组从第6周开始出现ABR反应阈值升高(P<0.05);糖尿病组cVEMP阈值第8周(53.87±11.16dB nHL)、第10周(67.00±12.74dB nHL)、第12周(67.00±9.23dB nHL)升高(P<0.01),P1波潜伏期第8周(5.01±0.33ms)、第10周(5.37±0.45ms)、第12周(5.39±0.24ms)延长(P<0.01),N1波潜伏期第10周(8.98±0.86ms)、第12周(9.08±0.45ms)延长(P<0.01),但糖尿病组P1-N1波间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从造模成功第8周开始,cVEMP阈值开始升高、P1波及N1波潜伏期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庭终器损伤,提示cVEMP可作为早期诊断前庭功能损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